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縣金岳國小104學年度第1學期「家庭教育」融入課程活動教學設計
- 活動主題:溝好通好溝通
- 教學班級:五年忠班
- 教學時間:104年10月6日,彈性課,共計3節
- 教學者:林依婷
- 教學目標:
1.認識溝通的方法。
2.了解唯有透過正確的溝通才能表達關愛。
3.使用說好話的技巧與人溝通。
- 能力指標:
I-2-4-2 瞭解青少年階段親子衝突的成因與因應
- 教學活動:
第一節
活動一、「大企家的隨堂考」:
教師撥放影片「大企家的隨堂考」,請學生自己先選角色記住對話。
活動二、分組討論:
學生分享剛剛影片中角色的對話語氣,從中發現劇中角色雖然彼此在說話,卻沒有臻的傾聽或發現對方的困難。
活動三、時光倒轉機:
教師引導學生想一想如果時光能夠倒轉,替劇中的角色避免親子衝突,完成學習單。
第二節
活動一、「大人小孩這樣說」:
教師分享臉書上學生與長輩的對話,請兩位學生上台模擬雙方對話的口氣及對話。
活動二、分組討論:
請學生分享「大人這樣說」其實真正的想法是什麼,「小孩這樣說」其實真正的想法又是什麼。透過討論,學生利用替大人小孩重新說一次。
活動三、溝好通好溝通:
學生練習用委婉語氣完成學習單。
第三節
活動一、「大人小孩這樣說」良好溝通版:
教師邀請學生上台角色扮演大人跟小孩的良好溝通版。
活動二、「親子衝突」「我們這一家–我不是這個意思啦」:
講解影片中出現親子衝突時三步驟,事件、感受,和需要。事件:使我不舒服的是……;感受:我的感覺是……;我需要……。從「我不是這個意思啦」的影片中,請學生練習「事件」「感受」「需要」三步驟來表達自己的意見。
活動三、你訊息我訊息的差別:
教師請學生判斷如果現在是自己走失的狀況下,家人說的「很好玩嗎!看你還敢不敢亂跑。」「阿!終於找到你了,我剛剛好擔心你!」這兩句話,哪一個比較屬於我訊息跟你訊息。總結我訊息是表達自己的感受,較能讓對方理解,你訊息是偏向指責,容易引起衝突。
- 教學省思:
此三節課主要是希望學生能夠查覺與家人溝通的模式,並且知道爭吵及逞強旨是讓問題越來越嚴重,練習溝通的技巧是避免及解決衝突的唯一辦法。尤其第二節利用真實的臉書生活實例讓學生更能體會。也指導學生跟人說話的語氣若帶著炸彈(嗆),當然對方也會以炸彈(嗆)回應;如果以禮物(委婉)相對,自然對方議會以禮相待。期待學生能將習得的技巧實用於生活及家庭中。
宜蘭縣金岳國小家庭暴力宣導及研習活動成果報告
學校名稱:金岳國小 活動名稱:溝好通好溝通 辦理日期:104年10月6日,彈性課,共計3節 舉辦地點:五年級教室 參加對象:五年級,學生9人
活動簡述說明:利用影片「大企家的隨堂考」引導,學生思考與家人的溝通方式,最後練習用「我訊息」說明表達自己的意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