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沒有輸家的人生競賽

作者:蕭富元 出處:天下雜誌2009教育特刊

你要孩子別輸在起跑點,問題是,你要他跑向何方、怎麼跑?

長期偏重智力、升學導向的教育,已經讓愈來愈多台灣孩子人生迷航,自殺、憂鬱比率愈來愈高。

在不確定的時代,該如何給他一生受用的生命能量,讓每個孩子都成為人生的贏家?

[@more@]人生要跑向何方?

台灣教育太向生存傾斜,過度重視「know how」(知道怎麼做),輕視「know why」(知道為什麼做),常常養出一堆無法區別需要或想要、短視近利、「無明」(不明白)的人。所以,社會也屢屢上演一堆荒誕離譜的怪現象。

台大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院長黃俊傑認為教育最重要的目的,是讓人的心靈覺醒。如果不能喚醒學生的生命,「教育只剩下就業,只是增加他畢業後做壞事的能力。」

經濟學界普遍有共識,可用三種指標衡量快樂。一,維持較富足的生活;二,建立有自尊且尊重他人的生活;三,有選擇的自由。台灣的孩子最缺乏第二種指標。

「尊重不只是有禮貌,而是體會到自己生命有意義、價值,可以有貢獻,能和別人建立有意義的關係,並且從中看到自己的價值,」台灣小孩最大的「競爭」障礙,是人己互動太差,又不懂得尊重別人。

以美國小孩打棒球為例,這是訓練他們如何和別人互動、分享,共同成長,完成目標,學習領導和被領導,最終讓他們知道,每一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對團隊做出貢獻。

台灣的教育,看到的都是競爭,而不是貢獻,台灣小孩在求學過程中,要靠打敗同學,才能擠進升學窄門,和同學的關係,只有競爭分數,沒有合作、尊重和同理。

教育部在八年前大張旗鼓提倡生命教育,當時擔任教育部長的曾志朗坦承,至今效果仍未顯現出來。雖然學校、老師、家長都不否認,品格、情緒管理、挫折復原力等這些生命能力很重要,但是,「等考上(學校)再說。」台北市某國中原本每週有一堂叫好又叫座的生命教育課,後來校長發現畢業生基測的國文成績比較差,於是取消這堂課,改上國文。

在學校的菜單上,國英數是主菜,公民是配菜,生命教育是爆香,學校過度重視智育,疏於經營德育、群育和情育,往往製造出有專業知識的惡魔,或是會讀書卻不會生活的人。

小事用腦 大事用心

四處演講鼓吹生命教育的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洪蘭還記得,已故的父親曾經告訴她,面對人生,「小事用腦,大事用心。」

多年以後,她才領悟,腦指的是生存技能,心指的是生命技能。洪蘭感嘆,一個國家的生命教育沒做好,國力不會強。「國家的強大,不在於疆域,而在於人民的品質,生命教育是做人的根本,非做不可。」

有人批評,台灣的教育像工廠,生產出許多會競爭不懂做人、只知生存不論生命的「產品」。只是,在漫漫人生道路上,人總是會遇到各種生命考驗,才發現課本沒寫、老師沒教,得自己摸索。

台大商學研究所教授郭瑞祥,從小當模範生一直到台大,拿到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後,立刻被延攬到矽谷科技公司工作,三十歲不到,已經是班上同學中最高薪。人生幾近完美。成功後,他卻不知道自己要什麼,不斷質問自己:「so what(那又怎樣)?這一生難道就這樣了嗎?」

郭瑞祥在追尋自我意義的過程中,先是有了信仰,找到終身伴侶,也如願回台大教書。他以為人生再無疑惑,哪想到,四十歲那年得知自己得癌症,經過積極治療、調整作息後,他恢復健康,以為從此再無風雨也無晴。結果,生命又「送」給他另一個挑戰,隔了兩年,妻子罹患肌肉萎縮的罕見疾病,躺在病床不能動,拖了五年,最終離開人間。

「這是一種覺醒,遇到生命困境,手忙腳亂,才發現自己沒有裝備。一直以為心理好像很充實,其實沒有,」郭瑞祥反思,經過一連串打擊,他更覺得學校的生命教育很迫切,還特別在大三開了一門管理與人生,教授學生面對挫折的生命態度。

哲學家尼采觀察現代社會,認為現代人已普遍擁有生活能力,卻缺乏為何而活的意義。「只有知道自己為何而活的人,才能承受所有如何生存的問題。」在建立生命哲學架構的尼采眼中,人的一生,就一場追尋意義、不斷自我超越的馬拉松長跑。

人人都是生命的贏家

焦慮台灣教育走向的人,對「不要輸在起跑點」這句話愈來愈反感,教育部長吳清基強調,這句話是補習班用來引誘家長的廣告文宣,不是教育的真理。不在乎起跑點輸贏的生命教育,才能培養出一個人的真實競爭力。

每個週末,宜蘭羅東高中校長游文聰總是要北上台北或南下台中高雄當學生,聆聽生命教育種子教師的培訓課程。游文聰以實作經驗分享,在學校推動生命教育,不但不會影響考試結果,反而還有助於升學。

因為當孩子想清楚生命的優先順序後,邏輯思考、人生目標會更明確,性情更穩定,對自己更了解,「成績只會更好。」

生命教育是沒有輸家的教育,每個孩子都是生命的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