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月餅慶中秋

孩子每每對於體驗活動玩得都好盡興,

但對於文章寫作心情永遠都只有「好開心」、「期待下次老師再進行這個活動」,

為了將孩子的心覺提昇,

於是利用中秋節設計「做月餅」活動搭配課文「特別的滋味」讓孩子將讀寫融入,

寫活動內容心得。

在動手做月餅前,討論課文起因段落及搭配情緒卡,

一一討論文章作者的情緒接著再請孩子們對於活動前的心情一一貼上,

並發表內容。整組再挑兩個情緒卡加句型(既…又),

將活動前各組心情寫在大白版。

孩子的作品很多樣性:

平常都是跟家人一起下廚,難得今天有機會和同學一起做月餅,

既期待又興奮,期待可以和同學共創回憶,更興奮能吃到自己親手做的健康的月餅,

很感謝老師讓我們動手做月餅。

另一範例:

今天有機會和老師一起做月餅,

心裡既狂喜又苦惱,雖然不知道做的好不好吃?可是還是充滿著自信,

希望能將這份愛送給家人讓家人知道我的他們的愛。

範例三

今天有機會在學校做月餅,心裡既期待又充滿希望,

因為期待已久做月餅活動到來,希望第一次能大展身手就能做出無比美味的月餅

,讓大人佩服我們。範例四,今天雖然是第一次和老師同學一起做月餅,

但心中充滿了驚喜和苦惱,雖然不知道作法,但還是要帶著大膽的心嘗試看看。

經過了一堂課活動前引導,孩子們更投入於做月餅的樂趣,

對於油膩膩的製作酥皮過程,雖然都面露難色,卻也陶醉其中,

過程中每每遇到要輪流等待器具或別人作法時,還會互相討論該階段的心情,

秤重量時也會互相合作,對於活動內容更加仔細及謹慎處理細節,

從文章最後要孩子說說月餅與中秋節關係可看出端倪,

俊仲寫道:「月餅圓圓的,好像中秋的月亮圓,

更體會道大自然送給我們各種東西,讓我們過著平安的日子。」

揚儒還提到:中秋是與家人團員重要,

像敘利亞難民每天過著提心吊膽的日子,一不小心就會傷亡,

中秋節可以做月餅象徵團圓的模樣,要好好珍惜。

藉著課本文章技巧及體驗活動結合,

讓孩子自然而然產生心裡感受,是需要多點引導過程。

阿嬤也一起來參加我們製作月餅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