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緣由:
閱讀策略裡有個自我提問,目的就是讓孩子利用策略讀懂文章,
但是我要面對一個上台的壓力(參加工作坊要期末發表)
卻又不想教得很無趣,此工作坊目的就是希望我們當種子將閱讀策略案例給老師運用,這課是故事體就五年級程度來說其實簡單易懂,想嘗試著讓我們五年級普通班孩子能夠以事實類提問來設計問題,將孩子設計的問題給資源班的老師(三個,五年級一個自閉症;二個智能障礙),透過提問讓他們有所依據可以重述故事。
教學過程:
- 給予課文架構(故事體):背景、起因、問題、解決、迴響。當成上位概念,給予孩子出題鷹架。
- 以理解監控進行文本理解後,找出各段的關鍵語詞。再一一填入文章結構中,我在旁邊看時發現了,我們班那個孩子可以清楚地說出文章內容,這是我教他二年多來第一次了解到用對的策略對孩子的助益,實在是太驚人了!事後,資源班的老師還回饋給我的一段話
整理出來即如圖所示
至於普通班的孩子,在第二層次提問的訓練中發現,孩子對於文本中手足之情有很多的想法,再加上班上有個小女生他臉上充滿著瘀青,問本人不願意說,但是家人除了姊姊因為行為、特質問題,常常亂發脾氣外,被其他家人家暴的疑慮是很低的,但想要釐清處家人關係特別是姊姊的部分,碰巧看到了戴老師在臉書上,PO出五<味>雜陳、別有一番風<味>童詩及長篇文章。生氣味、努力味、愛情味……看完了老師的示範以後,孩子開始想說我可以自己其他的味嗎?老師心想這就是我要的,自己的想法,於是療癒系童詩又出現了,其實文字真的可以透露出孩子現在在想甚麼,另一位小女生因為青春期對於異性有相當的好奇,他在寫他幼稚園的的弟弟也可以寫出愛情味這個字眼,可想而知我應該拿出愛情卡了~
哈哈第一段就給我寫愛情味,且這是在寫幼兒園的弟弟
這沒有兄弟姊妹的獨身子,只好寫寫家人了
省思:透過文本可以延伸出除了教學連輔導都可以完成呈現,
這對老師來說其實擁有極大的成就感,更別說是班上孩子,
透過一次次的書寫,孩子內心整理思緒對他來說不也是一個好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