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學理念:
這是一篇很有美感的詩,但涵義卻豐富,
作者努力的為自然資源發聲知道人類一點點的小舉動,
對環境破壞的痛苦。
但同理心最好的訓練方式就身歷其境吧~
演戲是這班的專長,但劇本寫作歷程是:
在四上的身心手腦四合一的完全照本宣科的背著劇本內容,透過
肢體動作的演出,孩子對於劇本概念有很好的理解及印象。
接著由老師我直接
帶領著操作「松鼠先生的麵包」分組完成劇本寫作,並在期末時公開演出,
因此造成全校轟動,更讓孩子們對劇本打了完美印象分數,躍躍欲試。
接著因為老師要交功課,舉行公開觀課,
於是引導孩子透過類說明文「神奇魔法衣」
給予劇本的形式,孩子們再將內文依照老師給的格式一一寫出,
這招叫做「抄課文也很開心」。
上了五年級,暑假備課時「貝殼砂」優美卻富含教化意義的詩句,
讓我的腦袋竄出寫劇本的想法。
看是否很有畫面,彷彿每一句話都可以拿來對話,
重要的是字句精煉,想說如果放進劇本裡,可充滿詩意。
在課堂中我們透過對話把貝殼砂的感受用力體會,
為接著的劇本鋪路
但當劇作家沒那麼容易,從無到有實在是有點可怕,
於是我讓孩子角色設定,把名字個性外型一一先寫出來,
因為不同角色性格有不同的故事發展,
且讓孩子先討論故事好看需要遇到難題及困難,悲情。
讓孩子寫作有方向情節設定也比較能有架構,
當完成人物設定後,孩子們進行寫作了~
教學省思:
因為有前面的個性人物設定及課本的優美詞句放進劇本裡,
孩子們的劇本其實「走鐘」的程度,不太嚴重,
對話也因抄課文而變得有深度。
這齣劇會真人演出,敬請期待喔!孩子還很開心的跟我分享,這齣戲最大的梗
~~~看得出是甚麼?我抓著頭想半天,他們說最後片尾曲會放大海(這首歌是四年級
我們上課選用的歌)
孩子有能力臨機應變把所學的東西放入作品中,這不就是能力嗎?
這組是用兄弟失散又重逢戲碼,串起整個故事架構。
這組堅持要把詩的內容翻成白話的,不然接續不下去(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