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科目 | 自然與生活科技 | 教學者 | 陳國傑 | 教學班級 | 五年忠班 | |
活動名稱 | 滅火大作戰 | 教學日期 | 11月 26日 | |||
教學來源 | 康軒第五冊 | 教學時間 | 40分鐘 | |||
教學目標 | 1.學習製造氧和二氧化碳,並且製作滅火器。 2.認識燃燒三個條件,知道只要使燃燒條件不足就能滅火。 3.學習怎樣避免火災,知道遇到火災時的處理方式。 | |||||
能力指標 | 1-3-1-1能依規畫的實驗步驟來執行操作。 2-3-3-2 探討氧及二氧化碳;氧的製造、燃燒之了解、氧化(生鏽等),二氧化碳的製造、溶於水的特性、空氣汙染等現象。 7-3-0-2把學習到的科學知識和技能應用於生活中。 | |||||
融入議題 | 【環境教育】 4-2-4 能運用簡單的科技以及蒐集、運用資訊來探討、瞭解環境及相關的議題。 | |||||
學生先備知識分析 | 1.了解燃燒需要三個條件:可燃物、助燃物、達到燃點。 2.滅火的原理有密切關係;使燃燒條件不足,就能滅火。 3.日常生活中各種滅火原理的應用。 | |||||
教學準備 | ppt簡報、習作 | |||||
| 教學活動 | |||||
時間 | 教學流程 | 評量 | ||||
10分鐘
25分鐘
5分鐘
| 製作簡易滅火器 一、引導活動: 1.教師引導學生回想看過火災或火災報導的舊經驗,發表消防隊員滅火的器具與方式。 2教師說明不同的滅火設備都是用「燃燒條件不足」的原理來滅火。 3.教師向學生說明各種滅火的設備,及其適合撲滅的火災類型。 二、發展活動: 4.教師讓學生調查滅火器通長放置在學校或家裡哪些地方。 5. 教師引導學生閱讀滅火器上的使用說明。 6. 教師引導學生設計滅火器的外形與構造。 三、統整活動: 7.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如何使用滅火器撲滅不同類型的火災。 8.教師說明火災的分類方式。 |
能舉例說出滅火的原因、方法
能實際的實驗 實際滅火 能完成習作 | ||||
設計滅火器工作分配圖
記錄 | 畫圖 |
討論 | 上台發表 |
書寫 | |
製作滅火器工作分配圖
小蘇打粉8g | 醋40ml |
裝罐 | 插入吸管 |
滅火 | |
校園裡有各種防止火災的消防安全設備,現在我們出發去找一找,它們在哪兒?
Œ有沒有找到滅火器? □有 □沒有
★它是屬於哪一型的滅火器? □乾粉滅火器□泡沫滅火器□二氧化碳滅火器□其他
★它的滅火原理是噴出的物品遇到高溫,會產生( )來滅火。
★它的筒身是( )色的。
有沒有找到消防栓和火災警報設備? □有 □沒有
★它們是不是在同一地點? □是 □不是
★它有一個( )色的燈。
Ž有沒有找到緊急照明燈? □有 □沒有
★它被安裝在哪些地方呢?
有沒有找到自動灑水設備? □有 □沒有
★它的滅火原理是噴出( )來滅火。
|
照片說明:老師介紹這次課程的燃燒的要素 | 照片說明:老師說明滅火器滅火的原理。 |
照片說明:老師先把報紙燃燒。 | 照片說明:學生實際運用自製滅火器滅火 |
照片說明:學生學習興趣濃厚。 | 照片說明:完成滅火任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