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 [855/0102]

條碼B003003                     

書標:855/0102

作者:龍應台                  

出版社:時報文化

內容簡介:

   《目送》的七十四篇散文,寫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寫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寫纏綿不捨和絕然的虛無。她寫盡了幽微,如燭光冷照山壁。  這是一本生死筆記,深邃,憂傷,美麗。

        繼年度超級暢銷書《孩子你慢慢來》、《親愛的安德烈》之後,「華人最犀利的一支筆」龍應台再推出思考「家族人生情感」的最強新作《目送》。作者曾說自己當上母親後開始上「人生的課」,自謙成績不佳,而她口中這堂困難無比的課,正是我們所有人必上且百味雜陳的一堂課,正如她在〈目送〉這篇近期傳閱率最高的文字中寫道: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從牽著孩子幼小的手,情意滿滿的親情,到青春後期孩子與自己漸行漸遠的背影;從陪著年邁母親如帶著女兒一般,思及自己也曾是父母眼前一去不返的背影,龍應台這七十四篇文字處處是我們感同深受的親情滋味,篇篇有讓人沉吟難忘的人生情景。每個家庭如果要選一本跨三代共讀、生活分享的書,《目送》絕對是最細膩動人的一本。

推薦原因          

 一本動人的生死之書     大安高工老師:周家嵐_國文科老師

第一次讀龍應台,是高三那年的盛夏,已推甄考上大學的我春風得意,她的《野火集》點燃了我對人生與社會的熱情;第二次讀龍應台,是孩子剛滿週歲的清明,她的《目送》勾起我對已故父親的思念,對日漸老去母親的不捨,對稚齡孩子的疼惜,對人生虛無與蒼涼的惆悵。原來,時間可讓一團燎原的野火變為平凡巷弄中的一盞燭火,而這樣的轉變,要多少歲月的洗鍊與悔恨後的了悟才得以成就?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這是龍應台在本書第一篇散文〈目送〉裡的一段話,是她在面對成年兒子展翅高飛時,回憶起自己與父親相處過程所寫下的體悟。小時候,父母的關懷、慈愛常被我們視為理所當然,他們的耳提面命、諄諄教誨更常招來白眼一頓。不知何時,我們長大了、成家了、年老了,走過了父母曾經走過的心路歷程,才明白自己的幼稚曾經帶給父母多大的無奈與傷痛,也在此時,我們才會懂得,再怎樣的不捨,人生終究只能一個人來,一個人走,有了這樣的體悟,面對生老病死苦時,才能做到放下與釋然。
  《目送》是一本感性與深度兼具的散文集,本書每篇文章都自成一方天地,連貫起來,又是相互照應的串串珠璣。閱讀本書,好似聆聽龍應台娓娓道來自己的人生故事,同時,也讓我們思索與家人之間的互動以及生命孤獨的本質。

資料來源:  

1.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08454#intro2.http://post.books.com.tw/schoolpaper/blog_prt/4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