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修辭的目的為非是美化文句,然三年級的孩子,須先擴充
語詞量,而修辭對我來說是以我的專業判斷(嘻嘻嘻嘻嘻嘻嘻)
希望孩子不再只是認識他,而是要會使用他,
從之前的教學經驗得知。利用遊戲
帶領孩子認識修辭以後興致很高,但用不出來,後來反省後,
發現課文中,將老師想要教的修辭獨立出來,
與孩子討論並分析整句話詞性,再讓孩子分組進行實作。
步驟:
- 翰林三年級第六課老榕樹,整課是以擬人法來說明老榕樹的功用。
但我看中的是以下這段,很清楚明瞭的表示「譬喻」寫法。
與孩子討論譬喻的公式:將a比喻成b。
- 再請小朋友從這段話找出哪個部分是a(樹葉),
哪個部分是b(大傘)。
- 請小朋友照出a像(如、若、是)b的句型ˊ。
例子:月亮像彎彎的香蕉、太陽像圓圓的月餅、
- 再將上圖的文句一一解析成各個詞性如:強壯的(形容詞)
、樹幹(名詞)……。
- 終極一招:數數看上面的範例共有幾個空格,請孩子照詞性
一一填入空格中。重點是邏輯要通不可以為了要填入語詞
而亂寫一通。限時對孩子來說重要,這樣大家才會上緊發條
,我還常常會有倒數計時的提醒。所以對專心度不足的孩子來說
很有效。
- 整組討論不斷提醒孩子,每個人都要有功用,有查字典的、有寫的
有想的。寫不完的組別也無妨,放上來大家就會幫他完成,也給大
家練習的機會。
- 結論:整組討論出來精采的譬喻句
詩涵、睿展、俐伶、品皓
詩婷、侯維、銘哲
庭毓、俊仲、意翔、苡榛
廷翰、于瑄、依樺、俊雄
結論:透過團體一次次討論及檢討,對於學習弱勢的孩子其實幫助很大。
孩子們一再刺激及模仿不亮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