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可以看到這篇文章,表示註冊過程已經順利完成。現在你可以開始blogging了!
海洋教育~出發!揑魚丸
感謝張振源校長安排了這個豐富的知性之旅,最感謝念阿姨解說員以及宜蘭縣討海文化保育協會的每個老師大力幫助,這次活動小朋友很認真學習,老師也得到很多!
時間:98/9/17 8:00~16:00
地點:南方澳
路線:南天宮→進安宮→菜籃橋→豆腐岬→造船廠→製冰軌道→情人灣→南安國中→午餐→認識製作魚丸材料→DIY體驗做魚丸
學生人數:38人
驚奇的南方澳(江岳玲)
我沒想到南方澳真是讓我驚奇連連。
第一件讓我驚奇的是:媽祖的顏色有很多種:有金色、黑色和粉色,你應該只看過一種吧!粉媽祖是代表在生之時;黑媽祖是代表媽祖救苦救難;金媽祖是代表媽祖得道昇天。
第二件讓我驚奇的是:站在菜籃橋往下看,下面是海我深怕一不小心踩到什麼就掉下去了,真是太恐怖了。南方澳的人說的菜籃橋就是我現在再走的橋,我跟書萱站在上面都在唉唉叫,因為實在太高了。
第三件讓我驚奇的是:做魚丸時我們這組是我和陳鴻毓去比的,沒想到我們竟然以1分36秒奪下冠軍,真的很不可思議。雖然在做魚丸的時候衣服、褲子和鞋子都沾到一點點魚漿但是好好玩。
今天真的讓我驚奇連連,我回到家以後吃了自己做的魚丸真的是太好吃了比外面賣的還好吃一萬倍呢!今天是個驚奇的一天啊!
魚丸大戰場(陳鴻毓)
今天我們六年級的前鋒部隊要去參加魚戰場,戰爭前必須解說,所以解說員就示範給我們看,其他的解說員也說他自己練這麼久,都還沒比另一個解說員還厲害呢。
接下來就是要分辨武器-「鬼頭刀」,因為在南方澳這種魚特別多,通常都用鬼頭刀或旗魚等……來做魚丸,如果想要知道鬼頭刀如何分辨公的和母的話,就只要看他的頭,如果是凸的話就是公的;平的就是母的。
聽完這些我們就開始「應戰」吧!剛開始很吃力,因為不了解地形所以很吃力,但到中間時,大家幾乎都傷痕累累的:有人衣服都沾到「血」了,真讓人慘不忍睹呀!到了最後滿地都是血,簡直讓人頭皮發麻喲!
戰爭結束後,我覺得這一次戰役很值得我回憶,而且還得到戰利品那就是魚丸,又香又Q真好吃,有機會的話真想再來。
新南前鋒部隊到此一遊!
寶石珊瑚媽祖(黃妍慈)
我要為你們介紹的人是寶石珊瑚媽祖,你們會不會覺得佷奇怪,祂為什麼叫寶石珊瑚珊瑚媽祖?原來祂身上用是用珊瑚和和黃金做的,每一個寶石和黃金都像星星一樣閃閃發亮。
寶石珊瑚媽祖,用珊瑚不是普通的珊瑚,而是有五、六十年歷史的的巨大珊瑚打造而成的,而且她是由三峽的雕刻師父,花了兩年半的時間打造而成的,聽說連馬總統都親自來媽祖這裡主持開光儀式,所以寶石珊瑚媽祖有多麼珍貴啊!
寶石珊瑚媽祖有一件有趣的事情:聽說媽祖託夢給雕刻師,和他說:「我要你把我的臉雕刻成這樣子喔!」雕刻師就聽媽祖的話,把媽祖的臉雕成媽祖說的樣子,你聽完後覺得祂會很靈驗嗎?我想肯定是吧!如果不靈驗就沒有那麼多各地的遊客來拜媽祖了。
我很喜歡寶石珊瑚媽祖,因媽祖很幸福,有人捐了世界上最大的寶石、珊瑚給媽祖,讓祂看起來很尊貴,而且祂也幫助很多人,希望我也可以和祂一樣幸福。
南方澳日記(林奕辰)
今天心情就像三溫暖,大中午,走上菜籃橋,看到一排馬桶,真噁心!也因為路程很長,所以有很多人都在叫苦連天,到了正中央,有點恐怖,因為那裡非常高,所以不怕高的人可以常來菜籃橋試膽量,至於怕高的人只好繞別的路走,要不然可是會嚇破膽的!
又熱又嚇人的菜籃橋,還是來參觀廟會好一點,進廟之前,一定要先踏右腳才可以,出去也是一樣,對了,進廟裡也要從右邊進去左邊出來,這是我今天在廟裡才學到的東西。
我想我最專心的時候,是早上念阿姨的介紹,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金媽祖,金媽祖完全是金打造的,我想這個應該需要費很多人力和很心思來打造,這也花了很多錢,真想知道這尊金媽祖可以賣多少錢?我個人覺得是好幾億吧!
這次旅行,雖然很熱,可是回想起來,還不錯,因為我學到了許多知識,所以我要感謝念阿姨,因為念阿姨不停的位我們解說,也帶著我們東奔西跑,我想跟他說:「您辛苦了」。
南方澳的景點(陳儀青)
太棒了,期待已久的南方澳校外教學終於到了。
今天來到南方澳的南天宮,就是現在我們來到的媽祖廟,聽說媽祖很靈,有一個人的媽媽得了得了絕症,他就來拜,結果他媽媽的病就好了。說到廟宇,我就想到香或拜拜之類的事,可是在南天宮,我幾乎沒有看到香,我在想這裡難道沒有燒香嗎?
接下來,我們去情人灣,那裡很美麗,可是最好是不要下水比較好,因為很危險。在那裡你會看到亮晶晶的海,和一隻美人魚,如果是一對情侶在美人魚的旁邊拍照一定很好。豆腐岬我沒有看到,因為漲潮的關係,可是我相信有看到它的話,一定會很想吃豆腐吧!
其實我一開始看到菜籃橋就很想去走走,我以為沒機會了,可是我們竟然用走的躍過菜籃橋,走這座橋真的很好玩,從橋上往下看,都是亮亮的波光,有點像一閃一閃的星星。走到了一半往旁邊看竟然有一排馬桶,所有馬桶都被破壞了只有一個馬桶是完好的,真是好笑!
我去學得很開心,我希望有更多人可以去那裡看看,讓大家知道那裡的文化。這幾個,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情人灣,我在那裡拍照,我永遠都忘不了的是那美麗動的的海,真希望可以再去幾次。
98校慶表演~千手觀音
這次的表演可真說是一大挑戰,因為youtobe上幾乎找不到有小學生表演過千手觀音,如果有的話,大部份也是玩樂性質的短片,動作也非常少。所以光是想音樂、道具、服裝、動作、隊形…真是想破了頭,小朋友的節奏感和默契更是難以訓練啊!
這次的花費比起上次運動會拿儲藏室的出來,費用是稍微多一些;不過,比其租借可算是便宜的了。
既然經費有限,咱們「窮則變、變則通。」
道具-皇冠四頂:材料費約500
道具-衣服四套:無價,外面租一套要550元(露肚子,六年級朋友可能不敢穿,而且皇冠價格另計)
道具-手套:材料費一雙約25元,25*38=950
黃色t-shirt:每位小朋友133元
在這不免宣傳一下,如果有人有需要表演這一套節目的話,不妨來向我們租借道具、服裝,我們可以把經驗傳給大家哦!價格再議(玉燕阿姨可以開副業了)整套表演約兩分鐘,動作、音樂都想好了,而且很適合六年級以上表演。
特別感謝:
玉燕阿姨:妳親手幫我們縫製的金閃閃的服裝,光是找衣服上的流蘇,就跑遍了宜蘭的手工藝品店,還挑燈幫我們製作服裝,這次表演成功,妳是最大的功臣,真的很幸運有妳這個家長。
宜姜老師:妳提供了千手觀音的點子,真不賴!而且,放婚假還幫忙做千手觀音的皇冠,那頂皇冠美麗精巧無比,美到我們班每個小朋友都想帶。(誰叫當初叫小朋友自願當觀音,只有鴻毓和岳玲舉手!)
蘇老師:音樂光碟麻煩你兩次,但你的效率真高,還細心得幫我們多錄幾首。
純薏老師、玫樺老師:還好,有兩位代課老師的全力配合,因為表演的動作和隊行不斷修正,而你們卻不厭其煩地配合,非常感謝。
玉芬老師、玉珊老師:謝謝你們的提供我們一些意見,跟你們借時間來練千手觀音,實在不好意思。
六忠、六孝的38位小朋友:一開始叫你們黏膠帶黏半天,後來改用熱融膠,相信在黏指甲時相信有不少人被熱融膠燙到,就算沒燙到也可能心裡怕怕!另外,最初的多頭馬車,到最後大家團結一致,不分你我地盡心表演、這是老師最開心的事,點滴感動在心頭!,
嘉鈴老師:也就是我本人啦!感謝我一直提醒大家消毒,疫情控制得宜,還好沒有在校慶當天停課,不然一切就前功盡棄囉。
電視節目「全民最大黨」:最後還附上這次表演的靈感來源,感謝你們的表演創意,讓我們能模仿學習。
https://youtube.com/watch?v=iGt9C46QvX8%26hl%3Dzh_TW%26fs%3D1%26
「預告」換新教室囉!
The old classroom is crying:Don’t go
8/28返校日這天準備搬家!把汗流乾吧!
少年噶瑪蘭讀後心得(莊文宏)
少年噶瑪蘭讀後心得
「少年噶瑪蘭」這本書在描述的地方,是我的家鄉─宜蘭。故事是在說一個男孩─潘新格,在草嶺古道散步時,因一場暴風雨而回到古代,遇上了博學多問的蕭竹友、做買賣交易的何社商及迷失方向的春天,他們設法把春天送回她的家鄉,途中又有旺叢伯的幫忙,使他們馬上到加禮遠社,族人都很感激他們,並給他們吃的住的。有一天,潘新格和巴布去獵山豬,還拔掉山豬牙做成項鍊送給潘新格,而潘新格發現它不見的項鍊正是這一串。到了最後,他回到了現代,並把山豬牙握的緊緊的,因為正是他美好回憶的紀念品呀!
噶瑪蘭是宜蘭的舊稱,是原住民的語言再翻譯過來的,如果吳沙沒來這裡開墾的話,就沒有宜蘭的一些地名,像是頭城、二圍、三圍、壯圍等地名,都是這樣來的,除此之外,我們也不會有肥沃的土地。不過,現在的水泥叢林已取代了樹林,清澈見底的河川也變混濁了。
我認為本書的主旨是說:我們要接受多元文化,促進族群融合,像潘新格就不想承認自己是平埔蕃仔,不過現在大家都有可能流有平埔族血統,但沒有再分哪一族了,因為台灣的族群十分多樣,而且平埔族人都已經被漢化了。
如果我是噶瑪蘭人,我會很反對吳沙帶漢人來這裡開墾,因為漢人都為了填飽肚子,就一直跑到山上捕殺獵物,使得我們的獵物越來越少,有時也會騙取我們的土地,讓他們的勢力範圍變的更加廣大,以防我們偷襲他們,而我也希望我們能將噶瑪蘭族的文化傳承給下一代,永不流失。
噶瑪蘭讀後心得(李家和)
噶瑪蘭讀後心得 李家和
我覺得「少年格瑪蘭」這本書很有趣,雖然看完了但前面看不太懂,後面看得比較懂,這本書在講宜蘭以前的事情和噶瑪蘭族,也讓我知道吳沙帶來的漢人,走過草嶺古道開墾宜蘭這個地方。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穿越時空的事,如果我能穿越時空的話,我一定要回到噶瑪蘭,因為那有好多很可愛的動物和昆蟲,只要去山上就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動物了,而且他們的衣服都是用自然的材料,不含化學物質,都是純手工,雖然不怎麼好看但是一件要織好久。他們以前用手抓食物來吃,雖然噁心但這也是他們自己的命。他們住的茅草屋,一場大雨一來會被吹走,他們可以拆了再組裝起來,不怕風不怕雨噶瑪蘭人真厲害。
最有趣的事,那裡的人打獵都有一些規則,就是見到小豬就放牠走見到大豬就格殺無論,因為讓小的回去繁殖下一代,不向現代不管大或小見了就殺。他們信的魔神仔聽起來好可怕喔!如果回到以前我一定不會遇到魔神仔,因為我不會進入深山裡,我知道他們喜歡捉弄人。
如果我是噶瑪蘭人我不希望吳沙來開墾,因為他用騙、用搶來把土地一塊一塊的拿走,把原住民給趕上山上,真是討厭極了,如果他沒來開墾的話我們一定可以留下一些遺蹟,真是可惜。
吳沙開墾(何書萱)
吳沙開墾(何書萱)
吳沙是大陸福建人,他在西元一七三一年從大陸移居到台灣三貂社,跟噶瑪蘭人住的部落鄰近。吳沙和噶瑪人做生意,守信用、講道理,漸漸博得眾人的信賴,就這樣吳沙成為了三貂社裡的老大。
吳沙後來又帶領來自漳州,泉州和廣東三地的人名,共一千多人,浩浩蕩蕩的進駐烏石港,想要墾荒闢地,可是噶瑪蘭人也開始覺得有點不對勁,便展開反擊,戰況相當慘烈,雙方都死了很多人,不幸的吳沙的弟弟也被殺死了,經過這次的教訓,吳沙退回三貂社,重新和噶瑪蘭人打交道。
隔年,噶瑪蘭人的部落發生天花傳染,吳沙為了就他們到處採藥,救活了許多人,噶瑪蘭人感激之餘,便同意讓吳沙繼續開墾,吳沙做好全部的安排,便開始進行開墾的工作,結果吳沙六十七歲的十二月九日也就是來宜蘭第二年就因病去逝了。
如果我是噶瑪蘭人,我一定會非常不讚成吳沙台灣開墾,因為吳沙帶來的漢人為了要搶到土地,用騙的,用搶的,也一定要搶到土地,我覺得和人要搶到土地用講的就好,為什麼要用騙的、用搶的呢?所以我非常不讚成漢人的行為。
噶瑪蘭廣播電台(佳佑)
噶瑪蘭廣播電台
現在聽到的是宜蘭最美的聲音,噶瑪蘭廣播電台,大家好!我是主播,現在為您介紹的是一本最好看的書,「少年葛瑪蘭」,我知道我們宜蘭以前叫噶瑪蘭,如果我不知道,就沒資格在這播報。
書內容大概是一個少年來到過去,看到了以前噶瑪蘭人的生活作息,例:他們早上起床會去採收果實,再去打獵……,吃東西也不像現代人,用湯匙、用筷子,而是用手抓來吃,以現代人覺得不衛生,但對她們是很正常的,還有房子也是用茅草家晒乾的大便和泥土加以蓋成的,少年因看了這些事,而更了解祖先的生活了!
少年回到過去時,加入了噶瑪蘭人的生活,他發現了一些事:像是刺桐花用來算年歲的,因一年只開一次,所以看過四十次花開的就算是族裡的長老了,還有,還有他也知道了一些以前的噶瑪蘭人
的語言,有「淡巴菰」、「打拉蘇」,(不過我不會說,請聽眾上網查詢,再四月底前將答案寫在明信片上,寄到電台,我們將抽出十位聽眾獲贈本書。)
這本書是既有趣又實惠,只要二百三十元,可以了解一些葛瑪蘭人的生活作息,和宜蘭的歷史,如果你們想知道「淡巴菰」、「打拉蘇」….還有更多,各大書局都有賣,所以快點買,介紹給其他人吧!
穿越時空到噶瑪蘭(鴻毓)
穿越時空道噶瑪蘭
現在的宜蘭雖然繁華,但是!已經沒像以前有的乾淨小河,動物也被殺光光了,例如說雲豹和梅花鹿。可是到了噶瑪蘭,空氣新鮮而且小河變乾淨也有小魚了。
噶瑪蘭的食物大多是用採集和打獵,他們的煙叫做「淡巴菰」而且還是用闊葉捲起來的。「打拉酥」是他們用小米釀造出來的,而他們的水果從山上取來的,魚都是從加禮遠河口抓來的,魚都很肥,至於他們的肉是從山上抓來的山豬山鹿。
他們如果生病的話,而都是用一些在山上採的草藥來煮給病人喝或抹,他們拜山神、樹神、地神,也用刺桐花來記年,開一次代表過了一年,繼承就由女生來繼承,因為葛瑪蘭族是個母系社會。
如果我能穿越時空的話,就可以跟當時的漢人說不要破壞大自然,這樣動物都不會死掉,現在也可以再看到這些動物。
如果我是噶瑪蘭人(儀青)
如果我是噶瑪蘭人
如果我是噶瑪蘭人,我吃的食物一定會和我現在吃的差很多,一般的話我們應該會去買菜來煮或是去商店買東西來吃,可是我是噶瑪蘭人的話,我們就是去打獵,找野豬或是山鹿,還有採果子、抓魚、種米和芋頭,他們有客人的時候還會請客人喝酒吃檳榔。
我們現在都是用磚塊做房子的,有的一樓、有的二樓、有的好幾層樓。可是噶瑪蘭人是用稻草、芒梗和曬乾的牛糞,來做房子。他們住的地方常常有風雨天災,可是那里土地肥沃、水產豐富、山林資源取之不盡,這個地方的所有事物都要靠老天爺。
我們現在有廟宇,拿香拜拜,還有教堂,禱告,有拜神,也有信耶穌,還有很多的傳說,現在,男生女生是平等的可以做一樣的事情。如果是在噶瑪蘭人他們就是拜神靈,他們也很相信鬼,所以傳說比我們現在還多很多。噶瑪蘭人是女生地位比較高,女巫的女兒就可以當女巫,而男生是要有山豬牙才算成年,才能表示自己是健壯的男子。
我希望吳沙不要來開墾,這樣噶瑪蘭人就會存在宜蘭,不會消失。我想,如果現在噶瑪蘭人還在的話,我有可能是女巫,這樣就不會被哥哥當成佣人使喚,說不定我還是法力高強的女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