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ST 讀 IT—03多元閱讀方案實例分享~讀報妙招 每日一問

讀報妙招 每日一問

學校班班有國語日報,為了不讓報紙躺在教室冰冷的角落,想要炒熱讀報氣氛,

更想發揮名言:「教師的高度機智,表現在能否掌握兒童智能發展 的時刻表」,

所以要學生發揮寫作的潛能,教師是責無旁貸的。老師若能善用教學法,就能使

學生樂於學習,從而奠定語文根基。碰巧參加國語日報舉辦的讀報教育 研習,於

是發展出「每日一問」的點子。在帶領時要有層次呵!

[@more@]

 首先運用讀報教育研習中學到的點子,用賓果遊戲帶領學童認識報紙。接著每天

一則問題,拋給學童尋找答案,主動來回答的小朋友,老師給十個 點數回饋,當然

,隨著程度及認真度可增減點數。剛開始設計的問題是封閉性的,小朋友要看完整篇

文章或新聞才找得到答案,例如,「在九十六年四月二十六日的 第六版中,小女孩用

她身上的什麼地方來畫畫?」「在九十六年四月二十五日的第八版中,找一個修辭並

造句。」等到小朋友都能回答封閉性的問題,才慢慢放入開 放性問題,

例如,「從報紙中找出三個語詞並造句。」

引導一段時間後,發下老師設計的國語日報空白題庫,搭配平時收集的國語日報,發給

每個學生一份報紙,回家閱讀該份報紙後,每天從中找一個問題,並記錄在空白題庫中,

一週後連同報紙一起回收,並利用週三閱讀時間,請學生自己從有興趣的題庫中找答案。

幾週觀察下來,我認為比較有趣的是孩子們遇到看不懂的問題,會主動去請出題者解釋,

在這樣你問我答的交流中,孩子漸漸了解出題的內涵,以 及怎樣才能寫出有趣又有深度

的問題。像詩庭會把〈看圖說話〉的內容設計成謎語,請同學猜,還要求依據答案造出

完整的句子。欣蓓在題庫中畫出臺灣地圖,請小 朋友畫出日月潭在臺灣的哪個地方。在生

活版中,有國際上五花八門的大小事,每每成為學生的出題素材,所以題庫的題型相當多

樣化。套句余秋雨的話:「閱讀使 我們取得全世界的共同語言,成為真正的國際文明人。

」從這簡單的「每日一問」即可得知。

讀報答題樂趣多。

 許多孩子上臺總是支支吾吾一句話都說不完整,為了培養孩子的聽說讀寫能力,也讓閱讀

更生活化,我利用每天用餐之後的十五分鐘,請學生將他 們平時在國語日報上的所見所聞,

與老師分享,內容可以是最新消息、擴句練習、漫畫分享或是說故事。由於是一對一的師生

對談,可以針對孩子的問題對症下藥, 更可以給優秀的孩子實質(分享即可得十個點數

,每月規定要分享五則)及精神(口頭稱讚)上的鼓勵。我認為,以鼓勵代替責備是很重要的。

午休時間的師生對談。

 我發現,平常語文表達力弱的學生,在聽完優秀同學的分享後,會想要追隨他們的腳步

,於是就在一旁先說給同學聽,就這樣,孩子的表達能力一天天進步了。

 每天花個幾分鐘聽聽孩子的聲音,與他們四目交接,來一場短暫的約會,

除了拉近師生距離,還激發出知性的火花。大家不妨試試,發展出一套屬於自己班上的閱讀妙招。 刊登於國語日報96.03.31快樂讀報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