採訪成員:五仁 范復瑜、林沁函、林宣丞、蘇心柔、黃子昕
撰稿記者:范復瑜
生活周遭的美與藝術-專訪張惠津老師
[@more@]
這學期班上要進行光復報報活動,當我們知道張惠津老師是我們要採訪的對象時,大家都喜不自禁,因為惠津老師是一位既溫和又有創意的老師。老師安排的課程,不但有趣又好玩,又常讓我們親手製作許多作品,既可以發揮創意也可以發揮想像力,像是立體母親節卡片,就是一個很有創意的點子!
以下便是張惠津老師專訪內容的報導:
每個人在心中一定會有一件讓自己很得意的物品,當我們問老師屬於她自己最得意的作品是什麼時,老師卻說目前還沒有自己最得意的美術品。但每次課前準備示範的作品,老師會將它做得很好、做得很完美,再去教導不擅長藝術方面的學生,讓大家能夠從最基本的地方開始學習。若你問老師:「您的作品漂亮嗎?」老師其實只能給你她自己的想法,因為老師認為「美」和「醜」,其實全是個人的想法,你認為美的物品它就是美,你認為的醜就是醜,不用在意別人的眼光,也不用因大眾喜歡就勉強自己喜歡,所以不管別人怎麼說,我們的想法才是做重要的。
惠津老師本來教導一、二年級可愛的學弟學妹們,後來被調到行政組,才開始接觸美術方面的課程。之前上課時,老師課前所準備的美術作品,都令我們讚嘆不已,或許大家會認為惠津老師是美術學校畢業的,因為老師每次所做的美術品都讓我們則則稱奇,但其實並非如此。
另外,由老師口中得知,其實我們常常忽略一些生活週遭的美,有可能是我們看習慣了,也有可能是我們未曾注意過。老師舉例,全台有百分之95%以上的家庭有電腦,但是有多少人上網是為了查詢和美術相關的知識?我們想,應該只有寥寥可數的人會這樣做吧!而惠津老師就是會這樣做的人。如果你想問老師哪裡可以發現藝術,那老師鐵定會跟你說,藝術是自己探索和發現,因為別人所認為的美,不一定是你所認為的美,也不見是自己的美。
老師認為的美是什麼?藝術是什麼?惠津老師說,她認為藝術是每一個人在心中都有一塊美麗的寶,當我們能夠把它的美展現在世人面前,那就是藝術,當然這是需要很大的勇氣。不過你不能叫一個藝術家,告訴你他畫的畫有什麼特別的意思或意義,因為意義只有在探索後才會明瞭,如果你一開始就只想要別人告訴你答案,那你就失去自己探索的機會。而且也千萬別說:「因為我沒有藝術細胞,所以我才畫得不好看!」別用這種理由來為自己開脫。老師的話讓我們知道,人的每一個細胞都可以儲存無限的能量,雖然現在的你畫的作品不好看,但是努力的畫,且將別人的優點學起來,總有一天能找到自己心中的美,那才是真正藝術的真諦。
原本我們只覺得惠津老師是一位既親切又和藹的老師,經過這次的訪問,讓我們發現老師除了這項優點外,還有認真、負責等多項優點。採訪後的我們,不只對惠津老師有了更多的認識,同時也對藝術有更進一步的認識。我們了解到什麼是美,怎樣展現屬於自己的藝術等。不過,我們真正學到最重要的是,老師那樂天知足的心。真切希望以後還有機會訪問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