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發燒 先找出病因
小孩發燒 先找出病因
2010-10-4
自由時報
黃楓琳(作者為桃園縣大溪誠德耳鼻喉科診所護士)
當孩童突然發燒時,父母或許會急著想把燒壓下來,事實上,如果病因未除,還是會發燒,因此還是要找出病因,只要病好了,自然會退燒。要把發燒當作一種警訊,找出發燒的原因,對症下藥才是正確的方式。
◎發燒定義:
可測量體溫的地方很多,臨床上,口溫37.5℃、耳溫37.5℃、腋溫37℃、背溫36.8℃、肛溫38℃以上即是發燒。初生的嬰兒耳溫較不準確,建議量腋溫及背溫。
◎為什麼會發燒?為什麼會發抖、發冷?
人體的下視丘有一個體溫調節中樞,當人體感染病原時,引起白血球反應,刺激下視丘的體溫調節中樞,當設定溫度被調到39℃時,身體藉著肌肉打顫收縮產熱,或者減少出汗散熱,將體溫提升到39℃為止。所以發燒前,可能會發冷、發抖、手腳冰冷,之後才高燒。
◎為何發燒大部份發生在半夜?
因為嬰幼兒身體的含水比例較成人高,只要輕度缺水就影響散熱,容易發燒。孩子生病的時候,體力變差,睡得久。夜間長時間不進食喝水,體溫當然升高。
◎需要急著退燒嗎?高燒會燒壞頭殼嗎?
在身體因發燒而不舒服時,才必須退燒。有時會讓病人服用退燒藥是因為發燒讓人不舒服,例如:食慾減退、吵鬧不安、心跳快、全身痠痛、頭痛、四肢無力 等。如果暫時退燒,病人就會舒服一點,但必須找出病因加以治療。而發高燒本身,是不會讓「腦筋變壞、智能變差」的,只有腦炎、腦膜炎等腦質本身受疾病破 壞,才會傷及智能或感官機能,而非發燒把人燒笨、燒聾了。
由於嬰幼兒體溫控制中樞穩定性不如成人,輕度的病毒感染也可能高燒40℃。
◎發燒處理方式?
●最重要是要觀察有沒有其他病徵,及小孩的活動力和進食情形。
●發燒時,首先是大量補充水份、維持電解質平衡。
●發冷、發抖時,應注意保暖;發燒時,注意散熱。
●使用冰枕、洗溫水澡、使用退熱貼等來幫助散熱。
●安靜臥床休息及充分睡眠,避免給予過度刺激、避免情緒激動。
●經專業醫師評估後,正確使用退燒藥。
●舒適通風的環境,棉質易吸汗及散熱衣物。
●若食慾不好可以少量多餐。
◎給父母貼心的話:
預防發燒最佳方式是大量補充水分。家中應具備體溫計,只要不是高燒不退、孩子的活動力不受影響,持續觀察48至72小時即可,家長不用過度緊張。
正確診斷發燒的原因需要專業的判斷,即時燒退了,仍應找專業醫師評估,特別是嬰幼兒,絕不可輕忽喔!
做好個人衛生 健康才能滿分喔
轉知99.08.27健康中心公告
1.夏季疫病猖獗,腸病毒又見2歲的重症病例,請學童注意個人衛生(多洗手),不要把病毒細菌帶回家。
2.提醒家長:為了孩童健康,發燒生病須待退燒24小時後再來上學喔(給假2天),請家長協助配合!
預防腸病毒 請落實正確的洗手5步驟
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統計四月份傳染病監視週報,資料顯示全國腸病毒平均罹病率已經創下新高,為了降低學童感染腸病毒之機率,杜絕校園疫情蔓延,請小朋友落實正確的洗手5步驟,做好個人健康與衛生管理。
[@more@]請家長協助配合事項:學童若經醫師診斷(疑似)罹患腸病毒,應請假在家休息至康復為止。
洗手5步驟(濕、搓、沖、捧、擦)
814原則
高級中等(含)以下學校已於98年11月16日起,陸續開始H1N1新型流感疫苗之集中接種作業。多數人於接種疫苗14天後,開始產生免疫抗體,而 預估團體中80%人員具免疫力後,即可產生「集團免疫」效果。爰此,H1N1新型流感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修訂98年8月18日公布之「因應新型流感高級 中等以下學校、幼稚園、補習班及托育機構開學後防治及停課建議」,凡符合「81! 4原則」之學校可不再適用「325停課標準」,惟所有學校仍應持續執行相關防護措施。
一、免除停課者:符合「814原則」之學校
(一)814原則:學生接種率達八成以上,於達八成當日起算14天後之次日起,即符合「814原則」,惟生病學生仍須在家中休息至症狀解除後24小時。
(二)認定方式:以「全校」或「年級族群」(國小部分)為單位認定,不以班級為單位。
1.國中、高中(職)學校以全校學生計算接種率。
2.國小學校分為一至三年級及四至六年級二族群,個別認定是否達到「814原則」,一至三年級以完成二劑、四至六年級以完成一劑分別計算其接種率。
3.幼稚園以全校學生完成二劑計算接種率。
4.各級學校如有二種學制以上者(如高中部附設國中部、國小附設幼稚園及高職附設補校等),按學制分別予以認定。
5.托育機構及補習班依學制比照上述原則分族群認定。
6.學校學生接種率授權由各級學校自行計算及認定,並於認定達「814原則」後通報教育主管機關。
7.幼稚園、托育機構及補習班由於接種作業並非集中辦理,機構應調查學生個人接種狀況後(如接種紀錄)統計接種率。
二、實施停課者:未符合前開「814原則」之學校,依「325標準」停課。
(一)建議停課時機及期間:高級中等(含)以下學校、幼稚園、補習班、及 托育機構,於3天內同一班級有2名以上(含2名)學生經醫師臨床診斷為感染流感時,建議該班停課5天(含例假日)。患者則應至症狀解除後24小時才能返校上課。
(二)當學校有班級停課時,應考慮暫停各項大型活動,如班際活動、社團活動、運動會等,並取消以跑班方式授課。
(三)停課學生不應再參加人口密集性活動,例如至補習班、安親班等人潮聚集場所。學校及家長也應維護停課學生之安全及督導學生不應參加人口密集性活動。
(四)有關課業學習部分,依教育部規定辦理。
(五)地方政府或學校得依本建議,研擬因停課衍生之退費或其他契約規定事項之相關權宜措施。原則上,因停課所衍生之退費問題,依收退費規定或契約規定事項辦理,如未訂定契約者,學校或托育機構應依因應停課而無須再行支付之成本(如餐費等)予以退費。
(六)單一學校、幼稚園、補習班、托育機構或單一縣市停課或停辦活動,由地方政府宣布;跨縣市或全國性停課或停辦活動,由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
三、由於大專院校與高中以下學校之課程實施不同,本停課建議僅適用於高級中等(含)以下學校,大專院校部份可視狀況,參酌使用本項建議。
四、相關防護措施如下:
(一)主動關心學生健康狀況:班導師或授課教師仍應注意學生健康狀況,惟學校不需全面實施學生量體溫之措施。有症狀學生應儘速就醫,並返家休息,至症狀解 除後24小時才能返校上課;住宿生罹病者(無法回家者),除就醫外,應予安置於宿舍中,至症狀解除後24小時才能參加團體活動。
(二)強化衛生教育宣導:加強勤洗手、呼吸道衛生與咳嗽禮節等衛生教育宣導,並落實執行。
(三)定期維護環境清潔:教職員工應定期清潔學生經常接觸之物品表面,但沒有必要使用漂白水等特殊清潔劑。
(四)加強通報作業:如發現突發群聚疫情,國民中小學、幼稚園、補習班、托育機構應依規定通知當地教育主管機關,必要時會同當地衛生機關處理。
新型流感「325」停課 教職員出勤注意事項
學校教師是新型流感防治不可或缺之一環,為預防學校班級停課期間,導師及科任教師仍遊走各班,造成防疫漏洞,依據H1N1新型流感中央流行疫情指揮 中心98年9月4日第24次會議決議,教育部據以公布「因應新型流感『325』停課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幼稚園教職員出勤注意事項」,相關規定如下:
因應新型流感「325」停課 教職員出勤注意事項
2009/9/7
資料來源:教育部
壹、 班級停課期間
一、 幼稚園教師及國民小學導師:因應班級停課,配合以停課登記,除在家自我健康管理外,並應聯繫該班學生,進行居家學習指導,協助學校傳達必要之防疫或復課訊息。
二、 國民小學科任教師、國民中學及高中職導師與科任教師:依教育部公布之教師自主健康管理監測表(如附件)進行自我檢測,並依監測結果立即就醫或維持正常教學並自主健康管理。
三、 補課:停課班級課務利用課餘時間、例假日及寒暑假補課。
貳、 教師確定感染新型流感
教師應即請病假,且不列入年度病假日數及成績考核之計算。
參、 鐘點費
教師補課之鐘點費及教師感染新型流感病假期間之代課鐘點費,應由學校支應,不足部分先由各直轄市、縣(市)政府相關經費項下核予補助,倘仍有不足部分,再專案報教育部補助。
肆、 教師如出現類A型流感症狀無法到校上課,應以病假登記,不列入成績考核計算;惟如經證實確認未感染新型流感,則應返校授課,若持續請假,則依病假處理,並列入成績考核之計算。
伍、 學校校長、行政人員(含兼行政職務教師)及工友(含技工及駕駛)於班級停課期間,應照常上班,至班級補課期間上述人員是否上班,由各直轄市、縣(市)政府決定,如補課期間應上班者,應核予補休或加班費。
陸、 私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之停(補)課及行政人員出勤,比照本注意事項規定辦理。
柒、 本注意事項得視疫情隨時調整修正。
教育部表示,一旦學校發生班級停課時,學校教師及行政人員應確實依注意事項規定辦理,另建議該停課班級的科任教師除填寫自主健康管理監測表外,如尚無發生 類流感症狀維持正常教學時,仍應做好自主健康管理(連續7天量測體溫、觀察是否有症狀:發燒>38℃、咳嗽、喉嚨痛…等、必要時戴口罩及保持良好衛生習 慣),並避免長時間、近距離與學生接觸,以防止疫情持續擴大。
何謂「自主健康管理」
「自主健康管理」:保持良好體能狀況,增強抵抗力,上學前量測體溫,平時勤洗手、有感冒咳嗽就要戴口罩、有發燒就要馬上看醫生,不要勉強到學校上學。
新型流感H1N1疫情持續升溫,若有疑似類流感症狀:發燒(>38℃)、上呼吸道感染、咳嗽、喉嚨痛、全身痠痛、噁心及腹瀉症狀等類流感情形,應立即戴上口罩並完成就醫。
開學後,呼籲各位家長加強貴子弟健康自主管理,維持良好作息,均衡飲食,適當運動以提升個人免疫力。若有上述類流感症狀而就醫者,請電告學校及導師並完成請假手續。
若發現確診病例,依教育部「325」原則辦理,即3天以內同一班有2人確診,該班停課5天,以降低群聚感染效應。
學生上學前於家中確實測量體溫,並填寫於聯絡簿上,若需要進一步衛教資訊,請隨時與本校健康中心聯繫。
請牢記:「勤洗手、生病應就醫、不上課、在家休息做好健康自主管理」。
延伸閱讀:
勤洗手,遠離病菌,健康沒煩惱
4月為腸病毒等傳染病高峰期,請家長配合「生病不上課」,避免群聚感染。
傳染病盛行期間,請常用肥皂或洗手乳洗手,確保個人衛生。
洗手5步驟
你會刷牙嗎?…
牙齦與牙齒連接處, 有0.2 mm 的縫隙,也就是牙周病的肇因點…..
一般人最常用的刷牙方式即在a光滑表面區不斷來回做大範圍長距離刷洗
此種刷牙方式往往漏掉預防牙周病最重要的齒頸牙肉區
使牙菌斑繼續殘留而持續破壞牙周組織
另外有些人曾聽過牙醫師說要刷牙肉旁邊的b齒頸牙肉區
可是卻仍然做長距離快速且用力的刷洗
如此容易造成牙肉萎縮或齒頸部磨耗 而在牙根表面留下刻痕
這也是不對的
將牙刷刷毛以45度角朝向牙肉輕輕地貼在牙齒與牙肉的接縫上
每兩顆牙做15次的短距離來回橫刷後再換下兩顆
如此的刷牙就像按摩一樣
除了可有效去除牙肉旁的牙菌斑,預防牙周病、蛀牙
又可避免因刷牙造成的傷害
你何樂不為呢?
此外 刷牙順序也相當重要
給自己訂個固定的刷牙順序
可確保刷到所有牙面而不會有所遺漏哦!
資料來源:網友轉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