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思考】
導盲犬對孩子的生活是陌生的,但是「讓我做你的眼睛」這課,是透過視障者「張國瑞」與他的導盲犬「歐哈拉」之間的互動關係,帶領孩子理解導盲犬對於視障者的重要及如何改變視障者的生活為何?再針對國瑞發生事情的情緒來思考發生事情背後及情緒。
【教學流程】
一、解構文本:讓孩子讀懂文本才可接下來讀寫的空間,於是透過孩子說,老師書寫板書,將這課的文章解構,帶領孩子讀懂文本。
1.下標題:讓孩子針對每個意義段下標題,下標題其實讓孩子檢查是否對於該段文章理解後,內化成自己的知識再反芻成外顯的議題,如此可檢驗孩子懂文本了嗎?
PS為了接下來摺頁冊主題的準備:讓孩子對於老師給的影片資料、讀報及自己查詢的導盲犬閱讀整理後,要給予自己的對於導盲全的認知,下主題寫作的標題
2.找尋導盲犬的個性,孩子很陌生,於是利用文本中與主角互動事件的過程,讓孩子初步了解要當導盲犬的個性如何?這時個性卡就很重要。
3.情緒心電圖:藉由文本來將張國瑞內心世界立體化,因文本中用發生的事件來展現張國瑞與歐哈拉的感情,為了增強孩子對於身障者同理心,於是想說如果借用讓情緒卡來帶領孩子認識視障者張國瑞發生事情當下的感受,進而給孩子一些方向想想當挫折發生在自己身上時,可以如何面對及展現正常情緒。
二、立體書摺頁冊準備工作:
*依照老師給予的鷹架完成以下的資料蒐集:
1.請為你的導盲犬專題給個「標題」,整理完資料後你覺得甚麼標題最符合你要寫的專題內容(如:守護天使)。
2.導盲犬的123事。(想要向大家介紹並且讓大家知道導盲犬的哪些事情?_)
3.從自己找尋的這些知識中你發現導盲犬跟其他犬不同之處,從個性卡出發。
4.我看導盲犬之感。(用觀點卡將整理完自己蒐集導盲犬相關資料,寫出自己感受及意見)
*資料來源:
- 在課餘時間讓孩子一邊看影片、一邊整理資料
- 讀國語日報相關報導,讓孩子從多元的資料中找尋重點真的需要訓練,
不然孩子真的會全部抄進去,於是找了一些相關的報導文章給孩子們參考。
職人帶你找未來專題
3.用IPAD找導盲犬的資料,並整理。
四、將導盲犬專題變成立體~
讀寫為了增加趣味,讓孩子的知識可以生活化,並展現美感。
於是思考這個專題真的有獨特性,思考到之前我們在介紹自己時,用到摺頁冊的方式進行,可以詳盡的介紹,念頭一轉,導盲犬專題就這樣一本本的摺頁冊就產生了!
(可愛的是孩子的標題人人都不同耶!)
孩子們經過了很多次的小書製作,這次想如果可以再將他立體化呢?
於是找了王淑芬老師的【手工書55招】中第31招,
讓孩子完成摺頁冊內文寫作後,大家把內文中想要立體化圖像,完成,按圖索驥的完成了~歡呼
三【教學省思】
為了讓孩子能夠多元學習,老師真的拚了,
手不巧的我也努力搞懂立體圖的摺法,重點是看到了孩子的作品,真的療癒,過程中挫折感重的大家(要將零碎資料化整為零)
對本來就不太靈巧的班級來說,其實要花費更大氣力才完成,
但是透過了讀懂文本,搭配著孩子從意義段說出標題,
到孩子自己為導盲犬專題找出屬於自己的大標題,
我們都是在課堂上思考的沒有帶回家做喔!
例如:視障者EYE 你、你是我的眼、視障者的保命符……
不管是對老師孩子來說,算是往前挑戰一步,
終點在哪裡?不知道,反正就是一直做,就對了~
給大家看看療癒系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