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應避免使用非開放式檔案格式
今日(99.03.19)學校首頁公告欄張貼本校六十週年校慶計畫,該檔案卻是MS WORD 2007的非開放式檔案格式(docx),舊版WORD 2000、2003…與docx都不相容。這種不開放的檔案格式,解決之道並不是全面升級版本,而是建立正確使用跨平台檔案格式的觀念,有權發布檔案 的行政人員應貼近使用者習慣,避免上傳這種無法廣泛使用的檔案,否則無法開啟檔案閱覽,豈是「公告周知」之意?
資訊組有責向行政人員廣為宣導正確使用跨平台檔案格式的觀念,例如:多使用跨平台pdf、odf格式;使用WORD 2007必須存成doc格式,以便向下相容…
延伸閱讀:
http://ossacc.moe.edu.tw/modules/tadnews/index.php?nsn=116
http://blog.ofset.org/ckhung/index.php?post/08cf
http://140.111.66.34/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580
後記:
學校從善如流,立即將docx格式改為doc格式,六十週年校慶計畫終於可以線上閱覽了。
給校長的寒假作業
99.01.20校務會議提案其實是給校長的寒假作業
本校教師輔導與管教辦法業經96.09.12校務會議通過,至今還未正式上網公布,本項法規規範教師對學生之輔導與管教措施,不僅該納入校務會議手冊,也應公告讓家長了解。
99.01.20召開之校務會議提案,提議釐清輔導與管教相關權責、學校層級輔管措施如何協助教師進行特殊管教,甚至觸及如何端正校風之舉,以上本該由校長在行政會議處理,以行政指導或命令方式去規範或研議權責分工即可。
至於真要在校務會議討論,倒是校長應深思如何在退休卸任前完成法規制定工作。
本校教師輔導與管教辦法(在朱校長任內通過)第15條律定本校校規應經校務會議通過。時至今日本校校規為何?若無校規可言,端正校風以何為憑?如何 界定並審議學生重大違規事件及後續處理?(本法第18條~20條實務上之具體作為)本校學生獎懲委員會組織要點(98年校務會議手冊第65頁~73頁)所 稱學生重大事件意指為何?
另外,教師輔導與管教辦法第21條是否為輔導處職責,實務內容與「高風險」、「高關懷」如何區隔?本校專業輔導人力對於需要特殊管教之學童,有何具體支援及協助方法?
更重要的是,學校整體環境對各班級教師的支援管道與體系是否健全,可否讓級科任教師無後顧之憂,當面臨一般管教措施無效時,可「立即」接手。當學校後送機制暢通,特殊管教措施能發揮效果時,我想校務會議的提案才能真正獲得解決。
校務會議中還聽到一則可怕的消息,有校友傍晚時間穿越本校校園,原意省去一些行程與時間,卻被逗留校區的不明人士傷害。其實,開放校園公共空間,以 綠籬代替圍牆後,校園整潔與安全較不易維護,但這段時日以來,每每夜間有不明人士逗留,隔日校園環境被遺留下來的雜物穢物所破壞,簡直令人作嘔。這些破壞 環境之舉無法有效解決,若依「破窗效應」來說,哪天學生在校園被圍毆也不會是什麼大新聞了。環境整潔無法維護,安全問題緊接而來,學校是該拿出霹靂手段和 具體作為了。
延伸閱讀
破窗效應
美國Stanford大學心理學家辛巴杜(Philip Zimbardo)曾在1969年在美國加州做過這樣一項試驗:他找來兩輛一模一樣的汽車,一輛停在比較雜亂的街區,一輛停在中產階級社區。他把停在雜亂 街區的那一輛的車牌摘掉,頂棚打開,結果一天之內就被人偷走了。而擺在中產階級社區的那一輛過了一個星期也安然無恙。後來,辛巴杜用鐵錘把擺在中產階級社 區的這輛車的玻璃敲了個大洞。結果,僅僅過了幾個小時,它就不見了。
威爾森(James Q. Wilson)和凱林(George L. Kelling)兩個研究犯罪學家依循這項試驗,於1982年提出了「破窗理論」(Broken Windows Theory)。
破窗理論認為:如果有人打壞了一個建築物的窗戶玻璃,而這扇窗戶又未得到及時維修,當窗戶破了沒人修理,路人經過後一定認為這個地區是沒人關心,沒 人會管事,別人就可能受到暗示性的縱容去打爛更多的窗戶玻璃。因此引發更多人打破其他的窗戶,於是從這棟大樓開始蔓延到整條街,擴散到其他鄰近街道。久而 久之,這些破窗戶就給人造成一種無序的感覺。[@more@]
你搞懂成績評語怎樣輸入嗎?
本學期成績處理轉換成全誼校務系統(民間資訊公司版),不但功能強大模組俱全,還能符合成績評量準則。宜蘭縣國小班級成績處理系統(縣府自行研發 版)相形之下,僅能算是簡化的一支程式,如果這幾年本校處理成績評語的方式並非刻意量身訂做,那原始設計的功能性十分狹隘,不符成績評量準則。
兩種思維模式不同,操作上就會有差異,硬要將舊思維套用在新模式上,當然會產生困擾,若不釐清二者相異處,終究不知癥結所在。
以往班級成績處理系統如何打學生評語?縣研版是分為「學習領域具體建議」、「日常生活具體建議」兩部分,但「學習領域具體建議」卻只開放給導師輸 入,分明是要導師依學生整體學業表現,下一個綜合性評語,而非依據不同領域,由任教老師分別給予具體建議(文字描述),所以縣研版簡化了學生不同特性的表 述,家長得知的僅是孩子智育發展結果。縣府自行研發的這套程式,雖然直覺式操作較為便利,但容易讓老師誤以為成績評量的處理方式就是如此簡化,甚至不知法 令相關規範。
全誼校務系統則在「學習領域具體建議」上,並未單獨成為一個欄位,而是分別在各個領域都有「具體建議」的文字描述欄位,提供不同領域老師給學生量化 成績之外,仍可提供文字描述做質性評量。這原本是擴充性更佳的操作模式,但硬性套用在舊有的成績表單上,許多老師憑舊經驗將找不到哪個欄位才可以輸入評 語,豈不知全誼版成績系統根本不同於縣府研發版,沒有一個專屬欄位供導師輸入評語。更何況,以往導師給學生的評語偏向整體的、綜合性的評價,並非法規所 述,針對不同領域學習表現給予具體建議。
因此,要求老師將全誼版國語科下的具體建議欄位當作縣研版的導師評語,來輸入學生評語,不但古怪不合資訊邏輯,學生評語仍是舊有思維下的產物,偏向 整體的、綜合性的評價,而非不同學習領域的表現,又怎算進步的教師專業表現?莫名其妙的變通辦法,都不如循正途而行,否則豈不是視九年一貫課程的精神與歷 年修訂的學生成績評量準則如無物?
開汽車和開飛機是不同的駕駛方式,技術不同,連駕駛思維都未必相同,領有汽車駕照就想開飛機上青天?
縣研版評語輸入圖例(點圖放大)
全誼版評語輸入圖例(點圖放大)
回歸教師專業 成績評語輸入不能亂了套
今(1/7)早教師晨會有關學生成績評語的說明是有問題的
關鍵:
1.導師至少要提供學生日常生活表現之文字描述,其餘各學習領域之學習結果,由各任教老師「以量化紀錄為之;輔以文字描述」,並非任由學校行政獨斷決定。
2.各領域評量之文字描述若套用現行舊格式成績表單,將呈現無法預料的結果,可能造成各領域文字描述無法全部納入成績表單欄位、字體字數排版凌亂,或是呈 現空白(若各領域老師都決定不提供具體建議之文字描述)。硬性套用現行成績表單將無法適用現行成績處理方式,亟待另尋他法。
建議:
1.優先設計適用於呈現各領域文字描述的成績單,不侷限於導師任教領域,否則不但剝奪其他領域老師提供學生具體建議的權利,更視同成績評語只是導師的工作,不但不符法規,更非教師專業表現。
2.沿用舊模式以利期末順利完成成績單處理工作。學校不能律訂導師直接在國語科輸入綜合性評語,而是商請系統廠商仿照日常生活導師評語方式,另建置獨立模 組,該模組授權導師進入後,照以往方式由導師輸入學業表現之綜合性評語,該欄位之文字描述將直接呈現於成績單「老師的話」。
說明:
首先,沒有所謂導師要輸入2個評語的說法,依據「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學生成績評量準則」(母法)、「宜蘭縣國民中小學學生成績評量作業要點」(位階較母法 低),由導師考量學生之智力、性向、興趣、家庭環境及社會背景等因素,以文字詳實描述學生的日常行為表現。所以導師應提供各班級學生日常生活評語。
至於學生學習領域成績評量,無論母法中「紀錄以量化紀錄為之;輔以文字描述」或是縣府作業要點「應兼顧文字描述及量化紀錄」,可由任課老師依專業判 斷決定之。而導師一般任教多科,若真要一一填寫各科評語,絕對不只一項,科任老師若希望提供具體建議,亦不是不可以輸入任教領域評語,換句話說,學校目前 要導師輸入2個評語(學業綜合表現+日常生活)、並要求其他領域老師不要輸入評語,與法不合。
其次,學校要導師將以往學業綜合表現的評語直接輸入國語科的文字描述欄位,這也太奇怪了。不同領域有不同文字描述範例與評語文字庫,統統放在國語, 具體建議若點選「文字描述產生」按鈕,那學生在成績單上只會呈現國語相關表現,忽略其他領域學習表現;若要老師自行鍵入學習綜合表現,不但失去參考詞庫的 意義,將各領域表現統整在國語科更顯得不專業。
最後,系統廠商給導師的評語輸入操作說明(98.12.23),也僅說明生活評量評語如何輸入,並未提及各領域成績評量之文字描述由導師負責,顯然這是回歸任教老師自行處理,並非導師權責。
法規摘要:
教育部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學生成績評量準則
第 3 條 國民中小學學生成績評量應依學習領域及日常生活表現,分別評量之,其評量範圍如下:
一、學習領域評量:依能力指標、學生努力程度、進步情形,兼顧認知、技能、情意等層面,並重視各領域學習結果之分析。
二、日常生活表現評量:學生出缺席情形、獎懲、日常行為表現、團體活動表現、公共服務及校內外特殊表現等。
第 7 條 國民中小學學生學習領域成績評量紀錄以量化紀錄為之;輔以文字描述時,應依評量內涵與結果予以說明,並提供具體建議。
宜蘭縣國民中小學學生成績評量作業要點
八、國民中小學學生學習領域成績評量紀錄應兼顧文字描述及量化紀錄。文字描述應依評量內涵與結果詳加說明,並提供具體建議;量化紀錄以百分制分數計之,不排名次,至學期末轉換為優、甲、乙、丙、丁五等第方式紀錄。
九、日常生活表現之評量,分下列各款辦理:
(一)日常行為表現。
(二)學生出席情形。
(三)獎懲。
(四)團體活動表現。
(五)公共服務。
(六)校外特殊表現。
十、學生日常生活表現紀錄,應就第九點所列項目,分別依行為事實紀錄之,並酌予提供具體建議,不做綜合性評價及等第轉化。但學校對於九十五學年度前已入學國民小學或國民中學之學生實施有困難者,得不適用之。
(一)日常行為表現:由導師考量學生之智力、性向、興趣、家庭環境及社會背景等因素,並依平日個別行為觀察、談話紀錄、家庭訪視紀錄、學生自評、同儕互評及校外生活指導委員會彙送之資料等,以文字詳實描述。
圖例(點圖後放大)
這是什麼成績系統!? 真漏氣
養兵千日,用在一時。今(12/10)早9時40分上線做成績處理,居然蹦出系統警告訊息,這種系統真有辦法應付期末全縣成績處理嗎?老師還能期待良好的 服務品質!連提早處理成績,利用平時課餘時間登打成績還要忍受這種不便,實在太可惡了,比自己用excel結算成績還慢,真是受夠了!
後續發展
全誼校務行政系統 轉換資料要趕快辦
全誼校務行政系統的駐點人員到校講習都已辦過好幾場,口惠實不至,開學都第4週,連資料轉換都不完備,這是什麼服務品質?
當初參加縣版校務行政系統的學校,今年轉換系統環境已經需要重新適應,還遇到這種慢郎中廠商,是不是應該由教網中心或教育處施加壓力啊。
面對這種服務品質不佳的廠商,老師最感頭疼了!本校進度嚴重落後,全誼有沒有「馬上辦」中心啊,本校資料組催、催、催,怎麼還是這種進度。全誼的駐點人員林先生,你要加把勁了,多少老師在等你給個完整系統環境,資料轉換要完備才能處理學生資料啊。
參考資料
2009/9/21
公正國小 資料組 王中宜
主 題:「全誼校務行政系統目前轉換情形」報告
內 容:
一、目前一年級的「學籍管理」、「成績管理」及「學生輔導資料」完全可以使用。
二、二到六年級的「成績管理」可以使用。之前的成績,全誼已有部分完成輸入。
三、二到五年級的「學生輔導資料」請使用98學年度,之前的資料尚待全誼輸入中。
四、二到六年級的「學籍管理」,尚待全誼輸入資料中。目前請各班導師先核對班級學生的姓名及人數,是否和系統內資料相符。並且請輸入正確的座號。
五、如有其它問題,請與資料組聯繫,謝謝。
—————-
98-07-08
教網中心
主旨:宜蘭縣縣版校務行政系統七所學校轉檔注意事宜
內容:1.目前使用縣版的七所國小,請配合在縣版系統中進行舊生編班、新生編班與升級作業 2.縣版在8月1日後學校資料將轉移至宜蘭縣國民中小學校務行政系統(全誼) 3.宜蘭縣國民中小學校務行政系統維護廠商在8月1日-8月15日進行學校資料轉檔檢核作業 4.廠商駐點人員將於轉檔期間與學校註冊組長聯繫,以俾利協助確認學校資料正確性 5.維護廠商已進行規劃校務行政系統研習內容與時間,相關研習資訊將另行公佈
—————-
98-08-06
教網中心
主旨:國中小校務行政系統連絡人
內容:本縣國中小校務行政系統已委由全誼公司進行整合,如有相關系統問題請洽9333860林嘉偉先生。
差很大!貍貓豈能換太子
是校務發展計畫 不是校務計畫
「校務發展計畫」、「校務計畫」唸起來很像,事實上,差很大!
本校的「校務計畫」是什麼?只是各處室組將承辦或經管業務的規章彙整成冊而已,不但沒什麼內容,更不會有什麼「計畫」,多數人不是隨意丟棄就是束之高閣, 僅供參考罷了。建議文書組請示校長後不要再延用「校務計畫」名稱,改為諸如:「行政業務規章彙編」、「會議資料」、「工作手冊」…,否則易與校長的 「校務發展計畫」魚目混珠,弄混了。印那一本冊子很花錢耶,不如掛網(分散至各處室組行政網頁或在校網成立規章專區)還比較有實質效益。
「校務發展計畫」呢?名堂就大多了!
教育經費編列與管理法第12條:「直轄市、縣 (市) 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所屬教育機構、公立學校,應訂定中長程教育發展計畫,報請該管主管教育行政機關審查通過後,提送依教育基本法第十條第一項所設之直轄市、縣 (市)政府教育審議委員會審議。」。
國民教育法第10條:「國民小學與國民中學設校務會議,議決校務重大事項,由校長召集主持。」。國民教育法施行細則第12條:「本法第十條第一項所定校務重大事項,其內容如下:一、校務發展計畫。…」
因此,學校應依法將學校中長程教育發展計畫提送校務會議審議,以符法制。
話說回來,本校的中長程教育發展計畫是什麼?在哪兒?
幸好校務會議沒有將那一本「校務計畫」列入提案,不然莫名其妙通過了,豈不是上演一齣「貍貓換太子」,糗大了。
「校務發展計畫」未經校務會議通過之前,學校要怎樣發展?發展什麼?感覺~超尷尬的!
還有,學校行事曆要校務會議通過?層次拉太高了吧。校務會議是學校最高機構,行事曆只是各項活動預排時間,隨時會因應情勢變化而異動,若在校務會議通過, 修訂(改)、新增、刪除,也必須召開校務會議不是嗎,豈不自找麻煩?明年是本校創校60週年校慶喔,行事曆針對校慶活動預排日期可有完備計畫?
檔案存取應避免數人同時開啟同一檔案
存取檔案基於安全性通常都會設定存取權限,就算擁有檔案存取權限,如果數人同時開啟同一檔案,軟體或作業系統為避免檔案存取錯誤,會出現警示提醒,這時使用者必須小心處理,以免造成資料紊亂,流失重要資訊。
底下說明案例:
1.數人同時開啟同一個檔案,先開啟檔案的使用者可以新增、修改、存檔;後開啟檔案者,則必須以唯讀複本方式打開檔案。
數人同時開啟同一個檔案,後開啟檔案者,將蹦出下圖警示。(點圖放大)
2.以唯讀複本方式打開檔案,輸入資料將無法存入原檔案(同一檔名),用「另存新檔」指定另一個檔名才能順利存檔。
下圖是唯讀複本不能以原檔案存檔的警示。(點圖放大)
換句話說,資訊處理為避免數人同時修訂,一般原則是同一檔案不能多人同時開啟。
3.另存新檔後,必然將檔案恢復原檔名再複製貼上原檔案位置,此時,除非另一個使用者仍在使用相同檔案,無法複製過去,否則貼上檔案將覆蓋之前使用者的檔案。
下圖模擬將「另存新檔」的檔案複製後,貼上原始檔案位置,此時蹦出警告提示。(點圖放大)
如果數人同時以複本打開同一檔案,又分別將各自修訂的檔案複製後貼上同檔名存取路徑,新舊檔案之間有時間差,難免發生自己的資料覆蓋他人的資料。(甲開啟 檔案後已有1、2班資料,新增3班資料後存檔,乙在同時間開啟檔案後,新增4班資料,稍後存檔並覆蓋甲的檔案。此時檔案其實只有1、2、4班資料,3班的 資料不見了,甲做了白功)
4.另假設一種特殊狀況,有一使用者先開啟檔案後,一直未關閉檔案(視窗),那會怎樣?其他使用者將產生大量唯讀複本,而且還不能以同檔名存回原始檔案位置,那原先多人共同修訂檔案的目的豈不破功。
面對這種困境,其實只要提供一個輸入資料的範本檔案,使用者各自存成不同檔名檔案,最後再由一人(承辦人)複製各檔案內容,貼上彙整總表即可,期間也不會讓使用者面對種種錯誤訊息。
更利害的,就是利用資料庫功能,自行設計輸入介面,讓各使用者同時輸入資料並存入資料庫,卻產生不同序號和關聯,讓資料不致重複,造成資料紊亂。
避免檔案存取發生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只要不增加使用者工作負擔,都是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