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鳥科任老師的回想-2:面對‧分心

其實我教授的科任課,除了六年級「綜合」,還有五年級一班的「藝文」和「社會」。但最令人感到焦慮的就是上六年級的課。

因此在正式上課前就詢問之前帶過他們的科任老師,有什麼獎勵制度嗎?班上常規如何等等?老師們的回應除了表示絕對的同情與分享跟他們的交手之外,好像也沒辦法給我什麼建議。但我知道接新班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在最短時間叫出他們的名字。畫定了空白座位表,要他們填入姓名,開始一一對人。由於是科任教室,沒有固定的座位,因此先要求他們在我能記得他們的名字前都不要換座位。

獎勵制度,既然前幾位科任老師都說沒多大用處,那就先不用。依據以往帶高年級的經驗,六年級對於獎勵制度也沒有多大吸引力了。

上了幾次,分析「野獸班」的病況:男多女少,女生雖能穩定,但男生們極易分心;有一兩位不懼權威會頂嘴的小孩,但有更多會跟著起鬨的;有一位被同學逗弄會有歇斯底里反應,然後全班又會很歇斯底里回應的;罵髒話的、彼此不對盤的;喜歡說性暗示語言,或開對方身體玩笑的……呼~

[@more@]

一、關於「分心」

當導師的時候,班級經營沒有太大問題。因為學生透過一次又一次老師的提醒與糾正,在導師班通常能配合,專心度也夠。但科任老師教學能否流暢進行是很現實的,如果老師準備充分,內容充實吸引人,通常哪一天的常規不會有太大問題;但如果沒有特別備課,只是依據綜合課本上(無聊的內容),常規就較難以約束。

例如我曾上過:性平議題、性騷擾防治、殘障體驗、戶外安全、身體意象、廣告偏見,這些課程就能引起他們興趣。

但,如果按照課本內容……..記得曾上過「壓力」的課程,教學指引與課本要小朋友拿塑膠袋裝滿書本,用這樣來表達壓力極限,這樣的課程,連我都覺得很……..幼稚啊~~~

另外,小朋友這麼多顆腦袋,實在太會聯想有的沒的,而且也很會插話、希望能搞笑,引起全班共鳴。如果是閒聊時間,跟課程無關,老師可以跟他們有些幽默的對話;但如果已經要進行課程,老師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專心」。不要被他們的話語干擾,堅定清楚的說明,大部分的小孩是能被吸引回來,因為注意力只能集中在一方,搞笑的話通常簡短,笑一笑便過,但節奏明快的表述卻能讓他們不專心不可。老師無需生氣,也不用隨之起舞,只需專心進行課程。當然,這也不容易,需要訓練與意志力。

最後,每個班級我都會使用專心小法寶「爆炸點名法」,老師簡單提問後說「爆炸」,迅速的抽籤(或隨機說號碼),讓兩側的同學起立,動作慢的回答。這個方法攻無不克,只要說「爆炸」,全班便會屏氣凝神,注意聽號碼,因為對他們來說這是測試反應力,而反應越快似乎就是越聰明。這個方法要成功,老師要讓學生覺得是個挑戰,是老師跟學生的競賽,除了偶爾讚許佩服他們的反應力,偶爾恍神慢半拍的小朋友,也要先來個微笑鼓勵,或是口頭上說:「這題你沒問題的!」「來,試試看!」等他們做答完後,下次一定更專注。

(待續…)

【相關文章】

 菜鳥科任老師的回想-1:未知的焦慮

 菜鳥科任老師的回想-3:頂撞‧插話

菜鳥科任老師的回想-4:髒話‧情色

 

菜鳥科任老師的回想-1:未知的焦慮

儘管教書已十餘年,但擔任科任老師還是頭一回。

就從這屆畢業生離校的前一刻回想起……

去年接任組長,也開始我第一年“科任老師”的日子。

很多導師羨慕科任老師,認為科任老師不需處理太多學生的偶發事件,也沒有龐雜的配合行政事項需要追蹤完成。但,我總覺得科任要記住好~~多小朋友的名字,而且不同班級的「班級經營」怎麼辦?

是的,對即將接任六年級綜合的我來說,心裡是有點“搞操煩”的。尤其即將面對其中一班是頗負盛名的「猛獸班」,那真的是令人“挫哩等”。

那一班之前曾有的“豐功偉業”包含與老師的頂撞糾紛、排擠老師、上課不合作等等。有一次我去了解從樓上傳下來的吵鬧聲到底是啥事來著?結果看到了有點難以理解的狀況,地上有兩三件棉被散亂的放著,有小朋友躺在地上游來游去、跟同學翻來翻去、追逐、大聲喧嘩、吵架的、不交作業正與老師口語衝突的……老師!是的,老師(代課老師)就在現場。

幸好這樣的情況沒有持續太久,導師回來後,情況有明顯的改善。但這說明了,他們會欺負科任老師啊~~~~~~~~~(而且在科任老師界頗負盛名)

面對這樣的一群六年級學生,上的是「綜合課」,是要怎麼撐過一年啊!

(待續…)

 

【相關文章】

菜鳥科任老師的回想-2:面對‧分心

菜鳥科任老師的回想-3:頂撞‧插話

菜鳥科任老師的回想-4:髒話‧情色

「你是老幾」書摘 (給父母教養的建議)

文章最後這些給父母的建議,普遍能用在教養孩子的身上。值得參考…..

……………………………………………………………………………………………………………
◎建議
❤對待忌妒:身為父母,你不需要去解決有關兄弟姊妹之爭的所有問題,但你可以傾聽每個孩子的抱怨。不論你認為抱怨有道理與否,都要表示你能理解和同情。不要輕視孩子的感情,只要聽他說出來就行,並且讓那個不愉快的孩子確信你了解他,要相信他們能自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阻止競爭:
家庭應該是被愛的場所,而不是競爭。只是因為你,不是因為你的成就或才幹。

不管你怎麼做,你的孩子們都會競爭。你無法消除它,但你可以減輕它,並使他們更加溫合。

❤接受你孩子們的差異:
僅就其出生順序和性別而言,一個家庭中的孩子已經存在著大量的差異,更不用說他們的基因構成和環境影響。你可以透過對待每一個孩子的方式來使這些差異成為驕傲,而不是悔恨的泉源。

學會對每個孩子的「不同之處」感到欣慰,並從中找出積極點欣賞和支持他。不要拿孩子來比較。

[@more@]❤不要分配角色:
經常說他們笨拙或靈活,愚蠢或聰明,一般或漂亮,說多了,他們就開始認為他們就是那樣的──那會嚴重限制他們為自己的選擇。

儘管這本書也許會讓你更了解你的孩子們,出生順序排行的行為而有所裨益,但你不應該利用這方面的知識去為任何一個孩子分類。要切記,這裡的那些描述只是說明出生順序可能產生的作用,並不是說任何人必定或應該是什麼樣子。要說的話,也只是說,明瞭出生順序的自我限制作用,應使你能幫助自己的孩子超越他們出生順序排行的傳統局限,開闊他們的視野。

❤提供平等的機會:
性別歧視是在家裡開始的,而最能有效終止這種歧視的地方也是在家裡。

不要因為孩子的性別和任何別的原因,而不准其朝向某些方面努力。

一個小女兒,她的父母相信她有許多和她哥哥一樣的才幹,值得對其「投資」,她得到允許和她哥哥一樣,去探索各種可借她作出的選擇。這是從父母之處得到的一份大有意義的禮物。

❤不要一律對待:
平等對待你的孩子並不意味著將他們一律對待。由於你的孩子各有不同,他們需要從你那裡得到各不相同,是完全合乎邏輯的。

不要自認為所有的孩子都要有相同的經歷。不要自動地把所有的孩子全都送往同一個夏令營。要讓他們有機會選擇一個新的去處或許對他們更適合。

要幫助你的孩子們學會依照他們自己的、而不是你的或他們兄弟姊妹的價值觀和需要,為他們自己做決定。

不要暗示你想要他們要什麼。如果你絕對不希望他們要什麼,那就不要提出來作為一種選擇。如果你提出一種選擇,不要用不贊成他們決定的方法來加以阻止。

「你是老幾」書摘(出生序)

 

這本書是吉靜嫻老師推薦的,找了二手書無法購得,從圖書館借回閱讀,列出幾個裡面的句子。書裡面的概念與吉靜嫻老師說的大致相同,但有更深入的討論。有興趣者可以借來看,看完之後會發現,雖然出生序有些典型的特徵,但每個人的特質還是有相當程度的差異,書裡會針對這些變因做些探討。這本書的作者也希望閱讀者只是把裡面的概念當成自己教養孩子的參考,不是對人貼標籤,也不是將人做分類,切記。

…………………………………………………………………………………………………………………….

❄形成孩子性格的一個最大因素,就是父母之間是否幸福。每個孩子出生時父母的感情現況均不同。

❄你所處的出生序排行,你的性別,和你同胞的性別,對你成為怎樣的人都有影響。

❄出生於一個家庭中的每個孩子面對的都是不同的世界,因此也有不同的經歷。

❄對一個人成長過程的最大影響是家庭性格,孩子們都是按照他們自己的父母和兄弟姊妹的形象養成自己的社會習性。

[@more@]❄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形成自己的獨特面貌或獨立的自我意識,這種需要是受到要求、得到重視、承認,支持和肯定的願望所驅使,是造成兄弟姊妹間差異的主要因素。(模仿或尋找差異)

❄家庭中的第一個孩子通常都具有與父母相同的價值觀,並努力達到父母的願望。第二個孩子因此就要學會開拓新的領域,嘗試新的行為,尋找不同的途徑來得到肯定和重視。

❄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學會認清自己的位置,依據出生序或性別差異編造出自己的故事或是想法中的信念。

❄你的家庭是你在這個世界上學會為人處事的第一個課堂。

❄你的出生順序和性別首先影響你的社會習性,你在生活中如何與他人相處,同時影響著你將成為什麼樣的配偶、什麼樣的父母、什麼樣的雇主或雇員、以及什麼樣的朋友?

❄雖然最佳的婚配常常是重複原來家庭中排行的順序,但這並不是人們總想要尋求的。

❄兄弟姐妹和你的性別與出生順序比父母影響更多,因父母年齡比你大得多。你的父母,以及他們在孩提時受到的待遇、他們自己的出生順序,和他們對待彼此的方式,這些對你的個性形成仍然具有極大的影響。

❄處於不同順序排行的人,做為父母各有其不同的技巧和缺點。

❄你對待自己父母的方式,也會受到互補性或非互補性出生順序的影響。如果你的出生順序和父母中的一位或兩位是互補的,那你們就比較容易相處。

❄具有與自己某個孩子相同出生順序的父母,常常對這個孩子比對其他孩子更能了解,但在家庭中擔任這個角色時,也許會因為互不相讓而出現更多的衝突。

❄你與異性父母的關係,部分影響著你做為一個成年人,與異性相處的方式,而那種關係在某種程度上則受到你父母出生順序的影響。

❄與你同一性別的父母,是你做為男人和女人的行為模範,而和你不同性別的父母,則對你的自我形象具有更大的影響。

❄如果你能夠覺察,並在必要時改變你由於出生順序的緣故而產生的相處方式,你就更有機會改變你與孩子們相處的方式。

❄教師們時常不知不覺的根據自己,和學生們的出生順序來對待學生。在家中排行最小的教師,可能比在家中排行較大的教師,更難在教室中保持秩序不亂,但也許他會是最受學生歡迎的教師。

❄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出生順序的特點基於以下五種出生環境:
1.出生的順序。
2.孩子的性別。
3.兄弟姊妹出生間隔幾年。
4.兄弟姊妹的性別。
5.和孩子同性別父母親的出生順序。(這部分影響最小)

❄排行居中的孩子,其特點最難加以確定。

❄性別造成的特徵除了不全然是生物學上的原因,反而多半是社會學上的原因。

❄兄弟姊妹年齡的差距越小,彼此間的影響越大。通常在兄弟姊妹中與你年齡最近的,對你的影響最大。

❄沒有兄弟姊妹可以來往的獨生子女,比其他孩子更容易養成與他們性別相同的父母親性格特點。

❄老大面對老二的出生:他們刻意表現良好或是完美來使父母繼續愛他們,而不是去愛他們的「替代品」。

❄給老大的忠告:找到放鬆的方式,試著表達出對愛的需要,如果做錯什麼不是世界末日,在你需要幫助時坦然接受。

❄姐(妹)和兄(弟),最難成為配偶,因為雙方都想占上風,儘管他們常常相互吸引。

❄家庭中的一些因素或事件會嚴重的影響孩子的通常成長模式。在這些情況下,孩子們的特徵就會改變。這些因素可能是家庭中的某些困難,像父母、手足死亡,或家中有大的感情變故時,這兩種情況都將改變家中一個或幾個孩子的性格模式。

❄再婚父母所組成的「融合家庭」通常不能融合得很好。大多數孩子對父母再婚的感受是再一次失去他們,他們不但必須和別人共同生活,而且父親或母親現在還用許多時間去關注新的配偶。

❄在家庭感受到巨大壓力時出生的孩子,可能會有與大多數同一出生順序排行的人迥異的特徵。當家庭的運行不正常時,通常的發展模式即告中斷。

吉靜嫻。個案輔導─從家庭出生序談起(教師篇)

◎有關班級經營

❉「在我眼裡你沒有病」。教師應對心理特殊的孩子一視同人,讓他在你的眼裡看到希望,並傳答“我能陪你走過來”。

❉鼓勵二層次:
step1:孩子做出好的行為要“說話”(鼓勵),做不好的要忽略。 (吉老師說責罵孩子其實也是鼓勵他繼續做該行為,因為他得到了注意,最好的方式是忽略,肯定好行為。)
step2:做好的要“說話”,做不好的也要「看到正面的意義」。(從錯誤的行為中,找到他對的。)

❉「忽略」(不當的行為)就是不處理,視而不見。

❉你給他的注意就是鼓勵,包含錯誤行為。

❉教師或父母針對孩子的錯誤行為,若不會影響別人、沒有生命危險或立即傷害,應讓「自然後果」發生。

[@more@]

❉老師可以設「邏輯後果」(例如不寫作業會有什麼處罰),父母則讓「自然後果」(不寫作業會被老師處罰)發生。

❉老師所設的邏輯後果有兩個原則:1.要合理、一事不二罰。2.後果與行為要有關聯性。

❉要教孩子反省,不是反抗。老師不要輕忽自己的影響力。

❉老師最重要的是你的身教。

❉不是處理過去的事叫處罰,處罰的目的,事要避免下次再犯錯。

❉給孩子一點希望,要知道你處罰的目的。 每天、每節課,讓處罰重新歸零,重頭開始。

❉每個老師都要為自己的事情負責,處罰也要自己執行。

❉勿論成敗,只有從錯誤中學習。

❉不要吝嗇對孩子說出你的感覺,說出你的難處、你的無能為力,如此常能引發他們的真誠效力。

❉教室座位的安排,最好能男女交叉坐,讓兩性有相處的機會。

❉不要以為老師萬能,老師也需要學習,老師要學習怎麼帶領孩子。

❉不要到現場發現孩子做錯才罵小孩,要預先告知,讓他有時間做準備。

❉在學校,要有人領導、組織,要找老大;要有創意、辦康樂活動,找么兒;需要中間協調,找中間子女。

❉孩子偏差行為,如師處理不好,則會持續發生。

❉學生犯錯不要寫聯絡簿通知家長,會破壞親子關係、師生的信任,讓他討厭師。如師一定要寫聯絡簿,就一定要寫些孩子的好表現。

❉老師不是法官、不是警察。老師要教、導。師處理兩方的糾紛,以當「翻譯官」的角色較為適宜。

❉小孩的問題要在當下的情境下處理。詢問:「你打他之前,發生了什麼事?」或「如你知道你這樣說會讓他這樣,下次你會怎麼做?」

❉教孩子學會處理問題,尋找中間的答案,折衷的辦法。

❉讓每個學生都有一個好位置,而不是好的位置、或壞的位置。

❉教書是老師的事,讀書是孩子的事,父母要提供一個學習的環境。

 

…………………………………………………………………………………………

◎延伸閱讀

教你輕鬆做個案輔導-從家庭出生序談起.doc

吉靜嫻老師的部落格

台北市南湖國小「現代父母學~民主尊重的教養觀」研習紀錄


吉靜嫻。個案輔導─從家庭出生序談起(父母篇)

寒假參加的另一場研習,讓我覺得非常實用。尤其吉靜嫻教授是教師出身,在班級經營上有非常豐富的經驗與應對技巧,透過這次的研習讓我以不同的角度看待我的這學生,也讓整個班級的氣氛有微妙的變化喔~

◎有關出生序與教養

這是這次研習的主要課程,以下摘錄幾則吉靜嫻教授陳述的概念:

✿出生序可分為「生理的出生序」和「心理的出生序」。如排行老二,但表現明顯優於老大(或老大有疾病),在父母的教養暗示下,可能會具有老大的性格特質。

✿五歲之前,性格變大致成形。11歲以前,習慣與想法是較易改的。

✿孩子會先做性別認同,再做排序。

✿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滴水穿石」。

✿手足之間要學習的是「合作」,不是競爭。

[@more@]

✿每個小孩在家庭裡都會想要一個特殊的位置。最聰明?最漂亮?最頑皮?(都有可能)

✿孩子會見縫插針,哥哥表現不好的地方,弟弟就會在那方面努力表現。

✿獨生子女同時擁有老大與老么的特質。

✿雙胞胎不要把他們視為「同一個人」,沒有人是完全相同的。

✿家裡較常出狀況的是老大,可能悶著,無法求救。

✿如果要讓孩子感受到愛,就閉著嘴巴做,如果開口,愛會抵銷。

✿在回憶童年,如果沒有感受到愛,父母年老了,也會很難對他付出愛。

✿如果孩子做錯,不要急著罵他,可能是孩子還沒找到方法。

✿人生不是對或錯,而是要再0到100之間找到答案。

✿鼓勵的話不要吝嗇說。

✿孩子的行為是有目的的,要覺察孩子的目的,是否要引起媽媽的注意。

✿家中如果有兩個孩子,父母要讓兩個孩子都有重要的位置。而不是一個好的、一個壞的。

✿如果進入孩子的世界,可能自己的表現也不會比他好。

✿要了解他,可說:「我猜,你這樣做,一定有你的理由。」用罵的,行為是不能改善的。

✿如果家裡小孩吵來吵去,不致發生什麼大事,可以不要介入,讓他們自己解決。

✿讓孩子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讓孩子自己找到新的方法。讓孩子在手足的相處中學會解決問題。

✿當兩個孩子有衝突時,如一定要處理,父母(老師)不要選邊站。選邊站或指責,會讓對方關起門來。

✿不要把孩子貼上任何標籤。

✿即使單親的家庭,不代表孩子不會有成就。(老師舉了「孟母三遷」、「精忠報國」中的母親~XDDD)

✿要教出負責任的孩子,就是讓他負責任。你罵了他就等於幫他把責任扛下來。孩子多大,就讓他負多大的責任。

✿如果我們都能看到他的苦,他會願意繼續。

✿你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就得到他的愛,只要你了解他、愛他。

✿如果親子關係非常不好,孩子會先表現在功課,想讓父母受傷。這時,父母就需重建關係。

✿新生父母要幫孩子做好準備,才能避免分離焦慮。避免恐嚇,讓孩子更焦慮。

✿規範不是訂給孩子的,全家都要遵守。

✿與父母的關係,會形成以後跟長輩的關係互動模式;與手足的關係,會形成以後跟同儕的互動情形。

✿罵三字經,別人會怎麼看你?不罵不代表別人不壞,而是要讓自己更好。

✿孩子的行為都有目的,從出生序只是協助了解孩子行為的目的。

 

【兩個男孩】

✿哥哥對弟弟的影響會比弟弟對哥哥還大。

✿孩子對女性的觀念,全在媽媽身上,要有與異性相處的經驗。

✿手足的影響是超過父母的。

【兄妹】

✿兄在15歲之前,會擔心父母較愛妹。

✿父母教養有方,就能教出兄也是長子,妹也是長女,兩個都負責任。

……………………………………………………………………………………………………………….

【延伸閱讀】

老師分享了她很珍貴的資料,提供您參考。如要使用,請列出她的全名以示版權。

1.個案輔導─家庭出生序特徵.pdf

2.出生序─詳述.pdf

3.四種錯誤行為目標(吉靜嫻).pdf (這個部分我覺得很有趣,是講有關孩子的錯誤行為,“到底是誰的責任”?以及師長應如何應對?不過因與研習主題不符所以老師沒有講太多。)

4.輔導─家庭樹.pdf

 

心寧靜運動與學校推廣

寒假沒閒著啊~,參加了兩場都是三天的研習,雖然辛苦,但收穫豐富啊~~

心寧靜運動是「 靈鷲山三乘佛學院 」所發起的運動,希望透過簡易口訣,進行短暫靜心。這兩年靈鷲山舉辦了幾場教師研習,參與的老師將這樣的簡易口訣與靜心技巧帶入班級經營,在上課鐘聲完成後接著播放「心寧靜音樂」進行「課前靜心」,能有效平撫剛上課噪動的心。

IMG_5556

[@more@]

通常宗教團體秉持著善意,都希望能將自己宗教內精華的部分推廣到學校,並不是宣達教義,而是從品格出發,設計出多種活動,期待能影響我們的孩子,引發天性良善的部分。

例如從基督教團體所培育出來的 彩虹媽媽 義工到學校說故事;佛教類的有慈濟靜思語或品德教育宣導活動、 福智文教基金會 等,都是多年在學校經營的成功例子。

至於這樣的運作是否違反 教育基本法第6條 教育應本中立原則。學校不得為特定政治團體或宗教信仰從事宣傳,主管教育行政機關及學校亦不得強迫學校行政人員、教師及學生參加任何政治團體或宗教活動 」之規定?我想這個部分尚不至於。因條文主述是為了避免在校園進行宗教宣傳教義等活動,違反民主「宗教自由」原則。事實上,本文所舉的宗教文教團體在校園的推廣之例在校園均無宣傳教義之行為。

例如就曾有人會誤解讀佛光大學的學生都要吃素是一樣的道理。以我為例,我就讀過教會學校與佛學院校,均不曾被校方要求學生做禮拜或宗教行為。學校在這個部分會謹慎行事,而不致於因為引進這樣的教育資源而讓學生有信仰的引導偏好。

這些從宗教發展出來的非營利組織或基金會能夠在教育界持續運作,我想是教育現場有這個需求使然。

什麼需求?以下舉四個例子說明。

其一,在學生早自習時間,可能需進行教師朝會。在教室的學生,年級越低越有安全虞慮,這時如果班級有這樣的需求,而班級內家長又無法入班照顧,這時如果有彩虹媽媽、或讀經協會的資源,通常是受到老師歡迎的。

其二,班級在推廣閱讀寫作或是生命教育,許多老師會讓孩子抄寫或背誦每日佳句,而靜思語的內容就相當適合引進成為教學資源。

其三,品德教育在班級的經營上,有些老師會使用福智基金會的「觀功念恩」聯絡簿,將每日的反省與對他人的感激寫下並表達,能讓孩子更能惜福。

其四,每次剛上課,老師總需要花些時間來收回下課四處飛散的童心,若任課老師還沒入班,也許班上的秩序就會透過班長管理,無論是大喊不要講話、或是登記受處罰,都不是最佳的方法。因此,靈鷲山的「課前靜心」自然就會收到老師的歡迎,甚至在宜蘭,也有國中(例:凱旋國中)或高職(例:頭城家商)採全校實施,更多老師則是在班級內實施。(101年在宜蘭實施現況102年實施狀況。)

由於我曾參加過以上不同宗教文教組織團體的教師研習、或參與過以上宗教在校內所宣導的活動,甚至是身旁異校朋友、網友的實施經驗分享,對於「宗教進入校園」這件事能看得更清楚。

宗教的文教組織進入校園並不可怕,反之,往往能協助教師進行班級經營或生命教育課題更順暢、充實。

參加這場研習時,有某校校長分享曾遇到家長質疑讓宗教入校園不妥,甚至要求校方若堅持要進行,要請校長自己錄音。關於這個部分各校應有不同的應對與溝通,但如果這樣的錄音檔內容並不涉及宗教宣傳,我想是應該尊重其「智慧財產權」的,這樣的活動與口訣是此文教團體所研發推廣,如能在教育界有些好的影響,讓我們孩子學習得更好,教育界也應心存感恩的使用,尊重原始創作權更是教育的基本身教,不是嗎?

 …………………………………………………………………………………………………………………

以上文章太嚴肅,請大家輕鬆一下,看看研習照片~

 靈鷲山位於福隆山上,在福隆火車站會有接駁車。山上的風景優美,沒去過的可以上山走走,有提供素齋喔~

聽說這個「十一面觀音山」靈鷲山的佛門禁地,一般人不能參觀的喔。

IMG_5585

走一段路上去之後會看到這個↓ 真的很雄偉耶。

 這是我們這小組的組員,從幼稚園老師到大學教授都有。(很好奇大學怎麼推?)

IMG_5584

心寧靜團隊可以到校協助推廣,這是他們到我們學校的推廣畫面,裡面的主講者是宋慧慈老師喔!

IMG_5950

…………………………………………………………………………………………………………………………

【參考資料】

寧靜一分鐘口訣(中文版).mp3 

凱旋國中版-心寧靜一分鐘.mp3 

2013第五期心寧靜-情緒管理教師研習營簡章.doc

 

課文本位的閱讀理解教學

7月12、13日在南屏國小辦理的「課文本位的閱讀理解教學」是由陳欣希教授領導的教學團隊,分享教學經驗。當然由“課文”出發來進行閱讀教學,老師不用另外準備補充的文本,又能符合教學進度,看起來是相當理想的,不過在進行教學前,老師需做相當充足的「文本分析」,針對一學期的課程有計畫的、重點式的

陳欣希教授指出, 閱讀有兩個目的
1.培養孩子基本能力。 (一~三年級)
2.透過閱讀而有所「得」。 (舉凡思考的方式、知識擴展….等)

孩子的能力在於孩子的經驗。

閱讀包含「識字」和「理解」兩大部分
目前的教學比較多教孩子重點,比較少教孩子方法。

閱讀理解的提問比較著重在「讓孩子更理解文義」,與我學習的四層次提問有些差異。不過透過這樣的策略的確更能找到文章的核心價值,也是可以參考的方法。


 

參加TPET4的收穫

我玩噗浪的時間,比起臉書歷史更悠久一些…….在噗浪上有一群好夥伴 ,分享生活的、教育的點滴,儘管如此,噗浪與臉書都一樣,朋友的扶持陪伴是立 即的,但有時卻感覺虛無飄渺………..

在南投, 竟然有人將這樣薄弱的力量匯集成一股知識交流的平台。讓噗浪玩出教學創意、展現科技運用在教學的新樣貌。 甚至,還舉辦噗友交流會,名之為「教育噗 浪客年會」,也就是「 TPET 」,就更讓人肅然起敬!有幸曾參與 2010年第 二屆的TPET年會 ,讓人感受到這一群 宅男 網友投注於教學的熱情!

今年暑假,我邀約老公一起來到了日月潭,一起感受我曾有的感動。

IMG_4187

[@more@]

感謝米蘭合成這張照片。這些人,平常散居於各縣市,因為TPET,讓大家齊聚一堂,分享這一年的體驗:有資訊應用、網路媒介、電子書、孩子的成長、對教育的想法、讀書心得、瘋蘋果的心路歷程……等等,聽完有種深深的感動。

米蘭合成

原來,這些人,分享的這些故事,其實目的是朝向同一件事,就是「 讓世界更美好 」這件事。很榮幸的,我竟也能參與其中!

回到家,攤開手提袋,除了宣傳品,還有贈品,這需要透過多少聯繫與交情 ?TPET辦了 四屆,一些沒有實質受惠的廠商就不來了,所以感覺持續贊助的比較多是挺主辦單位的意味。很感謝南投主辦單位,在知識的饗宴之外,還為我們爭取了許 多實質的禮物。

IMG_4295

除了贊助廠商的贈品,TPET工作團隊也準備了一些限量專屬贈品。手機手寫 筆、名片型8G隨身碟(好酷~)。

IMG_4294

這是擔任TPET噗浪咖啡館桌長(帶領夥伴互相認識的活動),紹湖校長的心意 。儘管聽說阿亮校長有表現“大便臉”的瞬間,但事實上,這兩位校長一搭一唱,真 的很有趣!只能說,純粹「節目效果」啦!紹湖校長謝謝喔~我兒子剛好缺一個便當 盒捏~~

IMG_4292

這是年會提供的杯子,如果自己有檔案也可以設計自己專屬的噗浪杯。不過 因為我們家已經有專屬我們自己的紀念杯了,所以感覺公版的更難能可貴。(而且聽 說這照片還是921發生之前的南投樣貌喔~)

IMG_4293

然後,大幸運, 我竟然抽中這片價值三四千元的「無線手寫板」 年會這一次應 該準備了有四十幾片(是嗎?),除了早鳥獎30位,每個人都 獲得一片之外,其餘的全部抽獎!好讚喔!我剛好教室有缺~

IMG_4291

除了贈品的豐厚,這邊住的品質也很讚!尤其望出去就是日月潭美景,真是一整個放~~鬆~~~啊~~~~

IMG_4136

另外,吃的部分簡直是讓人……害怕!害怕…….變重啦!

除了採圓桌吃飯,早餐Buffet,研習中場還有各式各樣的點心招待,某一次 休息時間竟然有熱騰騰的「 日月潭玄光寺旁的 阿婆茶葉蛋 」!當時沒有發覺,到了晚上已經冷了才吃,雖然是冷的,不過入味的香氣真是驚為天人,研習結束後馬上去買了20顆帶回家 !

IMG_4186

明著講的有這些,晚上的隱藏版行程,滿桌的滷味、點心、啤酒,就像辦 Party 一樣,讓各縣市夥伴進行軟交流~~

看著阿亮校長與工作人員冒著雨扛回這一箱一箱的 食物,真的很想跪下來 說:

「這我怎麼吃得完啦??????
IMG_4141

所以,你說,辦這樣三天兩夜的研習、這麼用心的工作團隊,價值多少錢?

一片8G隨身碟199元‧一個杯子180元‧住一晚雙人房面潭的教師會館3150元 ‧

一場點燃您心中熱血、告訴你所追尋的夢想真的有人正在實踐的分享, 無價

(事實上,這樣的研習只收1000元。)

………………………………………………………………………………………………………..

研習完隔幾天,在書局偶然看到宅神朱學恆的這本新書「我的夢想‧干你屁事」,裡面他 引用了卡內基美隆大學教授Randy Pausch的一句話:

「這道牆並不是為了阻擋我們,

是為了讓我們展現自己有多想達成目標;

這道牆是為了阻止那些不夠渴望的人,

為了阻擋那些不夠熱愛的人而存在的。」

於是,我把這本書抱回家。

這句話同時也 獻給我尊敬的阿亮校長、紹湖校長、取德校長、及其工作團隊。因為你們的付出,讓我們聽到這面牆後面的聲音:「加油!你可以辦得到!」

科技儘管進步,仍有其侷限,透過夥伴分享的巧思卻讓科技有不同的展現。無論是心跳300的教師,或是Punch Party的資訊應用團隊, 你們一定是通過了一面又一面阻礙的牆,面對懷疑、潑冷水、忌妒、阻 撓…..等困境,你們努力的實踐,才證明你們夢想的價值。

「夢想不是一定會實現才去做,而是因為它值得去做!」 (朱學恆)

而我認識的這群TPET夥伴,就是這樣的一群人!

IMG_4296

……………………………………………………………….. …………………………………..

【延伸閱讀】

如果你想更了解這是個什麼樣的研習,你可以看以下這些人的分享。

Rainlan 用小丑魚的比喻非常妙,他通常是我們家附近的唯一一隻小丑魚(我是海葵 吧、海葵!XDDD)。文中提及很多次的 阿亮校長 ,聽說保留噗五的追訴權,是說我們還可以上訴的意思嗎? 米蘭 原來是個年輕人,文筆不錯,文字情境營造得很棒! 小朱老師 是個新朋友,泡的茶好喝、她的初體驗值得參考。非常愛蘋果的新竹幫, ICYY 的心得,最早寫完,目前搜尋排名最前的(我這篇寫完之後應該會被我打敗 ,哈!)。感覺應該跟我們家老公結拜的蘋果迷 一起玩 WeDo 心得。再興工友 黃輝聲 心跳300平板電腦應用的補充文。打了五個小時的 阿剛老師 的心得。知名自由軟體作家澎湖人 黃德文 的心得。

教育噗浪客官方網站

教育噗浪客臉書社團

餘興節目「幫新竹瘋浪客徵婚影片」,佩服綜藝一哥謝KK的機智,這次沒聽到他講串場笑話,很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