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沉溺於探查他人的隱私,
在無所不有的blog漂浮,
我們在網路世界和不熟識甚至陌生的人分享點點滴滴,
卻吝於和身旁的人溝通想法,
增加與他人的聯繫卻少了維持的對話。
全新的繁體中文 WordPress 網站《宜蘭部落格教育平台 網站》
我們都沉溺於探查他人的隱私,
在無所不有的blog漂浮,
我們在網路世界和不熟識甚至陌生的人分享點點滴滴,
卻吝於和身旁的人溝通想法,
增加與他人的聯繫卻少了維持的對話。
跨過30公分的高度是何其簡單,
走過10分公的長度是如此輕鬆,
我們是否將習以為常的動作視為理所當然,
忘記我們都曾經歷經跌倒才換得行動自如,
未來我們也會衰老,
腳也許無法抬高,
手也許無法舉重,
無障礙
人們將有用處和必需的事物看得很平凡和沒有價值,
卻把欽羨之情保留給使人驚駭的非凡事物。
運用形容詞及副詞於句中,可讓句子更生動活潑,
學生對何謂「形容詞」及「副詞」感到陌生,
學生透過自身對詞語的敏感度,
大多都可以將詞語與句子配對,
難處在於詞語錯置於句子當中,
此為教學重點,
強調句子的流暢性。
將詞語填入適當的句子當中
有禮貌的/紅紅的/頑皮的/香醇的/不停地/整齊地/生氣地/輕輕的
1、每個人都喜歡小孩。
2、午後,爸爸最愛來一杯咖啡。
3、太陽從西方落下。
4、媽媽責備犯錯的弟弟。
5、春風吹過我的臉龐。
6、妹妹最喜歡看猴子吊單槓。
7、小鳥在天空中飛翔。
8、水裡的魚兒游動著。
9、鞋櫃裡的鞋子被媽媽排列著。
1、奶奶到公園裡散步 | ● | ● | 去上班 |
2、媽媽在廚房 | ● | ● | 睡覺 |
3、爸爸開車 | ● | ● | 散步 |
4、我和妹妹搭車 | ● | ● | 上課 |
5、弟弟在房裡 | ● | ● | 做飯 |
6、老師在教室 | ● | ● | 去上學 |
針對功能較差的學生,互相對應關係,
內容簡單,可了解學生是否會聯結地點與活動,
學生做此項目都能全對,
算是提高學習動機的小單元。
學生雖具有認讀字詞的能力,
但是卻不在意細部的錯誤,
因此造句或表達時會出現錯誤的邏輯,
從簡單的春、夏、秋、冬入手,
與日常生活經驗結合教學。
( )1、冬天時,百花盛開,小鳥在樹上飛來飛去。
( )2、秋天時,樹葉都變黃了,葉子紛紛掉落地面。
( )3、夏天時,天氣炎熱,人們在游泳地玩水。
( )4、春天時,小樹長出了新芽,小孩在廣場上放風箏。
在運用詞語時,學生時常會將時間或地點省略,
說法顯得空泛無意義,或是發生錯置詞語的狀況,
因此將時間特地點出,讓學生學會時間詞的運用。
1、我們在房裡念書。(晚飯後)
2、我和媽媽去澎湖探望奶奶。(暑假期間)
3、子華到圖書館借書。(下課時)
4、姐姐帶我去買文具。(文具店)
5、松鼠爬來爬去。(樹上)
6、同學們在打球。(下課時、操場上)
7、公雞咕咕地叫(早晨、草地上)
8、家家戶戶都在燃放鞭炮,相互慶祝。(春節時)
9、阿嬤和我去買菜。(菜市場、早上)
10、他和同學去看別人表演街舞。(星期六晚上、羅東夜市)
咳嗽這件事,可大可小,
並不是病症讓人感到厭煩,
而是病症持續不斷,
沒有痊癒的時候,
在日積月累的情況下,
咳嗽的反感便延伸至對人的觀感。
包容、忍耐、體諒、同理心…
全都派上用場時,
我只剩沉默以對。
人的生命是從一個他已經忘記的經驗開始,
並以一個他必須參與卻不能了解的經驗結束。
最近有一則廣告讓我印象深刻,
是金門高梁的廣告,
一開始看不出來是針對什麼產品,
不過有一段話說的真是不錯,
「如果我們一生只做有把握的事,那我們怎麼會知道自己的能耐在哪裡。」
雖然是酒類廣告,不過創意無窮。
每個人都害怕失敗、丟臉,
但是適當要鞭策自己是必要的,
如果連自己都對自己不要求了,
那要如何進步?
如果連自己都覺得沒有能力,
那要如何讓別人看重?
如果一生只做有把握的事,那很好,生活一帆風順,
如果一生中能做些遠超過能力的事,那也不錯,生活肯定充滿挑戰。
成就感也會比其他人來的多,而且更能體認自我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