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校新方法,第一次當純科任老師~社會領域
針對孩子們的能力微調閱讀理解策略的方式,
我期待把所有的步驟細節化,
透過解構化的方式帶領學生可以往更高一個層次邁進
第一步驟:理解監控
其實上課第一天發現孩子們連唸讀課文流暢性是問題,
對於老師上課方式也是有聽沒有懂,
更可怕的是沒反應,(後還才 知道原來是老師我說話太快了!昏倒)
但老師專業就是能夠把課程調整成教學場域可以達成的目標。
於是,把所有的步驟化解構
發現孩子的念課文像念經一般,於是先給孩子念課文步驟:
我把它變成寫在白板上,讓孩子視覺搜索,
告訴大家還是有一半的孩子做不到(昏倒第二次)
於是把它弄成學習單,每次唸讀完後要它們檢視打勾
社會課內容的每個紅字都是下面文本的主題(因為是說明文體的關係),
當跟孩子溝通完後,
要他們看完黑字想一下紅色字的關聯性(緊扣主題)
孩子念讀的課本會變成這樣(搭配上面的步驟圖完成以下的唸讀課文)
第二步驟:孩子們再把上面的關鍵語詞用小白板寫下來,排成結構圖,
序列結構是說明文的代表,更可讓孩子們更一目了然內文重點。
社會課本的每一個主題我都會帶領孩子運用此方法閱讀找重點,
要不然……………………………………………
但之前跟老師在備課時,問了我說那如何讓課本的知識帶領孩子們運用的生活中呢?!
思考了一下,以三年級目前的我會認真學習主題,提到「有效的學習方法」、「良好的學習習慣」這兩個主要概念,
第三步驟:結合教師節大嘴卡。
興起了如果可以結合教師節大嘴卡,應該會有不錯的效果,
因平常這些方法及習慣都是老師佔大部分要孩子們做到的 (偏鄉學校學校教育通常要補很多家庭教育不足之處),
在溝通寫卡片時,寫出具體的內容,
也就是透過課文內容轉化寫出平常老師對學生碎碎念聽進去多少,
對於自己的學習是有幫助的地方有哪些?
讓這群懵懂未知的孩子們,可以將課文中習到的知識反芻一下,
運用從理解策略中文本中找出支持的理由,
寫下當良好的學習習慣及方法培養起來後,對於學習的成效有那些?
並把她寫在感謝的話語中,讓孩子們依照老師給的句型(畢竟他們才三年級,連聽完老師的話都成問題,無法期待他們寫出甚麼文情並茂的感謝話)
以下為我的句型:
※藍色的線可以照抄,把黑板上的結構圖,找出一個關鍵語詞,並寫下理由。
※藍色的框框就是理由要寫下來的地方,想不到可以從課本裡去找,反覆地看文本。
故事未完~下周繼續把大嘴卡完成
大嘴卡的樣式如下
【我的發現】
身處在偏鄉的老師,孩子的能力弱勢,老師們更應該想辦法把他們給拉起來,
而非是放棄或是隨便,心裡想反正他們也學不會,
我深信沒有學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
從這群孩子身上我看到老師有策略帶領他們,
他們也是會跟上,只是方法不可以太花俏,奠基就是最重要的工作。
教學工作迷人就是看著孩子們一步一腳印的真實呈現成長的節奏。
我的花式教學法要暫時收兵,
等機會重現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