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吃的巧克力布朗尼

今天突然心血來潮,

想要試做Brownie,

買齊材料後

就迫不及待開始動手做囉~

 

網路上有許多關於做布朗尼的食譜,

看了好幾個做法,

怕麻煩的我就選了一個最方便的來試。

 

材料:
A:
Dove71%黑巧克力  100g
二級砂糖 160g
無鹽奶油 100g
B:
中筋麵粉                60g
小蘇打粉                   1/4茶匙
香草粉                   1茶匙
蛋                        2顆
核桃                      少許

做法:
1.將A隔水加熱融化拌勻,稍微冷卻後再把打好的蛋汁加入A拌勻
2.B過篩後加入A拌勻,加入少許核桃
3.烤箱預熱,再用180度C的烤25分鐘


等啊等~終於烤好了!外型還蠻漂亮的,

剛出爐的樣子
01.jpg

 

 

 

 

 

 

 

 

 

偷吃了一口,耶!就是我要的口感—外酥脆內黏潤,

我急著脫模跟家人分享,不過卻毀了它漂亮的外觀……

被我毀容之後(雖然看起來很醜,可是仍然很好吃)
02.jpg

我覺得這次最大的敗筆是因為沒等它溫度稍降再脫模,所以破壞了整個形狀,

唉!又有幾人能抵抗它的誘感呢?

下次做好之後,我一定要先忍耐……忍耐……忍耐……

雖然這次試做不是百分之百的成功,但是全家人都覺得很好吃,

不過媽媽覺得太甜對身體不好,所以建議我下次糖可以少放一些。

窯燒PIZZA DIY(補記)

元旦假期親友來宜蘭玩,

因為擔心老人家走不動,

預約了港邊社區窯燒PIZZA DIY」和「植物染」這兩種比較不費體力的活動。

最後雖然因為時間的關係,

我們沒做植物染,

不過沒關係,反正有的是機會,

下次囉~

港邊社區環境非常清悠,

01 02 03 

我們先找Linda報到,
04 

因為遊客還蠻多的,所以稍稍等了一會兒。

當然囉~等待的時間不可以浪費掉,

我們先在一旁觀摩其他人怎麼做,

輪到我們時才能得心應手,做出來的披薩才能色香味俱全啊~

終於換我們上場了,

深深體會到「看是一回事,做又是另一回事」,

大家互相取笑著捍出來奇形怪狀的麵皮,
05

06

07

塗上番茄醬、放上配料,
08

這時我們拿出事先在家裡切的一些蔬菜丁,披薩看起來更豐富了!

(多吃蔬菜身體好!「肉食動物」也可帶些火腿或培根,會更美味哦!)

09

最後灑上一層厚厚的起士,
10

就送去窯烤啦~

乾妹去試拿長鏟,說長鏟很重。
12

只見「紅鼻大廚」用長鏟不停轉動著披薩,

一會兒工夫香噴噴的披薩就出「窯」了!

大夥兒早已飢腸轆轆,紛紛搶著切熱騰騰的披薩,
11 13

瞧~大家吃得津津有味呢!
14 15

各位大、小黑皮們,

寒假有沒有去什麼地方玩呢?

一直很喜歡港邊社區給人的感覺,

如果還沒規畫,或不想跑太遠,

可以來這裡走走看看哦~

預約電話:03-9909177
地址:宜蘭縣蘇澳鎮港邊里蘇濱路一段196號

宜蘭七夕情人節活動

不知何時開始,

每到七夕,

宜蘭總會辦一些相關活動。

但我以前從未去過,

今年特地跑去湊熱鬧。

 

如果沒記錯,

這次好像是第二次在羅東運動公園舉辦。

五彩繽紛的燈光把運動公園妝點得非常漂亮,

有浪漫的星光鵲橋、悠揚的樂聲、露天電影院……

還有默劇演員偶而帶來的驚喜,

能體驗一下不同的感受也不錯。

活動時間從8/26~29,詳情請參閱活動網址

2009宜蘭情人節
IMG_7252

 

樹上掛滿燈籠
IMG_7167

 

I Love You
IMG_7172

 

看得出這是一對情侶的側面嗎?
(呵~拍得不好!千萬不要以為是「心碎」哦~)
IMG_7207

 

鵲橋
IMG_7195 

IMG_7234 

 

湖上光廊
IMG_7154

IMG_7204 

街頭藝人
IMG_7164

IMG_7190

 IMG_7180 

IMG_7237 

 

小吃攤位區
IMG_7147

2009羅東藝穗節

藝穗節已經辦了好多年,

聽說活動非常熱鬧,

但怕熱的我卻一次都沒參加過。

今年因為表妹來羅東玩,

所以我們去看了踩街,

雖然踩街隊伍不如我想像中多 ,

不過真的吸引蠻多人駐足欣賞。

DSC00341

DSC00345

DSC00347

DSC00348

DSC00352

DSC00354

DSC00355

 DSC00356
↑看這隻北極熊瘦成這樣,真的需要趕快拯救啊!

舊草嶺隧道半日遊

忙完編班、排課表,

同學年老師相約去舊草嶺隧道騎自行車。

 

新草嶺隧道(目前火車行駛的山洞)
IMG_7103 

舊草嶺隧道石城端(自行車步道,有開放時間限制。)
IMG_7113

白雲飛處(題字人:賀來佐賀太郎)
IMG_7125

解說牌
IMG_7110

上面的文字說明:

此隧道就是臺灣民謠中「丟丟銅」歌曲裡提到的「火車山洞」,

興建於大正10年(民國10年),至大正13年(民國13年)完工,

隧道總長2167公尺,是臺灣當時最長的隧道。

隧道孔以紅磚砌成圓拱狀,洞口高5公尺,可容單線通車。

福隆端立有「制天險」,石城端立有「白雲飛處」兩道門額,

甚具歷史意義,是宜蘭縣和臺北縣共同指定的「縣定古蹟」。

民國75年新建北迴鐵路改道後廢棄封閉迄今,

民國97年由觀光局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與臺灣鐵路管理局合作,

將隧道再生利用轉化為自行車道。

 

一出隧道壑然開朗,美麗的海景隨即映入眼簾。
IMG_7104

可以遠眺龜山島哦!
IMG_7105-1 

原來這個自行車道去年八月十日才正式啟用。
IMG_7119

舊草嶺隧道的歷史變遷
IMG_7115

IMG_7118

舊草嶺隧道-福隆自行車道遊憩景點
IMG_7107

IMG_7108

IMG_7109

頭城-大里的景點
IMG_7120

石城地名由來
IMG_7121

福隆-鹽寮濱海公園的景點
IMG_7122

舊草嶺隧道福隆端
IMG_7129

別被上張相片誤導,其實就算是非假日遊客也不少。
IMG_7132

制天險(題字人:新元鹿之助,和石城端的題字人不同哦!
IMG_7126

 

回程才想到要在火車站前拍照。
IMG_7133

 

我們去程坐09:07的自強號,回程坐13:39的電聯車。
IMG_7137

 

從福隆火車站到舊草嶺隧道口大約只有2.2公里,

可別小看這短短的距離,

上午十一點的烈日加上沿途的上坡,

對於忘記戴遮陽帽的我簡直是酷刑,

原本就很容易中暑的我,

這時更是頭昏眼花、心跳加速、呼吸困難,

雖然我漸漸落後卻也無力追上大家,

獨自硬撐,

好不容易到了涼亭,

便搖搖晃晃走過去……

在同事、三位熱心的遊客又抓又捏的「急救」後,

我才可以繼續騎到隧道,

真要謝謝大家!

(我的體力真的沒這麼糟,不過有了這次教訓,怕熱的我還是乖乖當「夜行性動物」好了。)

製作冰淇淋

很少人能抵擋得住冰淇淋的誘惑,

但好吃的冰淇淋到底是怎麼製作出來的呢?

[@more@]

今天去一間以乳牛為標幟,

知名品牌的冰淇淋專賣店享用美味的冰淇淋。

一進去小朋友就發現,

頭頂上的電扇扇葉是牛舌餅造型,

而我眼睛早瞄向那冰淇淋櫃,

對於其他東西都視而不見了。

 

店長剛好是以前的學生,

結帳時他告訴我們待會兒有體驗課程,

所以我們就決定邊吃邊等,

看還有沒有名額可讓我們加入,

幸好被我們等到了,

而小朋友就參加了這次有趣的體驗課程。


解說冰淇淋的歷史
IMG_6696

工具
IMG_6698 

IMG_6706

材料
IMG_6699

搖的時候要注意方向及速度
IMG_6704

加入鮮奶
IMG_6708

香草精
IMG_6712

加入香草精(像咳嗽藥水的味道)增加香氣,但加太多會苦。
IMG_6715

加入冰塊,平均撒上粗鹽 。
(粗鹽可降低冰點使冰塊不易溶化)
IMG_6720

開始搖
IMG_6716

傳統冰淇淋做法是以快速結冰原理,

用冰塊及粗鹽做催化劑,

使成品急速冷凍,

且使用木桶盛裝以保持風味。

在高速旋轉下,

內桶透過特殊設計的攪拌刀順時針方向旋轉攪拌,

如此才可製作出可口細軟的冰淇淋。

攪拌過程中若空氣進入的多,則口感鬆軟、不紮實。

 

剛開始搖輕而易舉,不需旁人協助。
IMG_6722

IMG_6723

IMG_6725

桶子裡的牛奶起了變化,搖起來變得費力了。
IMG_6732

IMG_6733

IMG_6741

哇!這麼多手來幫忙!可見更搖不動了。
IMG_6742

IMG_6743

IMG_6744

小孩搖不動,換大人搖。
美芬老師下去幫忙。
IMG_6739

老師。
搖不動就表示完成了。
IMG_6737

加入OxxO餅乾增加口感。
IMG_6745

令期待的一刻!
IMG_6746

小心翼翼的把剛做好的冰淇淋刮乾淨。
IMG_6750

小朋友早就排好隊等著了。
IMG_6747

IMG_6752

這可是剛才自己搖出來的冰淇淋哦!
IMG_6754

嗯!特別好吃!
IMG_6757

真的是「要怎麼收穫,先那麼『搖』。」
IMG_6756

有獎徵答(建議題目可以再有水準一點。)
IMG_6764

體驗課程結束
IMG_6758

津梅棧橋—一座可以讓人邊漫步邊遊戲邊賞美景的吊橋

今天下午我們自己騎著小折去找「津梅棧橋」。

但我騎車的技術很爛,

為了不讓我太緊張,

決定開車到宜蘭再換騎小折。

[@more@]

騎到「宜蘭河濱公園」,

哇~真令人驚豔!

我從來沒發現宜蘭河畔這麼美!有置身於國外的感覺。
IMG_6414

沿途有很多健身設施,其中還有「划船練習」設備,非常特別!
IMG_6403

看到「津梅棧橋」囉!
IMG_6409

津梅棧橋:

黃聲遠建築師設計,

是條附掛在車行陸橋(慶和橋)邊的人行吊橋,

以「蘆葦」為形象,並全以鋼條鋼網所構築而成。

 

雖然橋很穩,但自行車在橋上要牽著走,不可用騎的。
IMG_6416

地面幾乎是平坦的。
IMG_6422

只有這一段有落差不大的階梯。
IMG_6424

橋下有燈耶!真想看看夜晚打上燈光的美景。
IMG_6458

繞到慶和橋下還有划船練習設施,讓人有種在河面划船的錯覺。
IMG_6456

真有趣!橋上不但有休閒椅,還有健身器材。
IMG_6432

這就是「蘆葦」。
IMG_6419 

從橋上看社福館
IMG_6421

從橋的另一端往回看。
IMG_6434

對岸景色也很美!
IMG_6436

從另一面看慶和橋。
IMG_6437

正納悶路燈上為什麼會印著這句話,馬上就看到「蟲屍」。
IMG_6438

考慮我們班網是「普遍級」,不可太血腥暴力,
還是貼張「散步的馬陸」吧!(小動物真的很多。)
IMG_6439

這是唧水幫浦,現在的小朋友可能沒看過吧!
IMG_6443

它不會自己冒水出來哦!要壓才有水!
IMG_6446

第一眼看到它,還弄不清楚這個場地到底是幹嘛用的。
旁邊還正好有一個平台。裡面的幾個人是在泡茶嗎?
IMG_6448

答案揭曉,他們在討論遙控汽車。
IMG_6450

正在清理愛車。
IMG_6453

希望下次來能看到比賽,而不是空盪盪的場地。 
IMG_6447

透過屋橋可和宜蘭縣社福館相連。
IMG_6411

IMG_6413

宜蘭縣社福館的樓梯經過特別設計,所以不用擔心要扛腳踏車下樓。
IMG_6459

 IMG_6460

「津梅棧橋」非常特別,「宜蘭河濱公園」景色又很優美,

這裡的確值得仔細欣賞。

今天太晚出門,所以只騎一小段,

下次早一點出發就可以慢慢騎到員山再折返。

宜蘭趴趴走—津梅磚窯+龍潭湖+望龍埤

端午假期連放四天,

又都是豔陽高照的好天氣,

當然不能一直窩在家裡,

雖然假日的宜蘭非常可怕,

交通打結不說,

幾乎所有景點又都是人擠人,

還是決定帶外婆和媽媽出去走走、曬曬太陽。

[@more@]

我們先去上次沒找到的「津梅窯場」(點連結看說明),

這座磚窯已有百年歷史,

宜蘭唯一倖存的。

據說以後會成立「宜蘭縣磚窯博物館」,

目前尚在規劃中。

津梅磚窯屬目仔窯,共十三個孔目。
IMG_6377 

IMG_6380

IMG_6383

IMG_6384

IMG_6381

這個鐵製鳥頭排水口應該是後來裝上去的吧?
IMG_6385

IMG_6379

在津梅磚窯時遇到一個外縣市來的遊客,

他在找「津梅棧橋」,

呵!真歹勢,我沒聽過!

 

接著我們來到「龍潭湖」(起初媽媽還以為要去桃園龍潭哩!)

我也是第一次來這裡。

龍潭湖簡介:

礁溪最大湖泊,原名「大埤湖」。

昔日為「蘭陽十二勝」之一,

也是宜蘭五大名湖中面積最大的湖泊,

IMG_6389

步道繞一繞,

嗯~整理得還不錯,

湖面波光粼粼,

偶有白鷺飛過,

地上綠草如茵,

三兩孩童追逐,

正高興沒什麼遊客時,

五輛遊覽車開了進來,

快閃囉!

IMG_6393

IMG_6392

開車環湖
IMG_6395

有人在拍蝴蝶。
ㄟ…他是用「那種方法」來吸引這群蝴蝶聚集的嗎?
IMG_6397

環湖步道入口有許多攤販。
IMG_6391

 

因為還是沒達到帶外婆、媽媽出來的目的--運動,

所以我們又去了「望龍埤」(嘿嘿!這下可就一定要自己走路囉!)

由於環湖步道我們已走過,

這次想去走走看健康步道(登山步道),

因此留外婆和媽媽自己走環湖步道。

結果我們走到這座涼亭、爬上「好漢坡」之後就迷路了,

DSC00315

DSC00318

幸好後來遇到一個種金棗的果農,

跟他問了路、聊聊天後,

因為怕外婆和媽媽在山下等太久,

就選擇較近的產業道路匆匆折返,

下次有機會再來走完全程吧!

而媽媽她們呢?

她們竟然只走到湖心涼亭便坐下休息,

連半圈都沒走完,

真的是太懶惰了!

下次一定要好好監督她們才行!

客人城傳統養生食房

端午節舅舅來宜蘭陪外婆過節,

舅舅事先在網路上查詢到這間餐廳,

並叫我幫他預訂。

[@more@]

IMG_6291

IMG_6293

其實很多年前我曾和同事來這裡用過餐,

印象中餐廳是低矮的紅瓦厝建築,

裡面放有很多藝術品,

有時好像還會有「文人雅士」在這裡交流,

菜色則屬於地方傳統料理(合菜)。

可是今天到這裡發現跟以前不一樣了!

紅瓦厝的紅磚好像變新了,

裡面的擺設也和以前不同(仍然有很多陶藝品),

一樣沒菜單,

但菜色改為養生套餐(還是融合了傳統料理)。

 

紅瓦厝
IMG_6295

草坪上特製的地磚
IMG_6296

燒著柴的灶上有個竹蒸籠,裡面有什麼好料呢?
IMG_6298

紅磚、花布、長條板凳、陶製餐具,很有味道的用餐環境。
IMG_6299

IMG_6301

哇!老闆醃製了好多醬菜哦!
IMG_6303

養生手工豆腐三品
01

蘆薈蔬果沙拉
02

老闆自己種的地瓜葉
03

超香超好吃的豬油拌飯,雖是無限量供應,但還是該自我控制一下啊!
(ㄟ…不是說養生嗎?吃完這個不就破功啦!)
IMG_6331

老闆自製梅醋
04

薯泥沙拉+香腸+手捲(裡面有包鴨賞)
(沒想到僅用枯枝和咸豐草的花就可以拼得這麼美!)
05

蒸蛋(裡面放了老闆自製的高麗菜乾)
06

宜蘭糟餅+炸春捲(我較無法接受這道菜,覺得太甜了)
07

冬瓜排骨湯(好像沒加任何調味料,只加了蛤蜊提味)
08

紅麴杏鮑菇(紅麴醬也是老闆自製的)
09

甜點是仙草凍(我還以為會是芋泥呢!)
10

老闆招待的米醋
招待米醋

今晚每道菜端上來都可以感受到老闆的用心,

真是名符其實的「人文藝術養生餐」,

視覺、味覺都飽餐一頓啦!

 

用餐完要離開前,

老闆透露了「友善餐日」的活動訊息:

每月的雙週週末,會使用在地小農生產的食材做餐。

姑且不論是否為商業行銷手法,

我覺得這個概念很值得推廣。

若所有食材真如友善耕作小農所堅持的,

那麼我們的消費不但對環境友善、對小農友善,

也是對自己友善,

希望老闆這個嘗試會成功。

6/13應該是第一次辦,

看傳單上說還有小農市集和小農遊藝團—戰鼓,

有空的話可以去湊個熱鬧。

客人城養生食房

地址:宜蘭縣羅東鎮北成路二段219巷53號

電話:03-9613613

營業時間:午餐12:00~14:00,晚餐17:00~21:00(星期一公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