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youtube.com/watch?v=oSdyELb2Slc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C%9B%E6%98%A5%E9%A2%A8

望春風[編輯]

望春風
Bang Chhun Hong.jpg
閩南語 / 台語表記?
全漢望春風
全羅Bāng Chhun-hong
台灣語言寫法及拼音
漢字望春風
注音ㄨㄤˋ ㄔㄨㄣ ㄈㄥ
台羅Bāng Tshun-hong

望春風台羅Bāng Tshun-hong臺通Bhâng Cūn-hong白話字Bāng Chhun-hong閩拼Bbâng Cūnhōng)首度傳唱於1933年的日治時期台灣,歌曲作曲者為知名作曲家鄧雨賢,作詞者為李臨秋,而原唱者為1930年代的古倫美亞唱片當紅歌星純純(本名:劉清香[1])。[2]

從1930年初問世以來,望春風一直是台灣最受歡迎的臺語流行歌曲台灣歌謠之一。2000年,一項由台灣官方與民間媒體舉辦,超過220,000人參與的《歌謠百年台灣》活動中,該曲獲得最受歡迎老歌的第一名。另外,該曲使用傳統五聲音階結合而成的特殊獨有優美旋律,亦為許多國家普遍認為是極具特色的「台灣調」。

背景[編輯]

沿革[編輯]

1933年,出版桃花泣血記唱片大發利市的古倫美亞唱片負責人柏野政次郎,決定繼續朝台語流行歌曲發展。於是委由鄧雨賢作曲、李臨秋作詞的望春風問世。也因為柏野相當重視該曲,不僅將此曲交由新文學運動陳君玉負責宣傳,並商請旗下歌手,也是桃花泣血記的主唱者純純(本名:劉清香(1914-1943))負責演唱錄製該曲。

特色[編輯]

以台語作詞,旋律為傳統五聲音階「宮」調式作曲的望春風,歌詞如下:

流行版本正字歌詞

獨夜無伴守燈下,清風對面吹;
十七八歲未出嫁,搪著少年家;[3] 
果然標緻面肉白,啥家人子弟?
想欲問伊驚歹勢,心內彈琵琶;[4]

想欲郎君做翁婿,意愛在心內;
等待何時君來採,青春花當開;
聽見外面有人來,開門共看覓;
月娘笑阮戇大呆,予風騙毋知;[5]

原版正字歌詞

獨夜無伴守燈下,清風對面吹;
十七八,未出嫁,見著少年家;
果然標緻面肉白,誰家人子弟?
想欲問伊驚歹勢,心內彈琵琶;

想欲郎君做翁婿,意愛在心內;
待何時,君來採,青春花當開;
忽聽外頭有人來,開門共看覓;
月老笑阮戇大呆,予風騙毋知;[6][7]

原版歌詞拼音(台羅

to̍k iā bô phuānn siú ting ē, tshing hong tuì bīn tshe;
tsa̍p tshit pueh, bē tshut-kè, kìnn-tio̍h siàu-liân-ke;
kó-liân piau-tì bīn bah pe̍h, suî ke lâng tsú-tē ?
siūnn bueh mn̄g i kiann pháinn-sè, sim-lāi tuânn pî-pê;

siūnn bueh lông-kun tsò ang-sài, ì-ài tsāi sim-lāi;
thāi hô-sî, kun lâi tshái, tshing-tshun hue tng khai;
hut thiann guā-thâu ū lâng lâi, khui-mn̂g kā khuànn-māi;
gua̍t-láu tshiò gún gōng-tuā-tai, hōo hong phiàn-m̄-tsai;[8][9]

在歌詞方面,該描寫少女思春的歌曲,據作詞者李臨秋晚年回憶與學者考據,應是源自《西廂記》中,「隔牆花影動,疑是玉人來」[來源請求],但李臨秋先生小兒子李修鑑老師表示與《西廂記》無關。[10]
而另外在歌曲方面,其歌曲七音程中忽略兩音程的傳統譜曲方法,不但與其他流行曲調比較起來,毫不遜色,且更加意境優美。也因此,曲調上具有台語特殊高平調,高下調,低短調,等八音的望春風台灣小調常被外國音樂家視為台灣歌曲的最佳典範。[7]

「望春風」自昭和8年(1933年)出版後,就普遍為台灣民眾傳唱。而之後於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台灣總督府為了廣徵軍伕,該曲由越路詩郎改填為日語歌詞《大地は招く(大地在召喚)》[7]、由霧島昇主唱。於是《大地在召喚(大地は招く)》就成為宣揚所謂偉大的「大東亞共榮圈」急就章日語版的納粹德國裝甲兵進行曲 ,以及鼓勵日本民眾前往滿洲國開墾的愛國宣傳曲[7]

戰後佚名[編輯]

1945年,台灣進入中華民國時代。將官話定為國語的國民黨政府,一向對台語或台語歌曲不甚友善。於廣播媒體或後期無線電視媒體上,無法成為主流的台語歌曲很快的沒落。而依舊受到民間喜歡及大量傳唱的望春風,仍受限於此項箝制而流傳度稍稍遭到影響。不但如此,該歌曲的原唱,甚至作曲作詞者,也為國民黨政府有意無意忽視。即使出現,也常以「佚名」取代。

1980年代初,台灣在民歌時代的推動下,台灣的臺語歌曲重新受到重視。過世的鄧雨賢與仍在世李臨秋和其創作望春風歌曲重新以新風貌呈現。之後更在如鳳飛飛張清芳齊秦陶喆等藝人的重新詮釋下,另有一番風味。

2000年,台北市政府聯合報主辦的《歌謠百年台灣》與《百年十大金曲》活動中,該曲不但獲得學者將其列入台灣代表歌曲首位,並獲得台灣民眾最受歡迎老歌的票選冠軍。

電影[編輯]

於1977年由中影拍攝、徐進良執導、嘉凌(劉復雯,復興劇校復字輩)、白鷹楊麗花主演的軍教愛國電影。

影音[編輯]

選單

0:00
Written by Lee Lin-chiu, composed by Teng Yu-hsien, sung by “Sun-Suun”(Lau cing-hiongv)

播放此檔案時有問題?請參閱媒體幫助
選單

0:00
Written by Koshiji Shirou, originally composed by Teng Yu-hsien, sung by Kirishima Noboru

播放此檔案時有問題?請參閱媒體幫助

客家魂 Spirit of Hakka:請上網”外部連結”.

註釋[編輯]

  1. ^ 郭麗娟,”臺灣第一代女歌星:純純桃花泣血的一生“,台灣咁仔店編輯小組,2009年7月24日查閱.
  2. ^ 文·蔡文婷,圖·鄭恆隆,增·曾文獻(7/29/02),”臺灣歌謠望春風(Histroy of Taiwanese Pop Songs 7/02),光華雜誌Vol.27No.5May,2002.
  3. ^ 默立貓,台語很優美,網路城邦,2009-5-20,01:17:59.
  4. ^ 驚歹勢:害怕不好意思
  5. ^ 參見:教育部台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6. ^ 參見:教育部台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7. 7.0 7.1 7.2 7.3 魏緗慈. 共調不共款–日治時期「外來曲台語詞」歌曲現象研究 (pdf). 大同大學通識中心.
  8. ^ 參見:原版歌曲
  9. ^ 參見:教育部台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10. ^ 參見:大稻埕之行–李臨秋故居

參考資料[編輯]

外部連結[編輯]

歌詞 ( 錄自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C%9B%E6%98%A5%E9%A2%A8) 客家魂-詞:李彥輝,曲(望春風):鄧雨賢 獨身過海生命搏 不忘祖宗言 客家文化內涵多 客妹壯又膽 勤儉煞猛@合心和 命運就會變 毋驚土地憨落破 前途大家展 英語譯詞:Spirit of Hakka-lyrics:Lee.Yien-hwei,song(Spring Breeze):Teng,Yu-shien Risk the life,cross the ocean Remember mother tone Hakka culture-long & rich Girls-strong & brave Diligent and hard working Fate could be changed No matter land poor /broken Future in our hands
最後修改日期: 2015 年 8 月 4 日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