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延續班上上學期所做的「優點牆」,同學間的友誼更加堅固,
且更瞭解彼此,為將每天都有的國語日報得以善用,
更發揮讀報實驗班精神,於是將日前在國語日報快樂讀報版看到新竹田寮國小陳秋秀老師
在2008年12月分享的「以文會友 關懷小書」的活動做了延伸。
[@more@]
因這班是四年級剛接的,很多事情是需醞釀及等待的,醞釀的是孩子要累積讀報習慣,
等待的是孩子的寫作時機,所以在剛開始執行「以文會友 關懷小書」時,
跟孩子說可以將兒童園地的好文章剪下來送給同學,反應並不熱烈,
且剪的人不多,檢討原因發現,時間不多是一個,
其次,活動預告時老師跟班上孩子接觸時間還太短,
默契不夠,於是做了以下調整及前製作業,
像:在午餐時,請一位同學上台進行「每日一問」,(方法請參閱三加一讀報)
一步一腳印訓練聽說讀能力,如此方式可讓同儕見賢思齊,建立自信心。
在學校有時間就找適合文章送給適合的人
接著,為了克服時間不足,就將以文會友的剪報當成寒假作業,
讓孩子有時間去製作並美化,並將理由詳細寫下,為了化解孩子每次都只剪給目標人物,
忽略了班上其他人的尷尬,於是每人均可拿到18張空白的B5書面紙,
接著請孩子在右下角標上要送給那個人的號碼以防混淆,
重頭戲就是將閱讀到國語日報兒童園地與同學有關的文章一一剪下,
並貼已標上號碼的空白書面紙上,提醒孩子們要送給人家的文章要有邊框及插畫。
孩子剪下的內頁,豐富又有感情
並預告開學回到校園後,會有個關懷儀式,進行文章的分送活動,
最後每個孩子都可拿到班上每位同學用心剪下來的文章,裝訂成小書,永保記憶,
透過老師的包裝及引導,孩子在考完期末考後,就主動提出將在校時間運用於關懷小書的製作。
開學第一天,孩子催促著要我進行「關懷儀式」,將寒假努力閱讀剪報成果分送給同學們,
於是先請一個孩子坐在台前,再請其他的孩子,按照次序一個一個到台前給主角擁抱、握手
及祝福的話並奉上特製文章,由於那段時間是「個人時間」,
所以若慈興奮的說:「好像大明星的握手簽名會喔!」
柏慶說:「我也可以是明星,哈哈」
給同學一個熱情擁抱,表示我的關心
令我驚訝的是,我發現孩子對於同學也是有期待的,
像,阿慶之前會有缺教功課的情形,志勇語重心長的跟他說:
不要再讓老師擔心了!宣茹個性內向害羞,思妤鼓勵她開朗些。
孩子都會針對個人特性給予關懷及勉勵的話,效(笑)過十足。
站在一旁照相的我更加確信給予孩子機會,一定會有亮點產生。
拿到文章後,大家迫不急待的看著同學送自己文章,一邊笑、一邊唸唸有詞場面溫馨,
事後問孩子認為收到那一張是自己最喜歡的及原因,
並請他們票選前三名,準備提報寒假作業優良,
令人意外的是,不再是平時功課好及有人緣的,
孩子都按照事實給予選票,這次的第一名是李旻恆,
孩子們都急於請教製作方法及辛酸史,
旻恆說:「我每一張都想找與文章符合的圖片,所以讀完後花時間及精力去找,
我寫到快開學那天,連過年都在想,好辛苦耶!」
大家都可以收到好多張的祝福剪報
接著思妤也分享說:「因為我從不知道有這麼多同學關心我及瞭解我,
像平常提到我會跟爸爸去爬山,所以我的文章中有絕大部分是收到記敘文裡的遊記類,
如琬芯剪登雪山東峰文章送給我;再來我跟浣妘是好朋友,
她剪了『珍貴的友誼』送我,並寫說『我要把這篇文章獻給思妤,
因思妤是我最要好的朋友從幼稚園到大班就認識,我也很珍惜我們這段友誼,
更希望我們能當永遠的好朋友。』超開心」
欣誼獻給若慈是「家事小達人」文章,
而寫的是:「我要把這篇文章獻給若慈,因若慈洗碗洗得很乾淨,
更難能可貴的是不會嫌棄碗盤太油或太髒,果真是名不虛傳的洗碗小達人。」
志勇獻給葭楷「農場趣味記事」文章,他寫到我很希望跟葭楷你一樣,
可以到農場餵鹿及小牛喝奶,很羨慕你耶!而旻恆剪了「專心寫作業」
給浣妘理由是:因妳寫作業時都能迅完成,不因旁邊有吵雜聲音就被干擾及被玩具誘惑,
這樣讓我很羨慕,我一定要多跟妳學習。
為自己的關懷小書畫個封面,紀念
從這一篇篇成果看出孩子私下的互動及對同儕之間的觀察是令我感到意外及驚豔,
透過以文會友活動讓孩子懂得從文章中,體會同學之間的友誼並學會觀察周遭
訓練敏感度不也是另一種收穫。
刊登於國語日報100.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