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念

教學理念

 

好的班級經營才有「有效的教學」

 

個人認為「一個班級(高年級)的學生大概可分成三類」

第一類:自動自發學習,自我管理能力強的學生。

第二類:只要有人在旁鞭策,就會好好學習的學生。

第三類:心中只有玩,不讀書也不會好好管理自己的學生。

通常一個班級,第一、二類的學生越多,在教學上比較輕鬆,上起課來也較有效率,各項教學活動目標較容易達成。例如:生活常規競賽、教學進度、回家功課、考試複習、學校辦理的活動如英語週話劇表演等。

相反的,第三類學生一多的話,那將是對老師嚴格的考驗。最先遇到的是上課的秩序;當上課時你要花掉一半的時間管理秩序,那可想而知,教學品質一定大受影響。在這種情況下,老師要讓第三類學生聽話才能使上課有效率。「嚴格」是我幾年來的心得,就是說當第三類的學生在任何活動下未達成老師要求的目標時,要一再的要求他完成,不可以不了了之,讓學生知道老師的執著。「嚴格」不等於「嚴厲」。

營造歡樂的班級氣氛一向是我班級經營的目標,我相信在歡樂的氣氛下學習是最有效率的學習,而讓學生快樂的上學才能有健全的身心發展。

 

充分的教學準備才能提高教學的品質

 

我們當老師的上課前一定要做好教學的準備,就像學生上課前的預習一樣,這樣上起課來才能事半功倍。例如國語教學,學生的國語能力是會影響他的一生,從小打好語文能力的根基,以後求學或工作的路應該會走的較容易些。所以教學時必須將課文內容要達到的目標完成,像是句型的練習,作者寫作的方式等。尤其是國語上課時數的減少,似乎讓學生國語的能力降低了一些。因應此一問題,我想老師在教學時就要特別留意,在有限的時間上,唯有充分的教學準備才能完成教學目標。

 

專業能力的提昇

 

在大大小小的研習場合,總是會發現有很多優秀的老師,自己想想,還真的是由衷佩服他們;學生在這些老師的教導下一定很幸福。

我提昇專業能力的方法大致分成三方面

一、了解自己的弱點

二、發揮自己的優點

三、學習他人的長處

當一個小學教師要花在學生身上的時間還真不少,我現在就是在時間上無法全心全力。在結婚前,一人隻身來到宜蘭,所有的時間幾乎可以都用在學生身上。但現在可說是我的黑暗期,孩子小,一下班回到家本想將學校一些未完成的事完成,但我們家「那小子」總是不讓我好好工作。

而在學養上,語文能力也是我的弱點,所以我會好好的先預習國語課要上的內容,想好教學的步驟和完成的目標。

我的專長是美勞,所以學校有關美勞的事我都會幫忙,像是畢業典禮會場、各項美勞比賽等。

另一個優點是「臉皮厚」,所有學校不論大小場合的司儀及主持人通常都是由我擔任,我總是能炒熱現場氣氛讓活動生動有趣。而在與學校同仁相處時互動良好,主動幫助同仁完成工作。

學校同仁裡常常臥虎藏龍,有些我較不拿手的事,我會請教其他同仁,學習他們優點。

 

資訊融入教學

 

這幾年來教學設備不斷擴充,班班有電腦似乎已經相當普遍,現在還會朝「小組電腦」的目標前進。資訊融入教學到那時候就會和我們的教學密不可分,所以具備資訊能力也許已不能滿足未來的趨勢,更應該思考資訊融入教學的應用。個人認為我們可以先試著將教學內容製成電腦檔,在教學前先將教學內容利用電腦軟體編寫好,配合生動有趣的教學,學生會很有興趣上課。當學生如要複習可以將檔案叫出,或放上在網路上讓學生在家下載。學校同仁更可以組成團隊分工編寫互相支援,這樣教學檔案才會充實,大家就能很輕鬆的面對未來的資訊融入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