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翻了幾頁《真希望我20歲就懂的事》
有兩句話令人印象深刻
其一~好的創意心靈必須有"接受模糊目標"與"勇敢經營無法預測的未來"之雙重能力。
其二~好的創意基礎,一定來自"長期深入的思考"與"大量累積失敗"的過程。
值得在教學現場的人
真誠的想想[@more@]
在專家、主管、承辦人、主流價值反覆揭櫫學校教育的"卓越、多元、國際、遠景"等文字遊戲時
是否是一條鞭式的要求在教育基層只能接受單一式的思考?
成功與卓越是唯一的教學目標?
在專家與主管的要求下,以華麗的文字強硬對應所謂的具特色與與眾不同的教育措施的完美表象下,
教育的真實狀態是否如這美麗對應完美的文字語詞般?
是否大多數的學生是如此卓越?
不卓越的、失敗的學生跑哪去了?
單一的期待學生都如此卓越
是否犯了"多元"的忌諱?
單一且表面的指令指導教學現場
卻要多元的面對學生
學生也要有多元且卓越的發展
如此教育
難度頗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