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常看到新聞報紙及政論節目大篇幅報導七合一大選的事情,讓我回想起學校生活也有自治小市長選舉。我曾待過兩間學校,所有的參選人都不約而同的揹彩帶拜票,提出五花八門的政見,擺出各式各樣的宣傳花招。但這幾年觀察下來,讓我興起投廢票的念頭。我把這些想法告訴爸爸,他問我為什麼要這樣?
我有以下幾點理由。
我不僅是重視政見的選民,也會仔細思考落實政見的可行度,這是我觀察自治小市長選舉的重要依據。
第一、有很多政見聽起來就知道不可行。例如:曾經有候選人提出要為每班裝設冷氣機,也有候選人提出要重新開放合作社,但這些牽扯到經費及法令的問題,幾乎沒有我們插手的餘地。
第二、有些政見只針對高年級同學,沒有做全校性思考。例如:候選人提出要辦理三天二夜的畢業旅行,這個提案跟中低年級同學的關連性很小,我覺得這只是為了討好高年級同學,並不是站在全校同學的立場思考。
第三、有些政見內容不錯,也具有可行性,但始終未看到具體落實。例如:重新繪製戶外躲避球場的標線,我們好幾位同學都好高興,也覺得有這個需要,可以避免比賽時發生糾紛。可惜,過了好幾個月,戶外球場的掉漆卻越來越嚴重,一方面表示小市長督促不力,另一方面也表示學校並不重視自治小市長的政見。
爸爸聽完我的想法後,先讚許我能牢記候選人的政見,是理性不盲目的選民。但爸爸也提醒我,在投廢票之前,有沒有其他改進的方法。我絞盡腦汁的想出以下兩點方法。
首先,學校可以事先檢視候選人的政見,建議候選人剔除不可行的政見。此外,學校也要把所有候選人的政見彙整成冊,做為日後改進的參考。再來,自治小市長應該利用朝會時間,定期向全校同學回報政見實施情形。如此一來,我們不只是學習投票,更能了解投票背後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