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的原型


本文轉錄自

http://ortus.webnow.biz/ortus/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1638

設計的原型指的是那些最核心的設計概念與特質,可以被我們再延伸廣泛利用。《設計典範—創意視覺化導論》一書中以工業設計的角度介紹了許多這樣的原型,像是俄羅斯娃娃的「套疊」,鎖鍊的相互「連結」。

而書中也提到了,這世上的典範絕不只有他列出來的那些,還有須多尚待發掘的部份。於是《設計的原型》的連載就是希望透過持續的觀察,分享這些能被大家廣泛利用的設計原型,然後從而創造出許多豐富有趣的作品!

以下就是這一次的原型:
01. 重新詮釋


將原本存在的事實或圖像,做一個新的解釋。

02. 功能的相近

羽毛球和太空船都會飛,但正常情況下羽毛球裡頭不會坐人,透過功能的相近將兩者產生關聯,讓原本不會發生的事發生。

03. 將合理不合理化

原本打破撲滿是合理的,但在這邊打破撲滿的鎚子卻被豬警察逮捕了。

04. 將目的變為工具

原本是要「騎馬去環遊世界」,現在卻變成了「騎著(馬+世界)去環遊」。

05. 角色互換

原本在真實的人在玩著電玩,操控裡頭的人物,此時卻反了過來。這個設計的重點是反過來之後他們有什麼感想,像是這邊的「This game sucks !(這遊戲糟透了 !)」。

06. 不同角度來看

俯瞰是!,側面看是?,透過影子的方式將兩者同時呈現。此一設計也可用在隱藏在表面事物背後的真相。

07. 喪禮

對於植物或是其他無生命事物的消耗表示哀悼,可以表現出特別的趣味。

08. 男女的差異


用男女之間的差異來設計,常可以帶出許多趣味,也可用來強調男性或是女性訴求的商品。

09. 違反地心引力

人在牆壁或天花板上走、睡覺、吃飯…,會讓人有驚奇的感受。假如他們的表情與動作看起來還很悠閒,那反差的效果就更大了!若用很驚奇或是吃力的表情,則是可以營造這個畫面的真實性。

10. 大材小用

蜘蛛人強大的蜘蛛絲,在這邊只被拿來做編織,很強烈的事物一下子變得很休閒,這種巨大的反差可帶來趣味。

別人憑什麼教你?

一篇很久之前的網路轉貼文章-別人憑什麼教你?
 
看過日本一個很受歡迎「搶救貧窮大作戰」嗎? 在那個依照案例做不同規劃的單元節目中,總跑不掉幾個公式:貧窮原因的分析、為了擺脫所做的努力、和最後的成功。而不斷上演的樣版中,所謂的大師與料理名人,總是龜毛、變態、吹毛求疵、甚至極盡所能的虐待試圖搶救貧窮的個體。每每發生這樣悽慘的景況,我那年幼被保護極好的姪子都會問我: 「他就不能對他好一點嗎?」 而我也總是說著一樣的答案:「憑什麼別人要把成功的技巧教給你?」
 
是的,「憑什麼?」這句話我自己也同樣深深的體會過。
 
從18歲進入職場,經常遇到肯「虐待」我的主管;要不就是賺得很多,卻摳得要死的老闆,極盡所能的要求我為他無償加班或犧牲休假;要不就是遇到龜毛至極的主管,要求我遵守他的生活習慣與處事哲學;更多的,是混到無與倫比,卻總讓我做到死的老大級豬頭。每每遇到這種角色,我都為了「怎麼可能會賺錢?」這個問題而困擾的想死,每次離開那個職位時,總是出去大快朵頤一番,來犒勞自己這段日子的辛勞奉獻,但,我卻總是掉入所謂「勝者的詛咒」,自以為脫逃,卻又什麼都拿不到的痛苦中。 於是,我曾經發誓要做個極為體貼而人性化的上司,對待我的員工要視如己出。但從因為砍掉新人而哭了三天的小主管,到現在,我也成為龜毛且殘酷的人,這條路教會了我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如果你沒有心,我憑什麼教你?」
 
一位目前是副機長的朋友曾經說過,降落的技巧每個人都不一樣,必須透過所有前輩的教導,才能夠從中揣摩自己的方式,但是要怎麼才能夠學到,必須要靠你主動的去問、去學、無論對方願不願教你,你也要睜大眼睛去看。而往往要取悅正駕駛教你,你必須極盡所能的配合他的要求與習慣,也要以最大的耐性和肯學的謙卑去與他溝通。到現在,每個月坐擁十萬收入,購屋、買房、降落經驗職達千次以上的他,比起七年前剛從美國拿到執照回台的狂妄,現在的他,多了謙卑、和緩、與容忍的耐性。

也許,你現在也遇到了這樣的主管,常常讓你有生不如死的痛苦。也許,你正為了老闆的無理要求覺得自尊比發展重要。但,在這樣的景氣和競爭的環境下,他能活著,就比你有出息、有辦法,而且,有許多生存的技巧與方式,值得你去虛心請教。

只要一天,你尚未達成自己的夢想與目標,都要記得這句話:「別人憑什麼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