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湖那些年 林錫章
大湖國小是我擔任教職的第一所學校。
民國62年我從台北師專畢業,分發員山鄉大湖國小任教。當年大湖是員山鄉內班級數(含分校)、學生數最多的學校;報到後校長(韓維舉)說因為今年沒有代課老師,所以新來的男老師要先到山頂上的雙連埤分校任教,抓到交替(有新進的男老師或代課老師)或外調他校的才能下山。分校雖然山明水秀,但是當年交通不便;從圳頭到雙連埤只有一條坎坷不平,狹窄又危險的產業道路,專供運木材和白瓷土的拼裝車卡車行走。因此我們和當地居民都是走路由圳頭經九芎林,爬40度陡坡的小徑到分校,一趟約一個多小時。
當年分校約有四十位學生人,編制為二班,採隔年招生複式教學(現在稱為混齡教學)。我抽籤當五年級級任,鄭秋榮抽到一三年級,陳仕宗抽到科任;農忙時節,教室裡都會增加幾個幼幼班的小朋友。當時學生中午放學都回家吃午餐,一點多再回來上課。確實如電影【看海的日子】所描繪的情節,下午會有學生把家裡的牛牽來,綁在操場邊的田裡吃草。
雙連埤那時還沒有電,村民晚上點煤油燈,我們點蠟燭。還好有瓦斯爐,我們的三餐也就簡單處理;幸好家長很熱情,我們有吃不完的地瓜和當地蔬菜。學校飲用山泉水,因為沒有水塔過濾,下雨就混濁;最難受的是教室裡、宿舍內經常有蛇出沒。山上濕氣很重,蓆子掀開,發現蟑螂、蜈蚣到處逃竄。生活、交通極不方便的偏遠分校卻沒加給(非屬山地鄉),教育工作的第一站竟是如此困頓,當年和同學們談起,大家都覺得不可思議。還好我們三人倒也任勞任怨,甘之如飴。
當年雙連埤的湖域很大,兩個相連的大草毯上有很多的鳥類棲息。月圓之夜,東犬西吠,湖面野鴨聒噪,竹林裡透出昏暗的農家燈火,真如桃花源的境界。記得某個星期天,我們向羅家借了三把開山刀,帶著幾包火柴,校工的老婆資助我們幾個饅頭和地瓜,三個人沿著野溪旁的小徑,到台北縣境的哈盆(現在的湖山植物園)去探險。到了中午時分,碰到一位在那裡(可能是盜林)種香菇的農夫,他看我們的長相和裝備絕對不是林務局的巡山員,很熱情的招待我們吃午餐,雖然簡單,卻都是道地的野味,至今仍回味無窮。飯後,他要我們儘速原路返回,以免下午山中起霧迷路,這趟探險之旅,讓我們深信山中有人間仙境。
民國88年初,我由寒溪國小調派回大湖國小擔任校長。那時雙連埤已經脫胎換骨,道路已經拓寬,鋪上柏油馬路;湖山植物園也開發完成,聲名遠播,遊客如織,雙連埤成為世外桃源。但因人口外移嚴重,雙連埤分校僅存的三名學生由政府雇計程車每日接送至本校上課(來回車資每日500元)。後來住在雙連埤的吳姓女生畢業了,住九芎林的一對兄弟不久也搬到山下去住,雇車接送的方案正式終止;分校校舍依縣府的規劃整修改建為生態教室,縣府的經費挹注,田立委的協助,生態教室增添了住宿、衛浴、冷氣與大型貯水塔等設備。民國90年,全縣五升六的學童還都到雙連埤進行兩天一夜的宿營與生態教學活動。然而【好山好水好無聊】,年輕人到此一遊,照個像,就走人;到福山植物園的團客也是到這裡吃頓飯就匆匆離開。加上當年雙連埤的地主、當地農家與環保團體為了劃為保護區而互相抗爭,讓雙連生態園區始終無法成功。現在生態教室委由荒野協會經營,相信必能有積極的創新與成效。
接掌大湖國小那些年,有優秀的教學與行政團隊,呂學禮、李圻獅、張漢肇會長領導的家長會、李淑珍隊長率領的愛心志工隊的鼎力配合與支持下,校務運作順暢。倒是當時有官商合資的財團在學校旁邊建大型瓦斯分裝場,地方與家長組成自救會長期抗爭。有一次趁著監察委員下鄉探訪民情,自救會請學校主任協助書寫抗議白布條,也要求學校停課一天讓家長帶學生一起去抗議(最後有十多位學生參加)。地方大老更把我「押」去員山鄉公所,要我代表他們向監委們表達反對瓦斯分裝場的心聲,我在(資方)媒體(宜蘭有線電視)的鏡頭下表明維護學校師生安全的立場。過幾天,教育局長找我,說我在員山鄉服務,為什麼招惹到其他(XX)鄉的議員,該議員還說要在(11月)定期大會提議凍結大湖國小的預算。教育局了解後,認為學區設立納骨塔、垃圾場、瓦斯分裝場等嫌惡設施,地方與家長帶學生去抗爭是常有的事,學校的處置並無失當。隨後在另一次的激烈抗爭中,家長會李圻獅會長被資方雇請的圍事小弟用木棒打到頭部流血,還上了當天電視午間的頭條新聞。瓦斯分裝場事件日後經地方不退讓,大老們與劉縣長溝通之後才逐漸平息下來。
大湖國小是典型的農村學校,雖然學區廣大,有四大村,但因人口外流嚴重,八十年代只剩十二班學生兩百餘學生。但是當年有直笛隊、與布馬陣等鄉土特色;曾經和台北市的大湖國小交流,全國各縣市約八所的【大湖國小】的校長們也曾經想組成姐妹學校;我們和家長會籌足了經費,也訂好了車,正打算成行,可惜因SARS風暴嚴重,政府停止大型活動而作罷。校長改遴選制後,我遴選回員山國小服務。現在雖然退休十年多了,但是當年曾在大湖國小服務的老同事,雖然很多早年外調在他校退休,我們每年都還會定期聚會,細說當年,互祝健康。尤其是男老師大都曾經輪流到雙連埤分校任教過,談起以前的酸甜苦辣,更足回味。
(林錫章,已退休,現任員山國小教育基金會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