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藝術創作營,
十國交流來邀請,
深耕融和湯仔城,
台灣發聲真奢颺 。

詞目奢颺
音讀tshia-iānn 
釋義大派頭、大排場。

宜蘭礁溪桂竹林,
社區人責任擔,
人才濟濟任務含,
發光發熱世界時髦
民認來表現,
地生根求至
術創作結好緣,
習快樂若神仙。
藝術創作真善美
免驚逐家攏來試,
培養興趣真趣味,
提升水準莫躊躇。
歡迎逐家同齊來,
贊助人氣添色彩,
世界一家真和諧,
眾人歡喜笑咍咍。
湯園社區管委會,
詩文藝畫做引媒,
藝術增色真四配,匹配、登對。
台灣世界頭一回。
社區家庭美術館,
欣賞創作夆留戀,
啟發傳承眾發願,
在地美學藝術村。
在地文化國際化。
眼光開闊響應大,
格局放大海內外,
名揚四海人人誇。
礁溪庄頭閣較媠,漂亮的、美麗的。
生活美學來發揮,
人文觀光捒做堆,
藝術內涵大做為。
礁溪竹林養護院,
養生護老仁加添,
綠色建築視野見,
藝文加持上蓋鮮。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aug/30/today-north6.htm

村民總動員 六結桂竹林涼亭入厝

礁溪六結村民共同完成「桂竹林涼亭」,昨天舉辦熱鬧的入厝活動。(記者游明金攝)

〔記者游明金/宜蘭報導〕宜蘭縣礁溪鄉「桂竹林」國際藝術創作營號召六結村民共同完成「桂竹林涼亭」,昨天邀藝術家踩街入厝,隔壁三民村「蘭陽相褒歌表演團」也來吟唱相挺;策展人林秋芳希望透過藝術營創作,營造村落美學,建立礁溪國際藝術村雛形。

林秋芳從小在桂竹林長大,18歲離開故鄉求學工作,30年後返鄉居住,對桂竹林一直有濃濃牽絆,常在想「能為村落作些什麼?」也因此促成此次「桂竹林國際藝術創作營」的舉辦,她希望營造「村落美學」,讓村民接觸國際藝術家及其作品,進而帶動與激勵村落美學的創作。

林秋芳以民間力量,邀請到馬來西亞、日本、丹麥等10個國家40名藝術家,從8月22日到9月7日進駐礁溪,在大忠村湯園社區、礁溪國小、六結村桂竹林村庄入口及竹林養護院等地創作,在村落裡營造裝置藝術,並結合在地藝術家舉辦聯展。

林秋芳也號召村民參與,昨天完成的「桂竹林涼亭」,就是村民共同完成的藝術品,在76歲的「叔公」林再卿與木匠師「阿土師」的帶動下,村民找桂竹、杉木,再從稻田裡抱來曬乾的「稻草束」,歷經1個半月時間,用了550把稻草,涼亭總算完成。

駐村藝術家與村民一起踩街參與涼亭入厝,很多家戶擺供品普渡,看到踩街隊伍都給予熱烈掌聲,林秋芳開玩笑說,沿街家戶普渡,好像在歡迎她們;三民村莊文龍也帶來「相褒歌」相挺,一起營造村落美學。

林秋芳希望「桂竹林涼亭」能成為村落裡的小型藝文場所,不定期舉辦藝文活動;她說,這次的創作營活動讓很多村民站出來,一起關心疼惜社區,讓村落的人心更凝聚且溫暖。

最後修改日期: 2009 年 8 月 17 日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