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讓孩子進行三次閱讀時,發現孩子有讀沒有懂,
於是重新再備一次課時看著這課內文,突然腦中畫面十足,
於是興起讓分組讓孩子分段畫出文章內容,
且要根據內文完全畫出畫面,由於各組各分一段,
孩子又得一次次地回去看本文,對於每個字句都要斟酌著畫,
畫畫是能力問題,於是跟孩子說課文也有圖,
也可以參考著喔!於是15分鐘時間,則完畫。
(因為是分段閱讀,所以能力不好的孩子可以跟得上,
能力好的孩子更不用說了)記得在空白紙上標上ABCD,
為了接下來針對文章排列正確的順序。
請各組孩子將成品貼在黑板上,我們一段段的檢驗及釐清楚語詞,
像:第一段『灰白和紅褐色的花穗在風中輕搖著,
濃綠的野薑花叢羅列在他們之後……野薑花叢之後,
便是我們常翻越的茂密相思樹林、小綠山』,
單單這句話,孩子就發現這組的孩子野薑花叢排列錯置了!
前後不一,請他們針對這些部分修正,
從這裡可以發現孩子閱讀時沒有次序,難怪會不懂文意。
於是乎透過如此訓練可以讓孩子理解文章重點,
為了我接下來的自我提問鋪路。
再讓孩子針對每段的文字去配對我們的圖,
結果還真發現有一組的順序是有誤的。
再者,因為四年級時,已經玩過下標題了!
看著大家的圖及討論氣氛很熱絡,
且本課的文章主軸清晰,於是想說可以分段的下標題,
讓孩子再下一次標題,看功力是否有減退?
至於下標題的原則是~
第一符合文章重點
第二吸引人
第三簡潔有力
第四琅琅上口。
看著孩子在短暫時間即可想出各段標題,證明功力未減,
像第一段它們說文章中的自然生態是很美的,於是以『青山秀水』為標題。
第二段則是『動物的卡拉OK』原因是鳥叫聲很美好聽,
還有其他豐富的生態也都會發出鳴叫聲,
於是把這個湖當成是動物卡拉OK的場所。
第三段則是『一舉兩得』(孩子思考點是可以賞風景又可以做環保)
另外一個是其他組孩子想到的『動物的地獄』
(因為那個地方充滿著魚鉤與陷阱,
讓動物生長在地獄中,因為隨時會死掉。
第四段則是『環境保護大作戰』因為隨時要去做撿垃圾的動作,保護大自然。
最後有靈敏的孩子就發現這課其實是在教我們,
不要在公共地方隨便丟棄不要的東西,這對環境及生態都會發生嚴重的迫害。
讀
二、自我提問策略
其實提問是我一直不敢碰觸的策略,因為我們大人有時自己的提問策略就不太高招
更何況要結構化給孩子,但是因為這學期接到的任務~就是要教會孩子自我提問理解文本,
整個暑假都在思索,總沒個底,更挑戰的是我們才剛上高年級,
看到那麼長的文章都昏了頭,
但做就對了!於是我思考讓孩子從文章結構進入,
這樣孩子提問就有依據且不會離題
當我們一起在黑板上找出文章的結構:
背景、起因、經過(是什麼、怎麼樣、結果)、結果、回響
拿出了三提問的基本原則(事實、推論、評論),提問時要遵守的幾點規範:
實作
因為有結構在黑板上,孩子可以參考著出題目,畢竟已經刪除了很多細節,
孩子們可以著墨在重點上,較不容易失焦。從題目知道孩子不會問枝微末節的事。
其實我覺得此層次是最難引導的,看著孩子從規則中找尋出路,
大家拼命抓抓頭,但還是讓他們嘗試錯誤,只好忍住,當大家貼上去以後,
我們才一一抓錯示範,孩子後來找到規則說從找了解作者情緒出發似乎
好出題多了!
藉著一步一腳印讓孩子理解提問的來源,
並且一再提醒提問要讓自己能夠幫助自己理解文本內容。
這是3~4人合作完成的,接著想要讓孩子自己依照步驟,每個人進行
提問練習,自行理解文本。
讀寫合一是我現在的目標,本來要想給孩子寫國民體育日學校舉辦的「橋邊路跑」
這篇很適合,因為跟文本很類似的概念,第一段橋邊美景、、、、、、
但教學美好的地方就是在與孩子對話的過程中激發出我的教學點子,
當我們在檢驗孩子所出的評論提問中,提到:你覺得小動物被人類丟棄的物品傷害,
你有甚麼感覺?你會怎麼幫助小動物?
反應快的孩子想了一下:在湖邊設置告示牌,提醒來路人。
告示牌ㄟ~好點子於是讓孩子看看校內告示牌,並指導告示牌寫作方式,
再找尋校園內危險的地方,又沒告示牌的地方~生態池,
孩子作品就如此燦爛又多元,且成就感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