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動腦:
有一個水槽裝了兩個水龍頭:上面的水龍頭打開後可使空水槽五個小時後裝滿。而下面的水龍頭可以在上面水龍頭關起來時,在十小時內將水槽的水流光。聰明的小朋友請問兩個水龍頭同時打開時,空水槽何時裝滿呢?
· 教師引導:
〈小學作法〉
A水龍頭每小時流入1/5的水槽水量
B水龍頭每小時流出1/10的水槽水量
過去的標準答案:每小時可流入1/10的水槽水量,所以 10小時之後裝滿水槽
教師發問:這樣解題正確嗎?讓我們來看一個實驗
討論:
1.越靠近底部的小孔所噴出的水柱是否噴得越快越遠?為什麼?
解答:越近底部的小孔,水柱噴得越遠,因為越近底部,其所受的壓力越大,這種壓力稱為「水壓」
2.觀察噴出水柱的速度,會不會隨著液面高度下降而有所改變?
解答:噴出水柱的速度,會隨著液面高度的下降而越來越慢
3.如果一直在玻璃筒內加水,與不在筒內加水,水柱噴出的情形是否相同呢?
解答:不同,如果一直在筒內加水,水柱噴的速度會比不加水要快
1.液體壓力的來源:由於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容器內處於下層的液體會受到上層液體重量的擠壓,因此液體內部的任一點均受到液體的壓力
2.一個任意形狀的容器內,底面積為A,裝有密度為d公克/立方公分,深度h公分的液體:
a.容器內液體的體積=A×h立方公分 質量=A×h×d公克
液體所受的重力=A×h×d 公克重
由此公式可得知:容器底部或液體內部任何一處所受的液體壓力與容器形狀﹑底面積大小都沒有關係,僅僅只和液體的深度和密度有關
3.本單元最重要的公式:
液體壓力(P)=液面下的鉛直深度(h)× 液體密度(d)
- A點與B點的壓力何者較大?
· 解答:具液面深度A>B,故在A點的水壓要大於在B點的水壓
〈生活經驗〉
1.為何水庫或堤防的底部會比較厚?
解答:因為底部的水深度較大,則水壓力也較大。在中部德基水庫附近地層下陷,由此可知水壓力之大。
討論:
水柱從側面的小孔噴出時,是否沿著器壁垂直的方向?
解答:由小孔噴出的水柱與器壁垂直,此為側壓力所造成。從實驗中可觀察側面水柱噴出的情形,可看出水柱由側面小孔噴出時,與器壁垂直,而且越靠近氣體的小孔噴得越遠。
觀念二:液體中的任何一點皆會受到來自各個方向的壓力,有下壓力﹑側壓力﹑上壓力
利用醫療器材「三通」為開關,將不同粗細,長短的針筒插在「三通」上,將「三通」打開時管內的水將會相互流通,此時觀察各個針筒內的水面高度。
連通管:幾個液體容器的底部以導管相通的裝置稱為「連通管」
原理:
1.連通管底部同一水平面的各點所受的壓力相等,液柱高度亦相等。所以在連通管的任何一個容器內注入夜體,不論管的形狀粗細如何,當液體靜止後,連通管內各容器的液面必在同一水平面上。
2.連通管中若有一管子的高度較短,液體由該管口噴出而成噴泉,則噴出的液柱,可達到其他容器內相同的液面高度
連通管原理之應用:
- 自來水輸送系統,噴水池等都是利用連通管原理裝設的,自來水場的儲水池通常建在高處,所以水壓較大
- 工廠﹑學校及一般住家,常因樓房甚高而水壓不足,因此,為了增強水壓,必須先將水抽到屋頂水塔或另建水塔在接管流到各樓層。
目的:證實液體內部有向上的壓力,並測量其大小
步驟:
1.用手指按緊硬紙板,壓入水內,然後將手鬆開,觀察此硬紙板
2.將水沿筒壁慢慢注入玻璃筒內,注意觀察紙板及入入水的高度
討論:
1.在步驟1.中的硬紙板,是否緊貼在玻璃筒的下端?
解答:是,證實液體內部施有向上的壓力。
2.在步驟2.中筒內水面上升到什麼高度時,紙板才會開始落下來?
解答:當筒內的水面上升到與筒外的水面相等時,紙板就會落下來。顯示在液體內同一深度的位置,液體所施向下壓力與向上壓力大小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