筅黗tshíng-thûn.

 

詞目     部首:竹 118-06-12
音讀tshíng 
釋義1.撢子。用來清除灰塵的器具。例:雞毛筅 ke-mn̂g-tshíng(雞毛撢子)。
2.撢、撣。清除灰塵。例:你去共塗沙筅筅咧。
Lí khì kā thôo-sua tshíng-tshíng–leh. (你去把灰塵撢一撢。) 
3.翻扒、撥弄。例:雞母咧筅塗。
Ke-bó teh tshíng thôo. (母雞在撥土。) 
4.頂。例:牛用牛角筅人。
Gû iōng gû-kak tshíng–lâng. (牛用牛角頂人。) 

 

詞目     部首:黑 203-04-16
音讀thûn 
釋義黑煙的細微顆粒,用於表示累積的煙垢。例:烏煙黗 oo-ian-thûn(煙垢)。

 

1煙黗ian-thûn 
2烏煙黗oo-ian-thûn 

http://newyear.ilccb.gov.tw/2012/page2-2-1.html

送神與筅黗儀式

「酬 謝神恩‧筅黗祭儀」是為了在除夕前,將除舊、祈福、團聚的意象傳達給每一位宜蘭人。傳統社會中,逢年過節,家家戶戶都會除舊佈新,在門上貼春聯,增添喜 氣,迎接新年的到來!2012歡樂宜蘭年活動,主要是呈現傳統年節習俗文化,讓E世代了解年節意涵,並營造新年即將到來的氣氛,重新喚起傳統年味,所以特 別辦理「酬謝神恩‧筅黗祭儀」,希望藉由古禮儀式進行「酬謝神恩.筅黗祭儀」的活動,來傳遞傳統習俗文化之精神,並呼籲大家開始動手大掃除,落實資源回收 再利用之概念,以迎接兔年的到來。

bu送神儀式
(1)民間習俗每年農曆臘月24日,每家眾神都要昇天述職,奏報玉皇大帝,關於人間一年來的善惡功過。玉帝以此定每年每戶之吉凶禍福。
(2)因此家家戶戶於當日早上,供奉牲禮,焚雲馬,恭送諸神上天。供品中用麥芽糖、甘蔗等,使眾神口角生甜,俗語:「好話傳上天,壞話丟一邊」,意味使眾神上天為自己說好話。
(3)為使諸神趁早上天,在天宮佔得好位子,因此習俗上送神要在早晨,越早越好,因而清早上香放炮祭神,並燒雲馬.壽金,以便諸神乘煙火上天。

bu筅黗儀式
(1)「筅」 字音讀「顯」,原指以竹製的清潔器具,「黗」字讀「吞」,是指黃濁、黃黑。民間習俗在送神後,每家應舉行大掃除。由於平日不能移動神位及祖先牌位,所以在送神離開後,便能清潔神像及神明桌,也因而意含著掃除家中一切晦氣之意。
(2)雲馬:相傳百神上天之時,爭先恐後,互相排擠,一些小神擠不過大神,常常從天上跌下來,現在民間還保存 著一句 俗語說 「大佛蹌蹌走,尪仔車畚斗」。 大佛是泛指木雕的金身大神,尪仔是指 土偶做的小神。大神有前呼後擁的部將環護,小神則沒有這樣的牌場,所以容易翻筋斗摔下來。

 

最後修改日期: 2014 年 1 月 23 日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