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五上 #一池子的綠 #讀寫畫合一 #水芙蓉的美麗與哀愁

  1. 教學思考:日前備課時,發現水芙蓉真美,但是有與會的老師,

提出,其實他繁殖力強,會阻礙農作物的生長,頓時,

把我打入地獄,卻也把這個觀念放在心上,但一直苦無機會

給我表現(因為我都帶中年級),殊不知機會馬上降臨,今年備課時,

馬上看到,當時看老師教學演示時,利用與文本有關的照片,

但那實在是太難了~畢竟那是表演,於是畫畫就是我最好的輔助工具,

當然不會是我畫,我有小畫家寶貝,請她依照文本的內容畫出一幅幅的圖。

以畫來瞭解文本後,接著再以判斷文體(記敘文)解構文章內涵,理解文本,

並以改變文體方式,寫寫說明文「水芙蓉的美麗與哀愁」作為讀寫的結尾。

但該篇文章以戴惠貞老師蒐集到的資料對於環境的破壞,裡面還又更細的介紹

及文本中介紹水芙蓉的美可以抄課文(對我們來說是很大的恩典耶)來完成整篇文章。

二、教學流程:

(一)依照三次閱讀原則,理解監控處理不會的字詞。

(二)拿出小畫家的畫作並在圖上標上ABCDE,請各組

按照文本在翻翻牌上寫上正確的圖文配對,並說明理由。







以上為圖畫,大家猜到了嗎?



孩子們討論後的成果




與同學針對文本討論,提出自己的想法看法,

最後再給孩子機會說明,我覺得這過程好重要,

發表能力應該是這樣累積來的吧~

雖只有兩組正確,但我覺得錯誤的排列,

才能讓孩子做中學,對於文本印象更加深刻。

從上可知,孩子就懂得看文本時的技巧要夠細緻化,


答案出來了~大家一起一段落一段落配著圖找出來的喔~

(二)判斷文體,討論出文本結構(參考自溫老師的神奇三秒教)

1.讓孩子依據上述的圖找出意義段。


2.依據上位概念,老師提問問題,與孩子討論後。

老師將相關的文字一一寫入。


*今天上課後,我們上第五課,做完三次閱讀,問孩子懂意思了嗎?

老實的告訴我說,老師這課訊息好多,霧煞煞,馬上有人接著說

不用擔心,老師會帶我們用結構圖,解構文章,我們到時候就明白了~

聰明的孩子會用策略,但這是我想要只給大結構讓他們自己完成。

三、讀寫合一(說明文體:水芙蓉的美麗與哀愁)

當時在備課時,就想要讓孩子寫寫水芙蓉的另一面,原本是

想寫議論文,但後來立論點太薄弱,於是退而求其次,

以介紹水芙蓉的美與對人類生活的影響,為了怕孩子沒題材,

於是寫作前告訴他們課文是要拿來寫作用的,所以等等的作文

可以抄文本的內容,孩子們臉上表情驚喜,嘴中喊出小小聲的耶

(阿!不就抄課文嘛!那麼開心)但我說要整理相關的訊息才能抄,

孩子迫不及待點頭如搗蒜,但是哀愁部分就參考惠貞老師的黃金三角的水芙蓉介紹。

作文題目:水芙蓉的美麗與哀愁

孩子們,我們要將他寫成說明文喔!

記得四年級時我們認識的說明文體原則是沒有情緒

、對話、主角等等概念,

請你們依據老師的提示寫成四段長篇文章,可以抄課文及補充資料喔~

提示單:

第一段:請整理第三課一池子的綠中,

關於水芙蓉的外觀、特色及優點。(可以參考課文及補充資料抄下來)

第二段:水芙蓉對人類生活上的好處有哪些?

舉例說明之,並清楚交代理由。

第三段: 水芙蓉對人類生活上的缺點有哪些?

舉例說明之,並清楚交代理由。

第四段:寫寫自己對於水芙蓉的看法及喜好,

並說明理由。

於是就這樣大家振筆疾速埋頭苦寫花了兩堂課500個字的文章就這樣產生了~

#會讓孩子用抄的來完成的點子,實在是孩子讀書時需要在交報告時,看著資料懂得刪減

寫出來的作品言之有物,而非一昧的抄,

動腦將現有的資料裁減成自己需要的內涵更是重要的能力。

 


 

 

 

 

 

 

 

 

 

 

 

 

 


 

 

 

 

 

 

 

 

 

 

 

 

 

 

 

 

 


 

 

 

 

 

 

 

 

 

 

 

 


 

 

 

 

 

 

 

 

 

 

 

 

 


 

 

 

 

 

 

 

 

 

 

 

 


 

 

 

 

 

 

 

 

 

 

 

 



 

 

 

 

 

 

 

 

 

 

 

 


 

 

 

 

 

 

 

 

 

 

 

 

 


 

 

 

 

 

 

 

 

 

 

 

 

 

 

 

 

 

#教學省思:透過一次次的討論提問,孩子

進步是有目共睹的,更透過每課的讀寫合一,

讓我們班的學業成績後15%的孩子也可以寫得出

有內涵的文章,讀寫萬歲~~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