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基本學力測驗–自然科準備方向

●以生活經驗出題 不忘實驗紀錄本[@more@]

以生活經驗出題 不忘實驗紀錄本  臺北市龍山國中理化老師祁明輝表示,國中基測自然科題型和取材方向仍然以學生學習以及生活經驗為主要出題來源。除了學科性容易辨別的「典型題」:例如理化的酸鹼中和,地球科學的地震板塊移動等外;以生活經驗為試題素材的「日常生活題」,還是會以所學的基礎概念為主,像是溫度、溼度的變化。因應九年一貫領域學習精神自然領域內的「整合題」,以往年的基測出題形式,仍然偏向類似國文閱讀測驗的閱讀題組,所以只要能夠讀懂題目意思,並且培養資料判讀、圖表轉換能力,就會回答。  另外,臺北市蘭雅國中林明宏老師表示,像水溶液、光、溫度與熱、化學反應、原子結構、酸鹼鹽、有機化合物、電流的三大效應、直線運動等,都是這幾年出題比例高的章節。這幾年考題,實驗部分大約占了三成。每個版本的實驗試題雖然不同,然而精神是不變的;因此記住實驗表現了什麼概念、觀念、現象和目的即可,不必死記內容和步驟。例如「質量守恆定律」每個版本教科書的選用材料雖然不同,但是表達的基本概念都是一樣,所以概念清楚很重要。林老師提醒考生,不妨將實驗紀錄本拿出來複習一遍,確實弄懂實驗圖表、紀錄所要表達的概念,以及資料判讀的能力。

相關章節統整 按照順序答題  林老師建議,每天安排大約一小時的時間翻閱理化;把相關或是聯貫的章節,整合成一個單元來準備,大約可以分十到十二個單元。每兩週至少複習一個單元,利用週休二日將課文和習題再精讀一遍。另外,把歷屆基測考古試題、模擬考試題再拿出來練習,寫錯的題目一定要弄清楚。林老師提醒考生,考前最後階段,練習題目應該「重質不重量」,至少課本習題一定要懂。  祁老師也提醒考生,每章的節名,課文中的黑體字,課後的重點整理和習題內容,都是每章內容重點所在。閱讀課文時,必須著重觀念的了解,其中有關活動以及實驗的目的、步驟和結論必須仔細閱讀、理解。  祁老師提醒考生,考試時有些題目的敘述很長,考驗考生的閱讀能力,閱讀題目時除了要有耐心,逐字逐句看完外,不妨把重要關鍵字,大都是科學名詞或科學概念,用鉛筆畫下來,這樣不但可以幫助了解題意並且有助於作答,例如,一個物體做「等速度運動」或「靜止不動」,就表示這個物體所受的合力等於零。另外,歷年來的題目排列多由簡單到困難,所以答題時最好按照題號順序作答,遇到不會或是沒有把握的題目,把題號圈起來,繼續回答下一題。切記,答案卡不要畫錯了!最後,祁老師叮嚀考生,要堅持到最後一分鐘,做仔細、完善的檢查。

地科生物準備重點:精讀課本是不二法門 耐心閱題 仔細推理 實行一綱多本以後,自然科地球科學和生物應考的訣竅何在?教書近二十年的臺北市蘭雅國中高永遠老師認為,地球科學方面掌握課本,先將課本讀通、讀熟最重要。臺北市螢橋國中劉新老師則強調,突破一綱多本的迷思,精讀課本是必勝法門。

地球科學 了解課本習題和活動   地球科學部分,高老師指出,歷屆基測中自然科出題的範圍都很平均,考題平實而靈活,並不會刻意刁難學生,因此高老師預測今年的題型應該也依此模式,但是出題數量可能會依照課本節數分配。所以今年地球科學出題預估比往年多,大約占十一至十二題左右。 至於題目分布的重點,高老師指出,傳統地球科學有四大部分:「地質」、「天文」、「水圈」、「氣象」,現在加上「全球變遷」,也有人將「天然災害」獨立出來。傳統的重點,例如:板塊構造、鋒面氣團、順向坡、地層紀錄化石、地下水潮汐、溫室效應臭氧洞等,同學可以從聯考題和基測題中歸納出來。不過九年一貫課程中,有些重點雖然是早期版本的課程範圍,例如:晝夜季節、日食月食、正逆斷層等,卻是考試重點,同學要留心,這個部分可以參考八十五年至九十年的考古題。另外康軒版多了聖嬰現象,這是新興的課題,也值得留意。  複習時先將課本徹底讀通、弄清楚以後,再找一本題庫練習即可。課本中的習題、活動都是傳達本章節精神的精華重點,一定要看。至於課本中的「手繪圖形」,像是地質構造圖、鋒面形成、地層剖面圖等,也要看清楚、弄明白。  高老師叮嚀考生,考試時一定要耐心看完題目再作答,而且依照經驗,越長的題目越簡單,所以千萬不要因為題目太長而白白失分。

生物 掌握課本主要概念   劉新老師指出,生物科基測的重點在於:檢測學生是否了解重要的科學詞彙、科學概念;能否操作實驗、使用器具;能否將原始資料轉換成圖表、分析資料、整理歸納,提出合理的推論;能否整合科學原理原則,解釋生活周遭的現象,並能應用、解決問題。能測驗以上能力的指標,正是出題的方向和重點。  因此,將近四十天關鍵性複習要領在於:瀏覽每一單元的實驗活動目的,了解實驗的設計和操作,掌握實驗的結果和推論。仔細看清楚課本中的模式圖或解剖圖。清楚科學專有名詞的定義。  另外每天閱報,了解熱門環境議題、科學醫藥新知,有助於得分。精讀課本七大重點:生物的基本構造與生命現象;養分與代謝作用;生物體內物質的運輸構造和原理;生物對刺激如何產生反應,以及生物恆定性維持的機制;生物如何延續生命及孟德爾遺傳法則;生物分類原理與依據;生物與環境等。  針對答題技巧,劉老師說,題幹越冗長越要耐心看清楚,並且明確掌握題意,再小心推理找到合理的選項。尤其閱讀題,文章中會引用學過的科學概念,答案經常藏在文章中。因此,仔細看清楚文章和問題,得分不難。劉老師強調,以課本為重,掌握課本中每一章節的主要概念,不必耗費心力鑽研艱澀的題目,生物要拿滿分並非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