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袋鼠媽媽伴學去 書摘

*讓孩子明白他/她是獨一無二的
他/她是被愛的
他/她是如此特別 有著屬於自己的獨特性與潛能

*工人先於工作  作者重於作品  真誠勝於一切

*有的時候我門以為我們付出的 所犧牲的一點效果也沒有 甚至看不到一點兒進步 可是 就像大樹一的生命力還在一樣 孩子終究是會成長的 我們投資他們身上的 有一天也會開花結果

*一個好老師所帶來的影響力 不但顯現在孩子身上 也能嘉惠在家長身上

*學對很多孩子來說 是家庭以外所接觸道的第一個陌生環境 是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 對我而言 一位老師若能建立學生對學校的信因和安全感 培養他對學習興趣與好奇 就是一位最棒的老師

*二十個教養出一級棒孩子的方法
     1.以身作則 孩子都在看ㄡ
     2.給予無條件的愛:常常讚美 擁抱 親吻孩子
     3.教導孩子做出健康的選擇如:吃得營養 常運動 遠離毒品
     4.教導基本的居家與外出安全規則
     5.代著愛與公平來管教:對事不對人 不體罰孩子
     6.建立好品格 常常跟孩子討論家庭的價值觀並身體力行
     7.尊重孩子的情緒 想法與意見
     8.藉由幫忙做家事來培養孩子的責任心
     9.儘可能讓孩子參與一些決策
    10.幫助孩子養成視錯誤為學習機會的正確態度
    11.讓孩子知道妳隨時願意跟他談心
    12.培養學習的可慕 有事一家人一起討論 一塊兒去好玩的地方
    13.教導孩子用正面的態度處理壓力與怒氣
    14.培養閱讀興趣 每天獨書並常去圖書館
    15.上學很重要:要盡力堅持好的學習態度與達到應有的學術表現
    16.鼓勵創造力 隨時預備好手工材料 一塊兒來做好玩的勞作
    17.對有需要的伸出援手是很重要的:教導孩子成為一個願意付出的人
    18.教導孩子成為好公民:要守法並關心時事
    19.認識孩子的朋友 鼓勵孩子結交好品格的朋友
    20.期待孩子好的一面 幫助他目光放遠 全力以赴

    *品格作業–恩慈行動  (My Acts of Kindness)–要對別人好
      如何對別人仁慈行為友善 無論是做一件事或說一句話 能帶給人幫助或快樂 就是簡單可行的恩慈行為  請家長在家幫助孩子寫下他們這一週所做的恩慈行動後 交回學校
    *孩子下課時 我會問他:老師今天教了什麼 但是我有沒有問過他:你今天有沒有對別人好
    *好成績需要努力學習 好品格也需要教才會
    *要幫助孩子明白:過程比結果重要
    *重點不是寫得好不好 畫得棒不棒 而是有沒有盡力 這回做不好 還有下次機會 下一次會比這一次更進步   自我要求高的小孩 往往不需別人提示或指出 心裡就已經知道自己做得好不好—所以有時會因為自我設下的標準過高 卻發現成果與期望的落差太大而變得氣急敗壞 甚至惱羞成怒 我們要做的 就是幫助他學會不要只看成果 要懂得享受過程
    *如果我們只是讚許孩子的成果 卻很少在他嘗試的過程中鼓勵他 那我們就是間接在教導孩子:成績才是最重要的.
     *責罰的重點往往著眼在:做錯事 因為你的行為不當 所以該罵 要受罰 而管教的重點在於:做錯事的動機或原因 為什麼你的行為會不當 你當時是怎麼想的 你知道這樣做為什麼不對嗎
       簡單的說 責罰是對事 而管教是對人 或者說人的心
       如果我們的管教只在表面 而沒有深入內心 短時間或許看不出 但長期累積下來 等孩子到了青少年時期 上述的負面影響就會浮現了
       在改變孩子前 我們要先能改變自己 包括我們管教孩子的方法與態度 處罰不是目的 充其量它只是制止了某個錯誤的行為 管教才是我們的終極目的 也就是說:我們要教孩子什麼才是對的

    *在我們的生命中 是不是也有類似的情形發生 我們知道自己是罪有應得 但那種傷心 懊悔 羞辱 甚至委屈的滋味卻不會因此減輕 我們會希望對方能再給我們一次機會 或者對我們能仁慈些 容些…處罰只是針對當時的錯誤 帶來的反應往往是負面消極的 只是制止了錯誤的行為不再發生 但管教卻是針對內心的動機 它能帶來正面積極的影響 孩子可以從中學習 除了不再重蹈覆轍之外 他們也感受到被原諒 被接納……
     *當我們的心 可以貼近孩子的心 我們的眼睛可以看到孩子看到的 我們的角度 可以轉成孩子的角度 我們就掌握了管教的秘訣….對孩子產生同理心 這是一切管教的基本點
      管教的開始是要找出為什麼 而不是著重在孩子做了什麼
      …同一個衝突事件 我們輪流地以母親 孩子的角色去經驗其中的感覺 ….

     ….媽媽犯了一個錯誤:我的孩子不是我們小時候的翻版 他有自己的模式. 我的孩子也不一定跟隨我的腳步 他有自己的速度 媽媽有時不覺把自己當成了陶匠 以為可以隨心所欲的將你塑造成自己的形象 其實 上帝不是要父母成為陶匠 我們實在也沒有這個能耐 祂要我們扮演的 應該是園丁的角色
   *正面積極的管教 是一種心態上的調整 根本點是先從自己做起 當我們自己的言行有了正面積極的導向 我們才能真正成為孩子學習的榜樣
   *老師的八樣見面禮
   1.親親巧克力:提醒你 你是被愛的
   2.小銅板:表示你是特別而且寶貴的(lucky penny)
   3.貼紙:代表我和你黏巴達 意思是我們相親相愛 彼此幫助
   4.ok繃:老師一定會好好照顧妳 疼惜妳
   5.鉛筆:我們要一起學習好多好多新事物ㄡ
   6.橡皮擦:我們都有可能犯錯 不過沒關係 我們可以從錯誤中學習
   7.星星獎章:妳要盡力發光 努力表現自己最棒的一面
   8.救生圈糖:當你有需要時 你永遠可以到老師這裡來尋求幫助與安慰
   *身為父母或是教育工作者也一樣 再不可愛的孩子也有他蛻變的潛力存在
   *有時候 學習的環境不能改變 老師也不能選擇 但這也等於是讓小孩有個成長與磨合的機會 不是嗎?
   *孩子是大人學習的對象 
   *他把頭倚在我肩上 我摟著他:媽媽還是很愛你的 你不乖 媽媽還是會愛你  可是你就要罰站了 ….小孩是可以明白有因就有果的 罰站就是什麼好康的都沒有 只能無聊的站著發呆 對一個小小孩來說 就是酷刑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