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對話式教學
大量運用對話在教學上,用心的聽,如實的應,串連每一個學生的生活經驗,用傾聽的態度,讓整個班級獲得深刻、獨有的成長體驗。
二、 共同的信念:言而有信
繼上學期的班級標語「相信你能,就一定能,別說不可能」之後,孩子對待自己能付出的能力與行動有相當大的進步。六信的班級標語定為「言而有信」,期許在相信之後,進而實踐,藉由實踐的力量,一步一步的完成每件夢想。
三、 欣賞式探詢
從五年級開始,孩子開始書寫「欣賞日記」,成效顯著。這學期的每個星期四孩子都要寫欣賞日記。
欣賞日記的內容主要分別寫上「欣賞全班」、「欣賞別人」、「欣賞自己」,最後加上這星期給自己的表現評分。
欣賞全班:寫下這星期看見全班好的表現。
欣賞別人:寫下這星期看見同學有什麼好的表現,自己很欣賞的。
欣賞自己:寫下這星期對自己的表現有什麼可以欣賞的部分。
最重要的是分享,在星期五老師會將好的肯定照下來給全班共同欣賞,也讓被欣賞到的同學了解自己不經意做的小事也會帶來別人大大的感動。藉此肯定自己,唯有肯定自己才能獲得更多內在的力量。
欣賞式探詢的目的不是要忽略孩子犯的錯誤,而是把焦點放在欣賞優點上,真真正正的欣賞。
如果我們的焦點是在找問題,就一定會找到問題;反之,如果我們的焦點在欣賞,就會真正欣賞到孩子的用心,孩子為了這一份被肯定的滿足,更願意改善不足的地方。
四、 晨間活動
每天晨間進行的活動,增加學習樂趣。
星期一:英文歌曲欣賞
星期二:學生朝會
星期三:古典樂欣賞
星期四:師生晨讀
星期五:國語日報朗讀
五、 營造閱讀的環境:班書輪讀、國語日報、圖書角
若今天班親會與會的家長同意,將統一購買班級輪讀書目。用一本書的錢,可以讀三十四本書。班書輪讀主要是增加孩子的閱讀量,不另外出閱讀心得的作業,讓孩子體會閱讀的快樂。
每天早上皆有國語日報可供閱讀,鼓勵孩子閱讀。星期五選一位同學出來朗讀新聞,提升同學的上台自信。
圖書角約有200本以上的圖書,孩子可以自由借閱,每次限借閱一本,可以借回家閱讀,借閱時間最長二週,希望閱讀後能儘速歸還,以利書本流通。
六、 建立一個相互支持、完全接納的班級風氣
一個正向思考,讓孩子不怕失敗,在班上隨時可以得到鼓勵的環境,對團體來說,是很舒服、很有活力的。
每個人生而不同,就因為每個人的不同特性,生命才更加精采。指導孩子欣賞每個人生命的特質,彼此接納,相互合作,以包容取代指責;以理解取代抱怨,點亮每一盞心中的明燈。
七、 規範
班上對每一項的行為都有明確的規範,規範的目的是要讓孩子發自內心的改善行為,而不是以處罰為目的。當班上的同學違反規定時,必定是找老師晤談。說明違反的規則、改進的方法以及處罰方式。老師會視其反悔的心,以及犯規次數決定處罰項目。
每一次的晤談,希望給孩子的不是因為怕處罰而遵守規定,而是打從心底認為這是對的。
八、 陪伴與成長
孩子的每個時期都會有一些狀況,不同的孩子狀況不一。絕對不會因為今天的教育「方法正確」所以孩子都很乖;同理,也不會因為教育「方法不正確」所以孩子都很皮。
教育沒有「正確的方法」,只有願不願意陪伴下去的心態,以及共同解決的決心。當孩子有狀況時,只要您願意相信我,我絕對有最大的誠意和決心,陪伴孩子共同渡過每一個難關。
我相信,過了這一關,孩子可以更自信的成長茁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