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不過的牆

早上小宏老師說我們班某一學生上課輔班,放學回家沒排路隊,

竟然與隔壁班的翻牆出校門,

可是他沒翻過,被逮住了………ㄘㄟˋ

老師一直喊:不要跑!結果隔壁班的竟然二話不說,說跑就跑….

一點都沒回頭…..﹝還用說^.^”﹞

小宏老師說:他們兩個體力驚人以後可以訓練當田徑選手….

怎麼會發生這種事呢?下午的課輔班放學果然是太鬆散了!

還有,要翻牆就要有本事,竟然還被活逮哩…..^^”

[@more@]

一首因愛睏在輸入時按錯鍵的情詩

一首因愛睏在輸入時按錯鍵的情詩

﹝陳黎﹞

親礙的,我發誓對你終貞

我想念我們一起肚過的那些夜碗

那些充瞞喜悅、歡勒、揉情秘意的

牲華之夜

我想念我們一起淫詠過的那些濕歌

那些生雞勃勃的意象

在每一個蔓腸如今夜的夜裡

帶給我飢渴又充食的感覺

侵愛的,我對你的愛永遠不便

任肉水三千,我只取一嫖飲

我不響要離開你

不響要你受性搔擾

我們的愛是純啐的,是捷淨的

如綠色直物,行光合作用

在日光月光下不眠不羞地交合

我們的愛是神剩的

一九九四.八

[@more@]

昨天去聽了一場演講「陳黎:詩文的創意與趣味」

詩,似乎早已逃離了我世俗的靈魂….

高中時,讀到席慕容的詩也曾悵然落淚….

之後,重重的考試壓力早已將年輕激昂的心磨平……

從沒看過陳黎的詩文﹝現在國二課本有選他的文章﹞

但聽了他的演講,覺得:這個人真有趣味,連詩都有趣呢!

有興趣的人可以從如下網站進入他的文學倉庫

http://www.hgjh.hlc.edu.tw/~chenli/index.htm

大家“挫”勒等……..

早上開朝會時校長突然說:請人事調查一下沒來開會的教師,無故不到依正常程序處理。

啊?誰沒來??什麼正常程序???

全身的細胞差一點死光光………..

還好只是誤會一場………..

校長還提到說,以前有一個退休老師無故不來開朝會,詢問原因,他說:因為不爽!

﹝啊這麼誠實的老師難怪要退休了…….^^”﹞

[@more@]

美國老師,如何跟學生說–灰姑娘故事

這是一篇以前就讀過的文章,簡單平常的故事,

卻討論出不平凡的結論,真厲害!

我們跟孩子說故事時,是不是更願意花時間去傾聽他們的想法?

我有一個朋友,熱愛電影,更喜歡討論電影,

有一次與他看一部我覺得“還好”的電影,

結果與他討論過,卻發現每個人在看的角度不一樣,

針對問題,分享彼此的看法,是很棒的事…..

你週遭有沒有這樣的朋友呢?

[@more@]

美國老師,如何跟學生說灰姑娘故事

上課鈴響了,孩子們跑進教室,這節課老師要講的是《灰姑娘》的故事。

老師先請一個孩子上臺給同學講一講這個故事。

孩子很快講完了,老師對他表示了感謝,然後開始向全班提問。

老師:你們喜歡故事裏面的哪一個?不喜歡哪一個?為什麼?

學生:喜歡辛黛瑞拉(灰姑娘),還有王子,不喜歡她的後媽和後媽帶來的姐姐。辛黛瑞拉善良、可愛、漂亮。後媽和姐姐對辛黛瑞拉不好。

老師:如果在午夜12點的時候,辛黛瑞拉沒有來得及跳上她的南瓜馬車,你們想一想,可能會出現什麼情況?

學生:辛黛瑞拉會變成原來髒髒的樣子,穿著破舊的衣服。哎呀,那就慘啦。

老師:所以,你們一定要做一個守時的人,不然就可能給自己帶來麻煩。另外,你們看,你們每個人平時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千萬不要突然邋裏邋遢地出現在別人面前,不然你們的朋友要嚇著了。女孩子們,你們更要注意,將來你們長大和男孩子約會,要是你不注意,被你的男朋友看到你很難看的樣子,他們可能就嚇昏了(老師做昏倒狀,全班大笑)。好,下一個問題:如果你是辛黛瑞拉的後媽,你會不會阻止辛黛瑞拉去參加王子的舞會?你們一定要誠實喲!

學生:(過了一會兒,有孩子舉手回答)是的,如果我辛黛瑞拉的後媽,我也會阻止她去參加王子的舞會。

老師:為什麼?

學生:因為,因為我愛自己的女兒,我希望自己的女兒當上王后。

老師:是的,所以,我們看到的後媽好像都是不好的人,她們只是對別人不夠好,可是她們對自己的孩子卻很好,你們明白了嗎?她們不是壞人,只是她們還不能夠像愛自己的孩子一樣去愛其他的孩子。

孩子們,下一個問題:辛黛瑞拉的後媽不讓她去參加王子的舞會,甚至把門鎖起來,她為什麼能夠去,而且成為舞會上最美麗的姑娘呢?

學生:因為有仙女幫助她,給她漂亮的衣服,還把南瓜變成馬車,把狗和老鼠變成僕人。

老師:對,你們說得很好!想一想,如果辛黛瑞拉沒有得到仙女的幫助,她是不可能去參加舞會的,是不是?

學生:是的!

老師:如果狗、老鼠都不願意幫助她,她可能在最後的時刻成功地跑回家嗎?

學生:不會,那樣她就可以成功地嚇到王子了。(全班再次大笑)

老師:雖然辛黛瑞拉有仙女幫助她,但是,光有仙女的幫助還不夠。所以,孩子們,無論走到哪裏,我們都是需要朋友的。我們的朋友不一定是仙女,但是,我們需要他們,我也希望你們有很多很多的朋友。

下面,請你們想一想,如果辛黛瑞拉因為後媽不願意她參加舞會就放棄了機會,她可能成為王子的新娘嗎?

學生:不會!那樣的話,她就不會到舞會上,不會被王子遇到,認識和愛上她了。

老師:對極了!如果辛黛瑞拉不想參加舞會,就是她的後媽沒有阻止,甚至支持她去,也是沒有用的,是誰決定她要去參加王子的舞會?

學生:她自己。

老師:所以,孩子們,就是辛黛瑞拉沒有媽媽愛她,她的後媽不愛她,這也不能夠讓她不愛自己。就是因為她愛自己,她才可能去尋找自己希望得到的東西。如果你們當中有人覺得沒有人愛,或者像辛黛瑞拉一樣有一個不愛她的後媽,你們要怎麼樣?

學生:要愛自己!

老師:對,沒有一個人可以阻止你愛自己,如果你覺得別人不夠愛你,你要加倍地愛自己;如果別人沒有給你機會,你應該加倍地給自己機會;如果你們真的愛自己,就會為自己找到自己需要的東西,沒有人可以阻止辛黛瑞拉參加王子的舞會,沒有人可以阻止辛黛瑞拉當上王后,除了她自己。對不對?

學生:是的!!!

老師:最後一個問題,這個故事有什麼不合理的地方?

學生:(過了好一會)午夜12點以後所有的東西都要變回原樣,可是,辛黛瑞拉的水晶鞋沒有變回去。

老師:天哪,你們太棒了!你們看,就是偉大的作家也有出錯的時候,所以,出錯不是什麼可怕的事情。我擔保,如果你們當中誰將來要當作家,一定比這個作家更棒!你們相信嗎?

孩子們歡呼雀躍。

***********************************

真棒的老師!

此為美國一所普通小學的一堂閱讀課。

我們是幾歲的時候才想到這些層面?

你要你的孩子第一名還是第十名?

本期的商業周刊有一文“第10名狀元”,

主要是說學業成績中庸的孩子,受到的壓力較小,比較有學習自主性與多元的興趣,

這樣的孩子容易成功!

小時後我都很慶幸我不是老師的小孩,因為周圍的朋友只要是老師的孩子功課都被逼得很緊,

上了國高中之後也很奇怪,學業都不怎麼突出。不知是不是小時後被過度的壓榨了?

現在的社會強調學習的動機、學習的態度,因為變化太快了,有一技之長是不能行遍天下的。

我們難道還要我們的孩子第一名嗎?

文章轉貼如下:

[@more@]

第 10 名狀元
學生時的70分,職場上的100分
曾寶璐研究員

攝影/翁挺耀

在10倍速競爭的時代,「第1名」,是許多父母對子女的期盼、也是許多人的目標。然而,1989年,大陸小學老師周武提出的「第10名現象」研究,卻顛覆了舊思維:第10名之流的中庸學生,獲得的關愛眼神不多,但壓抑也最少,在人生賽局中,反而容易成為冠軍。當然,置身在耀眼的白小鴨之中,黑小鴨顯得黯然失色,然而,黑小鴨有「黑」的本色與活力,何不讓想法轉個彎,脫離「白」的隊伍、評價與迷思,走出黑小鴨變黑天鵝的尊容與自信。

今年是愛因斯坦發表影響全世界的「相對論」一百週年。這位近百年最偉大的科學家,在大學畢業後,當時還沒成名的他曾經回母校找老師,但他老師根本不認得他,還以為,愛因斯坦是一個想借錢而謊稱是他學生的小混混。

後來很多人在討論,愛因斯坦可能是小時了了,但中研院院長李遠哲反問:「是愛因斯坦沒有什麼了不起、沒有才華嗎?還是學校的考試,沒有把他的才華考出來?」李遠哲說,愛因斯坦如果拿到考卷,看到第一個問題沒有道理,會好好地分析問題,而沒有回答。結果,拿回考試成績,可能只有二十分;但如果坐下來跟他好好探討一些問題,那可真是了不起。

學校成績,顯然看不出,誰能成為本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一百年前如此,一百年後的今天依然,在中國大陸的一項小型調查,顯示類似的情況。

一九八九年,中國大陸杭州市天長小學老師周武受邀參加一次畢業學生的聚會。當時他暗自吃驚:那些已經擔任副教授、經理的學生,在學校時的成績並不十分出色。相反的,當年那些成績突出的好學生,成就卻平平。

這個現象引發周武的好奇,他開始追蹤畢業班學生,經過十年、針對一百五十一位學生的追蹤調查,周武發現,學生的成長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在這種動態變化中,小學的好學生隨著年級升高,出現成績名次後移的現象:小學時主科成績在班級前五名,進入中學後名次後移的,占四三%;相反地,小學時排在七到十五名的學生,在進入國中、高中後,名次往前移的比率竟占八一‧二%。

動機強,中庸生也能靠續航力得標

政大教育系教授吳靜吉解釋,一個孩子會用功拿好成績,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他學習得很有興趣,很有學習動機。名次也是學習動機的一種,如果學習動機和表現動機都強,這樣的孩子未來的學習力仍能持續;但如果是表現動機強但學習動機弱,這樣的孩子只能拿到當下的第一名,不具有學習續航力。至於學校成績比較中庸的學童,有很多就是屬於學習動機強的學生,因為擁有學習力,即使小時候成績不突出,靠著續航力未來表現越來越好。

台北縣新莊國小校長吳順火指出,所謂的學習力來自「先天屬性+後天屬性+努力」,先天屬性指的是孩子的性向;後天屬性則需要父母認知到孩子的先天屬性之後,給予引導和支援。可惜的是,吳順火觀察大部分的家長,總是往相反的方向走,他們要求名次、要求名校,以為這樣未來就能成功,「如果後天不引導,甚至打壓,孩子的先天屬性是會消失的!」

「第十名學生」潛力無窮 於是周武提出所謂「第十名現象」:第十名左右的小學生,有著難以預想的潛能和創造力,讓他們未來在事業上嶄露頭角,出人頭地。這裡所指的第十名,並非剛剛好第十名的學生,而是指成績中庸的學生。根據周武解釋,這個群體的共同特徵是:他們受老師和父母的關注不那麼多,學習的自主性更強、興趣更廣泛。至於名列前茅的學生因為得到父母、師長過分關注,過分強化學科成績,反而扼抑了潛能和學習自主性。

這個研究結果,觸及了基礎教育的癥結:究竟是分數重要,還是學習力重要?經由大陸媒體爭相報導,「第十名現象」引起廣大回響,從省教育單位到學校,從學生、家長到專家……,透過網路不斷轉貼,餘波甚至蕩漾到了台灣。聯電發言人劉啟東三、四年前到大陸出差,被當地同事熱烈討論「第十名現象」,激發探索的興趣。這研究也呼應著他個人的成長,這位曾被全球外資法人票選為「亞太區第一名」的半導體分析師回想自己的歷程,一直以來最好的名次也就是第十名。劉啟東說,他不是不念書,而是不把所有時間都用在念書。

讀書時的第十名、職場上的第一名,劉啟東是「第十名現象」的典型代表。

不過,周武的調查,在周延度上仍有爭議處。專門研究青少年行為的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吳齊殷認為,畢竟孩子的發展是不斷地變化,嚴謹的方法必須是針對每一個孩子的生命歷程做紀錄,而不是取幾個時間點的學業成績做比較,這過於隨機。

儘管如此,「第十名現象」的研究,丟出了兩大觀點:其一,考第一名有用嗎,名次有多大價值?其二,讀書時代學會什麼,才具有永續競爭力? 考試,是考人類已解決的問題 第一個觀點,李遠哲的看法是:「考試是考不出到底這個人有多大的能耐。考試考的是人類已經解決的問題,別人都已經去做了,老師從來不去考老師不會的事,他怎麼會去考他不會的事呢?」

因此,「當你把所有時間放在考試,你一輩子就會被糟蹋掉,」今年三月二日,他在一場對台大學生的演講上「生活在急速轉變的世界裡」,對未來的社會菁英提出警告。

考試名次既然價值性不大,究竟什麼才能產生價值?

李遠哲說,五十年前,父母親希望孩子進到大學後可以學得一技之長,然後靠一技之長走遍天下,這在過去是行得通。但現在的社會,如果還想可以靠一技之長走遍天下的話,他會說:「時代不一樣了。」在知識經濟時代裡面,很多重複操作的工作都已經被機器人取代了。留給人類做的事情,往往是變化多端或是令人驚訝的事情,這需要擁有能夠適應變化的智慧。他分析自己的歷程,過去累積的很多知識,隨著歲月都慢慢地忘掉,沒有多大用處,但是很有用的是:「自己學東西的習慣,是一輩子享用不盡的。」

分析學習力,可以進一步探討人類的學習動機。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心理系教授Carol Dweck分析,學習動機來自兩種目標:學習目標(learning goal)和表現目標(performance goal)。「學習目標」指的是,打從心裡想要讓自己變得更棒,事情做得更好而產生學習動機;「表現目標」則是指,想讓別人覺得自己很厲害,避免別人覺得自己沒用而學習。

屬於「學習目標導向」的人,對自己有興趣的事物充滿學習興趣,他們會選擇有挑戰性的工作,並且主動想辦法解決問題;屬於「表現目標導向」的人,則很在乎別人怎麼看自己,會努力求得好成績。但是這種人如果遇到自己做不來的事,就會拚命逃避,以免因為失敗,被人家瞧不起。 考試、排名都是自信殺手 擁有耶魯碩士學位的建築設計師黃永洪,從小成績都只求及格。記憶中,除了小學一年級考過第四名之外,後來幾乎對名次不再有記憶。「考試、排名都是在打擊你的自信!」黃永洪非常慶幸自己在澳門求學,不但沒有聯考壓力,反而得到父母、師長的支援,建立他對建築、美感的自信。

「我的自信來自一種幸運,」他說,國小時候雖然也曾經因為考不及格被爸爸打小腿肚,但其實他父親也只要求及格就好。

中學時候黃永洪每年暑假都跑香港,拿著相機拚命把喜歡的房子拍下來,當時他不知道原來蓋房子可以是一門學問,純粹就是把相片收集起來欣賞。高中的班級壁報比賽,給了黃永洪第一次驗證自己能力的機會。他費盡心思,用柏油、麻繩、金屬做壁報,三年下來為班上拿下九次的冠軍。到今天,他的櫃子裡頭還收藏著一面獎旗——奧華中學一九六五年班際壁報比賽冠軍。

黃永洪對藝術的喜愛因為壁報比賽而更加熱烈,他到舊書攤翻閱國外的建築雜誌、上課時候低頭畫著自己的夢想之屋。有一回,荷蘭籍神父看到他上課在畫畫,不但沒有責備他,反而建議他以後念建築系。「建築耶!」那是黃永洪生平第一次聽到這個字architecture,以前他就只知道房子,黃永洪太興奮,他一直以為畫房子只能偷偷摸摸,沒想到竟然有大學可以正大光明畫房子!

黃永洪對建築的無窮學習力來自不斷實做(壁報比賽)與師長(神父)的鼓勵,所培養出來的自信心。這連他申請耶魯大學建築研究所被拒,都沒能把他打倒。「我當時簡直發狂!」黃永洪不相信自己沒有錄取,立刻又準備了一本作品集,請英文比較好的弟弟黃永沃幫他寫信給系主任。一個禮拜後耶魯回信,原來是秘書弄錯了,他終於如願踏入耶魯的殿堂。 有目標的人,才能管理信心 宏碁創辦人、智融集團董事長暨首席顧問施振榮的母親從來不要求他的名次,但他懂得自我設定學習目標並且找到學習方法。施振榮說,每個人都要設定目標,但必須是有挑戰而且達得到的,這樣才能建立起自信。「人生最重要的是管理信心。」他認為,小孩子還不夠成熟的時候,是沒辦法承受太大的挫折的,所以很多事情只要馬馬虎虎就好,重點是抓住一個大原則。

例如,「要更好」是施振榮的大原則,所以他經常為自我設定目標,要求自己一定要有進步,但不一定要考一百分。就他觀察,過去成績很好的同學,因為對成績的得失心太重、壓力太大,反而沒有機會去發展人際關係。

學習的態度,是求學的基本。父母不該是培養第一名的孩子,而是培養孩子成為學習目標導向的人,這才是給孩子一輩子的禮物。 全力拚讀書,會產生排擠效應 「人生是長跑,不應該拚命讀書贏了上半場,下半場就沒了持續力。」專研資優教育的師大特殊教育系教授吳武典比喻,第一名的學生如果為了維持第一,把所有的資源都拿來讀書,自然會排擠掉發展人際關係、領導力或是其他興趣的機會。父母以為考第一名就等於能考上好學校,而考上好學校又等於未來能出人頭地,如果一再這樣畫上等號,忘了培養孩子成為有學習目標的人,可能留下遺憾。

張文瑜,三十二歲移民美國的家庭主婦,兒子才六歲就開始上滑雪課、潛能開發課。「我很怕他跟我一樣,所以要讓他多學、多玩!」

童年時代的張文瑜,是個「第一名學生」,小學四年級已經戴上厚重的眼鏡,國小到高中累積的獎狀塞滿兩大本資料夾。「我的目標很清楚,就是要第一,」問題是張文瑜不算資優,讀書的時間經常是別人的好幾倍,每次都是盡到最、最、最大的努力才拿到第一。同學呼朋引伴出去玩,張文瑜一定是窩在家念書。張文瑜沒有不快樂,因為父母以她為傲,「只有拿第一,他們才會繼續愛我!」

大學聯考張文瑜沒有上台大外文,生平第一次讓父母失望。第一次遭受重大挫折,張文瑜幾乎無法承受,她抓狂似的放火燒高中課本,還好父親及時滅火。街坊鄰居耳語:他們家小孩讀書讀瘋了!

放火事件讓父母不逼張文瑜重考,但是上大學後她頓然失去目標,不知道為何要讀書,「同學都只希望不要被二一,老師也不要求第一名!」張文瑜不敢讓同學知道自己過去都是第一名,每當大家談論起高中、國中的事情,她都藉故走開。更挫折的是,同學會跳舞、會唱歌,這些卻從來不曾出現在張文瑜的生命中。

「過去的已經不可能彌補了!」人生的目標在大學變得越來越不清楚,總是在羨慕別人的情緒中度過。大三上學期張文瑜就嫁為人婦,直接從學校踏入家庭,因為她不認為自己有能力在社會上找到好工作,舉家移民美國更讓她鬆了一大口氣,因為不會再有親戚問起她小時候的輝煌戰果、更不會有碰到同學的尷尬。她現在唯一的希望,就是讓孩子過一種和自己截然不同的童年。

耶魯大學心理系教授羅伯.史登堡(Robert J. Sternberg)是美國研究智慧方面的大師,他提出「智慧三元論」——成功智商包括分析能力〈analytical intelligence〉、實務能力〈practical intelligence〉、創造能力〈creative intelligence〉。並認為只重視智力的「成績評量方式」是偏差的,這類評量方式只測量了學生的分析能力,卻沒有分析到實務能力及創造能力。也因此,根據羅伯.史登堡的論點,學業能力只代表「今天」的成功,無法保證未來的成就。

激發孩子去「贏未來」

現在許多教育制度已經越來越能肯定多元價值,包括體育優秀的學生也能拿縣長獎,吳順火說,德、智、體、群、美五個面向都設縣長獎,彰顯的就是多元價值,不會永遠都是考試最厲害的拿獎。小學的名次也只排到第五名,第六名是進步獎,其他學生都是第七名。這樣的方式讓許多父母、學童喘了一大口氣,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吳齊殷就說,就算孩子是最後一名我也不知道,真是太好了!

分數不能代替經歷,文憑不能代替文化和智慧,「絕對不能以小看大,因為孩子成長過程中隨時隨地都有機會!」吳齊殷說,許多成功人物的成長經歷都說明,名次和人才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父母應該保護孩子智慧的火花,而不是拚命給壓力。

「考試爭第一,是投資現在,教育是要投資未來。」吳武典認為,「第十名現象」的主要意義,是「觀念上的暮鼓晨鐘」——即使不是名列前茅,成績中庸的學生還是有無窮潛力。尤其對於小學生來說,成績真的不能特別反映出什麼,孩子的未來路很長,變數是很大的。正如前教育部長黃榮村所說:「他還在學習,你要他贏什麼?我們要讓他去贏未來!」

沒東西的跳蚤市場

唉……學校每年都辦一次跳蚤市場,像今年小朋友好像都拿不出東西來賣,

有的是爛爛的玩具、髒髒的玩偶、不好看的書…….

會有人要嗎?

還有的是去年跳蚤市場買的東西再拿來賣…

只好回去挖挖看老公的倉庫嚕…………

[@more@]

走馬看花的校外教學

今天又去了綠博了,學校的校外教學………

我想,對低年級就別要求太高吧!

出來玩就是吃東西最開心了,還有玩!

出外踏青囉!

每個館都走馬看花一下,比較有看頭的是1館「蜥蜴館」和2館「3D」電影。

其他好像也沒什麼創新,

喔!江明學唱歌真好聽,我們低年級給予最熱烈的掌聲….﹝我規定的,誰敢不拍,呵..﹞

不過他們還是最喜歡5566那些,還有什麼格鬥王,聽都沒聽過,代溝囉……..

[@more@]

如何在plog貼入背景音樂

1.首先你必須找到一個存放在網路上的音樂檔。

2.在你的管理介面點選「設定」。

3.將如下語法複製到站台相關說明。

  

  並將你欲放入的網址複製,貼在下圖紅色框起的" "裡面。就可以啦!

[@more@]

註1:感謝萬能的老公對老婆的問題竭盡所能的回答。

註2:我的背景音樂是電影 放牛班的春天 Les Choristes 的音樂,很好看的法國片,啟發人心喔。

http://140.111.150.151/no135/modules/newbb/viewtopic.php?topic_id=3&forum=3

小偷

今天主任告知班上有一個孩子在7-11偷東西。

這樣的偷竊行為之前已經讓商家不勝其擾,我之前也轉告班上這樣的不當行為後果,

想不到這個孩子還是無法自律。

[@more@]

這件事的發生,心中覺得遺憾與慶幸,

遺憾的是她的貪念戰勝了良知,慶幸的是,他有被發現,而且是小時候就被發現。

我還來的及給以輔導,引回正途。

孩子的偏差行為如果能在小時候就與以指正,效果是越小越好。

所以,親愛的家長,別再忙於工作,你未來後半輩子是否幸福,就要靠他了。

學童聯絡簿,考驗家長應變能力!

以下是網路的轉貼文章,足以供老師借鏡……
我曾經遇過晚上快9點了,才看到明天要準備的"主題",眼淚差一點沒掉下來:

"三明治的材料",共有以下數樣:
1.
土司2 (哪家店賣2片的,我只好去便利商店買半條土司)
2.
少許肉鬆 (家裏剛好沒有,只好去新東陽買一罐)
3.
小黃瓜一條(晚上了,沒辦法去傳統市場買,只好Wellcome買了一盒,用了一條,其他還放到壞掉
4.
(熟的一顆,為了一顆熟蛋,我還得燒一鍋水煮蛋)
5.
(生的一顆,我還得用泡泡紙小心包好,以防兒子把蛋打破成了蛋汁)
6.
少許沙拉醬 (別懷疑,我只好去買了一條康寶沙拉醬)

為了一個早餐店10元就可以買到的三明治,

大概花了近400元,還外加煮蛋的時間當媽媽真的好辛苦!!

我後來還在聯絡簿請老師幫個忙:下次可否早幾天通知(因為老師可能以為爸媽都是在家閒閒沒事做..)

[@more@]

其他林林總總不勝枚舉….圖畫紙/色紙/粉臘筆/明天帶一個"面具"(不但要有材料,偉大的爸媽還要會做出來呢!)

還好我的住家旁邊有家營業到晚上11點的文具店

隨時可以買到老師指定的文具,否則就是家裏自設一個小文具店!否則我的小孩隔天就沒辦法帶齊所有東西,可能會被老師記上好幾筆呢!!

看了別人的經驗,我也將我的經驗和我的朋友們分享!!

而且覺得自己愈來愈厲害了.. ,美術勞作都有進步呢!!

說不定,哪一天還能發現自己畫畫的天份

凡身為有國小生子女的父母都心有戚戚焉!

【爸媽難為】學童聯絡簿,考驗家長應變能力!

*********************************************************************

我差一點也是受害者,

昨天晚上九點多看聯絡簿時,發現要帶吹泡泡的用具

外面天氣變冷又在下雨,商店不知道市否還開著,

還好想到以前有一隻魚的玩具可以玩吹泡泡,只是放在那裡忘記了,

我又在忙,於是叫兒子務必在他的房間找到,總算找到了,

但是已經很晚了, 我想借別人的泡泡玩應該可以吧

今天早上剛好爸爸比較早起床,

於是請他作好泡泡,裝在罐子裡帶去學校

*********************************************

我女兒上小一時,一天回家看了聯絡簿後才發現要帶蓮藕

已經晚上九時多了,我家方圓500公尺外才有一家超市,

所以只好請她老爸開車去買回來交差.重點是超市竟然沒賣,

我只好隔天早上7:00上菜市場!

這篇文章我的感觸最深,孩子要交的東西,

其實都不是要考驗小孩, 而是考驗家長反應

小學生家長應變能力真的要很強才可以.

****************************************************************

2002.09.25  中國時報【爸媽難為】學童聯絡簿,考驗家長應變能力!劉碧玲︵北市︶

如果你家小孩是小學生,

奉勸你看聯絡簿要早,多早?

最好不要超過八點。

因為,台灣雖有24小時的便利超商, 大家也認為超商什麼東西都賣,

我告訴你, 超商就是沒賣小學生聯絡簿上明天要帶的東西。

女兒有個同學,媽媽都是在早上帶兒子搭計程車上課的途中簽聯絡簿

結果媽媽常在車上罵兒子:「圓規這麼早去哪買, 昨天晚上為什麼不說呢?」

******************************************************************

晚上十點鐘看聯絡簿時才知道,兒子有張表格要影印四張明天用。

兒子慢條斯理的說,到巷口的超商印就好了。

孩子知道超商能影印,卻不知道,偏偏他們家旁邊這家超商就是沒影印機,

最後,老媽在電腦上製作一張一模一樣的表格,然後印表機列印四張交差。

******************************************************************

全家都要上床睡覺了,看了聯絡簿才知道,

明天要帶一隻小動物到學校,

這位媽媽氣急敗壞對女兒說,明天把你弟弟帶去。

結果明天起床,媽媽裝一隻螞蟻在底片盒裡讓她帶去, 盒子裡還有幾顆小砂糖。

******************************************************************

我也曾經在吃飽飯出門上課前,女兒拿出一張紙給我當樣本,

因為她要我幫她買一張材質一模一樣,顏色為綠色或是橘黃色皆可,

明天美勞課要做燈籠,女兒交代,務必要買到,不然會完蛋。

下課回家路上,凡掛著「文具書局」的店我都問了,就是沒有。

靈光一閃,果然在一家花店買到這張紙。

看得早也要看得巧,那就是別以為看完就沒事了,

看完一定要多嘴再問上一句:「明天有沒有要帶些什麼?」

因為有時候,在學校來不及抄上聯絡簿,孩子會回家以口頭交代,

只是這個交代幾點鐘說出來,沒個準頭, 為人父母如果希望能一夜無夢到天明,多問一句是必要的。

我覺得聯絡簿這東西,一方面是要考驗父母臨危授命能力,

另一方面,就是要測試父母和孩子之間的互動, 到底是每天晚上幾點鐘開始的!

我是家庭主婦,我這邊是五點鐘,你那邊是幾點呢?

================================================

此文道盡了家有小學生"媽爸"的心聲, 還沒進小學的,請注意研讀,

因為每一段我都似曾相識,所以不要以為寫出來的只是特例,

力求誇張效果而己, 我必需強調, 這些都是家常便飯。

我特別把""寫在""的前面,是因為簽聯絡簿這碼子事,

好像default是由媽媽來做,即使是爸爸簽,他可能只負責簽名,

內容"精彩度"媽媽如果不看,可能只有事後"剁腳"的份了!

如果你家不是這種情形, 我只能說妳好幸福喔!

我曾經在寒冬的深夜, 拉著已穿睡衣的兩個孩子,飛車衝去街上買東西,

只因簽聯絡簿時赫然發現"明天帶一盆植物",

幸好那天鴻福齊天, 在烏漆抹黑的街道上,竟然還有一塊光亮的招牌-"XX園藝"

我是職業婦女, 五點鐘時我在OFFICE,八點鐘時我還不能離開廚房,

看聯絡簿, 再等一下吧!

===========================================

老實說:我昨晚才碰到

女兒的聯絡簿上說要帶一張報紙牙籤

天!我家雖然沒電視,但也不看報的,因為有網路…..新聞…..

只好十一點去買一份很晚的晚報………趁我女兒睡著時。

還有牙籤,才想要用牙線棒混過去,

但老師早有預防,在角落註明著, 請不要用牙線棒代替!

因為是要作勞作,叫作〝甩..什麼〞的?

喝! …….只有三更半夜去買個鹽酥雞….只為了那隻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