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諺語:「愉快的心情有如良藥一樣有益於身體。」
親愛的,你多久沒有發自內心的微笑了呢?[@more@]英國諺語:「愉快的心情有如良藥一樣有益於身體。」
親愛的,你多久沒有發自內心的微笑了呢?身處現代忙碌紛擾的都會生活之中,我們常會因此而繃緊心緒,習慣性的隱藏住我們的喜怒哀樂。
微笑,不再是發自內心的真實喜悅,甚至,不再輕易展露笑容。日子因為缺少了微笑的潤澤,因而顯得枯燥貧乏。
想想小男孩的微笑,只要我們也懂得微笑的妙用,就會發現其實身邊是可親的美麗世界,幸福其實一直在我們左右沒有遠離。
只要你笑,世界都會跟著你微笑。這是多美好的一件事。
可口可樂總裁曾經這麼說過
可口可樂總裁曾經這麼說過:
這世上的每一個人都像一個小丑,玩著五顆球[@more@]可口可樂總裁曾經這麼說過:
這世上的每一個人都像一個小丑,玩著五顆球
這五顆球分別是你的工作、健康、家庭、朋友以及靈魂
而這五顆球只有一顆是用像膠做的
掉下去會彈起來,那就是工作
另外四顆球都是用玻璃做的
掉了,就碎了…
人生小提醒



[@more@]






































你要怎樣的人生?
願您我先找到人生的方向後,再往前走, 那麼,您會發現,人生有好多的樂趣…..
[@more@]
願您我先找到人生的方向後,再往前走, 那麼,您會發現,人生有好多的樂趣….. 而您,不會盲目一生。
動物是由兩棲進化為爬蟲,再進化為哺乳類。 交通工具則是由單車進化為機車,再進化為汽車。 人爬得越高,車子也越大。 長久以來,大家都是如此地在社會中「進化」。 升大學時,我告別了單車族,靠家教收入成為機車族, 當超越同學的單車,呼嘯而過時,心中隱隱有股優越感。 出社會後,賣命工作一段時間,我很快地進化為「汽車族」。 每遇紅燈,車停路口時,看著旁邊日曬雨的機車騎士,我是三分悲憫,七分驕傲。
不久前,旅行到峇里島,這種「進化論」終於被「當頭棒喝」。 有天,很不幸地,眼鏡摔破了;沮喪地中斷行程,叫計程車回旅館。 在車上打聽一下,何處可修眼鏡? 司機說,附近都沒有眼鏡行,只有到首府「淡巴沙」才能修。 我不禁嘆道:「你們這裡真不方便。」 司機則笑著說:「這裡的人很少近視,倒不會感到不方便。」 聽這司機談吐不俗,我決定包他一天車,到「淡巴沙」修眼鏡,兼市區觀光。 他猶豫了幾分鐘,才說:「那我明早八點到旅館接你。」 隔天,在「淡巴沙」逛了一上午,發覺此處無啥可觀, 我想打道回府;下午就在旅館游泳、休息。 但是想到司機為接生意,必然推掉許多原有計畫,就難以啟齒。 掙扎甚久,我結結巴巴地說: 「對不起,司機先生,我想改成只包半天, 不知會不會對你造成困擾?」 沒想到司機竟喜出望外地說: 「一點都不會。昨天,你要包一整天車,我很猶豫, 如果不是因為跟你談得來,我是不接受包整天車的。」 我困惑地問:「為什麼?」 他答:「我設定一個工作目標,每天只要做到六百元台幣, 我就收工,你用一千二台幣包一整天,那我就沒有自己的時間了。」 「你可以儲錢,隔天休息呀?」 他笑著說:「先是做一整天再休息,然後就變成做一個月、做一整年再休息; 最後是做一輩子,終生不得休息。工作也會習慣的。」 我問:「那你們閒著幹嘛呢?時間那麼多,不會無聊嗎?」 他看著我,像遇到外星人一樣,說:「這裡那麼好玩,怎會無聊? 峇里島每家都養鬥雞,收工後,我們就鬥鬥雞、放放風箏, 到沙灘打打排球,游游泳呀!」 這時,我想到一則笑話: 一個美國人到大溪地度假,當大溪地人賣力地幫他按摩時, 老美滿心優越感,滿臉悲憫地說: 「如果你們上進點、積極點、勤快點,你們也可以像我們一樣到大溪地度假呀!」 大溪地人一臉疑惑地說: 「你辛苦一年,只為了到大溪地過兩星期日子, 我卻是一整年在大溪地享受生活的,我為什麼要學你?」
從峇里島回台灣後,司機的話就像禪宗語錄,不斷在腦海盤旋。 突然覺得前半輩子完全「誤入歧途」。 再繼續「進化」下去,可以想見房子應越換越大, 大到無力打掃,再僱菲傭; 為了養房貸與菲傭,只好拚命工作,有家歸不得。 那麼大房子又有何意義? 開車時,我也想:以車代步,四體不勤,搞得日漸臃腫, 只好買個腳踏車或踏步機放在臥室踩。 但時忙,時懶,難以有恆; 那何不乾脆騎單車上班,爬樓梯踏步呢? 在峇里島治好了文明的近視之後,人生境界豁然開朗, 步調一放慢,視野更寬,也更清楚。 騎單車沒多久,困擾多年的「痔」(志)瘡竟不藥而癒。 人生過程中您是否也是汲汲營營隨波逐流呢? 何妨停下腳步抬起頭來看一下方向對否? 這是否是您所要的人生?
背影
[@more@]
![]() |
背影
|
個、十、百、千、萬、億、兆…??再來呢
[@more@]
萬、十萬、百萬、千萬
億、十億、百億、千億
兆、十兆、百兆、千兆
京、十京、百京、千京
垓、十垓、百垓、千垓
秭、十秭、百秭、千秭
穰、十穰、百穰、千穰
溝、十溝、百溝、千溝
澗、十澗、百澗、千澗
正、十正、百正、千正
載、十載、百載、千載
極、十極、百極、千極
中國古代的【孫子算經】一書中有記載:
「 凡大數之法,萬萬曰億,萬萬億曰兆,萬萬兆曰京,萬萬京曰垓(讀做 ㄍㄞ),萬萬垓曰秭(讀做 ㄗˇ),萬萬秭曰穰(讀做 ㄖㄤˊ),萬萬穰曰溝,萬萬溝曰澗,萬萬澗曰正,萬萬正曰載。」
「兆」我們平日還見得到,「京」恐怕知道的人已經不多了,更別說「垓」、「秭」、「穰」、「溝」、「澗」、「正」、「載」啦!
不過,算大數的方法經過幾千年的文化更迭、演變,這些單位在不同時代中,卻可能代表不同的數,後來還加入外來文化的影響,出現更大的單位;例如隨著印度佛經的傳入中國,而增加了恆河沙、阿僧祇、那由他、不可思議、無量等,這些數詞都出現在佛經中,用來計量時間的長度。
時至今日,我們的中國人數大數,是慣用四位劃分的方式,也就是說每隔四個位數就使用一個新的單位名稱
比如在宇宙形成之前,有一非常非常高的「能量」,當時的溫度非常非常地高,有多高呢?大約是「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度」-約有「1的後面32個0」度那麼高!
1的後面32個0」度到底是「幾」度呢?
沒錯!「一溝」度!怎麼樣?聽起來很另類吧!那請問你喔:
「265844457715765252642115400055400004545653047822」是多少呢?
⊙註:不過啊,因為到目前為止,由於平時很少人使用這些數詞單位,也沒有統一的規範,因此數詞所代表的實際大小在不同的書籍資料中會有所出入(尤其是「極」以上的數詞);所以,以上的大數數法僅供參考,或「茶餘飯後」趣味用;尚不能用在正式的場合裡喔。
穰(10的28次方) 溝(10的32次方)
澗(10的36次方) 正(10的40次方)
載(10的44次方) 極(10的48次方)
垣河沙(10的52次方) 阿僧祇(10的56次方)
那由他(10的60次方)不可思議(10的64次方)
無量大數(10的68次方)
在國際單位制中秭(10的24次方)……但在日本江戶時代
數學家吉田光的著作中 出現比秭更大的數量單位
就是穰.溝.澗.正.載.極.垣河沙. 阿僧祇.那由他.不可思議.無量.大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