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水生植物
顧名思義,水生植物指的是一群「喜歡生長在有水環境中的植物」。然而,水與植物之間的親密程度,卻引發了各方學者不同的意見。
關於水生植物這個問題,有人認為,只有植物體的部分或全部,長期離不開水域 生活的植物,才能算是真正的水生植物;不過,卻也有人主張,只要是生長在水邊潮濕地上的植物,都應歸為水生植物。
水生植物的定義問題紛紛擾擾,目前還沒標準的定義。不過,這並不 防礙我們親近、認識水生植物。在此,所要介紹的種類,包含完全沉浸在水裡、飄浮於水面,以及生長在水邊的高等維管束植物,以及外形酷似陸生植物,但在自然界中的分佈僅限於水系生態的沼澤區中,如紅樹林植物,以及像長葉茅膏菜這樣的食蟲植物。至於海藻、苔蘚之類的低等無維管束植物,則不在我們討論的範圍內。
事實上,水生植物和我們的關係密切。日常所吃的 食物中,有許多便是來自水生植物的葉、莖及果實等。例如米(水稻)、芋頭、茭白筍、馬蹄(甜荸薺)、空心菜、菱角、蓮藕(荷花)等。
水生植物的四大家族
台灣產有三百餘種水生植物,它們的生育環境與生長形態並不相同,一般可依葉片與水面的相對位置及生活習性,分為沉水性、挺水性、浮葉性和飄浮性四種類型。
以上資料來自林春吉/台灣水生植物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