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期待已久的上超市購物行程,
終於在完成估價單時,成行了!
為了將課本的知識轉化成生活經驗,
配合社會領域的「消費與生活」單元,
帶著孩子親自上超市,各組分得450元,
規劃下午茶菜單各組進行採買,回教室後準備茶點製作來吃,
準備來場優雅的盛會。孩子們事先設計下午茶菜單,
接著拿著超市的宣傳單,預估自己組內設計的餐點價錢,
因每組預算有450元的上限,宛馨為了控制預算,
還在放學時間要求家人帶他上超市訪價,
另外,下課時大家還七嘴八舌討論著下午茶的餐點模樣及細節,
各組還討論到避免超出預算還要帶計算機前往,
再來還有班上學習動機低落,每天上學遲到的孩子,
前一天放學前跑來跟我說:「好期待明天的課程活動,吔!」
一個活動體驗喚醒孩子的學習動機及問題解決能力是身為老師的期盼。
拿著計算機看一下需要的東西 | 問賣場阿姨東西位置。 |
在超市裡看著孩子照著上課所討論及注意事項仔細認真挑選,
遇到找不到的商品,還有禮貌的詢問賣場人員,
詩婷的學習單上載明著在超市採買時,
印象最深刻的部份就是:「詢問阿姨物品在哪裡?很緊張、不自在。」
很多孩子都說:「要考慮點心的材料夠不夠?
食材很多樣怕買不齊全,更重要的是需要考量錢的問題。」
意翔說:「還好上課有討論到要看商品後面說明,
讓我們注意到原來鬆餅麵糊裡,要有雞蛋。」
老師引導數學概念 | 仔細挑選食材並控制預算 |
自己用現金付錢 | 分工合作有的付錢有的收東西 |
廷翰則說:「這場超市之旅,我覺得不但可以學習付錢、
找錢的樂趣,在核對發票時,心情愉悅,因為超有成就感的。」
俐伶更說:「在買巧克力棉花糖材料時,很緊張,
大家還為了一包軟糖吵架,結果選出一包沒有色素的軟糖,
達成共識後大家都很開心。」
事後,勝凱老師分享,此體驗活動對於數學教學也是最好時機,
昱安那組拿了30顆雞蛋,籃子裡卻只有一包500克當鬆餅粉,
後來老師引導說:「50公克的鬆餅粉加1顆雞蛋,
請問一包500克鬆餅粉需要幾顆雞蛋呢?」
蓉葳她們只留10顆在提籃裡,回校後,
馬不停蹄的各組分工合作準備豐盛的點心盛宴,
詩涵那組因巧克力隔水加熱油水分離,
馬上有人支援協助完成,庭毓那組反應烤箱時間拿捏不易,
土司都烤焦了!準備鬆餅的于瑄也發現調配鬆餅粉時,
水加的多寡都是難題,
透過不同體驗孩子懂得學習解決問題能力及實踐數學生活概念。
老師示範信用卡付費 | 老師示範禮券付費 |
為自己的下午茶努力一 | 為自己下午茶努力二 |
最終,讓孩子拿出社會課本請孩子重思課本內寫得內容,
課本寫得內容放入體驗中,
詩涵寫到:「有計劃的購物的重要,
老師要我們事先將需要東西及數量寫在學習單上,
避免超出預算,也讓我瞭解需要與想要的差別。」
這是我們忙了一個早上的成果喔! |
俊仲:「課本中有寫到不同的付費方式:信用卡、禮卷、現金,
本來我以為,信用卡付費要用很複雜方法,
想不到,只要放在一個機器上嗶一下就可以,
但老師說信用卡是要事後付費的,所以要依照自己能力
,不可沒有節制。」一場活動,讓孩子習得各式能力,
也將各領域該學得知識轉化成孩子的生活解決能力,
是當今教育需要給孩子培養的。
大家品嚐著成果又穿上優雅的服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