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上生活課-和磁鐵玩遊戲
二上生活課–畫我家人
二上生活課–親戚來往圖
二上生活課–積木拼圖
小學生一週一素, 多纖多鈣多健康。
小學生一週一素 多纖多鈣多健康
2009/11/16 04:09
文╱週一無肉日聯絡平台
如果從養生的觀點來看現在的飲食問題,年輕一代的飲食,特別是小學生可說是「史上肉食最多的世代」!
擁有中西醫雙執照的黃建勳醫師觀察,近來,有許多小女孩年紀輕輕的胸部就發育、月經來潮…,都是因為消耗過多的動物性食品,吃進了沒有必要的荷爾蒙累積所致。
不論從中西醫養生的觀點,黃建勳認為,愛吃肉都非好事,而針對很多小朋友的便秘、痔瘡問題,植物性飲食還有第二項特點,就是纖維素,要想解決學童的便秘困擾,一定要從植物性飲食著手。
前長庚主治醫師、敏盛醫院主任許尚文醫師也指出,有的家長擔心,不吃肉、又不喝牛奶,孩子會不會骨質疏鬆?
其實,早在1972年,美國臨床營養期刊就已經有一篇肉食者跟蔬食者的比較,研究發現,蔬食時間越久,骨頭的密度反而越強硬,尤其到風險最高的7、80歲,蔬食者的骨密度差不多是1.3,強度是肉食者的將近兩倍之多!
另外1986年哈佛大學有一位很有名的教授提供一份很大規模、很有公信力的一份研究,他發現,全世界牛奶喝最多的3個國家是美國、紐西蘭、瑞典,結果骨質疏鬆的比例,就是前3名!
南投縣、新竹縣有的學校,甚至從去年就已經開始「週一無肉」了,根據學校體健科老師的反應,學生過胖或是血脂肪過高的情況,都有很顯著的改善。
許尚文說,現在的問題已經不是吃一天會不會造成營養不夠,反而是吃一天素夠嗎?
前三軍總醫院基隆分院院長陳惟華醫師就說到,有人擔心少吃肉,孩子的鐵質會不會不夠?其實不會。素食者比非素食者缺鐵的機會更小,因為大部分的蔬果裡面含有維他命C,會促進鐵質的吸收,植物裡頭含有很多鐵質、維他命A跟纖維素,多吃蔬果的小朋友反而會攝取比所謂多吃肉的小朋友要來得多。
有人則擔心鋅這個礦物質會不會不足?因為鋅是生長發育所必須的!其實穀類、堅果、豆類都含有豐富的鋅,素食者都可以有很好的鋅攝取量。
另外,一般來講,動物性的蛋白質會干擾鈣質吸收,所以低草酸鹽類的蔬菜──甘藍菜的鈣質已經證實比牛奶的鈣更好。
食品科技研究所博士陳建中教授則指出,從食品的成份而言,肉類的蛋白質成分大概是10幾到20左右;植物方面,一般豆類可以達到20幾甚至30,大豆更是高達40,所以不必擔心蛋白質的問題。再者,黃豆其實是一種完全蛋白質,人體該有的基本20種胺基酸都具足。
一般,我們所謂的飲食指南就是用「食物金字塔」觀念。事實上,只要把動物的部份改用其他的植物取代即可。
陳建中建議,如果學校改採無肉餐食,則一樣是──穀類6份、蛋白質用合起來一樣5份的豆類與堅果取代、蔬菜4份、水果2份、油脂只需很少即可,甚至根本可以不必另外添加油脂。因為一般的植物裡就已經有油脂了。
童年做家事, 將來工作才高薪。
童年做家事 將來工作才高薪
2009/11/15 22:17
現在很多家長擔心孩子長大後找不到工作?專家說要增加孩子競爭力,父母要學會放手,讓孩子參與做家事,美國哈佛大學就發現,童年時家事做得多,長大後不但人際關係比較好,就連獲得高薪工作機會的可能性,也高出四倍,來看今天的主播周記。
什麼,都小六了,還真有同學沒做過家事,沒關係,只要肯學就會做,先來挑戰一下最入門的摺衣服。同樣年紀同個班級,卻有同學超專業,可比百貨公司專櫃人員,摺得又快又好。摺衣服、洗碗掃地早就會了,還想挑戰高難度學做菜,家長放手讓孩子做,真的很重要。美國哈佛大學更研究發現,童年經常做家事,長大後人際關係比較好,獲得高薪工作機會會高出四倍,失業機會則大大減少了十五倍。真是萬萬不得過度保護,捨不得讓孩子做家事,會剝奪學習機會,因為就連拖地、掃地、擦桌子、擦窗戶這些小小的家事,也能養成勤勞習慣,還能培養孩子分析判斷、選擇做決定以及負責任的能力與態度,家長要想得開,不要讓孩子變成考試一百分的生活白痴。
電子白板教學上路囉!
[@more@] 最近教室多了一項教學利器–『單槍』,所以考試後『電子白板教學』就正式上路囉!利用電腦多媒體光碟來上課,不但方便(省時省事),而且內容多樣化、生動有趣(補充資料、影音教材皆有),小朋友們的學習興致似乎提升不少,希望除了這個之外,也能因此提高學生的學習成效。
體驗古早味–來去做米香囉!
重要!重要!重要!請戴口罩上學
[@more@]前兩天班上有兩個小朋友生病發燒了,目前都在家休息,下週一才會回校上課。為了自己孩子及其他小朋友的健康,以下事項請家長務必配合: 一、到校一律戴上口罩(請多備幾個,放在書包)。 二、早上先量好體溫,記錄在聯絡簿上,再到校。 三、若有發燒,應請假在家休息,並到醫療院所做新流感快篩。
謝謝您的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