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XA心靈導師培訓課程_團體遊戲(9)攻佔領土

可以先說某歷史朝代更迭,互攻領土的故事引起動機。例如中華民國從廣州起義…..最後撤守台灣。

【攻佔領土】

一、遊戲目的:學習合作,縮小自己,貢獻別人。

二、人數:將團體分成兩隊 (可報數分單雙,或先選組長猜拳選人)

三、道具:報紙數張(每人半開)

四、規則:

1.請兩隊組員將自己的報紙分別鋪在地上,同組放在一起

2.所有團員站在自己所屬領土上(報紙)

3.兩組團員派代表猜拳,輸的人要抽走一張報紙所有團員站在剩下的領土上

[@more@]

4.接續猜拳,直到某組團員無法站在領土上便輸。
(猜拳時,所有團員都要都在報紙上才算數)

……………………………………………………………………………………

◎分組的方法,也可以兩兩猜(輸的到贏的後面成為一組)→四四猜→直到全部分兩組。

《QA》

Q:在遊戲之前的規則是否要仔細說明,例如領土可不可以動?

黃柏嘉老師 A:

如果是團康遊戲,規則一定要清楚,而且強調處罰。

輔導活動就不用介入太多,指導與跟規則可能越不清楚越好,保持彈性。活動的重點在於給團體合作的機會。

給孩子一個重新開始的機會,可以讓孩子一直交換自己的位置。有可能猜輸,或猜贏,輪流當英雄。

 

 

MOXA心靈導師培訓課程_阿德勒心理學運用於班級經營(6) 低年級–愛管閒事

時間:7月14日

地點:光復國小

課程:MOXA心靈導師兩年研習_暑假課程(104.7.8~15)

課程主題:阿德勒心理學運用於班級經營─班級討論[愛管閒事]

主講師:吉靜嫻老師 (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系教授,阿德勒心理學之應用講師)
講師:黃柏嘉老師(心理諮商師、阿德勒心理學講師)、鮑順聰老師(建國中學輔導老師、阿德勒心理學講師)。
………………………………………………………………………………………………..

由於前一天下午有幾位學員缺課,吉老師要我們玩「問候的裝模作樣」,來跟這些夥伴互動。兩人一組,選擇去跟昨天缺課的其中一位同學打招呼。先私下談妥誰是真誠問候,誰是裝模作樣,然後由缺課同學猜誰是真的,誰是假的。

這個遊戲的結論是:無論多不願意,一個問候,假的也會變真的。學會如何跟別人維持友好關係。
(我覺得這個遊戲雖讓我有點抓不著頭緒,但是結論還滿有意思的。)

班級討論—午休

學校內的午休狀況通常是依老師想法與學生年紀而定,低年級老師通常會讓學生午休,因孩子年紀小,專注時間短,也容易因為累而有情緒。中高年級之後,可能有的班級睡有的班級做靜態活動。

吉老師在這個部分採取較彈性的做法,也分四個狀況處理。

[@more@]

1.有的孩子願意睡,時間到了就會醒來。(不會有問題)

2.有的孩子睡著了,但時間到了卻起不來。(可以請同學叫他)

3.有的孩子不睡午覺,下午有精神。(可以安靜的做自己的事)

4.有的孩子不睡午覺,下午沒精神。(設邏輯後果,下次要趴在桌上休息,但下下次還有機會不睡。)

班級討論低年級—愛管閒事

《狀況劇一》

低年級常會有某些同學喜歡管同學的行為,而且次數頻繁。

學生A:「老師,B的課本都沒有收起來。已經上課了都還沒有收。」

老師:「A,我看到你有些話想跟B說,你直接跟他說好不好?」

學生A:「可是上課不是不能說話嗎?」

老師:「你如果知道上課不能說話,那你就可以下課找時間跟他說。」

學生A:「老師,C東西亂丟」

老師:「A,我看到你是一個非常熱心助人的人。他很想幫忙B,也很想幫忙C。那我們今天就來討論我們怎麼樣幫忙別人?我們分成兩個部分,一個是願意幫忙別人的人他要怎麼做?另外一個是,他要幫忙你,而你已經知道了,那應該怎麼做?」

學生A:「我看到D早上在早餐店抄作業。」

老師:「我聽到A你觀察力很好,你說你看到D在早餐店抄寫作業。你看到他寫作業想要跟老師說,你想跟老師說的目的是什麼?」

學生A:「他都沒有自己寫自己的回家功課。」

老師:「我看到你告訴我的是你很希望D能自己寫作業,能夠學好是嗎?我要說的是,我覺得這個話你直接告訴D比較好,來現在跟D直接說說看。」

學生A:「老師校長從旁邊走過去了」

老師:「ok,校長會巡堂。A,我要說的是,校長的事情讓他自己去做。好嗎?現在請你跟D說你早上看到的事,我看到你希望D能自己練習作業,他能夠會。那老師給你一個任務是,你要怎麼跟他說,讓他能夠接受?」

學生A跟D說:「你作業要自己寫,不能抄別人的。」(學生D:「我本來都自己寫啊!」

老師:「D,我看到你想要告訴他說,你的作業是自己寫的。你要怎麼樣告訴A你收到A對你的關心,你跟她講你的感受可以嗎?」「可以用我喜歡,跟我不喜歡」

學生D跟A說:「我不喜歡你說我作業用抄的。」

老師:「告訴他你喜歡他什麼?我喜歡你提醒我要自己寫作業,是嗎?」

學生D跟A說:「我喜歡你告訴我作業要自己寫」(學生A:「你下次告訴我,我就不會告訴老師」

老師:「我們知道有些同學是非常熱心要幫助別人的,我們要幫他找到一些方法是可以幫助別人的。」「還有沒有什麼事是要討論的?」

學生D:「我們上次玩球的時候,A都把球拿走不還我們。我們去追他,他就一直跑。」

學生A:「他們都亂講,我看他們要吵架了,所以把他們的球拿走。」

老師:「A,沒關係,我們讓D先說。D,我聽到的是你跟B、C一起在玩球的時候,老師猜,你們沒有邀A是嗎?」(沒有)「謝謝,那老師就猜對了」

老師:「你們三個幫老師做點事,你們猜你們在玩的時候,A想不想跟你們玩?」

C:「他沒有說他要玩啊」

老師:「好,所以下次有機會的話,告訴A:如果你想跟我們玩的話,跟我們說好嗎?來,C,你現在跟A說說看。」(C對A說:你下次要跟我們玩你要說,不然我們不知道要邀請你。)

老師:「A,你說說看。如果你想玩的話」(A對C說:我想玩,下次你們要玩要邀請我。)(B說不要)

學生A:「B不要跟我玩,B說他不要跟我玩。」

老師:「我看到A真的很想要跟你們玩。你們可不可用我喜歡我不喜歡來告訴A:我喜歡什麼,如果你跟我們玩的時候我不喜歡什麼?

學生D:「我不喜歡你拿了球就跑,你跑好快我們都追不上。」

老師:「我覺得D已經表達得很好,那老師可不可以幫你加一點點?我不喜歡我們在玩球的時候你拿了我們的球跑好快,這樣我們追不到你,就沒有球可以玩了。是嗎?你要不要跟他說一下?」(學生D對A說:我不喜歡你在我們玩球的時候把球拿走跑好快,這樣我們就不能玩球了。)「這樣我們也不能跟你們玩球了」(學生D:「我們也不能跟你們玩球了」)「如果你遵守我們的一些規範我們就願意跟你玩」(學生D重複)「不要拿了球到處亂跑可以嗎」(學生D重複)

學生B:「可是他很兇」

老師:「我聽到B好像有些話想跟A說,B你說說看好嗎?用我不喜歡,我不喜歡你拿球打我們或是我不喜歡你說話很大聲,這是我猜。如果你不欺負我們,我們就喜歡跟你玩球。試著說說看」(B搖頭)

老師:「你不敢說。那老師這樣說你同意嗎?如果我是B的話,我會說:A,如果你說話小聲一點,我們就會喜歡跟你玩。如果你說話太大聲,或者是太兇了,我們就不想跟你玩。B,老師這樣說ok嗎?還有沒有什麼話要說?」

學生C:「他有一次把球丟出去,都不撿。我有跟他說,沒有用。」

老師:「你下次再試試看,你以前都跟他說我不要跟你玩。你下次跟他說,他做了什麼事情,你們不要跟他玩。」

學生C:「老師他捏我!」(學生A:我沒有)

老師:「A,老師看到你剛才拍他一下,你想說什麼?我想說的是,老師相信你沒有。那下次如果你拿到了球,你可以做什麼事?」

A:「我會跑,讓他們追不到我啊!」

老師:「喔~你們的問題我好像有點找到了,你們到底在玩什麼樣的遊戲?」

學生C:「我們要射門啊,我們的球放好好的,結果A就來把球搶走。」

老師:「喔~所以你們要把球射進球門。」「那A你在玩的是什麼球?」(橄欖球啊)

老師:「所以你拿了球就趕快跑了。所以我要說的是,如果你們要一起玩球要搞清楚,這次我們在玩的是足球還是橄欖球。A,如果他們邀請你去玩足球,你知道足球怎麼玩嗎?」(踢到球門那邊)「很好,所以他們邀請你玩足球,那你覺得那顆球放那邊應該要做什麼事?」(A:就把他踢進去啊)「很好,那你們三位,如果有一天有機會跟A玩橄欖球,球放在球門前面,你們知道要做什麼嗎?」(A:就拿起來跑啊,讓人家追不到。)(C:可是我們沒有要玩那個啊)

老師:「所以他們再一次告訴你的是,他們現在玩的是足球。那是他們三個正在玩的球,那A,你有個選擇,你可以選擇跟他們玩,就要玩足球。」(A:可是那很無聊)「那你跟他們玩足球玩得很無聊的時候,你可以做什麼?」「那這個時候我就建議你可以再借一個球」(自己玩不好玩)「如果不好玩的話,你就要教會他們玩橄欖球。」

老師:「你是一個精力充沛的孩子,也學得很快。我看到你還有話想說,來,問D說你要怎麼做他才想跟你玩橄欖球?」

A:「D,我要怎麼樣才能跟你玩橄欖球?」(D:我又不會玩)「我可以教你啊!」(D:可是你只跟我玩嗎?)「我先把你教會了,就可以再教其他人啊!」(D:…….)「老師他們又不要跟我玩」

D:「你可以跟我們玩踢球,在球門那邊當捕手。」

老師:「好,那下次A你跟她們玩的時候,他們三個就踢球,你就在球門前面擋球,好嗎?」

老師:「我要說的是,A很願意照顧大家,如果大家有什麼事情可以直接跟他說,好嗎?」

………………………………………………………………………………………………..

所以當班上遇到問題的時候,就在這個地方停下來處理這個問題。不是罵小孩,如果罵A,他就會覺得選邊站,那A會更不服氣。也許他不會報復老師,但是他下課會更想搶他們的球。老師絕對不選邊站。

要教孩子如何處理日常生活上的事情。教孩子怎麼溝通,所有的問題都是出在人際跟溝通上。

◎當A在遇到被排斥的時候,我選擇用一個亮點來看他,他是很想照顧同學,很有活力的,他也願意參與活動。

◎大原則就是:不選邊站。我們要教孩子。(不是罵孩子)

<QA時間>

學員回饋:在互動的過程心得
「讀你,讀自己
;讀自己,讀你,讀彼此的不同。感動自已,感動別人,感動彼此的相同。才懂得選擇,去看見,去了解。讓兩顆心靠近一些些,也往幸福的方向,靠近一點點。
管閒事
→如何幫助別人。從負面行為看到正面的行為,很令人佩服。

Q:常規的建立,通常導師與學生較有默契,但到了科任就破功。
A:每個老師都要為自己的風格而負責。老師不用全面性,如果科任老師來詢問,可以邀請科任老師一起來定班規。

Q:如果孩子在上完科任課,還有問題還沒解決,來找你的話怎麼辦?
A:同理
、安撫,陪著老師一起想。也教孩子如何跟老師溝通,下對上的溝通。(以後面對上司也需要下對上溝通的能力)

Q:如何面對因學生問題來找老師的盛怒的家長?
A:家長盛怒,只要安撫他的情緒。老師不用當警察、當偵探,處理孩子比較重要。
◎老師不用當偵探,想要把事情還原。每個人戴上不同顏色的眼鏡,看到的事實都不同。也許兩方都沒人說謊。如果查真相的話,好像就會有一方是對的、一方是錯的。沒有,我們就是要教孩子。
◎跟家長說我儘快的來處理,但如果做不到的不要承諾家長。

《狀況劇二》黃柏嘉老師面對盛怒家長

面對盛怒的家長,有些句子可以用到:

「我看得出來你很生氣,也想好好跟我討論。」

「我們在想我們可以怎麼樣幫助孩子」

「我看到你很生氣,但有一件事其實我很高興,就是你很在乎孩子。」

「我沒有辦法一個人教孩子,我需要你的幫忙。」

「我很高興看到你很生氣,那表示你越愛孩子。但是越生氣就越要做對的決定。」

「孩子難免會吵架,我們要教會孩子怎麼樣為自己說話,如果您每次在孩子學會為自己說話之前就先跳出來,這樣他可能就學不會。」

「我想邀你當我的夥伴,我們一起幫孩子。我覺得孩子很幸運的是,我可以花一些時間幫他,爸爸工作這麼忙,還要幫他。有兩個要幫他的人….我知道他很內向,這個也不好學,但是我猜我們一起幫他,一起使力,他會學的會。但如果你下次又跑的比他快,他就不用努力,因為你講得這麼好。」

可以另外跟家長約談孩子家裡的情況,要家長空一個小時,跟他談孩子的事。

◎心理學告訴我們,涉入任何的三角關係,都是倒楣的。

◎不幫忙傳話,各別跟不同家長談各別孩子的事。(不跟甲家長說乙孩子的事)

《吉老師》
面對盛怒的家長,要先肯定他愛孩子,同理他的難過,心疼孩子。
跟不理性的家長說明,你現在做的每一步都會影響孩子在學校的狀況。例如開記者會,最受傷的還是孩子,是不是叫大家都不要碰他?(反而會被孤立了)

◎家長兇,不是針對老師,而是要宣洩情緒,老師不用怕,要做情緒的切割。

◎教情緒管理的時候,我們也會教宣洩情緒。

◎讓孩子有希望,也讓孩子有機會改過。讓孩子在你周圍,能看見他們有一線的亮光。讓孩子在你的眼中,看見希望。

MOXA心靈導師培訓課程_團體遊戲(8)裝模作樣

延續上一篇「官打捉賊」的遊戲,這個「裝模作樣」也是讓學生在趣味的遊戲裡練習不用說實話。

【裝模作樣】

一、遊戲目的:讓學生學會在可能有危險的情況,可以不說實話來保護自己。可以觀察孩子個性。

二、人數:將團體分成兩隊

三、道具:糖果數顆(每隊1顆)

四、規則:

1.選兩位隊長,隊長猜拳選隊友,將全班分成兩組:第一組跟第二組。

2.先給第一組一顆糖,到教室外討論,如何讓一個成員把糖含在口中,而不被第二組發現。

3.請第一組進教室,排成一列,裝模作樣(可以裝有吃糖也可裝沒吃糖)讓第二組觀察。由第二組猜出糖果是藏在哪一位口中。

4.無論是否猜中,請第二組一樣拿糖果到外面討論由誰含糖果,再進來給第一組猜。

[@more@]

<延伸活動>

5.第二次比賽,也是發糖果,不過改為握在手中而不被發現。

…………………………………………………………………………………………….

<討論>

1.分享如何讓別人猜不中?你們使用什麼策略?

2.說說看猜中的感覺?

3.成功欺敵有什麼感覺?

黃柏嘉老師:
這個遊戲可以跟「說謊的個案」做連結,有時候你需要「裝模作樣」是因為你有「難言之隱」。
做完活動可以問學生:「在哪些情況下你不敢說?」能分辨什麼時候安全,可以多說一點 ﹔能分辨什麼時候不安全,可以少說一點。

有時候我們會害怕,我們也在分辨,學習相信其他同學。有時候我們會有較多的考慮。

阿德勒會提醒諮商師:有一分的證據,只能往前走一分。

如果以輔導為目的,要處理特定的人,分組時可以技巧性的作籤。

讓孩子用自己的方法去溝通,讓他們自己解決。

 

MOXA心靈導師培訓課程_團體遊戲(7)官打捉賊

老師:「各位同學知道,現在壞人越來越多,我想問問大家:是不是什麼時候都要說實話?當你覺得怪怪的,或是不安全的情境時,其實是不用說實話的。例如:有人問你”你們家有人嗎?”或是”你們家很有錢嗎?”要看當時的情境而回答。」

【官打捉賊】

一、遊戲目的:讓學生學會在可能有危險的情況,不說實話得以保護自己。

二、人數:每次四人

三、道具:準備四張籤,上面寫「官」「打」「捉」「賊」

四、規則:

1.請四位自願者上台。

2.將四張籤折好,抽籤

[@more@]

3.抽到「捉」的人要先表明身分,目的是要捉到「賊」

4.「捉」向其他三位一一詢問身份:「你是賊嗎?」(或問:「你是官嗎?」)

5.被問到的人,均可以假裝是賊,或是否認。

6.「捉」依據三位回答的線索,猜出哪一個是真的「賊」

7.如果「捉」猜對了,請抽到「官」的人下令「打」去打「賊」:重打3大板。(或輕打手臂1下)

8.如果「捉」猜錯了「官」就要下令「打」去打「捉」幾大板。

…………………………………………………………………………………………….

◎如果人數比四人多,就有人當路人甲乙,不過難度會提升很多。

◎打以不傷身為主,也能讓學生發揮創意。

 

MOXA心靈導師培訓課程_團體遊戲(6)拯救老師大作戰

老師:「我很想知道你們有多喜歡老師,喜歡老師嗎?」(喜歡)「我們今天要玩一個救老師的遊戲。」

【拯救老師】

一、遊戲目的:可以了解孩子愛不愛你、了解孩子的優勢、教會孩子跟別人合作。

二、人數:偶數人次

三、道具:報紙數張

四、規則:

1.老師昨天出去玩,到了河的對岸,想不到河水暴漲,老師被困在河的另一邊。現在發下每人一張全開報紙,請你把它當成可以用的資源,撕成長條狀(當繩索)來救老師。

2.老師示範手撕報紙(寬約2公分),不可以撕斷。

3.計時1.5分鐘(老師可視情況調整,不用精準)。

4.時間到後,把報紙從約定的起點開始擺,發現每個人都不夠長,無法救老師。

(第二次挑戰)

[@more@]

5.再發一次報紙,每人一張全開

6.請找一個人跟你合作

7.兩人討論如何將紙撕得又快又長

8.計時1.5分鐘

9.時間到,兩人撕好後的報紙長紙條接起來

10.兩人合作大部分都能成功救到老師。(沒達成的老師也要給予鼓勵)

……………………………………………………………………………………………

<狀況>

Q:有某一同學在活動進行中表現不會撕紙,亂撕。

 A:老師請會撕的同學去教他,有進步一點老師就給予鼓勵。(不一定要成功學會)

[討論]

老師:「還有沒有人想說說話?在過程裡面你發現什麼?」

◎請撕的又快又長的組別分享:除了可以像迴圈這樣撕之外,也有組員發現報紙有順向與逆向,也可以順著撕過來再撕回去,也能不斷撕成一長條。

◎如果時間夠長,老師也能設定需要三人連起來才能夠長。從一人不行,找一人,不行,再找一人,讓孩子從中體會一人很難達成,需要跟別人合作。

◎現場小朋友有可能1.5分鐘只撕了一半,老師設定時間只是為了增加緊張感,時間不是很重要,均可彈性。重要的是合作的練習與大家都想救老師的心情。老師:「我看到你們都很努力想要救老師」

◎活動進行中如果有小干擾(例如打岔或做自己的事),是有引起注意的目的。(在不影響老師與同學的情況下),老師只要降低傷害就好,可以忽略他。

鮑順聰老師:
這個活動能幫助學生從「怕做錯」
→「想把事情做好」,有助於突破思考盲點。
觀察到慢的人,或是分心的人,容易在外圍。
撕紙是有快感的,如果有強迫症的學生,在進行此活動時可能會遇到一些麻煩。

黃柏嘉老師:
就算團康高手來帶活動,也會有兩成不玩(或不熱衷),只要先顧好八成。八成玩瘋了,就會影響到剩下的兩成。想干擾的人也會看情勢,也會怕因為故意而犯眾怒。

吉老師:
每個遊戲都是有目的的,班上如果有特殊孩子,可以為這些孩子設計活動,讓他們有機會能贏。

<活動照片>

 

 

MOXA心靈導師培訓課程_阿德勒心理學運用於班級經營(5) 班級討論–遺失物品

時間:7月13日

地點:光復國小

課程:MOXA心靈導師兩年研習_暑假課程(104.7.8~15)

課程主題:阿德勒心理學運用於班級經營─班級討論[遺失物]

主講師:吉靜嫻老師 (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系教授,阿德勒心理學之應用講師)
講師:黃柏嘉老師(心理諮商師、阿德勒心理學講師)、鮑順聰老師(建國中學輔導老師、阿德勒心理學講師)。
………………………………………………………………………………………………..

在進行偶發事件班級討論時,要先討論安全的議題,例如:班規教室佈置等,讓班上形成班級討論的氣氛。班級討論的目的是在解決問題,也就要教學生如何解決難題,而非處罰個案學生。

<狀況劇>
上完體育課,小明發現帶來學校的手機遺失了,來跟老師報告,請老師處理。

師:「我看到你有一個困難,也找了值日生幫忙,你也知道我也不在現場,我們可以邀請全班來給你幫忙,找這個手機。」

:「老師我可以去看每個人的書包嗎?」

[@more@]

師:「我看到你提出來你的方法,小明,這個方法在使用之前能不能請你看看我們的班規寫了什麼?」(尊重)師:「你覺得我如果去搜查你的書包,有沒有讓你感覺到尊重?」(沒有)師:「那你覺得我沒有尊重你,你要給我幫忙嗎?」

生:「可以請他們把書包的東西倒出來,我們來找嗎?」

師:「我看到你想到一個辦法,這個辦法有沒有適合我們班?我們下一節課會抽一點時間來幫助你。」

(上課鐘響)

師:「謝謝各位準時進來,小明今天遇到了一點困難,他想請各位給他幫幫忙好嗎?請小明說說看」

生:「就有一支媽媽買給我的生日禮物,iphone6+,很貴。上體育課時我沒有帶出去玩,上完課回來就不見了,我有問值日生,值日生不知道是誰。媽媽說如果我弄丟的話,我就慘了。」

師:「小明把他遺失的手機描述得十分清楚,大小顏色,大家能不能幫他找?另外我聽到的是,這是小明媽媽送他的生日禮物,如果不見的話媽媽會很生氣。各位同學,當有東西找不到的時候,我是非常擔心的,我沒有教會大家怎麼借東西。是不是有人拿了小明的手機而忘了跟他說?所以我想教會大家怎麼跟別人借東西。」

師:「今天我們要討論三個問題,跟別人借東西,要用一個好的方法來借東西。我們大家一起來學:如何跟別人借東西。我們也來幫小明做一點事情,不管手機有沒有找回來,要教會小明如何保管?下次不會再丟掉。第三,我們也一起來找這個手機。如果找不到,我們可以來想想辦法,要如何跟媽媽說,讓媽媽不會罵他。他是我們的同學,我們遇到問題,我們大家一起來幫他解決。

師:「請同學在你周圍找找看,有沒有小明的手機?大家幫忙找一下可以嗎?」

學生A:「老師我知道,小明很臭屁,所以B把它藏起來了。」

老師:「所以我聽到你有一個答案,因為小明的手機很好玩,所以B覺得他很臭屁,而故意藏起來。」

學生A:「你去翻他的書包,就在他的書包裡。」

學生B:「老師,A亂說,是在他的書包裡。」

小明:「老師你打電話,就知道在誰的書包裡。」

老師:「我要說的是,我猜這個手機無論是在A或是在B,或其他同學書包,都是他拿去而忘了跟他說。所以我問大家,有沒有誰願意這個時候拿出來,還給小明呢?我猜的是,也許是不當心,跟他開玩笑或者是拿去了。有沒有?」

小明:「老師你叫他們把他們的書包倒出來。」

學生C:「倒出來你手機就摔壞了。」

小明:「沒關係,我有保護蓋。」

老師:「我聽到小明一直有個建議就是把學生A跟B的書包倒出來,證明他們是清白的。如果互相猜疑,這樣對他們的友誼是有傷害的。

學生A:「如果要倒,大家全部都倒出來好了。」

學生C:「我沒有拿我為什麼要倒?」

學生A:「搞不好是妳啊!倒出來就知道了。」

學生D:「可是學校本來就規定不能帶手機了。」

小明:「可是又沒有響,我只是放學的時候打電話給媽媽而已。」

老師:「我聽到D很清楚學校的規定,而小明也很願意遵守學校的規定,上課時間沒有開機。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剛才小明真的非常著急,現在請同學檢查看看,如果你覺得現在拿出來ok,那你就現在拿出來。如果不行的話,你就下課拿給老師,我知道你是不當心拿走的。這樣可以嗎?

老師:「好,那我現在要說的是,假如手機真的沒有找到,因為我們現在真的沒有找到,那我們可以幫幫小明什麼忙,大家一起想想看,讓小明回家不會被媽媽罵。你看他好害怕喔,我想大家應該都有這樣的經驗,如果你的東西壞了,真的不見了,一定很擔心被媽媽罵。那各位同學,想想看有什麼方法,雖然媽媽還是會罵,小明還是會害怕,不過我們可以讓他覺得好過一點。」

學生E:「能不能請老師跟他媽媽講他手機不見了?」

老師詢問小明:「如果我跟媽媽講你手機不見了,媽媽會怎麼處理?」

小明:「你就說,你把我的手機借走了。這樣我就不會被罵了」

老師:「我要說的是,我教大家要怎麼說,我可以這樣跟媽媽說:小明的手機不見了,不知道誰跟他借了還沒還他?這樣可以嗎?」

小明:「可是我一定還是會被我媽媽罵的!」

老師:「所以老師借ok,別人借就不ok嗎?」「我剛剛說的是,有同學跟他借,還沒還他。」

學生C:「有可能他媽媽會問他說哪個同學借的?怎麼辦」

老師:「我會跟他說,小朋友的事情我不太清楚,我不知道哪個同學借的。這樣可以嗎?」

小明:「可是我媽媽會說不要借給同學。」

老師:「是,我會跟他說我們全班都在幫忙你找,可是還沒找到。」

小明:「這樣子我媽媽以後就不會讓我再帶手機來了。」

老師:「那老師要問,如果媽媽因為這個事情就不會讓你帶手機。那我要問你,媽媽讓你帶手機的目的是什麼?」

小明:「阿就是去安親班要打電話給媽媽。」

老師:「如果是這樣的話,我猜媽媽還是會讓你帶手機。因為媽媽需要了解你在哪裡。」

(師請小明回座)

老師:「各位同學,我們這一節課要學的是,我們怎麼跟別人借東西?我們要想想看,我們要怎麼說別人才願意把東西借給我們?F,你怎麼跟同學借東西?請你示範怎麼跟小明借手機」

同學F:「小明你的手機看起來好炫,可以借我看一下嗎?」(好,可是上面小小兵的保護套不要弄壞)

老師:「小明,等一下同學會練習跟你借東西,你可以決定要不要借他。」

同學G:「小明我都沒有看過這個手機,能不能借我一下,一下下就好。」(可是你上次把我自動筆弄斷,害我被媽媽罵)「我這次不會,我已經知道怎麼保護東西了。」(真的嗎?好吧)

同學H:「小明你手機好酷,快點快點借我看!」(等一下啦,老師在看,等下課再拿給你)

老師:「現在我們請三個不要借給他好嗎?」

同學A:「小明我這個借你,你手機借我。」(不要)「不要你試試看,下課我打你。」(不要)

老師:「我看到A可能覺得小明不想借他,所以他用一個東西跟他交換,這也是借東西的一個方法。同學
I試試看」

同學I:「我不想跟他借」

老師:「那如果你真的很想要手機你會怎麼做?」(我會請媽媽買)「所以我猜你覺得小明可能很難溝通,不想跟他借東西,所以你找到一個方法就是請媽媽買。」

同學J:「我昨天有幫你作弊,老師有說要互相幫忙,你手機可不可以借我?」(可是你都抄我球)「我下次不會了,還是你暗戀誰我可以幫你送情書。我也可以教你英文」(不要)…..用搶的

同學K:「小明,我昨天有看到你作弊,如果你借給我的話,我就不跟老師說。」(師:這叫恐嚇威脅)「2分鐘就好」(好)

同學L:「小明,我真的很想跟你借手機,等你有空的時候再借我,我會等待。」(可以)

同學M:「小明,我們常一起打球,你可不可以借我手機?」(可是你都不傳球給我,下次我要選別人)

同學N直接走過去說:「吼,那麼炫」然後直接拿走

同學O:「小明,我想拿遊戲點數跟你換。或是幫你破關,可以借我嗎?」

老師:「小明,在剛剛我們的討論過程中,你有沒有發現一件事情。會不會是之前有人跟你借手機你都不借他,所以後來也不跟你借就直接拿去?」

老師:「從剛剛的討論中我們可以看到,有些同學是可以借到的。那也有些人是用恐嚇的方式,我覺得會不會讓同學不舒服?如果我真的很想跟小明借,也許可以試試看跟他說我真的很想跟你借,你能不能告訴我,我可以用什麼跟你交換,你願意借我?」(可是我正在用)「那我願意等一下。我可以拿這個望遠鏡跟你交換嗎?」

老師:「我們這一節課學到了,如何跟別人借東西。可是剛剛有同學說不想借,因為他太跩了,可能他什麼條件都開出來了,小明還是不借他,那這個時候也許可以想:我要怎麼樣可以買到這個手機?也許跟爸爸媽媽商量,或是自己存零用錢。」「如果你只有2千元,可是手機要5千,那就可以找爸爸媽媽商量,或是你們有什麼方法?」(學生:「可以買便宜的,降低慾望。」「可以跟媽媽說,提早拿到當生日禮物」)

老師:「像現在有很多二手書,也許可以買二手的手機,比較便宜。或是爸爸媽媽有沒有不要的手機可以給我用?」「所以同學有你想要的東西,可以試試看用借的,同學提供了好多方法。不借你的話可以想辦法去買,或是降低自己的慾望。」

 老師:「第二個,如果小明你帶來了一個這麼貴重的手機,大家來幫小明想想看可以怎麼保管不會丟掉?」

同學I:「可以放在老師那邊」(對,I想到一個方法,可以暫時放老師這邊,老師的抽屜是可以鎖上的

同學P:「有些東西真的很貴重,又不想借同學的話,可以放在家裡就好。」(放家裡是比較安全的)

<狀況二:手機找到了>

同學A說:「小明手機掉了嗎?手機放在我那邊。」(老師:「小明恭喜你的手機找到了」)

(同學起鬨說A是小偷)

同學A:「我自己承認的怎麼會是小偷?」

老師:「我要說的是,小明我們要謝謝A,他幫你找到手機。」

同學A:「不是我,是B拿的,他寄放在我這邊。」

老師:「我們要恭喜小明,因為他的手機找到了,他回去不會被媽媽罵了。A幫你找到手機,你要不要謝謝他?」 (小明不情願)

老師問小明:「告訴我你手機拿回來的感覺?我猜你不擔心了,媽媽不會罵了。這部分不要忘記。如果就這個部分,A讓你回家不會挨罵,你要不要跟他道謝?我猜A現在拿出來可能是他覺得最好的時機,雖然你覺得晚了一點,但說說看你現在的心情?」(小明:「我以後不會借給同學了」A:「我以後不會還你東西了」)

老師:「我剛才有聽到你回答你不會借同學了,可是老師不是問你要不要借同學。老師要你看著手機想想看,你剛剛好著急喔,現在你找到手機了,你心情怎麼樣?」

小明:「這樣我就不會被媽媽罵,因為媽媽不知道。」

老師:「我看到你好在乎媽媽,你現在心情還好嗎?A幫你找到了手機,我猜也許是B想跟你開玩笑,或是A拿了忘了跟你說。我要問你希望別人幫你找到還是不希望?」(能找到最好)「我也是這樣想,現在A幫你找到了,你要不要跟他說謝謝?」(謝謝)

同學A:「可是我現在很擔心的是你們都覺得我是小偷,我又不是小偷,我跟B是覺得好玩的」

老師:「我們這一節課先把這件事解決,你跟B的事情我們再找時間討論。我在這裡要說的是,A,老師從頭到尾都只是跟小明說有人拿了沒有還,老師從頭到尾我都沒有用你說的那兩個字。你在老師心目中不是這樣的,我們班上沒有一個人是小偷,我們班沒有這樣的一個事情,我們班上只有互相幫忙的同學。如果我沒有把各位教會怎麼跟別人借東西,那是我要教的事情。我看到的是,無論是A或是B,我看到他們都沒有把這個東西佔為己有,他們只是玩一玩,他們只是跟他開個玩笑,我要說的是,我沒有把你們教會如何處理你跟他之間的問題。班上任何一個同學有問題我們都要幫忙他,A就是我們班上的成員。如果他拿了手機沒有告訴小明,他現在拿出來我們還是要謝謝他。沒有人強迫他,他還願意拿出來,而且是當大家的面拿出來,我們要謝謝他有這個勇氣。我剛原本還擔心如果沒有人拿出來的話,會不會有同學放在我的桌上,我看到A非常勇敢的拿出來,承認他做了這件事情。我們要非常謝謝他,我們班沒有任何一個人是小偷。我們都是一群願意陪伴大家給大家幫忙的孩子,可以嗎?」

老師:「經過這個事情之後,小明你有沒有想到其他保管這個手機的方法?」

小明:「就上課的時候不要拿出來,放在身上。」

老師:「那除了剛剛同學講的給老師保管、不要拿來學校、或是隨身攜帶,我也建議小明手機可以寫上自己的名字,因為有些東西非常相似。還有沒有同學有其他方法?

同學Q:「我覺得如果小明要去安親班要跟媽媽打電話,可以到安親班再跟老師借電話。在學校的話應該可以找老師幫忙。」

老師:「我剛聽到Q說你的手機非常好,丟了很可惜,他給你一個建議,是不是可以跟老師借手機。」

小明:「可是如果我提早放學我怕安親班老師找不到」

老師:「我看到你是一個非常體貼的孩子,不想給老師找麻煩。但是Q怕這麼珍貴的東西又弄丟很不好,所以他給你一個這樣的建議。」

同學R:「老師他可以帶電話卡。」(所以公共電話也是可以使用)

老師:「如果大家都沒有問題,那老師要在這邊做一個結論。我們剛剛討論了,如果你東西丟了,你怎麼樣求助,怎麼樣請大家來幫忙。全班同學來給你幫忙,其實是比你一個人找好多了。第二,如果你要跟別人借東西的時候你要怎麼借?第三,如果要保管要怎麼保管?第四,如果你不借別人的時候,你要怎麼說才不會引起後面同學覺得你怎麼樣?小明:你知道同學借不到你的東西,他們心情怎麼樣?知道嗎?」(不知道)

老師:「那你從剛剛A的反應裡面你猜他覺得怎麼樣?」(我覺得他好像不喜歡我)「是,他覺得你有點驕傲,不太喜歡你。」

老師:「最後,請A告訴小明,你喜歡他什麼?你不喜歡他什麼?」

A:「我喜歡跟他打球,可是我不喜歡他說他手機怎麼樣怎麼樣?」

老師:「好,我們最後一個機會給B。請你說說話」

B:「我不喜歡A一直說我」(來,告訴他說)B:「A,我不喜歡你一直說我。」

A:「我也不喜歡他。」(來,B你告訴A你喜歡他什麼?)B:「我不喜歡他,我本來有喜歡他。」(來,說說看你本來喜歡他什麼?)B:「我本來喜歡他一直邀我去打籃球,我不喜歡他一直說我,我沒有。」

老師:「你們剛有跟對方說你喜歡對方什麼,不喜歡什麼,以後你們相處就要把對方的話放在心上,這是你們兩個之間的事情。那我們今天的討論就到這裡,謝謝大家。」

…………………………………………………………………………………………………….

◎當我們設一個邏輯後果,那個是我們所擔心的。當有同學東西丟的時候,老師可以心裡擔心的是我們班上有小偷,可是我們要說:「我很擔心同學不會跟同學借東西」要用正面的詞來形容負面的詞。當用比較正面的字的時候,比較能夠開孩子的心門。」

◎我擔心我沒有教會小明沒有如何保管貴重物品。我沒有教會小明如何拒絕別人借手機。那這樣的話老師的任務就是要教,不是罵。罵沒有辦法把偷竊的問題解決掉,所以你要教小明如何保管東西,也要教大家如何借。

◎在孩子錯誤的行為中看到他正確的行為。(看到他勇於在大家面前拿出來)

◎所以也讓小明了解到,如果你借別人東西表現出來的態度讓別人不舒服的時候,別人可能會用不好的方式來跟你借。

◎在遇到班上有問題的時候,每一次老師都要靜下來想,不是罵孩子。開罵如同推骨牌,辛苦建立的關係,一推就倒,會失去。

◎老師不要歸咎於家庭的問題,老師是孩子遲來的父母。

◎我們大家一起來「解決問題」,而不是針對某一個孩子指責。

黃柏嘉老師:
阿德勒不是想找到一個人,讓我佩服的方法。而是在團體解決
、社會興趣。班級討論就是讓我們大家一起來想辦法,讓解決的方式更多。

大家會發現剛剛吉老師在進行班級討論時,「溝通的字眼」跟「平常的字眼」不同。你必須訓練你的個案熟悉你的說話字眼,讓他們能內化到心裡。例如:「不處罰,我們想辦法。」「不處罰,我們想辦法。」……

  

 

MOXA心靈導師培訓課程_團體遊戲(5)螃蟹走路+蜈蚣競走

在進行班上的團體遊戲時可以先進行1人的活動,再進行2人、3人活動。

【螃蟹走路】

一、遊戲目的:三人合作,可以觀察3人的關係,學習跟不同的人相處,可以調適自己。

二、人數:三人一組。(兩人參與遊戲,一人幫參與遊戲的人綁腳)

三、道具:無,但需著運動鞋。

四、規則:

1.每組發一條小細繩,商量選出參與遊戲的代表。兩人背對背,左腳與右腳綁在一起。

[@more@]

2.一次數組競賽,以側併步前進到達終點再折返。

◎小孩子可以綁在小腿肚,先綁一人再綁另一人。

◎可以分成勝部跟敗部,再各比一次。也讓綁繩的人有機會參與遊戲。

 

【蜈蚣競走】

一、遊戲目的:體會敵人變朋友,合作的重要。

二、人數:兩人一組,再四人一組。

三、道具:無。因使用大腿前側肌肉,需先做好暖身與收操拉筋。

四、規則:

1.兩人一組。四組競賽。

2.手搭著前面同伴的肩膀跑到折返點,折返回來時手搭前面夥伴肩膀”蹲走”回來。

[第二階段]

3.原本競爭關係的2組合併成一組,每組4人。

4.進行數組競賽。

◎讓學生體會在每一個位置其實都很辛苦,也都需要互相配合才能完成。(不同的位置也會有不同的心情)

◎可以讓學生覺察個子小的在前面比較不容易出錯,但老師不要先說,結束時討論讓孩子自己發現。

 ……………………………………………………………………………………..

◎學員分享了自已失敗的心情,那是一段怎麼都走不到的終點,大家的加油聲在當時聽起來反而形成更大的壓力,很想放棄,卻在大家的眼光下只能繼續前進。(體會到孩子的心情,更能給與孩子鼓勵跟勇氣)

◎帶活動時,不能只有一個腹案。現場觀察有哪些狀況,可以再做調整。

◎每個人都要學會跟別人溝通

◎阿德勒:每個人最能看到他個性的時候,是他們遇到困難的時候。

Q:遊戲時間跟活動後的討論時間如何分配?
A:一開始討論時間可以短一點,之後看班級狀況。

◎我看到你們嘗試去建立你們的信任感

◎開始競賽之前可以讓孩子先做練習,讓他們察覺是否有狀況,也能有時間討論策略。

◎帶領者不用特別強調獎賞或處罰,可以說誰贏誰輸,最後說活動結束便可。特別針對最弱的給予鼓勵,例如動作最標準不放棄有運動家精神等。

◎鮑老師:透過遊戲讓孩子能夠與別人合作(為夥伴著想),跟自己競賽。

 

MOXA心靈導師培訓課程_阿德勒心理學運用於班級經營(4) 座位安排

時間:104年7月10日

地點:光復國小

課程:MOXA心靈導師兩年研習_暑假課程(104.7.8~15)

課程主題:阿德勒心理學運用於班級經營─座位安排

主講師:吉靜嫻老師 (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系教授,阿德勒心理學之應用講師)
講師:黃柏嘉老師(心理諮商師、阿德勒心理學講師)、鮑順聰老師(建國中學輔導老師、阿德勒心理學講師)。
…………………………………………………………………………………

座位的安排依據教學活動的需要會有不同的考量,吉老師分享了「人際關係分組」法,讓班上氣氛更能合作,老師也能藉由同學喜好了解班上孩子的人際關係狀態。

~步驟~

1.老師發下紙張,讓學生寫上自己姓名。

2.說明:「老師想讓大家都能有機會跟不同的人坐,如果安排座位,你最想跟誰坐?請寫在第一個」「如果還有的話寫在第二個,最多可以寫三位同學。」

[@more@]

3.師提問:「如果班上有你不想跟他坐的人,請把她的名字寫在紙的下半部,沒有的話不用寫。」

4.老師把紙張收回來統計分數。跟喜歡1的人坐,那個人得3分;喜歡2的人,那個人得2分。喜歡3的人,那個人得1分。並將得分情形記錄在同心圓。

5.排座位原則 (同心園可以讓老師觀察班上人際關係狀況,但不公開)
內圈A是得分最高(也最多人選他)的同學,適合坐在全班正中央的位置,能照顧前後左右及斜前後方的人。A的旁邊可以放A喜歡的人跟他坐。

最外圈HIJ是沒有被選到的人,是較孤單的孩子。可以排在A的附近,但要跟A說:「HIJ很想跟你坐,能不能請你幫忙照顧他。」

在同心圓外面K是不被同學喜歡的人(被排斥 ),看他想跟誰座(而且沒有討厭A的人),可以安排在他旁邊,並先跟旁邊的人說你不喜歡K做什麼?請K不要做。

  

 

6.師跟全班說:「我讓你們坐在一起,但也不能忘記我們班規”尊重”。」如果因為坐在一起而不斷說話,可以這一節課先分開坐,下一節課還可以坐一起。

◎老師手上要有籌碼,也要向學生釋出善意。學生可以透過邏輯後果學會彼此尊重,在一個有限制的環境下能獲得自由。

◎老師也可以製作「關係圖」(用箭頭表示),來看班上有幾個小團體。

……………………………………………………………………………………………..

◎老師如果發現班上的人際關係同心圓有出現被排斥的情況,可以在班上做[用愛心說真話]的活動。
抽籤抽到某甲,請同學發表喜歡甲做什麼?不喜歡甲做什麼?

◎除了人際關係分組法,老師還可以依據「出生序」來分組。

Q:遇到班上學生亂取外號情況
A:按照號碼上台,讓大家幫這位同學取外號,再由同學選一個可以接受的外號。(老師也可以上台被取外號)

Q:一個喜歡玩鬼抓人的女生,被抓又會哭,愛告狀,被排斥。
A:如果是旁觀者告狀,只要跟他說:「謝謝」就好。(如果當事人沒事,不主動介入學生糾紛)
如果被欺負的人告狀,跟他說:「我看到你不喜歡跟他們玩,那就不要跟他們玩。」
(當事人來找老師,老師再處理就好,不要因為告狀,而去找另一個人過來。老師不選邊站

◎老師不要要求學生當所有人的好朋友,孩子可以選擇要當誰的好朋友。

◎如果有學生常常哭著來告狀,要在沒哭的時候鼓勵他。

Q:某乙有妹妹,妹妹看到乙被欺負會回去通報家長,家長便來學校理論。
A:面對家長的質問,老師不要選邊站。
師:「這件事情我知道了,能不能給我一些時間讓我來處理?」
能不能請2個當事人來說說話,請妹妹跟媽媽說之前,先詢問哥哥是什麼感覺?
師:「你可以告訴他,要怎麼跟你玩,你才會喜歡。」

◎家長對老師的感受是來自於孩子。

◎每一次都當作一個新的事件來處理。

 

MOXA心靈導師培訓課程_阿德勒心理學運用於班級經營(3)教室布置

 時間:104年7月10日

地點:光復國小

課程:MOXA心靈導師兩年研習_暑假課程(104.7.8~15)

課程主題:阿德勒心理學運用於班級經營─教室布置與分組糾紛

主講師:吉靜嫻老師 (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系教授,阿德勒心理學之應用講師)
講師:黃柏嘉老師(心理諮商師、阿德勒心理學講師)、鮑順聰老師(建國中學輔導老師、阿德勒心理學講師)。
…………………………………………………………………………………

在教學現場大部分的教室布置都是老師自己規劃與設計,例如版面的安排、美工製做等。之後才會在上面貼上學生作品或教學資源。但吉老師認為,「教室布置」是一個很好做為【班級討論】的主題,小朋友參與討論、製作,當然會更有意願維護整潔。

在進行到分組時,學員們將在學校曾經遇過的分組難題演出來,想不到吉老師親身示範如何處理各種狀況,讓大家十分佩服!

[@more@]

【班級討論】─教室布置

一、討論教室布置責任:

1.「教室布置」是誰的事?

2.鼓勵學生會做的比老師好。

「教室是我們的,除了布置還要維護,我希望我們班能在一個舒適的地方上課。」

二、劃分教室布置區塊:

「教室有哪些地方需要布置?」(例如)大佈告欄2塊、黑板兩邊各1塊、柱子標語。共五區塊。

 三、進行學生分組,推選組長:

 「因為將教室布置分成5區塊,因此我們會分成5組,各組先提出計畫,再來商量。」

 老師提議:現場男生較少,我想請同學推薦五位男生當組長,再由組長邀請你們的組員。

 《狀況1》某男生不要跟某女同組 

老師回應:「我知道你是一個會設計的孩子,也許以前的經驗不好,但我相信你可以提出很好的構想。你也很有眼光,等一下你選擇的組員,也許是很會著色的、很會剪剪貼貼的,或是會幫忙收拾整理,這些都是有貢獻的。」

 (學生還是拒絕…..)

 老師:「我看到你“這次”不想當組長,但你應該可以當很好的組員。」「組長不是一個人做事情,不用負所有的責任。」

(學生起鬨說某同學愛某女同學)

老師:「黃同學跟你是好朋友,但你要把它的秘密說出來可能要考慮一下。」

「你們喜歡我嗎?」「男生是可以喜歡女生的。」「我想跟某同學幫點忙」,問女生:「妳喜歡怎樣的男生?」「喜歡話多的男生嗎?」(透過女生的話來讓喜歡這位女生的男同學自我約束)

問男生:「你喜歡女同學哪裡?」「我看到你是一個觀察力很強的孩子,你想邀請這位女同學,你要老師幫你邀請,還是自己請?」(鼓勵,並提供選擇。)

(某女同學同意加入該組,但說只要那位男生不要像上次一樣不做事就好…….)

 老師:「我聽到妳有一些話,能不能請妳用老師教妳的“我喜歡”跟“我不喜歡”來跟他說。」

《狀況2》我想推薦某人,但我怕別人誤會。

老師:「如果你覺得她不錯,何不說出來讓大家都知道。」

《狀況3》A學生“陷害”B學生出來當組長

老師:「聽起來不錯,雖然你們曾經有衝突,但你還是看到B有領導的天份。」

《狀況4》某生不想當組長

學生:「我很粗心耶!」

老師:「我看到你需要一個很細心的夥伴,所以你等一下選夥伴的時候,把細心放在你的選項裡頭。好嗎?」

學生:「可是我動作很慢。」

老師:「喔~你也告訴我你做事很謹慎!所以你在選夥伴的時候是不是需要選一個好朋友來提醒你?」

學生:「可是老師,我脾氣不太好!」

老師:『所以我知道,你告訴我說你自己覺得脾氣不好。可是你今天無論你做組長或是做組員也好,都是一個團隊精神,不是一個人。所以我很高興是不是用這個機會來學習一下,用我們的班規「我不喜歡」,但我也勸你當你高興的時候多用「我喜歡」。OO,我喜歡你幫我畫這個花。這是一個練習的機會,老師不勉強。可以嗎?』

(這一段吉老師一直對學生鼓勵,把學生自認為的壞行為都轉化成好的。)

四、組長選組員:

「我們現在給組長一點時間,讓組長去找成員。找出對你們來說最佳的組合」

《狀況5》同組內的組員紛爭

處理不想同組的情況,老師要降溫,不要增溫。

(還是彼此不對盤…)

老師:「你們負責那一區塊,而你們有6個人,你們可以自己決定,要分成6區塊,或是2個人負責1/3小塊,等等都可以。」

「你們對彼此,可以多用老師教你們的溝通方法“我喜歡你…..(做什麼)”、“我不喜歡你……(做什麼)”說出來讓對方知道。」

「我們要學會跟喜歡的人相處,也要學會跟不喜歡的人相處。」

五、討論主題:

《狀況6》某組提議標語內容是「吃零食真開心」

老師說:「沒有關係,但如果加上“下課”吃零食真開心更好。」

結論:

老師要謝謝同學這麼認真的討論我們的教室布置,老師沒有要得第一名,但我希望這個教室是我們喜歡的,我們用心布置也要用心維護。

……………………………………………………………………………..

◎處理各種狀況時,要一直將「尊重」放在心中,並教孩子使用「我喜歡」與「我不喜歡」讓孩子溝通。

◎老師在處理同學的糾紛時,不選邊站。

◎處理無法分組(合作)的問題,要支持其情感(區分每個人的情感需要),但其行為要導向對社會(群體)有利的一面。

◎吉老師:我重視我跟孩子的「關係」,也讓孩子學會跟別人建立關係。讓孩子是在一個支持、安全的環境。

 

MOXA心靈導師培訓課程_團體遊戲(4)坐空椅+報數遊戲

【坐空椅】

一、遊戲目的:信任感建立。圍成小圈以接續下個遊戲。

二、人數:不限。

三、道具:

四、規則:

1.所有玩家盡量面向圓心中間。

2.所有玩家向右轉,師調整身高不對等的位置,前後靠近。

3.師數「1.2.3」並請全部玩家坐下來,坐在後面人的大腿上。

4.唱捕魚歌。(可增加手的動作配合)

[@more@]

◎垮下來的地方可能信任感不夠或比較體貼。

◎也可以由玩家選一個你願意坐在他腿上的人,或是前面的人。

◎如果有學生不喜歡身體接觸,拒絕當玩家,師也應該尊重他這次的選擇,再鼓勵他。

 

【報數遊戲】

一、遊戲目的:學生能學會專注,也了解每個人都會稍微無法集中。師能學會同理心。

二、人數:不限。

三、道具:

四、規則:

1.參與的人圍成一圈。(老師也參與)

2.從老師開始順時針「由1數到99」。(考慮參與人數與學生年紀也可只數到50)

3.數完一輪後,增加困難度。輪到數個位數是“3”的(3、13、23、33…..)便不發出聲音,而做出「手插腰說“唉~”」的動作。

4.失誤者暫時淘汰,直到圓圈玩家數到99,便可重新加入。

5.增加困難度,除了數到個位數是“3”的做「手插腰說“唉~”」動作之外,再加上數到個位數是“9”的做出「雙手舉高喊“救命”」的動作。

6.如果還要增加困難度,則可由學員出題。(例如數到5拍手等)

………………………………………………………………………………..

◎過程中可以請學生參與設計動作與決定數字。

◎不要讓在外面的同學在外面太久。(會有事不關己之感)

◎遊戲規則指導語說完後,可再詢問大家是否清楚。

◎活動中,可把主控權(選某數字與表演某動作)給學生,這樣的機會可以給常被淘汰的人,給他關心。

◎柏嘉老師:輔導的團體遊戲,焦點不在輸贏或處罰,而是在「合作」、「尊重」、「一體感」。老師也可自行修改設計,只要符合輔導目的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