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報告是徐霞客
吳宇軒的powerpoint
潘奕翔的ptt
大家好!這是我的PPT 請多多指教1001109
林廷諺
嗨!我是林廷諺
我第一次到這裡
林湘庭的ppt
曾育麟
李鈞皓
黃舒暄的PTT
李尚諭的powerpoint
99國防教育作文第二名-分則亡,合則王 兆瑩
國防教育作文
99年9月30日 青年日報 報導
新南國小 六年孝班 許兆瑩
分則亡,合則王
許兆瑩
「唇亡齒寒」四個字,足以道盡國家與百姓之間密不可分的關係。國家興盛,人民生命財產得以受國家庇護,便能安居樂業,舒適的過生活,反之便生活在心驚膽顫,充滿內憂外患的不安環境。歷史上朝代的興衰更替,一次又一次的見證「分則亡,合則王。」所以國家的安定與否,聯繫著每個人生命安危。
猶記得九一一攻擊事件,美國安全防護上出現極大疏失,國土安全受到如此重大的摧殘、破壞,當時人心惶惶,社會動盪。所幸,美國人民愛國意識強烈,後備動員迅速、有效整合了作戰指揮及資訊系統,顯現其「全救災」體系之完備,更展現出泱泱大國捍衛國土、救災應變能力。相反的,俄羅斯曾經是十九世紀中可與美國分庭抗禮的國家,但是內部的分裂迫使得蘇聯政權在一九九一年解體,失去了烏克蘭的結盟後,俄羅斯仍持續內亂,十數年間與車臣的流血衝突造成首都莫斯科恐怖攻擊不斷,分裂後的結果,在現今的國家競爭力排名中,不論是俄羅斯或是烏克蘭都已遠遠落後美國之後。
台灣雖是彈丸之地,但其地理上是商船貿易的樞紐;在軍事上是西太平洋戰略位置的關卡;更是二千三百萬多人安身立命之處。翻開台灣的近代史,有多少的強權想要瓜分這片土地上,台灣安危便在人民的合作與分裂中拉踞。清初,台灣島上的居民為了土地產生衝突,那時的人民沒有「台灣意識」,只有福建人和廣東人之分,各宗族成立自衛隊,閩粵械鬥的結果只有兩敗俱傷,又讓滿清政府坐享漁翁之利,而人民呢?為得其利卻先受其害。反之,人人若能團結一心,其力足以斷金:民國四十七年的八二三砲戰,共軍萬彈齊發,大、小金門陷入震耳欲聾的爆炸聲中,四十四天的交火,傷亡極為慘重,由於國軍的英勇,加上後援支應、軍民齊心,使得台灣主權得以屹立不搖,人民得以在安定中求發展,創造出日後的「台灣奇蹟」。
雖然台灣是個美麗的島嶼,但是長期以來,國防安全一直受到威脅,因此人民不但要有居安思維的危機意識,更要有與國家互為生命共同體的意識,大家應該要互相合作以抵禦外力,而不是自亂陣腳、互相鬥爭、自取滅亡,這樣國家才能安定,我們才能為得來不易的經濟成果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