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朝導師20節及專任22節之固定節數執行
宜蘭縣要落實國小教師授課節數降低並固定,實非難事。前幾年縣教師會和課發課談論過了,甚至教育部邀集各縣市代表開會時一一徵詢意見,當年宜蘭縣代表也表 示若配合2688專案經費,執行導師20節及專任22節之固定節數沒有問題,這幾年就是看各校實際上有沒有落實與執行。沒有朝導師20節及專任22節之固 定節數去執行的學校,最大問題在資訊是否公開,經費來源與運用是否適當,能否著眼於減輕教師工作負擔。
本校95年起即公開2688經費並換算成節數,發展本校特色課程用以減輕教師工作負擔,當年教師每週授課節數從導師21節專任23節降為導師20節專任 22節;97、98年再下修為導師19節。期間透過課務編配小組正式提案修正與詳細討論精算,校長亦展現誠意與魄力,最終始能水到渠成。
如同高雄縣亞平師所言:「只要應用2688專案經費,加上一點 『智力』和『魄力』,要落實國小教師授課節數固定降低並不困難」、「國小所有教師(主任、組長、導師、科任)授課節數固定,本來就是當為、應為、可為,只要沒私心,有何難為?」
[@more@]
相關訊息:
2009/12/11牛奶瓶報報
全國只有高雄縣最早落實國小教師授課節數降低並固定
98年11月13日,教育部函:【各縣市之授課節數應配合2688專案經費,朝導師20節及專任22節之固定節數執行。】
95年08月04日,高雄縣教師會早就公開建議:【國小教師授課節數應單一固定,導師20節,科任22節。】
高雄縣早就配合2688專案經費,落實導師20節及專任22節之固定節數,不只全國最早,而且是全國唯一。
高雄縣教師會當初設計制度和表格,經過和教育局的談判和折衝,合作精算所有教師節數,很快就做到了。
其實,只要應用2688專案經費,加上一點「智力」和「魄力」,要落實國小教師授課節數固定降低並不困難。
98年了,高雄市追上了,但其他縣市還未落實『國小導師20節及專任22節』,這些縣市的教育局和教師會要加油。
國小所有教師(主任、組長、導師、科任)授課節數固定,本來就是當為、應為、可為,只要沒私心,有何難為?
981113教育部公函
教育部 函
發文日期:中華民國98年11月13日
發文字號:台國(四)字第0980197979B號
速別:最速件
附件:審查意見乙份
主旨:檢送「99年度補助直轄市縣(市)增置國小教師員額(2688)專案」經費審查會議審查意見乙份,詳如說明,請 查照。
說明:
一、依98年11月2日99年度補助直轄市縣(市)增置國小教師員額(2688)專案經費審查會議決議辦理。
二、各縣市計畫之補助原則應依據各縣市之需求,提出詳細補助原則說明及補助各校經費之編列方式。
三、依據本部台國(四)字第095127665號函95年8月18日研商國民小學教師授課節數事宜會議紀錄決議略以:為配合軍教課稅之實施,各縣市之授課 節數應配合2688專案經費,朝導師20節及專任22節之固定節數執行。各縣市應於計畫中提出朝固定節數之經費編列相關說明,並於預期成效中補充,實施本 計畫下教師可減少之授課節數。
四、99年度2688專案經費計畫審查結果,高雄縣高雄市業已通過,其餘23縣市之計畫依據相關意見補充說明及修正之(如附件)。
五、請各縣市依據審查意見修正完畢後,於98年11月20日前以電子檔回傳本部承辦人信箱lilianhuang70@mail.moe.gov.tw,報部再審查。
正本:臺北市政府教育局、高雄市政府教育局、臺北縣政府教育局、各縣市政府
副本:本部國教司(含附件)
國小教師授課節數會議之評論
學校本就有教學團隊與行政團隊,任何行政事務推動有賴教師協助,教師在教學事務上同樣需要行政奧援,這是魚幫水,水幫魚的問題。當初教師授課節數不 同,即在勞役均分的原則下有所區別,甚至保留彈性區間,但就是有學校行政單位資訊不公開,不循民主機制討論校內各類教師合理授課節數,嚴重的還徇私對某些 教師减授課,程序不公開,如同密室協商,造成教師間彼此不信任的心結存在。各校課務編配小組若無法整合校內教師意見,或受制於校長個人意見,很難有公平的決議,甚至淪為橡皮圖章。
教師不願兼任行政工作的原因有很多,單方面以學校行政事務龐雜來論述,恐怕以偏概全,更不必和課稅配套有所牽扯。
老師不願兼任行政工作可能因為生涯規劃與發揮專長,例如寒暑假不願到校辦公、不善辦理行政業務、對教學與輔導工作更專業…;也可能因為校長不善 溝通無法有效領導,以致老師不願屈就行政職務;也可能校內人事傾軋鬥爭,氣氛不和諧。這跟研商各類教師合理授課節數,其實沒有很直接關係。
本縣研商授課節數還扯到課稅案,實在令人匪夷所思。課稅配套不是只有增加導師費,還有優先補足各校行政和輔導人力一項啊,如果真是因為學校行政事務 龐雜,那就更應補足人力來因應,遠比給行政人員減課來得長遠有效且更實惠。更重要的是,教師會在課稅配套提出增加國中小導師費,不是著眼於授課節數的合理 分配,是希望拉近與高中職、大學專科學校導師的水準,讓國教導師的工作長久以來被忽視而有所彌補。不明究理胡亂論述,這樣的結果寫成紀錄公諸於眾,不知縣 外教師看了會怎樣想。
陳前總統在2000年競選總統的教育政見,提出將國小教師員額編制由每班1.5人提高為2人,上台後卻跳票,教師會為求落實總統競選政見跟教育部協 商後採折衷方案,即各校優先補足1人約60萬的經費,權充人力替代,降低國小教師工作負擔,這就是2688經費的由來。只是這項教師會爭取來的經費,各縣 市都有創意的用法,像本縣就曾拿去補貼國教輔導團經費,所佔比例還很高,根本沒有落實減輕教師工作負擔的原意(或可將2688經費發展學校特色課程,但須 聘任專長教師,減輕一般教師授課負擔),所以後來教師會主張將2688經費換算成節數,直接用來降低教師授課節數,避免縣市或各校校長發揮創意挪作他用, 與教師會每年要求教育部編列2688經費預算的用意背道而馳。本縣此次將2688經費運用原則明訂優先固定教師節數,剩餘經費再來發展學校特色課程或酌減 行政教師授課節數,只是回歸基本面。希望縣內各校課務編配小組要能體認事實,多方考慮勞役均分原則,秉持公平正義精神,為各類教師合理授課節數做最好的規 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