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遴選的分析與評論(1)

給候聘校長的公開資訊

底下彙整教師會歷年對候聘(未來)校長的期望、個人特質、常見校務提問及續任問卷調查,僅供參考

一、對候聘校長的期望:

(一)在教育觀念方面
能以學生受教權為最優先考量,能營造出最佳的學習環境,能充分尊重教師之專業自主;
能排除來自外界人情及分數主義之不當壓力,堅持教育理念辦學;
對學校同仁及學生能一視同仁,行政資源亦公平合理分配。

(二)在人格特質方面
態度和藹親切,事事能以身作則;
能清廉自持,依法行政;
面對家長或親師衝突有解決的能力。

(三)在行政領導方面
能考量學生需要、教師專長及社區資源,發展學校特色;
能以民主方式領導行政,知人善任,信賴部屬,廣納各方意見,善於溝通協調;
主持會議能依議事規則進行,校務重要方案都能公開報告說明並充分討論,校務會議決議事項能確實執行。

(四)在組織互動方面
能帶領行政組織與家長會、教師會作良性互動,充分合作,真正發揮三方力量共同為教育努力;
寬容不同意見,廣採眾議,適時修正自己看法;
能有良好的情緒管理能力,言行一致,言而有信。

二、候聘校長應具備的特質:

(一)待人親切,能以身作則。
(二)為人清廉,能依法行政。
(三)以學生為本位,學生受教權為最優先考量。
(四)有營造最佳學習環境的能力與自信。
(五)尊重教師專業自主。
(六)能致力減輕教師負擔,並以行政支援教學。
(七)能知人善任,信賴部屬。
(八)能以民主方式領導,並協調不同意見。
(九)善於溝通及解決事端。
(十)能與教師會、家長會充份互動,合作。

三、面對以下校務問題,候聘校長心中有何想法或對策?

(一)對少子(女)化所引起之减班超額,您如何因應?您對安定校園人事,有何良策或想法?
(二)家長向校長告狀,甚至要求換班、更換導師,您如何處置?處理原則又是如何?
(三)校內若有「疑似不適任教師」,您的處理方式為何?
(四)有些校長喜包專案計畫或活動,您的做法如何?
(五)您會不會堅持學生活動以不影響正常上課為原則?在何情況您認為可影響正常上課?
(六)「校務會議為學校最高的決策機關」您認同嗎?校務會議的決議若和您的理念不同,您怎麼辦?
(七)上級的行政要求若受老師普遍反彈,您認同何者?如何處置?
(八)行政職教師如何選任,您的想法與做法為何?行政與教師的立場、觀點不一致時,您如何溝通處理?
(九)教師理念與您辦校理念不同時,如何溝通謀合?並兼顧教師情緒?

四、續任(或新任)校長問卷調查

(一)品德操守與民主素養

1.校長日常言行舉止合宜,足為師生表率。
2.學校經費透明公開,且運用合宜。
3.學校工程、午餐、合作社業務、校外教學、教科書等事宜,能依規定辦理招標或評選。
4.校長能藉由召開與有效主持各項會議廣納意見,並能執行會議之決議。
5.學校依規定組成各種小組、委員會,且發揮應有功能。

(二)人際溝通能力

1.校長注重平時的溝通協調,表現出對教師與行政人員的尊重。
2.校長能適時的給予教師支持與鼓勵。
3.校長重視學生意見,關心學生權益。
4.校長與社區、學生家長互動良好,能為學校爭取校外資源與支持。
5.校長能妥善處理關於學校人員的糾紛與衝突,塑造學校的和諧氣氛。

(三)行政領導能力

1.校長具有工作熱誠,推動校務態度積極。
2.校長能領導各處室給予教師教學上必要的行政支援。
3.校長能領導、協調教師及各處室,共同達成學校之一般性工作。
4.校長具有校務發展能力,能領導學校成員進行符合學校特性與需求的校務發展工作。
5.校長能領導學校建立公平合理分配教師職務與工作的制度或機制。

(四)教育專業領導能力

1.校長能不斷自我充實,具有良好的教育理念。
2.校長能領導學校於不影響正常課程實施的原則下,適當舉辦、承辦或參與校內外活動,拓展學生的學習。
3.學校之教學、輔導與管教措施,符合教育原理原則且具成效。
4.校長能領導教師從事進修與教學研究工作,增進教師的專業能力。
5.校長能協助教師解決教學上的困難,以及適當處理教師教學上受爭議的問題。


非誠勿試 五問候聘校長

高中校長遴選與國中小校長有一個極大的差異,當高中校長選填他校時,自己服務的學校形同出缺,而國中小校長若仍有未滿任期,即便遴選他校失利,還是可以回任原校直到任期屆滿。這是否給了現任國中小校長極大的操作空間,在遴選過程中有恃無恐,進可攻退可守?

本校辦學績效素有口碑,應該是「眾多」候聘校長選填意願時值得考慮的標的。

校長之職何等重要,實不該虛位以待。但同額競選既無競爭又沒可比較,如同球場上僅有一方球隊,請問,觀眾怎樣期待一場精采賽事?評審將如何盡責判定勝負?

候聘校長若屈服於內部壓力,論資排輩,高舉校長期別、倫理大旗,任人擺佈,沒有一點風骨,不敢舒展抱負,豈只令人唏噓。今年候聘校長中不知可有清流之士,敢勇於創新突破窠臼,願做中流砥柱。盼望選填本校之候聘校長不是「協調」後產生的唯一人選。

建議有志於本校之候聘校長,不妨多深入了解學校現況,體會本校組織文化。我試舉例一些個人想法,就教候聘校長。

1.能否與教師同甘共苦,以身作則

本校週邊交通複雜,校園安全是首要工作。朱校長任內已建立起校長新形象,早晨到校後不會只待在門口和家長、學生打招呼,也不僅僅巡視校園而已,更多時間是風雨無阻陪著教師同仁執勤交通導護,中午、下午時段也鮮少錯過。

請問候聘校長,您對愛心導護工作有無深刻體驗?您大算用什麼具體行動和教師並肩共同承擔校務工作?

2.能否凝聚共識,重視溝通與協調

本校教師專業素質高,民主素養深厚,對校務興革常有多元意見。本校召開各項會議皆廣納教師意見,傾聽並尊重教師建言,遇重大爭議也會適時徵詢教師會意見。

請問候聘校長,您了解本校教師會在校務發展扮演何種角色?您在現任學校是採行何種決策模式,您與教師意見相左,如何決斷?

3.能否尊重專業自主,以學生為主體

本校極為尊重教師專業,為讓教師安心教學不受干預,不會招攬太多專案計畫或活動,加重教師負擔而影響正常教學。這些年本校在各項活動或競賽中表現優異屢獲佳績,不啻是教師專業與敬業表現,以教學活動為優先考量之成果。

請問候聘校長,您對正常化教學的認知為何?在您現任學校,教師對您這方面的評價又是如何?

4.可有魄力與擔當,能積極爭取學校所需資源

本校在教師授課節數、師資結構與進用、教師成績考核、人力運用與職務分配、校園建築規劃…都依法辦理,兼顧各方需求。會議決議事項須仰賴校長魄力執行,所需經費則須校長積極爭取與推動。

請問候聘校長,您可有足夠能力與擔當,能處事公正並爭取本校所需資源與經費?

[@more@]5.能否正向激勵教師士氣,建立領導新典範

自康校長強調「公正情、人文心」,至朱校長提倡「傳承和諧溫馨校風」,學校不但融合人文情懷特質,校長思想作風亦能緊跟時勢,深具遠見及理性。

請問候聘校長,您如何兼顧創新與傳統?能否以具體行動真正落實並建立和諧安定的教學環境?


請辭新任校長遴選教師代表說明

今日(4/15)本人請辭新任校長遴選教師代表,請容我說明於後:

1.本校教師會制度與運作健全,由現任教師會理事長參與新任校長遴選作業,有其必要性與代表性。為讓理事長對外代表全校教師,本人請辭教師代表後,由陳昕貝老師遞補。

2.本人擔任縣教師會理事長期間,對本縣校長遴選制度與過程迭有評論及表達教師會主張,而今年新政府輪替後首次辦理國中小校長遴選,能否有一番新氣 象,是本人關注與關心之事。本人對今年本校候聘校長與遴選過程,將有自己的想法甚至評論發表,無法兼顧本校教師代表之身分,必須請辭。

3.現任朱校長第一任由我以學校教師會名義辦理假投票,續任第二任則由我出任教師代表參與校長遴選,就我而言,已多次代表全體教師,備感尊榮。今年新任校長遴選理應讓其他同仁有機會參與校長遴選過程。

綜上所述,請同仁見諒。

李慎文
99.04.15


洪蘭教授 你錯了

都什麼時代了,還信萬年校長這一套,如果校長表現不佳,難道放任學校向下沉倫幾十年?表現好的校長任滿八年,繼續借重其經驗和長才到另一所學校發光發熱,有什麼不好?我們怕的是校長遴選辦得不好,只為校長找學校(出路),一個蘿蔔一個坑,而不是幫學校找好校長。

好校長是不會寂寞的,到哪裡都會盡展長才,如果換了一個環境就不再營造良好校風,這豈不是適應不良或才能有限所致,該轉任教師就轉任,該退休就退休,有什 麼好怨的。當一個人不能貢獻所長時,難道還不知進退?不是有人要逼退校長,而是校長無能治理校務,透過公平公正遴選機制擇優汰劣,為校園謀取更好福祉有什 麼錯?

真正形塑校園風氣的人是全體教師和支持校務發展的家長,絕不是校長一個人獨力完成的(又是某些造神意識形態?),若非威權體制作祟或校長有獨特精神感召力量,校園數十年優良校風是集眾人力量及智慧而成。

若說學校特色是因校長而建立,當然中途換手會產生問題,事實上,現在的校務發展計畫依法要在校務會議中研討訂定,可傳承可修訂,校長的工作是擬定施政方針或具體做法,何有偉大至此-「四年一換,每天都在重起爐灶。」「結果為了除弊,犧牲了教育的目的。」

這種中小學校長遴選事務,沒有實務經驗如同外行人講內行話,聽聽可以,倒不必太認真。

洪蘭:走馬燈校長 難建立校風

2010.01.23
聯合報
洪蘭 
 
寒假前,我們送了一批書上山,讓孩子帶回家去看,希望他讀完,他的弟妹也會順手拿起來看一下。與我同去的一位退休校長說,在沒有學校評鑑之前,他只要走進 一個學校,看看校園整不整潔、學生有沒有禮貌,就知道這個校長的辦學如何。回想過去所看的學校,果然如此,真是一針見血,見微知著。

我好奇這麼有經驗的校長,為何才五十幾歲正在盛年就退下來了呢?他苦笑說:「鐵打的衙門,流水的官,走馬燈的校長」,現在的校長有責無權,現行的制 度也不允許校長發揮,做的再好,兩任八年一滿一定要調校,一調走,前功盡棄,新校長一切從新開始,有時甚至連校門都改了,因為不合他的風水。

我聽了好生驚訝,一個校風的建立需要時間,學生必須每天受到薰陶,潛移默化,出來才會與人不同。我初進北一女時,不知天高地厚,很想玩,因為遊戲實 在比念書有趣,但是找不到玩伴,校園中都是琅琅書聲,如不讀書,鶴立雞群,自己覺得很突兀,只好拿起書來假裝讀,久了,習慣成自然,就養成讀書的習慣了。

我高中同學的父親是新竹中學的校長———辛志平,我們去她家玩時,覺得新竹中學的學生跟我們不一樣,即使同樣是男校,新竹中學出來的學生也跟建中的 不一樣,這就是校風的影響力。校風是一個學校無形的校規,一個做得好的校長,應該要讓他持續做下去才會看到成績,如果四年一換,每天都在重起爐灶,也就難 怪現在的學校沒有特色了。

為什麼一直換呢?為了防弊。過去曾出過毛病,於是亡羊補牢。結果為了除弊,犧牲了教育的目的。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B.Schwartz說,「規則可 以防弊,但是太多規則(rules)會產生庸才(mediocrity)」。社會一直在變,規則的制定趕不上環境的變遷,更何況再好的規則都無法涵蓋所有 的情境。機器人為什麼不能取代人?因為機器人不會隨機應變(improvise),依情境把法條背後的精神實踐出來。我看過一位小兒麻痺症的女士,因沒帶 殘障證而不能買殘障票,她都必須靠枴杖才能行走了,如果這不是殘障,什麼才是?眼睛所見的事實難道不及一張紙印的證明書嗎?這就是Schwartz所謂的 沒有moral skill,不知道如何去做對的事。

這種實用智慧(practical wisdom)的不足是我們社會一大隱憂,但是這種實用智慧是教出來的,不是天生的(made, not born)。一個有智慧的人不一定是最聰明的人,聰明人沒有智慧反而會被聰明所誤,但是這個「教」不是在課堂教倫理學,而是建立典範,改變社會風氣,教育 要教的唯一東西就是品格(character),學生要學會尊重自己、尊重同學、尊重老師、尊重「學習」。有了品格其他德行自然會出現。當每個人都有實用 的智慧時,院長就不必刻震怒的章了。

(作者為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校長好氣魄 「續任校務發展概要」率先po上網

open_img('attachments/200904/0940312731.jpg')

剛剛閱覽了本校朱校長的續任校務發展概要,順便查閱另外六所國小續任校長的學校網站(力行、竹林、竹安、四結、龍潭、南山),沒有任何類似資料可以參考。 縣政府都還沒有完成校長遴選網路說明會活動程序,校長即率先將續任校務發展書面資料上網公告,這種氣魄(或者說不怕人家較量的豪氣),大概會創下本縣第一 例了。

值得一提的,校長在未來四年校務發展的「經營策略」、「結語」,皆納入「校園民主」,衷心盼望校長能秉持以往「溝通、尊重」原則,讓未來校務持續發展與進步。

下載:校長續任校務發展概要


對近日幾則校長新聞的想法

教師恢復課稅問題及相關配套由教育部和全國教師會協商,這是立法院決議的,也符合勞資雙方協議的精神,全國校長協會跳出來表示意見不是不可以,但是要廣邀家長及校務行政代表參與課稅協商,這是什麼邏輯?

本縣教育處長表示因有一方團體(縣校長協會)不認帳,所以開會的口頭協議不算數,因此今年本縣校長遴選,學校不能自辦說明會,縣府也不辦。教育處搞 個上網公告,宣稱作法更公開,可是校長出缺學校想要的,是能與校長候選人進行互動與詢答。校長辦學理念說明會又不是洪水猛獸,何必阻擋,況且校長平日威風 八面,怎會經不起考驗?有些初任校長或具備候用校長資格等候聘校長的資歷與品格,恐怕也不易打聽,不辦說明會,說句難聽話,多數家長、教師連候選人長得圓 的扁的都不知道,這樣豈不奇怪?

如果片面推翻口頭協議破壞和諧情形一但開了先例,那爾後各團體誰敢去開縣府閉門會議?校長協會抵制縣府辦理說明會,究竟算不算是另一種自肥作法呢?

公立高中校長參與學校說明會已是常態(本縣公立高中及外縣市都有例可循),本縣國中小校長何必搞神秘。北一女周校長連任失利起因於校內溝通不良,若 本縣國中小校長連參與遴選都要迴避說明會,只有單方面論述表白(網路公開校長辦學理念),沒有實質互動詢答,將來入主學校後難保不會如法炮製,缺乏溝通素 養。台北市松山高中在校長遴選前民調有九成支持候選人,成功高中則在校長遴選前的民調有超過九成的教師、家長表示反對候選人,最後的結果都被北市府校長遴 選委員會尊重。綜觀遴選結果,有人遴選失利,有人遴選成功,最終取決於校內家長、教師的意見,這不是反映了學校選校長的遴選精神嗎。

縣府對國中小校長遴選的思維,假使還停留在「推薦」最「適當」校長候選人給校長出缺學校,實際上卻僅止於「大風吹」,玩「一個蘿蔔一個坑」為校長找位置的把戲,忽略學校真正的民意,我想,學校反彈的聲浪,始終不會停歇的。

中小學校長遴選 宜縣上網公告
 
聯合報
2009-04-10
記者吳淑君

宜蘭縣中小學校長續聘任遴選將於月底展開,縣教師會昨天批評教育處未守誠信,舉辦校長遴選說明會;教育處長呂健吉說,此事因校長協會異議而作罷,教育處正研議上網舉辦校長遴選說明會,讓各界都可以上網看校長辦學理念,作法更公開。

呂健吉強調,透過網路公開校長辦學理念,每人二千多字,不限遴選委員,大家都可以上網看,作法更公開,由於這是各縣市從未有的新嘗試,細節部分還要討論。

宜蘭縣教師會表示,國中小校長遴選經常出現黑箱作業等流言,該會去年底建議比照台北縣市舉辦校長遴選說明會,由縣政府以公開、公平方式,讓遴選委員、家長、教師能深入了解校長未來的治校理想。

縣政去年底邀相關單位開會,會中決議「由縣政府統一辦理遴選說明會,不開放各校自辦,惟應先訂定相關細節辦法與作業流程據以辦理。」但3個月過去了,縣府卻推翻該決議。

呂健吉表示,當初那個會是口頭協議,無書面紀錄,校長協會後來有異議而作罷,教育處今年已打算修法,由縣府舉辦校長遴選說明會,加強法制化,目前協調中,沒有違背誠信。

北一女校長周韞維 連任失敗

聯合晚報
2009-04-11
記者姜穎
 
激戰2小時校長遴選成辯論大會別的學校30分鐘結束北一女這場拖了2小時周韞維極力辯護委員會仍投下反對票

備受矚目的台北市高中職校長連任、轉任遴選今天展開,北一女中校長周韞維是否連任備受關注。今天上午,遴選委員會就北一女校長連任案,經2個小時冗長討論,周韞維雖在會中極力為自己辯護,爭取連任,但表決結果仍否決周韞維連任,周韞維確定無法續任北一女校長。。

今天上午登場的北市高中職校長連任、轉任遴選,上午9時30分在北市健康國小展開,共有北一女、大同、大理、西松等9所學校參加。上午遴選現場氣氛冷熱分明,部分學校派出家長會或學生組成的「啦啦隊」為連任校長打氣。

日前引發一連串「逼退」風波的北一女中校長連任案,氣氛明顯不同。多數參與遴選的校長都大大方方從校門進入會場,周韞維卻選擇由地下室停車場進入,刻意避開媒體。

北一女校長周韞維7月任滿,但校內老師罕見發起連署反對她連任,還獲得不少家長、校友連署支持,甚至有校友和學生在網路上發聲,認為周韞維不該再連任。

上午的遴選以學校名稱首字的筆畫排序,依次遴選。因此,北一女中是議程中第4所學校。上午9時30分開始遴選,大同、大理、文山特殊學校的校長連任遴選,都在30分鐘內完成。

唯獨北一女周韞維連任案,約從上午11時10分開始,討論持續2小時。現場官員表示,遴選委員提出許多意見,包含校內師生不滿的諸多連署及爭議,周韞維極力為自己辯護,爭取連任。足足討論了2個小時,才進行投票,結果仍對周投下反對票,周連任失敗。

北市高中校長遴選審議 否決北一女校長連任 

中央社
2009-04-11     
記者陳俊諺、陳亦偉

98學年度台北市立高中校長連、轉任遴選審議作業今天進行,其中最受關注的北一女校長周韞維連任案,經遴選委員激烈討論並表決,否決周韞維連任,周韞維確定無法續任。

台北市高中校長連任、轉任遴選今天在北市健康國小展開,共有北一女、大同、大理、西松等9所學校參加,部分學校還派出家長會或學生為連任校長打氣。周韞維7月任滿,但日前校內老師罕見發起連署反對她連任,還獲得不少家長、校友連署支援,使得周韞維連任案備受矚目。

遴選會議以校名首字的筆畫排序依次遴選,北一女中是第4所學校。與會人員轉述,前3所學校大同、大理、文山特殊學校的校長連任遴選,都在半小內完 成,但輪到周韞維時,在場委員討論激烈,也提出許多意見,周韞維則為自己辯護,爭取連任,周韞維案討論近2小時才進行投票,多數委員投下反對票,周連任失 敗。

台北市教育局主任秘書林信耀表示,遴選委員會的共同意見是,對周韞維工作上的努力給予肯定,但考量她在近4年任期中,未能化解校內教師及家長對於她 連任的疑慮,基於北一女中未來校務長遠發展,在聽取教師代表、家長代表及周韞維本人的說明後,由遴選委員自主投票,做出不同意連任的決議。

民調九成反對 南湖校長轉任成功遭否決
 
聯合報
2009.04.12
記者邱瓊玉
 
昨天在健康國小登場的台北市高中職校長連任、轉任遴選委員會,參與遴選的九校,共有北一女、成功、西松、南湖等四校出缺,廿五日將舉行第二階段校長遴選。

昨天上午的北市高中職校長連任、轉任遴選委員會,有北一女等九校參加,其中西松高中校長陳總鎮申請轉任松山高中、南湖高中校長謝應裕申請轉任成功高中,其餘七校皆申請連任。

會場外不少家長會、學生為校長加油打氣,當大同高中學生們得知校長李慶宗連任成功,還開心的把校長抬起來慶賀。「啦啦隊」的表現,讓不少在校內晨運的民眾,紛紛詢問「誰來了」,還有人以為是「選舉到了」,得知是高中職校長遴選後,直呼「誇張」。

教育局表示,申請連任的七校校長,僅北一女遭否決,其餘六校,包括大同、大理、陽明、復興、麗山、文山特教都成功。尋求轉任的西松高中陳總鎮成功轉任松山高中,希望轉任成功的南湖高中校長謝應裕則遭否決。

外傳,謝應裕與陳總鎮本來都希望轉任至松山高中,但根據松山校內教師、家長的民調,超過九成都希望陳總鎮擔任校長,此時成功高中因校長朱燦煌提前申請退休,成功高中出缺,謝應裕轉而申請轉任成功高中。

成功曾在遴選委員會前,針對謝應裕是否擔任校長一事做過民調,當時有超過九成的教師、家長表示反對。謝應裕昨天電話關機,未作回應。

教師課稅 中小學校長協會:應專款用於教育

中央社
2009-04-09  
記者陳舜協

國家財政困難,軍公教課稅問題常被討論。中華民國中小學校長協會今天表示,考慮國家財政、社會觀感,支持國中小教師課稅,但應專款用於改善教育的軟、硬體設施。

中小學校長協會理事長張榮輝今天表示,為了解教師對「教師課稅」議題的立場,協會曾對8772名在公立國中、國小任教教師進行取樣調查,結果發現有 7成受訪者同意或非常同意在保障基本權益前提下,恢復課稅;8成到9成受訪教師要求增加行政職人力、教師免兼行政職、降低教師授課時數等。

張榮輝指出,研究發現大部分國中小教師不反對恢復課稅,但要求保障教師權益,中小學校長協會綜合考量後,決定支持國中小學教師在最短時間內即恢復課稅,但課稅所得應專款專用,優先用來全面提升教師素質、更新教學設備及汰換老舊校舍。

他還說,未來國家財政豐裕時,建議提高包括導師、科任、特教、幼稚園老師及主任、校長等教育人員津貼各新台幣1000元,並擴充學校行政人力。

此外,張榮輝建議行政院討論軍公教恢復課稅政策時,應廣邀家長及校務行政人員代表與會,目前只邀請教師會參與決策,無法代表所有教育人員意見。


辦校長遴選說明會 縣府、校長們在怕什麼?

一談到「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校長們常掛在嘴上的一句話:「老師,你在怕什麼?」,還動不動就恫嚇老師,此時不先做教師評鑑,待全國實施後就很難適應。尤其可能面臨超額教師的學校,多少也想藉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給教師一些壓力,當作實施教師評鑑的藉口。

反觀校長遴選制度和實施辦法,幾乎年年修正,感覺好像量身訂做一般,連學校自辦「校長理念說明會」都禁止,好不容易縣府要統一辦理說明會,卻遮遮掩掩舉棋 不定,令人啼笑皆非。還沒辦理校長遴選,我看校長的胸襟和氣度先打了折扣,這又算哪門子「維護校長尊嚴」。我倒也想問一句:「校長們,你在怕什麼?」

縣政府要不要遵守誠信原則,展現恢弘執政氣度,有沒有魄力效法外縣市行之有年的經驗,改變校長遴選制度朝更健全的方向邁進,我們拭目以待。

98.04.09
社團法人宜蘭縣教師會新聞稿

政府教育決策應重誠信

98年度宜蘭縣國民中小學校長遴選作業,一個月後將陸續展開,本會呼籲宜蘭縣政府能秉持誠信原則,辦理續任、現職及新任校長遴選說明會,並儘速公布其相關細節辦法與作業流程。

過去這幾年,國中小校長遴選作業時常出現黑箱作業、內定人選或不明勢力介入等流言傳出。而且遴選作業時程急迫,校長只有5分鐘進行治校說明,委員詢答只有20分鐘,短短的30分鐘要決定一所學校未來四年的校長人選,曾任遴選委員者無不視為不可能的任務。

有鑑於此,本會在去年底即向縣政府建議比照台北縣市已經辦理多年之校長遴選說明會,由縣政府以公開、公平的方式,讓遴選委員、家長、社區人士、教師 能深入了解校長未來的治校理想,並進行雙向互動溝通。縣政府曾於97年12月31日邀集教審會委員、校長協會、家長團體及本會推派代表召開校長遴選要點檢 討會議,其中校長協會還特別派出三名代表與會。會中決議:「由縣政府統一辦理遴選說明會,不開放各校自辦,惟應先訂定相關細節辦法與作業流程據以辦理。本 案請教師會提供相關資料供本府參酌研義。」。本會當天立即傳送台北縣市之校長遴選說明會計畫提供縣府參考。

然三個月過去了,縣府受制於壓力團體,違反誠信原則,以98年校長遴選作業實施在即無法辦理為由,推翻此項決議。遴選說明會在全國各縣市行之有年, 倘為避免由各校自辦而衍生爭議,我們支持由縣府主辦。遴選說明會相關規定並不繁雜,可以參酌其他縣市計畫,以縣府的高行政效率,儘速公布實施應無困難。

台灣教育環境已經來到「選校世代」,讓有理想、有抱負的校長能跟家長及教師說明自己的教育夢想,讓宜蘭的教育辦得更好,我們期待縣政府能給這些校長們一個圓夢的機會。

新聞聯絡人:理事長 朱堯麟    TEL:0912037448


對今(98)年光復國小積極參與校長遴選的看法

今年光復國小校長出缺,因為要遴選新任校長,所以該校教師會上個月即啟動校長遴選小組機制,於2月25日辦理校長遴選座談會,3月10日該校公告校長遴選座談會紀錄並將訊息張貼教育處網站首頁「學校公告欄」,廣為宣傳。

對照去年縣政府不准學校自辦校長候選人說明會,這種小鼻子小眼睛的作風,實在令人不敢苟同。以往校長協會曾發表相同言論,似乎學校辦理校長候選人說明會,校長的尊嚴就會受到損害。其實,校長候選人參加學校說明會,與校內教師對談增進彼此了解,於校長尊嚴有何損害?

前幾年國立羅東高中校長出缺,該校為了解校長候選人治校理念與人格特質,也在校內辦理校長候選人說明會,當時我受邀列席,感覺高中老師對校長候選人的能 力、品格以及關心校務未來發展方向,與國中小環境並無二致,我未曾發覺出席說明會的高中校長候選人有何為難之處,更不覺得候選人尊嚴因此有任何損傷。

我想,一位想帶領學校發展的領導人,怎會懼怕參與學校教師對談會,將校長尊嚴無限上綱?禁不起校內民主程序、欠缺溝通素養的候選人,就算獲得縣府遴選委員 青睞,那又怎樣。校長遴選早已不是官派,把校長當官來做,自以為獲得上級「器重」,卻不知學校教師積極參與校長遴選的原意,是想「借重」校長候選人長才, 為學校長遠發展奠基。

本校教師會4年前在同仁支持下,亦自辦校長候選人說明會,除了讓候選人暢談治校理念,也開放校內教師向候選人提問。辦理說明會的實質意義,在於凝聚校內教師共識,將學校多數教師的意見向縣府校長遴選委員會如實表達,爭取遴選委員的支持。

從本校及光復國小主動為校舉才的具體作法,可看出兩校教師的民主素養足為他校效法。也唯有更多學校或學校教師會力行「由學校找好校長」勇於爭取好人才,以民主程序了解校長候選人能力與特質,才能避免「由校長找好學校」的情形。

光復國小98年校長遴選具體做法

校長遴選座談會
校長遴選座談會紀錄公告
對於校長人格特質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