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風傳媒 杜紫宸觀點:教育體制不做根本性翻轉,台灣沒救了!

杜紫宸觀點:教育體制不做根本性翻轉,台灣沒救了!

clip_image001

杜紫宸

2017829 上午7:46

clip_image002

台灣教育體制已經是接近癌末的疾病。過去30年中,我走訪超過40個國家,多是社會水平比較發達的國家,其中給我留下印象深刻的,並不是美國,而是歐洲的一些國家,尤其是中北歐,像丹麥、瑞典,芬蘭,瑞士、荷蘭,這些國家都有高水平的教育制度,是台灣這樣相對小國所應該要學習的對象。

我們以為我們是一個大國,動不動就去跟美國做評比,這是沒有意義的事。教育改革在台灣,從李遠哲開始到後任部長,大量增加大學預算,五年500億,五年650億,目標定在「培育排名世界前一百名大學」,國家領導人心裡在乎的,是追求世界的形式名次。但是,我們高等教育在過去20年到底辦得好或不好,其實大家心知肚明。

       台大葉丙成教授,在過去4年當中,在台灣提倡所謂翻轉式教育。概念大概是說:在課堂上並不是老師講、學生聽,老師寫黑板、學生做筆記。而是由老師把今天要探討的主題,不管是一個文學議題,還是一個物理議題,先把題目和可以課前閱讀的參考資料,透過網路讓學生收到,學生來上課之前在家裡先溫習,閱讀資料,基本該知道的,不需要跟著老師抄黑板,可以透過閱讀自我學習。讀完了以後,到課堂上要幹什麼呢?進行討論。老師不再是教書匠,老師不是用公式一步一步推導,理論一個一個講解,老師到課堂,先花十幾分鐘把重點概述一下,然後進入討論。學生有無預習,這時一看就很清楚了。有準備的就會先發言,提問「老師,看到某一段看不懂,覺得奇怪,請解釋一下」、「這個論點這樣講,好像不會得到那個結果。」老師說,「問的好,其他同學有沒有什麼解釋呢?」有同學就說:「我看懂了,我可以告訴你,什麼什麼 .. 這樣這樣 ..。」所以,同學可以教同學,不一定要老師教,同學講的當然不一定對呀,或者不夠完整,老師也不會立刻糾正,接著詢問;剛剛A同學對B同學的解釋,大家有沒有共同的看法,這時C同學舉手說:不是這樣子的,我認為應該是怎樣怎樣怎樣…所以整個課堂是在學生已經有準備,有題目有溫習的情況下,大家討論。學生如果功力更高強的,除了老師指定參考資料,還讀了其他文章,這時D發表意見了:我讀了另外一篇文章,他的意見跟作者的主張是相反的 …。那這時豈不變成更有趣啊,大家於是開始辯證議題,到底誰對誰錯?透過辯證,學生是不是學得更多啊?即便中間有少數懶惰學生,沒有事先溫習,但是透過同學的解釋,同學的問題,同學的辯證,他學的會不會比老師一個人講,學生不認真聽,學得更多更有趣呢?這個方式叫做翻轉型教育。

       台大葉丙成教授,在過去4年當中,在台灣提倡翻轉式教育(圖/葉丙成@Facebook)翻轉教育的目的,不是讓老師變得比較輕鬆,而是讓老師不再用填鴨式方式教學生

clip_image003,老師在關鍵時刻,起畫龍點睛作用,引導大家思維,那他自己就必須融會貫通,也會從學生觀點獲得他自己沒想到過的,這才是真正的教學相長。

這樣的教育理念與方法,不一定要等到大學!其實應該從小就讓孩子有獨立思考、獨立收集資料,做理性辯證的能力。

芬蘭人認為國家競爭力、國家的未來,奠定在小學教育,最好的大學生畢業後,應該從事的工作是小學老師。小學教育給的是一種品德與公民素養的教育,不是知識灌輸,大量知識的灌輸可以等到他到達一定心智程度以後再增加。

       小學應該是透過生活體驗,透過遊戲,透過團體活動過程,讓小朋友們能夠接觸各種成為一個健全國民所需要培養的環境。在小學裡面,老師會跟大家探討,家庭裏面父親母親的角色,如何有效使用金錢,朋友之間如果發生不同意見,應該要怎麼樣和平相處。曾經有一個台大地理系的博士班學生做了一篇論文,證明過去40年,台灣大學學生家長,住在大安區有統計上明顯的增加,就是家長是中產階級,重視教育,貧窮的,或者特別調皮搗蛋的,有特異能力的,他只懂美術,只懂數學,其他不好的,進不了台灣最高學府。

在我們的教育過程當中,只有在小學的時候,同學來自於最不相同的家庭,因為高中我們是考進去,到了大學更是考進去,所以其實學生的家庭的背景,越來越趨近於同質,只有在小學的時候,我們同學有家裡是億萬富翁,也有可能他的父母親是在夜市擺地攤,有的是醫生的小孩,有的父母親不識字,有的父母親甚至是吸毒黑道流氓,什麼都有可能,我們也只有在小學的時候,同學的背景是差異性是最大的。如果你在一個小學班上,不是菁英小學,也不是一個刻意能力分班的小學,學生跟學生的背景差異非常大,價值觀念也差異非常大,這是一個最好培養公民素養,國民素養的差異,因為其他小朋友的想法跟他不一樣,其他小朋友說不定還霸凌他,有些小朋友覺得錢不是問題,有些小朋友連午餐的錢都交不起,這時候如果能出現一些課程,老師慢慢培養他,讓他有同理心,知道社會上有不一樣的背景,你知道在丹麥,法律上規定,小學生跟初中生,1週至少要上2個小時的課程。學校教什麼呢,課程的名稱就是「同理心」,找一些不同背景的小朋友,不同背景的長輩,或不同背景的哥哥姐姐來講,其他小朋友沒聽過的事情,他家裡根本不會出現這樣的事情,在家裡他住在豪宅,或者他住在貧困區,他不知道有這種事情,六年的小學,當然在歐洲有一些小學只有5年,他把初中變成4年,或者把高中變成4年,所以我們是可以考慮5-4-3,或5-3-4的制度。

clip_image004

 

芬蘭教改再進化,全面推動強調跨領域和團體合作的主題式學習。小學教育的核心在生活教育,當然,他需要認識字,他也該懂怎樣去讀完一篇文章,一本書,他要會加減乘除的基本數學。大家如果去過美國就知道了,美國人不太會減法,超市你買一個87塊,你給他100塊,我們這裡大家都知道我只要找13塊就對了,美國人不是這樣找,倘若你給我87就像上加88、89、90、91…,他們找錢時是用加法加到100,美國國民普遍連減法的部分,更不要講說除法,但美國是不是世界強國?

我們全班都是長

                                           我們全班都是長clip_image002[12]

幹部名稱

座號

負責事務

班長、副班長

15、2

當老師的大幫手、管理班級秩序,並負責喊口號、科任與老師的傳聲筒

風紀

22、25

管理班級秩序、檢查座位

學藝

20

收作業、負責布置教室事宜

小秘書

25、11、20、13、22

整理老師辦公桌及提醒老師相關事務

電腦長

19、17

幫忙打字、上傳資料、放音樂

衛生股長

16

管理與檢查掃地區域的清潔

窗戶長

21

放學時關閉教室窗戶

電燈長

24

負責關電風扇、電燈

環保署長

5、10

負責開關電燈、風扇

簿本長

5.6.9.14.10

負責收發簿本

黑板長

21.9.3.1

下課擦黑板、整理磁鐵

聯絡簿長

8

負責收發聯絡簿及搬至辦公室

英文小老師

2

負責英文課相關之大小事

社會小老師

13

負責社會課相關之大小事

自然小老師

3

負責自然課相關之大小事

數學小老師

17

負責數學課相關之大小事

國語小老師

18

負責國語課相關之大小事

午餐股長

24

負責擺放餐桶

班級信箱長

21

每天至信箱拿資料

桌椅長

23.18

檢查課桌椅

電話長

2.11

幫忙接電話

組長

 

負責小組大小事

體育股長

7.24

負責體育課相關之大小事

clip_image002[12]

班級行事曆

106學年五孝班親會

時間:106/9/6(三)pm 7:00~9:00

地點:南屏國小四樓視聽教室、五孝教室

歡迎各位家長踴躍出席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