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ㄚ莉師小語

ㄚ莉師–99年運動會…心情點滴

這天的天氣出奇的好
太陽公公非常的賞臉
一大早就用它熱情的光芒
為我們一年一度的運動會揭開序幕

[@more@]不過ㄚ莉師卻因為前一晚的貪吃
導致一大早便腸胃不適
撐著吃不下早餐的空腹
頂著今年入春以來最強的烈日
軟綿綿的身體度過一早上

所幸…一切活動大致都按照著劇本走
應該說…是循著節目流程完美結束
也令我更深刻體會到預演的重要
因為事先的演練
才不至於因當天人多、聲音雜而慌了手腳

一開始的進場和開幕典禮
大家表現的都很得體
看到你們臉上的汗水
就知道已經快曬昏了頭
不過還好大家平常練就一身好體力
沒人因此而昏倒
且緊接而來的大會操表演
也比平常練習時表現得更加出色
尤其是那幾聲「嘿」「喝」
更是響徹雲霄、展現了無限活力
看來滿場的觀眾是會激發你們的實力的

對小朋友而言
除了表演外最重要的便是競賽了
「80公尺短跑」是首先登場的比賽項目
有人換了短褲、有人捲起褲管
每個人莫不想拔得頭籌、拿到第一名的殊榮
所以此時的拼勁是很重要的!

接下來的「大隊接力」便是全場矚目的焦點了
這也是ㄚ莉師最想與各位小朋友分享的事情
一個月前
我們便如火如荼地展開大隊接力訓練
一開始大家興致勃勃地參與
每節下課都搶著接力棒練習

幾個禮拜後,ㄚ莉師感覺到大家漸漸疲乏了
或許是身體上的疲累
或許是精神上的懈怠
又或許是覺得不管怎麼拚命都總是落於人後的無力感
這些總總的原因
讓大家練習的腳步不自覺地慢了下來

看到我們毫無進步的接力成績
ㄚ莉師有點失望、有點懊惱、有點洩氣
所以在運動會前的一個禮拜
語重心長的與小朋友們談了半節課
因為ㄚ莉師不想看到你們因為幾次失敗便放棄

我們五年仁班的孩子果真沒讓ㄚ莉師失望
儘管比賽已迫在眉睫
還是認真地把握每次的練習機會
雖然這其間ㄚ莉師還是不斷的唸唸唸
但看到你們能聽得進ㄚ莉師的「唸力」
這是令我感到喜悅的

有人腳扭傷、有人肌肉拉傷、有人抽筋
雖然ㄚ莉師嘴上沒說
但其實心裡是很心疼的
也只能買瓶肌樂暫時解除大家的肌肉的疼痛感
不過,還是要提醒大家
跑步是需要長久訓練的
像這樣臨時抱佛腳的訓練方式….不可長久

記得我們第一次練習的成績是:6分34秒
最後在運動會當天的成績是:6分04秒
進步30秒耶!!
這是多麼值得慶賀的進步成績
我想,全五年級,我們是進步第一名!

不過,當天比完大隊接力後
全班同學默默走回休息區
不知道大家是因為沒得名而難過?
還是因為沒達到ㄚ莉師的賽前期望而難過?
或者是…因為沒機會吃到雞排而難過?

最後運動會在師生大隊接力賽中掀起最後的高潮
ㄚ莉師莫名其妙地被拱上第一棒
感謝各位小朋友不離不棄的加油
ㄚ莉師跑得很慢
回來時聽到有人說「老師!你跑真快!」
我知道這是無心之論、也是逗我開心
不過讓老師的心情的確開心了起來
謝謝五仁的你們囉!!

分類: 課程學習點

「唐山過台灣」—-從祖籍與族譜來尋根

台灣早期的移民,除了原住民外,都是從「唐山」渡海而來,在這裡我們所說的「唐山」,主要是指大陸的閩(福建)、粵(廣東)兩地。

[@more@]

 

但是福建、廣東兩個省份的土地那麼大,開台祖的祖籍究竟是位於那些地方呢?根據國史館台灣文獻館所提供的資料,台灣人的祖籍,主要是來自清朝時期福建省的泉州、漳州、汀州、興化、龍巖、永春、福州等州府,以及廣東省的潮州、嘉應、惠州等州府,而這十個州府之下,又可再分為現今以下諸縣:

 

泉州:晉江、南安、惠安、安溪、同安、金門、廈門七縣。

漳州:龍溪、漳浦、南靖、長泰、平和、詔安、海澄、雲霄、華安、東山十縣。

汀州:長汀、寧化、上杭、明溪、清流、連城、永定、武平八縣。

興化:浦田、仙遊二縣。

龍巖:龍巖、寧洋、漳平三縣。

永春:永春、德化、大田三縣。

福州:閩縣、侯官、古田、屏南、閩清、長樂、連江、羅源、永福、福清十縣。

潮州:潮安、豐順、潮陽、揭陽、饒平、大埔、澄海、普寧、南澳九縣。

嘉應:梅縣、蕉嶺、平遠、興寧、五華五縣。

惠州:惠陽、博羅、新豐、紫金、海豐、陸豐、龍川、河源、和平、連平十縣。

 

以上所載之州府縣等資料,整個來說就是台灣人尋「根」的一條路徑。如何為自己找到這條路徑呢?答案就是遠在天邊,近在眼前,我們只要去瞧瞧每天早晚在廳堂祭拜的歷代祖先牌位,就在牌位的上頭,一般會橫寫著兩個字,這兩個字通常就是祖籍的地名,我們只要根據這個地名,便可以把自己的「根」上溯到開台祖在「唐山」的居住處。

 

當然,有人因宗教信仰改變等因素,沒有供奉祖先的牌位,則可從祖墳著手,只要查看祖墳墓碑上頭橫刻的那二個字。因為我中華民族具有重視落葉歸根及追維祖德之傳統習性,儘管自己不能老死原鄉,也會交待子孫在他長眠的地方,銘刻祖籍或郡望堂號於墓碑之上。

 

很多地名常常都有另外的美名,古時候的人習慣以郡、邑來稱府、縣,如漳州府稱漳郡,晉江縣稱晉邑。因此祖先牌位及墓碑亦多用之,常見者如下:

泉州方面:晉江晉邑、溫陵;南安南邑;安溪安邑;惠安惠邑;同安同邑。

漳州方面:漳浦浦邑、金浦;南靖靖邑;詔安詔邑;海澄澄邑;平和和邑。

嘉應方面:鎮平茶陽。

潮州方面:饒平饒邑;大埔埔邑。

惠州方面:海豐海邑;陸豐陸邑。

 

不過,根據文史專家考證表示:台灣民間採用祖籍的美稱,有許多是以「邑」來表示者,須祖先曾在朝為官,一般平民老百姓是不能以「邑」來美稱祖籍!

  

文章摘取自:http://www.philosophy.com.tw/date/date-0011.htm

          「唐山過台灣」—-從祖籍與族譜來尋根。 文/王順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