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分享–三國演義

當時推行三國演義這本書,如初生之犢不畏虎,不知這本書的”難”,不過,我還是決定一試。當時參考了王修亮老師的建議:很多學生喜歡三國,於是老師就給他們讀三國,其實三國演義並不適合用來探討君臣、兄弟、父子倫理的價值觀學習,而且裡頭的人物神格化了,所以在處理這部份要特別小心。

推行三國時,我把重點放在放在學習歷史知識、三國文學、藝術欣賞、及語能力表達、電腦應用五方面。這本書進行時是選定六年級下學期的學生進行全班共讀,只讀了上集,下集並沒有進行導讀,我想整個過程還有許多疏漏,不吝指教。

這是學生的手稿,雖然看起來不精美,不過花了小組不少時間才整理完成。有了這張手稿,學生必須練習說話的技巧,如何把這故事大綱說得流暢又生動。

每人每一章節,將大綱的手稿完成後,就可以進行說活動了。現在是以分組進行的方式說給其他同學聽,講完同學可以對這組的人進行發問討論。

 進行三國時代的詩詞曲大搜集,每組選最耳熟能詳的幾首與大家分享。

我們找到的詩詞曲量很多、由每組分別搜集,再由每人挑一首,親自撰打完成學習單,張貼於教室佈告欄。不止找到詩詞曲,我們也找到了很多成語、俗語的典故…不勝枚舉,以下提供幾個參考。

吳下阿蒙

阿蒙,指三國名將呂蒙。原習武略,後聽從孫權勸說,篤學不倦,幾年之後,學識英博。見三國志˙卷五十四˙吳書˙呂蒙傳˙裴松之˙注引江表傳。後以吳下阿蒙比喻人學識淺陋。晉書˙卷一二七˙慕容德載記:垂謂之曰:汝器識長進,非復吳下阿蒙也。清˙李漁˙閒情偶寄˙詞曲部˙賓白:常有當儉不儉,因留餘幅以俟剪裁,遂不覺流為散漫者,自今觀之,皆吳下阿蒙手筆也。

望梅止渴 

曹操率兵行軍至途中,士兵乾渴難耐,曹操就騙士兵前有梅林,梅子又酸又甜,誘使士兵流出口水以解渴的故事。典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假譎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三國魏曹髦在位時,大將軍司馬昭蓄意篡奪帝位,專擅國政,自為相國,後髦封昭為晉公,加九錫,昭佯辭不受。曹髦憤曰:「司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見三國志

 危急存亡之秋

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文選˙諸葛亮˙出師表:「今天下三分,益州罷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這兩張是誰?答案:都是劉備。我喜歡這兩種截然不同風格的速寫。(哲銘、政緯)

左邊是張飛、大部份的張飛(博傑)都正面,只有這張是側面。右邊是曹操(慶峰)。

 

關公(晉鴻)和貂蟬(珮玟)的圖像。

教師心得分享

1、說書活動每個學生有機會訓練口語表達,全班坐在一起聽同學說故事,彼此進步更多。然而,東方出版社這套三國演義不是非常容易閱讀的書,學生因對三國時代的背景不是很了解,所以第一章由老師示範,第二章開始由學生開始分組說書。可是施行下來,發現三分之一的學生迷失在一堆人名和地名中,所以,在說書的過程,剛開始都須要老師做很多補充,直到中段開始,學生才漸入佳境,掌握說話的重點。所以下次推三國演義時,最好是由老師先對三國時代背景做建構活動,指定幾個故事讓同學說書,而找幾個較容易的版本推行:如「貂蟬獻菙卓」「草船借箭」「空城計」、「火燒連環船」、「過五關斬六將」…,再適時的將中間的章節串連,這會比較容易推行。

2、三國時代詩詞文相當豐富,有幾首詩跟學校目前推行的唐詩古文背誦相符,許多學生發現有些詩他們以前就背過了,增添了幾分熟悉。另有學生發現流行歌手伊能靜念奴嬌的歌詞正是引用蘇軾的詞,而且這歌因歌手發音錯誤,把綸「ㄍㄨㄢ」唸成「ㄌㄨㄣˊ」的這則新聞恰巧加深學生對蘇軾的念奴嬌加深印象。

3、畫三國時代人物
這個活動讓學生上網去查尋相關人物的畫像,要求學生盡量找簡單線條的畫像,不要找太現代感的漫畫或CUTE版圖片,素描力求簡潔快速。過程中,我們發現網站上有許多圖片並不是我們想要的,藉此機會教育讓學生知道網路上的資訊很豐富,但同樣的錯誤的訊息也很多,學習過濾資訊是必要的。

 

 

 

 

 

閱讀分享–地圖女孩與鯨魚男孩(5/1~6/8共讀)

這本書是由寶銀老師推薦,很特別是這本書分為兩部份,如果從左邊翻是男生的角度,用橫書寫,從右翻是女生的角度,用直書寫。原來同一件事可以用不同的角度去解讀,讓學生可以影發思考、辯論。而且這書的背景是描述80年代以前的國中制式教育,以及當時年青學子出國深造、就業的種種,學生也可因此了解爸媽的成長環境,增加親子互動。

本書推行重點如下:1.讓學生學習用不同的角度思事情2.利用人物網進行閱讀組織教學3.完成學習單4.心得回饋


 

地圖女孩V.S鯨魚男孩

王淑芬著/小魯/1999-05-31出版

討論兩性之間的情誼,提供青少年學習與異性相處,對情感的表達,以及尊重異性。 

學習單:故事中的女主角張晴喜歡地圖,學生將腦海中的理想地圖描述出來。

人物網:這張人物表在幫助學生組織本書的內容,根據這些提示,可以將書中主角–張晴的性格鮮明化,用不同的角度思考張晴的性格。

學生回饋:

發表者:林庭筠 

     這本書是在說男女之間的愛情故事,形容故事中的主角,張晴與戴立德之間的關係。張晴原本喜歡一位長得很帥,是手球隊隊長的郭品仲,結果因為郭品仲做了一件讓張晴很丟臉的事,所以她才因此討厭他。  

  張晴是一位自尊心很強而且又追求完美的女孩,雖然不太喜歡跟同學講話,可是卻跟老戴談得很來。她在學校成績很好,是位資優生,所以老師都喜歡派她去參加比賽。他本來對老戴沒什麼感覺,可是後來跟他相處久了之後,卻慢慢的對他產生了感覺。

    我是戴立德的話,我會對郭品仲這樣對待張晴的態度非常生氣,而且一拳就把他揍下去,因為他真的是太過分了,只顧自己的面子,都不為別人的感受想一想。我最討厭這種人了,外表看起來很帥,可是其實他很狠心,都不懂得替別人著想。

這本書很特別,它分成兩篇故事,一邊是女生對男生的看法,另一邊是男生對女生的看法,而且也有一種書一邊是英文,另一邊是中文,非常好看,所以我強力推薦這本書!

 

 

發表者:陳昶豪    

    我覺得老戴要去美國,實在太突然了,因為張晴已經慢慢對老戴有感情了,作者怎麼忍心拆散他們兩個呢?接著老戴的姐姐又發生車禍,這一切的打擊由老戴承受。老戴的個性其實不怎麼堅強,他都依賴著姐姐,但是從他姐姐發生車禍後他也慢慢有了堅強的一面了。如果我是老戴,我一定承受不了,也不會去接受這殘忍的事情,但是總比張晴的遭遇好。最後,這本書設計很特別,它是分成兩個故事寫,中間還夾著老戴畫的地圖,這是本很好看的青少年讀物喔!!

教學省思: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不管是哪一種看法,都忠實的呈現在學生的面前,高年級的學生該學習慎辨是非。文中有許多的爭吵狀況浮現,有些兩難的窘境。或許學生以後會遇到;但有些學生早熟,其實現在就遇到了,推行這本書想必對將來上國中生活有提早的體認。

———————————————

給五孝的小朋友:

6/8(一)這天我們把「地圖女孩與鯨魚男孩」全部看完了,看看大家的反應很不錯,老師很想叫你們再寫一篇作文,老師覺得你們應該會寫得比學長姊更好,可是之前已經答應過你們只要寫閱讀心得就好了,所以要說話算話。

———————————————–

老師提問:「看完這本書,你們的想法是什麼?為什麼?」

三峽遊記〈江岳玲〉

三峽遊記〈江岳玲〉

清水祖師廟、三峽老街以及三峽鎮歷史文物館還有特產金牛角、染布和茶葉‧‧‧‧‧‧這裡就是台北縣三峽鎮,今天我們要來這裡校外教學。

到了三峽鎮歷史文物館,解說員簡阿姨告訴我們這裡以前是辦公大樓而且是全台最美麗的辦公大樓,這間大樓足足有八十歲了!走進去爬上樓看十幾分鐘的片子,我們對三峽有了初步的概念,我現在才知道三峽舊的地名叫做『三角湧』。簡阿姨再帶我們繼續參觀,我看到了染布,聽說日治時期日本的天皇都指定要三峽的染布進貢。我最有興趣的是一個比我還高的大籐編。簡阿姨問:「這麼大的籐編比門還高,那他是怎麼進來這的?」結果有人猜中了,原來是把竹子拿進來編啊!所以小偷也偷不走,因為拿不出去。

參觀完三峽鎮歷史文物館我們要到清水祖師廟。哇!這就是兩百多年歷史的清水祖師廟,現在終於親眼看見這個三峽人的信仰中心。清水祖師廟還有一個美名「東方雕刻藝術殿堂」,走進去簡直是走進皇宮裡一樣,要是你沒注意的話你還不知道上面還有用木頭做的螺旋狀的藻井。還有好多石柱、銅柱、花鳥柱、點金柱……等。再走更進去,哇!好亮啊!我的眼睛都快睜不開了,那就是清水祖師金身,四周都用金箔包起來,這間廟的每一件東西都是寶。

聽完了我對三峽歷史文物館和清水祖師廟的介紹後,你一定要找機會去,要是你一生都沒去的話,這樣就太可惜了,因為那裡真的很棒,你一定要親自去才能了解我在說什麼。

校外教學<林奕辰>

校外教學<林奕辰>

三月十日,我們去校外教學,我們要去三峽和鶯歌,我就像在「逛廚房」一樣,因為我一年級住在鶯歌,姑姑也帶我去過很多次了,所以我對鶯歌非常了解。

到了鶯歌陶瓷博物館,林姊姊要我們戴上耳機,因為要保持博物館的安靜,不要讓我們影響其他遊客。林姊姊說明得很清楚又很精采,其中,我最愛的躺著台灣,它說明陶器是從南部傳過來北部的。最讓我搞不清楚的是陶器是從南部開始的,為什麼會變成北部的地方特色?也許是北部人對陶器比較執著,把陶器發揚光大。

鶯歌說完了還有三峽的清水祖師廟,剛走進廟口會看到兩隻大石獅子,再走進去就可以看到很多小獅子,逛完清水祖師廟,我的肚子就像餓了好幾天的狼,一直叫,好險學校有發壽司,要不然我就有可能把手吃掉,後來我又看到十元的魯肉飯就迫不及待的買來吃。

我覺得這次校外教學好好玩喔!而且又可以學到很多知識,真是一舉兩得,如果我家住清水祖師廟附近,我一定會每天去那邊玩。

三峽老街&陶瓷公園<陳玫芳>

三峽老街<陳玫芳>

    今天是我們五年級去校外教學的日子,太陽公公起的特別早。我們要去三峽老街。三峽又叫「三角湧」,經過毀壞又修復;又毀壞又修復,一番折騰以後,才有今日的三峽老街。

    三峽老街宛如一條柔滑的絲巾一般,閩式融合西方的建築,無不讓人感覺回到過去啊!仔細抬頭仰望屋頂,瞧!有隻鳥在上兒,沒錯,那就是「仙鶴」,以前有錢人,才能在自家的屋頂上刻鳥喔!紅瓦磚圓柱也是其特色之一,它不是用磨的,而是原本就是圓形的,只可惜現在已經沒人在做了。

    有些店家已經關門了,有些還開著。這裡的名產是金牛角,如果你懷疑它的味道,也可以去試吃,有很多種口味可依自己的喜愛挑選喔!以前的三峽在賣藍染,現今三峽的店家大多都賣手飾,各式各樣的,但價錢就貴了一點,不過,這都是人工編織的喔!

  如果你走累了,路旁都有小椅子,可供你坐。這樣一天下來,應該也讓你學了不少東西,我先保留一點,你自己去三峽老街尋找吧!

陶瓷公園<陳玫芳>

    今天我特別興奮,猜猜為什麼?因為我們要去校外教學啦!這次,我們要去的是鶯歌,做了一段時間的遊覽車後,終於到達鶯歌,現在,我要帶你去參觀了。

    忘了說,只要你拿3-4月的發票,就可以免費參觀喔!陶博館裡到處都是玻璃,這裡可以照相,但散光燈不能開,手機也一律關機。陶博館裡有著各式各樣、精緻的瓷器,一定會讓你忍不住多看幾眼。

    逛累了,我帶你到後面的陶瓷公園逛逛吧!首先,你會看到一座小水池,你可以潑一點水到對岸玩玩,接下來你應該會見到用紅磚瓦砌成的「城堡」,其實看起來不大像,也有可以玩格子遊戲的地方,只是玩法自訂,隨便你怎麼玩,自由發揮吧!

    在這片草地上,你會感覺,白雲在變魔術;風在送信;小草在玩耍;大樹在聊天,自己忙自己的,和樂融融的樣子一定讓你羨慕死了!如果你也想「ㄎㄟˋ燒」一下,那就「躺」在草原上,享受享受吧!

三峽半日遊《上》鶯歌半日遊《下》莊文宏

三峽半日遊《上》莊文宏

 啊!令我期待已久的校外教學終於來臨了。

上了遊覽車以後,我們便開始興奮的談天說地,後來,司機就播放影片「白目熊」。很快的,一個小時半便〝咻〞的一聲飛走了。司機一停好車,就馬上開車門讓我們下車。再來,我們便一起走到清水祖師廟前,那裡有兩個解說員,我們的解說員是簡老師。

一開始,我們先到歷史博物館看三峽歷史影片及參觀,接下來就去老街逛逛。我在老街發現好幾家牛角店,就隨便找一間店,進去買一個來大快朵頤,其實我本來沒有買,因為媽媽說不要亂買東西,但一看見組員們吃的津津有味,我卻早已垂涎三尺,只能在一旁乾瞪眼,所以也去買一個。老街裡有很多童玩店的小玩意兒讓我很心動,但我忍住了,至於其他的店,我則是沒什麼興趣。午餐後,我們就像老街說拜拜,坐車前往下一個目標─鶯歌陶瓷館前進。

鶯歌半日遊《下》莊文宏

一下遊覽車,我們就先走到一個陶瓷展覽會,後來才發現走錯了,其實我們要去的是對面的博物館。管理員一檢查完發票〈發票可抵門票〉,便讓我們進入陶博館。沒多久,一個大姐姐就來為我們介紹至陶步驟。製陶一共要有六個步驟,分別是土、形、飾、釉、火、陶。製陶的過程如下:先挖土,再成形,後裝飾,便上釉,拿去燒,就完成啦!

等介紹完,大姊姊還送我們班一人一枝陶博館紀念鉛筆,因為她第一次看到那麼乖的小朋友。接下來是自由活動,大家便各忙各的,有人在追跑;有人在欣賞風景;也有人在閒逛。

又到集合的時間了,同學們的腳還很有力,但馬上就叫苦連天了,因為還要走一段路才會到陶瓷老街,但我走完全程都不累,腳也不酸,因為我平常就有在運動。

到了老街,老師就讓我們分組自由逛,但我什麼也沒買,因為根本沒啥嘛!不過組員卻買了一些東西。如:汽水、瓷器以及一些雜七雜八的東西。更好玩的是,我們在便利商店發現有人投五十元進到扭蛋機,但卻沒出現,員工便開啟扭蛋「小倉庫」叫他自己拿一個。

時間真快!很快地,我們便上了遊覽車,向學校前進。今天真是一個有趣又多采多姿的校外教學呀!

三峽半日遊<許兆瑩>

三峽半日遊<許兆瑩>

    止住興奮的心情,準備向鼎鼎有名的三峽老街出發囉!

經過一小時之後,終於到了三峽,張老師安排了一位解說員位我們導覽,而這位解說員也是我們宜蘭人,巧吧!

    在三峽,風景不但秀麗,建築更是古色古香,充滿著濃濃的閩式融合歐式風情,多看一眼也不嫌多;通常水溝蓋上並無什麼特色,但三峽走道上的水溝蓋上頭,竟刻著許多詩、畫、花鳥……等許多古樸典雅的作品,值得細細品味。

走著走著,我們來到了三峽最著名的清水祖師廟,建築全都是純手工,所以看起來特別細緻,在李梅樹先生精心的設計下,廟宇蓋的如此輝煌,不少遊客來三峽玩,都要到這兒來參拜,見識這美麗的三峽老街。

雖然沒有更多的時間停留在這兒,但這次校外教學的所見所聞,我永遠不會忘記,希望下次還能再來這探訪、敘舊。

記者專訪<林佳佑>

記者專訪<林佳佑>

    大家好!我是一個報社記者,今天我特地來到三峽的清水祖師廟。恰巧今天是假日,人潮洶湧,看起來很熱鬧。我會來這裡是因為這裡有很特別的建築。

    我光從外面看就覺得好壯觀,建築是以石為底,以木為頂,而且石柱還不是浮雕,而是透雕,這是很厲害的工藝技術,十分罕見,只有這才看的見。還有更誇張的,就是天花板竟然還貼金箔,豪華又氣派。

    它也是國家的歷史古蹟,因為它在清朝時期,被人建起來後,有一天,竟然被日本人燒掉,後來因李梅樹的仔細重建,我們現在才能看到這麼有品味的一間廟,清水祖師廟也是人們的精神支柱及信仰,更應該加以守護。等一下我要是還有時間,一定還要去再慢慢欣賞。

    今天出來有很多收穫,相信你們看到這次的報導,也一樣感同身受。

<校外教學>黃妍慈

<校外教學>黃妍慈

    今天是校外教學,我們很高興,有人昨天都睡不著,應該都是太開心了,到了三峽老街時下車,大家都很有精神。後來我們走到有名的清水祖師廟它一共經歷三度重建,初創於乾隆三十四年,因為大地震毀壞,於清道光十三年重建。目前是台灣保存完整的古蹟,連外國人都知道呢!   

    後來小隊分組,我們和翠钿老師ㄧ起逛老街,我們有去吃冰,也去了很多家店,也買了很多東西,我覺得今天的校外教學,我最喜歡的是在三峽分組活動的時間。

    陶瓷老街,那裡有人在用手拉坏做陶瓷,我們專注的站在旁邊看,可是他突然~哇!了一聲我們都被嚇到了一大跳,原來他是在開玩笑,不過我覺得那一個男生很厲害,而且他的手很靈活。 

    我覺得李梅樹先生規劃的祖師廟很特別,陶瓷老街的藝術品很美麗,鶯歌和三峽,是充滿著人文古蹟的小鎮。如果有空我希望可以再來玩。

校外教學之旅<陳鴻毓>

校外教學之旅<陳鴻毓>

    今天校外教學,我們先到三峽老街,我們的解說員是簡老師,她說他以前也是宜蘭人,後來才嫁到三峽,我們先到三峽的清水祖師廟,到了祖師廟裡跟本無法比較我前幾次看的廟宇,然後我們過了馬路之後就到了歷史文物館,一聽到它是一座名勝古蹟就讓我又驚又喜,一看到裡面有這麼多藝術作品就讓我的眼睛亮了起來。

  到了中午我就先找個地方做下來吃午餐,但是在吃午餐之前先買個金牛角來吃,我買了兩個巧克力口味的金牛角,他吃起來酥酥得,吃完午餐我們就到處參觀,我看到老街的屋頂上一鮑魚代表富有的意思,而且我還把它拍起來了呢!

  今天三峽真是給我收穫了很多,而且他們的金牛角真的超好「ㄔㄨ」,他們的建築也非常有特色,三峽真是讓我印象深刻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