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課程—參觀酒廠 四信鄭育廷
這學期的特色課程是參觀酒廠,大家步行前往。一路上同學們有說有笑,興高采烈的討論著酒廠裡可能看到的東西,不知不覺到達了酒廠,這時發現每個人都是汗流浹背、氣喘吁吁,我當然也不例外。
一走進酒廠的酒銀行,就聞到淡淡的酒香味,裡面擺放著琳瑯滿目的甕裝酒,有女兒紅、狀元紅、金雞酒……,大多是參觀的遊客訂購存的,因為酒銀行的溼度及溫度最適合保存酒品。
接著參觀甲子蘭文物館,解說員告訴我們宜蘭酒廠的首任廠長是林青雲先生,當年想念故鄉的酒,便將福建安溪的製酒方法帶到台灣。他說紅麴的台語發音是anka,也就是「安溪」的台語發音,聽了他的解說,我才恍然大悟。林先生製的酒受到鄉親歡迎,但因量少不夠鄉親飲用,因而動起了生意腦筋,在民國前二年建造了這座宜蘭酒廠,開始製酒、賣酒,也因為紅麴需要在潮濕的氣候培養,所以宜蘭有「紅麴的故鄉」之稱,紅麴加糯米做出來的紅露酒,更被票選為宜蘭縣酒呢!
我們又去參觀製酒過程,那就是先蒸煮、液化、糖化,再蒸餾或壓榨,最後就是陳熟,依酒的特性存放個三、五年,就能享用香味濃郁的酒品了。出品之前,當然得經過裝瓶、貼標籤等包裝過程。酒分蒸餾、再製及釀造三大類,酒的經濟價值很高,即使是剩餘的酒糟,也能作成面膜及酒粕餅乾,解說員還笑說宜蘭河的魚肥美甘甜,都是因為喝宜蘭酒廠的排放水長大的。他還告訴我們酒仙、酒鬼和酒神的故事,我最喜歡酒神的故事,杜康小時候幫外公放羊,有一次遇到下雨,急忙趕羊群回家,忘了了將自己吃過幾口掛在樹上的飯糰帶回家,隔天發現飯糰發酵後帶有酒香味,也因這個發現他被稱為酒神,好有趣哦!
我們又去了紅麴館,一看到紅麴菌的模型,還覺得它真像是金針菇呢!最後,有獎徵答活動開始了,老師給每位同學一人一道題目,找到答案後可以領取一支冰棒,大家開心極了,便紛紛前往各館。我拿到的題目是:為什麼小孩不可以喝酒?答案是發育中的小孩,身體器官未成熟,經不起酒精的刺激,有時甚至會傷害到腦神經。透過同學的分享,知道了更多關於酒的知識,這種寓教於樂,又有獎勵的活動真是讓人開心不已!
宜蘭酒廠的由來、飲酒注意事項,以及許多酒和紅麴的知識,經過這次的特色課程,我都深入了解,也體會到酒世界的奧秘,真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