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研習課程DM–善待普通班特殊學生.doc
研習說明:普通班級內的“特別的孩子”比例不少,也許他們不是「不聽話」、「不服從管教」,只是他們「無法聽話」或「無法服從」,非不為也、實不能也。或是,他們真是有點“怪”!如果您想進入他們的內心,請參與暑假7/8~7/10的研習,請老師自行上EIP報名參加。
【相關文章】
全新的繁體中文 WordPress 網站《宜蘭部落格教育平台 網站》
[@more@]
研習課程DM–善待普通班特殊學生.doc
研習說明:普通班級內的“特別的孩子”比例不少,也許他們不是「不聽話」、「不服從管教」,只是他們「無法聽話」或「無法服從」,非不為也、實不能也。或是,他們真是有點“怪”!如果您想進入他們的內心,請參與暑假7/8~7/10的研習,請老師自行上EIP報名參加。
【相關文章】
這兩年,我們班有一個學習障礙的孩子阿月﹝化名﹞。
中年級開始,她便“很有名”。被同儕排擠、欺負、霸凌…..族繁不及備載,中年級老師也盡力的處理,不過 她被排斥的情況還是時有所聞。高年級,當我知道她在我們班時,我便積極尋找如何化解這種窘境的方法。
開學不久,我的處理策略便是利用偶發事件,糾正同學不當行為。 配合班級經營與輔導策略「舉例與說明」 阿月的情況。處理過幾次阿月與同學衝突之後,班上同學也知道這個老師比較“堅持”,會處理到底,以及能容 許的尺度到哪。所以大家也就不敢隨意欺負她了,但我認為,這只是表面上「對老師的服從」,大家心裡其實尚未接納他。 而阿月,從谷底升天,他知道老師挺他,對我非常喜愛,常送小糖果等來表達對我的感謝。﹝詳見班上 有個資源生﹞
五下,我們討論「不是我的錯」繪本,我期待經過討論,他們能體會到班級是一個 互相牽連,應對「人」尊重,也要善盡體貼的團體。每個人表達的方法不一樣,如果大家能對彼此關懷,那就是一個良善的 交流。我們在討論過程中,有一中年級常欺負阿月的孩子仍調皮的說,他覺得之前欺負阿月「沒有錯」。也許是群眾的壓力 讓他故意有有這樣的叛逆反應來保護自己。但,我仍請大家思考:如果阿月的媽媽來了,坐在前面,請問你會怎麼向她說明?
據我觀察,之後班上的同學在班上不會隨意去逗弄她,或覺得以欺負她為樂。雖然在我及大部分老師的任課下阿月與同學均 相安無事,但卻發生很多「在科任課的衝突」。漸漸的,阿月的情緒越來越大,只要有同學對她講話大聲,或者老師處理不順她意,她便會在教室大哭大鬧,其他同學也無法上課……雖然其他同學也盡量冷靜,不隨之起舞,但事實是,阿月的情況 似乎不太對…. 阿月越來越會鬧脾氣,甚至生氣就往教室外衝,在校園一角坐著,甚至有一次在圖書室躲起來…….
接下來,發生一個事件,讓我重新省視我的作法是否正確….
[@more@]應該是六上的時候,阿月與班上同學A發生衝突。我詢問了一下,原來是在情緒上 較衝動的A認為阿月在科任課一直看他,他一直叫阿月不要看,甚至低聲下氣的求她,但她還是看。想不到老師聽到A在私下 一直說話,便罵A,讓他受不了衝出教室。我理所當然的站在阿月的立場思考,並問同學A可以怎麼做,會較恰當?這時,同 學A激動的哭著回答我,他說:「我知道我不對,可是我覺得老師妳真的太偏心了!這樣讓阿月越來越過分,她看我的眼神 讓我受不了,我真的很想扁她!」
我在當時真的能感受到A的痛苦,我說:「好的,我會處理!」
接下來,我跟阿月說明,如果她在課堂上任意情緒發洩,干擾課堂秩序,我則無法「保護你」!有問題要跟老師說明,老師 會幫妳處理,只用大哭的方式根本無法解決問題。為什麼我會這樣說,因為除了同學A,我詢問中年級的老師,她也說她中 年級不會這樣大發脾氣,甚至衝出去。﹝是我太護衛著她了嗎?﹞
所以,之後我的態度修正,不再對阿月特別偏頗,如果阿月有錯,也是如同其他同學一樣糾正。一開始,她也對我發脾氣, 說她要回家,我跟她說:「每個人都要上學,如果不上學警察還是會帶妳來上…..」我嘗試著用她能理解的方法,讓她知 道用「大哭大鬧的方法」是無益的,心裡憤怒的野獸不能越養越大,要想辦法解決問題。﹝因為六年級她的幾次鬧脾氣都是 她誤會了班上同學,或她以為人家是在笑她。﹞
目前,阿月也要畢業了,他與同學的衝突幾乎沒有,在班上有一個好朋友。她變得比較不會亂生氣,或用大哭等方式想要引 起別人對她的同情,實際上卻影響上課秩序的行為。「她進步很多」一個科任老師說;「我覺得你們班很棒,都不會去欺負 阿月」另一個科任老師說。
但我仍覺得不足夠,這樣就是「全面接納她」了嗎?經過兩年的相處,大家都知道如何與阿月對應比較不會有狀況,或降低 嚴重性,但,只能這樣嗎?
我想找答案。任何一個弱勢的或在情緒反應較激烈的孩子﹝嬰幼兒氣質量表﹞都能讓班級在瞬間面臨難題,你是否也曾遇到這樣的類似問題呢?也許,我們可以一起去找答案。
提供一個資訊:
暑假有一個「正向管教」的系列研習,這次的主題便是「意識會談與融合教育」。
日期是:98年7月 8日(星期三)~ 7月10日(星期五)8:30~17:00。
開放給教師50名、非教師30名。
費用1000元﹝包含講義及午餐、豐盛的茶點與講師的交 通住宿費﹞,講師不領鐘點。
非教師要報名的可透過mail給我 any@ilc.edu.tw
詳細課程內容請看 正向管教與融合教育課程表.doc
畢業前,六年級師生為了畢業表演而緊鑼密鼓的準備著。
在四月中,我們三班老師討論後就決定男生與女生各準備一個表演節目,每個節目人選均由三班組成。男生受到歌舞青春電影的啟發,以籃球為表現重點,要呈現「籃球舞」;女生則是勁歌熱舞。
男生的部份配合度較高,彼此都很好相處,尤其有幾個是籃球隊共甘苦過的朋友,所以怎麼操也ok。加上他們有現成的籃球舞蹈動作可以學,只要把動作簡化,整齊度出來便可。順便再參考一下網路上歌手的舞蹈動作,大致已經成形。
慘的是女生部份,由於我們班那幾位跳舞的舞蹈風格是走“辣妹風”,另兩班覺得那些挺胸的動作很….那個,所以當初要合跳的時候便已有些排斥。經由老師的開導,她們也同意了,但卻又因為選歌的問題,無法達成共識…造成雙方的嫌隙。A班認為既然是B班選的歌,所以要負責編舞;B班的雖然不會編,但也不想要聽A班的,質疑為什麼都要聽你們班的;C班的根本覺得那些舞蹈動作太成熟,從頭臭著臉跳,甚至有一同學提出不練,最後老師只好換人…
另兩班的同學說:「既然他們班那麼會跳,他們班表演就好了啊?」
[@more@]師:「但這是你們的畢業典禮,每個人都有義務參與典禮活動。」
我們班內幾個比較會跳的女生默契足夠,她們也不想跟別班合。
師:「儘管如此,你們也要學習如何跟意見相左的人合作,這也是一種學習。」
於是大家都呈現十分不積極的態度,有不管帶領人的教學,在一旁玩手機者;有帶功課去完成者;也有在閒聊的、嬉鬧的……眼看著表演將近﹝剩18天﹞,卻還有一大半還沒編好,實在令人心急,從兩三天前開始,老師只好介入督導。要他們回家參考網路想動作,但常常隔天來他們仍一副事不關己的態度,什麼準備也沒有…..
於是,熟女如我,還要幫他們想動作,數拍子,示範舞蹈動作。﹝真是“撩落去了”…﹞今天早上教的一個八拍的動作,有幾位學生較不會,我叮嚀他們要利用下課時間練習。結果中午練習時,我走進去看,有些人站著聊天,有人坐在桌子上玩手機….驗收動作又不過關,於是便很生氣的責罵他們的練習態度,尤其是某一班學生﹝非自己班﹞。回去前要求他們明天每人想一個八拍的動作,可以去尋找網路上的資源,明天驗收。我覺得事態緊急,已經要用“非常手段”,否則這個節目一定會開天窗了!
想不到隔壁班的學生有兩位,回去跟他們老師說他們不想跳了….因為我很兇,尤其針對他們班。老師知道狀況後也做了處理,他們老師覺得不然就三個都換掉好了…..如果他們配合度不佳的話。倒是我嚇到了,ㄝ….今天在罵完他們之後,我還把他們叫來安撫、溝通。並問他們:「今天這樣的情況感覺怎麼樣?….當然不好!我也不想如此,但事態緊急,如果大家都還不把它當一件重要的事,不花心力準備,怎麼會有精采的表演?……最後當然也傳達我相信他們能做得到…..。」想不到,有兩位同學,他們面臨壓力,仍跨不過去。
回來後我一直反省,我這樣的方式對嗎?我以為,我已經處理得很好了,為什麼會是這樣的結果?
【省思】
1.我們三班老師決定要「合作」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每班的風格不一樣,如果每班表演不同,會造成家長的比較,可能不太好。儘管自己班準備一個節目,練習時間比較好掌控,自己的學生比較了解個性,也比較願意聽從“自己老師”的指導,但我們仍堅持讓他們合作,體驗團隊的磨合、退讓、配合,為團體努力的歷程。
2.自己班的老師已經很了解學生,自己班的學生也很了解老師,兩年的相處,也知道老師的責罵是對事不對人,前一刻糾正你的行為,下一秒仍能保持喜歡你的態度跟妳有正面的互動。但別班的孩子不瞭解妳,對妳也沒感情,被別班老師責罵會比被自己老師責罵還要更難忍受……我太晚察覺了。
3.隔壁班老師說,可能是每個老師的風格都不太一樣,所以他不習慣妳的方式。而且她們也較放不開,不敢表演。就算有人舞跳得好,但無法跟人合作,甚至會帶動其他人的對立,這樣還是不適合讓他參與,也許換個人事情就容易解決了。
4.每班要選出三位表演同學,而每班表演同學的“產出方式”不太一樣。A班是直接指定,以上次舞蹈表演的表現決定;B班是由老師先選一個頭,再讓她去找人。最後這個B班選的“頭”則是去找她的好朋友參加。C班則是讓學生票選;這三種選人方式都會有些問題,A班直接指定的困難是,很難割捨其他也是表演傑出者;B班讓學生自行找人的缺點則是好朋友不一定是跳得最好的。 C班票選的缺點是,在票選時會有學生討論誰“五官美醜”的問題,傷人太深~~
5.我下次要留意,尤其是針對別班的學生,不要太直接。因為別班的學生你很少有機會能再讓他看到妳的“好”。明天,還得去找那兩位退出的來談一談,畢竟,沒辦法練舞表演,我仍希望存有師生情義。即使他們選擇放棄,這一關過不了,也不希望這樣挫敗的經驗影響他們往後面對人生挑戰的勇氣…….
……………………………………………………………………………………………………..
【後續發展】
1.這兩位學生退出的當天,該班老師即另外選定了兩位同學替補。前一天我要求他們回家搜尋並學習網路舞蹈動作,今天要驗收,除了那兩位新加入者之外,其他成員全部達到要求。接下來,只要把他們的動作「串」起來便可。根據他們的說法,這樣很有效率。
2.今天早上我沒時間去看他們練習,不過他們回來後都流了滿身大汗,主動編舞,也教新成員。
3.中午,我去隔壁班找了那兩位退出的同學,跟他說明當天我責罵他們的用意,是要讓他們知道事態之緊急,如果讓他們心裡不舒服,我很抱歉。想不到會嚇跑他們,我很意外….並請求他們在團練時到場,當後補人員,如果新成員熟悉度不夠,則要拜託他們演出。請他們到場觀摩是為了熟悉練習的進度,以免到時要請他們替補時又要重新再來,他們也同意了。
目前看來,這樣的結果還算差強人意,雖然傷害了他們,我也想盡力彌補,希望接下來順利完成,不要再給我出狀況啦~~~
【921大地震和any】
九二一大地震和any的教職生涯有密切的連結,1999年9月21日,我是一個剛教書20天的「新老師」。在宜蘭租屋﹝準備嫁人﹞,室友1人。那天剛好室友不在,凌晨,沒來 由的天搖地動,讓家人不在身邊的any更覺緊張。一陣陣的餘震牽動著any的神經,在黑暗中,傳來汽車防盜鈴尖聲響亮劃破夜的寧靜,窗外不安詭譎的氣氛似乎預告著不詳。﹝後來,有一位男士出面解救any,也就是現在any的老公。編者按:但any和老公絕對不是在921那天 認識的。編者按按:請不用去推算any老師的年紀。﹞
後來才知道此地震的恐怖震撼世界…﹝詳維基百科的說明﹞
有親戚住在南投,描述著那晚恐怖的情形,整面牆倒塌,地板像板塊移動錯開,他們一家人躲在廚房的餐桌底下……去探 望他們時,他們暫住在附近空地,怕有餘震,家也不敢回。現場有許多簡便物資與人力協助。開著車子逛了一圈熟悉的南投 市,許多倒塌的房屋宛如被炸彈轟炸過……不敢想像那些瓦礫堆下可能正埋著許多人….
電視上重複播放的畫面,有慘烈的死傷,也有獲救與重生,人性良善的一面也在災難時特別顯得可貴…..
[@more@]【紀念活動】
今年,九二一地震即將屆滿十年。親戚家的牆面地板早已整修好,南投與埔里在創傷之後也積極重建。而今,南投與埔里又 成了台灣島的世外桃源,都市人來此求得身心釋放、尋找童年回憶;也可去台中霧峰「地震博物館」體驗大自然的力量。
另外,根據「可靠線報」8月15日在紙教堂會有演唱會,六月份會規畫詳細內容與宣傳。
【客廳讀書會的邀請】
在此,any謹代表客廳讀書會,邀請“有意願與我們前往”的夥伴,在6月15日 前如能確定人數並告知any者,我們會在聯絡民宿時一起詢問喔!﹝編按:此「客廳讀書會」是竹林國小宋慧慈老師 所邀集,許多參與過寒暑假正向管教或意識會談研習者應該有聽過。宋老師說她們的客廳就是大家的娘家~﹞
【預計活動內容如下】
2.921地震教育園區 ﹝←官網﹞
3.由民宿業者所帶領的活動
賞螢、手工DIY、戲水…..﹝聽說埔里有許多特色民宿,會導覽與安排許多有趣的活動,這也是我說的“埔里的美妙”。 ﹞
相關網站:埔 里民宿網
4.由美麗的陶姐﹝陶曉清﹞為大家帶領「生命花園」讀書會。﹝此讀書會進行時,非「客廳讀 書會成員」暫時不參與!這時新夥伴就可以去附近遊玩。﹞
關於時間與人數,需要您的確定與回覆,回信請告知計畫停留天數、交通、人數及住宿 需求。﹝any@ilc.edu.tw﹞
◎天數調查:請問您要選擇停留兩天一夜,或三天兩夜?
1.兩天一夜。8月15日﹝六﹞~8月16日﹝日﹞ ﹝週六晚上有演唱會﹞
2.三天兩夜。8月14日﹝五﹞~8月16日﹝日﹞ ﹝可以安排一天去賞螢一天去演唱會﹞
◎交通調查:請問您將怎麼前往?
1.從台北搭國光號,約2個半小時。
2.從宜蘭搭火車到台中,到台中再想辦法安排。
3.自行開車。
◎人數調查:請問您與您的家人一共有﹝ ﹞位。 請15日前確定,以方便訂房。
◎住宿需求:兩人 一間、四人一間、或通鋪。﹝會打呼者及夢遊者請另外註明^^﹞
不能前往者,請回想一下﹝迴響一下,同音耶~~﹞:
1. 九二一地震發生時你的反應?
2.九二一地震與你的故事。
最近的國語進行到「寫紀念冊的日子」這一課,針對畢業前大家都卯起來寫畢業紀念冊有很多熱烈的討論。大部分女生都會買紀念冊拼命寫,但大部分的男生卻不買也不愛寫。為了讓大家更有離別的氣氛,於是我們把「日記」這項功課改成:每天寫給「2位同學」的畢業贈言。
內容可以寫「跟他的回憶」、「他的特色」、「給他的祝福」……從座號1號、2號開始輪,約20天就輪完了﹝為顧慮品質,週休仍是只寫兩位同學﹞。所以每天會有兩個小朋友收到全班寫給他們的畢業贈言。
[@more@]由於期待他們認真的看待此事,於是請收到畢業贈言的小朋友,選出男女各兩位寫得最用心,最能觸碰其內心的小朋友,給與「封神榜」蓋章的獎勵。
雖然只是裁切全開書面紙做的小卡,但畫上邊框之後仍覺得很有質感。小朋友都超級期待自己收到贈言的那一天趕快到來,甚至座號在後面的女生還建議端午節放假四天乾脆寫8個人好了。但老師考慮內容的充實性,畢業的離愁也要慢慢醞釀才有氣氛,仍只答應寫4位。
收到這麼多同學的祝福,開心哪~~~
【注意事項】
1.很多同學只署名英文名字,或是綽號,雖然現在對方知道,但10年後一定不知道這是誰,所以我要求他們還是要附註自己的名字。
2.盡量寫出對方“好的特色”,不要“給建議”,就算要把建議寫在期許裡也要留意婉轉用詞。
3.如果想給對方電話以方便日後聯絡,可以寫在背面。
4.有的同學不用老師的書面紙,去外面買漂亮小卡也是可以,但我不建議用信紙,因為~~~太難綁了啦!! ﹝見下圖﹞
5.同學最期待的也是老師的那張祝福卡﹝any自己的一廂情願﹞,所以老師也要寫給每一位小朋友畢業贈言喔!等全班輪完,就是全班寫給老師的畢業贈言了!﹝太好了,我也很期待呢!﹞
↑這位同學卡片背面也設計得太棒了吧!
像這樣把每個人收到的「畢業贈言」給束起來,當做全班給他的畢業禮物,是不是很有感覺呢?﹝有些小朋友真的很用心寫,也很用心設計,但內容不方便公開,所以大家各自想像喔!﹞
要畢業了~~唉~~
Weilan是我們系統裡一個很特別的人,在此小小群聚落卻同時開了三家分店:weilan的讀書筆記 、 小園芳菲 、迷戀翻花繩。不過因為金融風暴、生意難做,目前屬於「休業狀態」。
如果今年有蒞臨any部落格的,應知道Weilan是今年初這裡的常客,常給與any一些建議與想法。
因緣際會……Weilan在「跳蚤市場見百態」這篇文章的迴響設了幾道宜蘭地名猜謎,any喜歡猜謎,花了一些時間解出了!因此,Weilan也寄了禮物來了!謝謝Weilan!
[@more@]如果以後看不到Weilan翻花繩變魔術也是有點可惜的!希望等景氣復甦,Weilan能早早開業喔!
Weilan應該是怕any得了「阿茲海默」,所以要any多多“刺激腦筋”!嘻嘻~
晚上。
老公說:你全國教育部落格大賽沒進入決賽耶。
我:是喔?你怎麼知道?
老公:看到Wj的網誌寫,然後才連去看。 ﹝謝謝Wj的友情欣賞!其實我總是記不清楚比賽日期。﹞
我:是喔。沒關係啊!我在複評的時候看過很多人的網誌,都很強。我想,我應該是沒機會啦!
老公:我看妳最近部落格都沒動靜,昨天還早早去睡,我想是因為妳心情低落….
我:哈哈哈~~不是啦!因為愛睡…..
老公:喔!
我:那我們系統﹝Life Type﹞有誰上?
老公:好像只有終極搞笑班喔!
我:是喔,那他哪裡強為什麼呢?﹝阿翔老師,抱歉捏,此為私房對話…﹞
[@more@]老公:他把很多小朋友的作品po上去,他的評語很用心,而且回應也很熱烈,很有班級的氣氛。
我:恩,真厲害!
老公:在這個部份他營造的不錯。
我:嗯。反正我們都不是為了比賽才寫部落格的!﹝阿翔老師,抱歉,不是影射你喔。﹞
其實大家都不是為了比賽才寫部落格的,這才是重點。每個人都需要讓心裡的對話跑出來,好笑的、難過的、沮喪的、生氣的……這些經驗,都有可能將會﹝或曾經﹞觸動到網海裡面的某一個心靈。
這些交流,讓自己的視野更寬廣,也讓彼此的生命更豐富。這也是我認為我寫部落格的「價值」。
沒進入決賽是嗎?也不錯!
那我又可以胡亂寫了,不用承擔「得名」的書寫壓力!^^
剩一個月就是畢業典禮了,教室裡畢冊的活頁紙滿天飛舞,說要珍惜彼此的話語經常性的出現在日記網誌裡,畢業典禮的籌備工作也陸陸續續進行,就要送走你們的我,也慢慢開始覺得不捨……
畢業前,有些人興奮著可以領走證明自己長大的證書,有些人期待日子過的慢一些留下共同的回憶,但這些以外,你們在心情上似乎也較浮躁,尤其前陣子真是「瘋狂四月天」,常出狀況,有在科任課頂撞老師者、有集體“爬過”鐵門秘密通道者、有玩到打架被主任撞見者…
[@more@]星期五老師請假,你們和五年級學弟妹有一場躲避球友誼賽。對方老師說我們班上女生出言不遜,態度不佳……我說:你們忘記了嗎?五年級你們常說六年級的學長姊狠ooxx,而如今你們也成為學長姐了,你們要成為那樣的人嗎?
為了練畢業舞,三班各派代表參加,屢次因意見不合無法進行,進度嚴重落後,還要老師出面調停。六年級,大家的個性也越來越鮮明,堅持自己的主張沒有錯,但彼此意見不同的磨合、團隊精神的凝聚更是學習的真價值。
最近上起課來大家略顯鬆懈,看著倒數的日期,並非指學習的結束啊!
心中響起一首廣告奇異果的歌曲「起來~~~現在也才五月~~~競爭好激烈~~你怎麼還在混? 起來~~~」
﹝溫情開頭,搞笑結束,唉,畢業前我也不太正常了!﹞
小朋友最喜歡學校辦活動了,大學校辦一個活動便需要許多的協調、細節規劃,但小學校人數少,較有機動性,所以要克服的困難也較少。
全校性的活動除了全校路跑、跳蚤市場、園遊會、萬聖節、兒童節、球類競賽……我們還辦過中秋節聯歡、英語週、書畫展、師生音樂發表會… 。活動的辦理當然會增加師生的壓力與負擔,也會影響正常教學;但另方面,學生在準備活動的謀合與創意,到最後的表演或呈現,卻是他們培養自信的舞台。 ﹝而這兩難問題也常常困擾著我….﹞
高年級的活動,老師通常是居於「指導」,或是「分配工作」的角色。不像低年級老師,一整個活動都無法休息,只能在攤位當老闆。
【準備流程】
[@more@]1.請每位小朋友至少帶一樣東西來。﹝其實也有沒帶的,沒蓋獎勵章是怕他們為了獎勵章而拼命帶來他們還想要的物品。﹞
2.各組討論或自行判斷自己帶來物品的價值,黏好價格標籤紙後分堆放置。
3.老師進行確認價值與微調。
4.說明時間,並請各組排定輪值名單。
今年我們沒有海報、價目表也省了,反正每樣物品都有價格標籤,免得誤放。 每次短暫的活動就會回收掉一大堆的海報,我想,強調資源再運用的跳蚤市場就免了吧!
↑我們的「鎮店之寶」,超大熊!
班上同學都會先購買自己班上的物品,向心力很足夠!
哇!成功賣出去,每個人都笑得闔不攏嘴呢!
每組輪值販賣人員的銷售風格不大相同,有的大聲吆喝、有的主動出擊把物品拿到四處賣、有的使用買一送一等推銷策略,更有的﹝如上圖﹞等顧客自行前來…..
看著超級推銷員強調該產品的功能,並會視對象為其思考「可能的用途」就覺得他們真的很厲害。例如閃亮皮帶,銷售員看到家長就說:「可以搭配衣服。全新的喔!」看到小朋友會改成:「可以當禮物送媽媽或姐姐!真的很便宜!」
辦跳蚤市場活動到底有沒有教育功能?也許就像chr說的,端看你認為他們學到的是「什麼教育功能」?
也許「思考銷售策略」、「如何說服別人」、「別人拒絕後如何自處」、「買賣的管理與難處」、「自我金錢購買規劃與節制」…..是他們這次活動的學習吧?
每個學校應該都曾辦過「跳蚤市場」。秉持著「愛物、惜福、資源再利用」的精神,希望能透過此活動將環保、愛物的觀念落實在小朋友的生活當中。
今天,我們熱熱鬧鬧辦完了「跳蚤市場」,每個小朋友都滿意的拿著自己的戰利品凱旋而歸,這些原本家中廢而不用的物品重新找到新主人,而販賣所得也為班級多了一份收入,真是皆大歡喜。
但,除了跳蚤市場的正面價值;這樣的活動對象變成「12歲以下的孩子」時,到底會有怎樣的“質變”,值得我們關心。
[@more@]
【販賣現場】
今年,我們在不到兩個小時內把所有東西都販賣出去,這些東西都是班上同學所捐,所得兩千餘元。由於是高年級的孩子,分組標價、分工、輪值顧攤均由他們自理,老師只需要拍拍照,便能去別班尋寶。除了尋寶,也有些“其他發現”…
1.強迫推銷:
活動後經由低年級老師分享才知道原來班上的孩子帶著班上的物品到樓下低年級處推銷,一直盧學弟學妹購買,許多小朋友因為無法抵抗學長姐的“請求”,便花錢買了他可能也用不到的東西。除了對低年級“下手”,同學、師長都是班上「超級推銷員」的遊說目標。
2.舊物以外的東西熱銷:
今年有「水晶寶寶」 ,往年還有「冰淇淋」、「果凍」等食物,這些東西往往都在一開始辦活動時一掃而空,因為奇貨可居。每一攤的東西都差不多,小朋友會帶來的不外乎超級多的娃娃及文具,所以這些新奇的物品當然熱賣。但如此一來,便會壓縮了小朋友購買舊物的金額,對於物資再利用的美意也大打折扣。
3.推銷花招:
有自行包裝的「快樂包」 ,就是把一些賣相較不好或零碎的東西“化零為整”,以快樂包方式賣出,因為看不到的東西往往能勾起孩子的好其心,增加其購買慾。﹝但打開後卻通常是不太快樂﹞
其他也有「戳戳樂」等園遊常見的推銷方式。
班上某一組原本計畫將某一招牌大熊拿來「競標」,還開玩笑的說要預藏“暗樁”來喊價,不過場面很難凝聚,無法達成。
【錢的歸途】
1.班費:
大部分班級均是如是處理,跳蚤市場無非是班費的一大收入財源。
2.部份或全數捐出:
活動之前可以與班上討論,販賣所得如何運用,有些老師則會引導「愛物助人」的想法,讓這個活動更顯意義,當然這也要經過全班討論與同意。
3.各自帶回:
有的老師為了提高學生帶來舊物的意願,便向學生聲明所帶來的物品販賣所得便歸其所有。這也是一種思考,但這樣便有可能發生學生去購買物品來賣的情況。
………………………………………………………………….
【老師們的省思】
1.老師A:有些孩子原本是不太會花錢,但因為此活動他們反而花更多錢,這樣有達到愛物嗎?
2.老師B:買的東西可能回去也是丟在一邊,也沒真正使用,下次只好再捐出來賣。所以有些娃娃都“似曾相識”……
3.老師C:小朋友把東西賣出,並賺取金錢他們都很高興,為了賺錢還想出各種推銷手法,也成功奏效。但,賺錢真的如此容易嗎?
4.老師D:有些學校是採用「點數」,以所捐的物品來換取點數,再用點數兌換物品,免去金錢交易的糾紛與製造犯罪機會﹝例如私下拿父母的錢﹞。
有些學校則表明是為了做公益,所以鼓勵同學捐出物品後,當日購買便用「當月發票」來兌換,活動後再把所有發票捐出,這也是不錯的點子!
重點是,跳蚤市場還是不要每年辦理好了,老師自己家裡的東西幾乎都已經捐獻出來了,也沒什麼東西好拿了。其實,每次拿最多物品出來的也幾乎都是各班老師….
跳蚤市場活動當然能寓教於樂,但由於對象年紀小、判斷力不足,也許下次在活動前更需要有所討論與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