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享-絕句格式

說明:配合絕句選的課程將絕句的格式做簡略的介紹。利用填充或問答的方式進行。

絕句是一種詩體,它的格律很嚴謹,要求如下:

一、句數:每首____句。

二、字數:有__、__字的分別;__字叫__絕;__字叫__絕。

三、平仄:平聲是指注音的__、__聲,仄聲是指注音的__、__聲。

四、押韻:__、__句最後一個字必須押韻,第__句可押可不押,

第__句不可押。

____和___是唐代新成立的詩體,合稱為_______。

 

教材分享-相似字

說明:學生很容易寫錯或唸錯字,通常是將相似字混淆在一起,無法分辨字義,所以將常用的相似字放在一起,一起學習之後就比較能分辨了。

字形

字音

造句

 

 

 

 

 

 

 

 

 

 

 

 

教材分享-兩相好字詞配對

說明:認識基本字之後,利用字拼湊成詞,字、詞可以和教學文章相關,如果學生能自己拼湊出詞也是可以的,能力好的學生更可以將找出來的詞造句。

舉例: 

 

兩相好:請將每個字配對成一個詞。

稿

 

 

 

 

我找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材分享-信件的類別與郵資

說明:能分辨合乎金額的郵票或是能說出投遞的類別,可運用於實用語文、實用數學、生活教育、社會適應等。

舉例:請學生寫出或說出信件的類別或郵資,當然,需要先備知識,至少要知道限時、掛號、平信…常見的信件種類及其郵資。題目是接近日常生活的例子。

事件

類別

郵資

寄參加比賽的報名表

 

 

送給老師的卡片

 

 

後天就到期的入場券

 

 

喜互惠的傳單

 

 

全家便利商店的特價消息

 

 

參加可口可樂的抽獎活動

 

 

教材分享-郵局提款單金額練習

說明:能運用大寫國字書寫郵局提款單,可於實用語文課程或社會適應課程進行。

舉例:

可利用郵局提款單實作練習,或是利用作業形式練習,能力好的學生可以直接熟記零至萬的國字,能力較差的同學可以熟悉查表或分辨,金額請自行延伸製作。

15000

提款金額

新台幣(請用零、壹、貳、參、肆、伍、陸、柒、捌、玖、拾、佰、仟、萬  大寫數目字填寫,並於未數加一整字)
 N.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請用0.1.2.3.4.5.6..7.8.9  數目字填寫)提款後結存金額
  

27000

提款金額

新台幣(請用零、壹、貳、參、肆、伍、陸、柒、捌、玖、拾、佰、仟、萬  大寫數目字填寫,並於未數加一整字)
 N.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請用0.1.2.3.4.5.6..7.8.9  數目字填寫)提款後結存金額

特教和蘋果

時常聽到有人說:「你們那個什麼特教班…」

心裡的OS是:「是資源班,不是特教班。」

有差嗎?

大概就是富士蘋果和華盛頓蘋果的差別吧,

都是蘋果,但是長相不同、香味不同、價格不同。

對老師而言,什麼班不重要,

可是我卻認為對學生很不公平,

學生所接受的課程和特教班不一樣,

當然,被看待的眼光就該不一樣。

他們(我們),不是特教班。

 

你可以搞不懂「特教」是什麼,

可以分不清楚蘋果種類,

但是不要亂取名或胡亂指認,

如果真的叫不出來,指著蘋果叫蘋果就絕對不會錯,

同樣的,指著學生叫學生那就對了。

什麼班,重要嗎?

站在這些班級教室之外,大家都是普通人。

轉銜參觀

又到應屆畢業生轉銜參觀的日子了,

這表示著帶三年的學生要畢業囉,

還記得他們剛進來學校的稚嫰模樣,

到現在討論畢業旅行、未來升學及就業等,

這三年學生們學到了些什麼呢?

 

是誰在操弄

不少人在達賴喇嘛祈福會場外抗議,

是誰在操弄政治,是誰在愚弄人心,可想而知,

我不了解什麼密宗、佛教、西藏獨立、大乘、小乘…

我只知道,有個人願意來探望非親非故的人,

跨越種族,突破語言隔閡,為的就是關心沒沒無聞的平凡人,

電視畫面上的吵吵鬧鬧,到底是誰來者不善?

 

 

雖然遺憾,但尚能接受

開學了,

開學的第一天早晨就忙著幫學生量體溫,

這樣的相見歡還真是少見。

排課表、安排會議流程…

總是有讓人不滿意之處,雖然遺憾,但尚能接受,

凡事往好處想,別往死胡同鑽,

老師除了要看學生的優勢能力,

我想也要學著看事情的光明面吧!

好書介紹-我的天才夢

有時候閱讀真的是一種很棒的享受!!

「我的天才夢」-侯文詠著

不用花太多心思,可以利用零碎的時間閱讀,

在圖書館就可以借閱了。

 

書裡頭一小段內文: 

…然而,大部份的時候,我要不是因為對全面性的醫療文化無能為力而袖手旁觀,再不然就是讓這些的不愉快融解在更多繁忙的行程、更繁重的病例裡。

似乎只要你保持足夠的忙碌,這些不舒服,很容易就顯得渺小而微不足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