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有三件煩心事,都在今天有了結果。想分三篇寫。
首先,研究所放榜了!我考上了~~~~YA~~YA~~~25人應試,錄取13人,二分之一的機會耶,想不到,我也上榜囉!
近兩年,學校同事流行考研究所,大部分是為了能夠跳級多領一點薪水,在多人考上的氣氛影響下﹝當然也有因為我們人事姐姐的鼓勵﹞,所以在年初就決定試試看。
想不到決定後,老公比我還積極,上網去幫我買了一本什麼教育心理學的奪分寶典。看了之後就想……“怎麼這麼難唸”!
[@more@]
我還是讀教育心理學的「聖經」好了,張春興的那本。
這本有趣多了,我不覺得我是在準備研究所考試,因為裡面講了許多理論都是跟目前教學相關的,我反而學到很多,也有一些新的想法。
但好讀的下場是──忘得快!
剛開始還滿認真準備的,後來決定“先看看報名人數,再決定要不要認真念”好了。﹝所以有一個多月的虛度期~~~﹞
想。不。到。
竟然有25個人報考!還有9個是台北來考的!吼~台北人念台北的研究所就好了咩~~~
反正直到我真正有點緊張的時候,應該是已經剩下一個多禮拜了!
趕快從網路上抓一些考古題來做做看,不看還好,看了當場傻眼!這都是些個什麼東西啊?
例如:
1. 何謂「人文教育」?試以一教學計畫,說明如何將「人文教育」具體落實於教學活動中。(計20分)
這是什麼啊?張春興又沒講!
一2.解釋名詞4題(每題五分,計20分)
1. Action research
2. Scaffolding
3. Authentic assessment
4. Premack Principle
考名詞解釋還用英文的,存心不讓人家答對的感覺!
原本想說應該要把書內的重點,自己整理一下複習比較好唸。結果根本沒時間,所以最後就直接看考古題,翻翻書,或用Google找一下資料。
考試當天,在考場竟然遇到我們大學同學,還坐我後面耶﹝為什麼不是坐我前面?﹞,也是要考同所。看到他密密麻麻的筆記紙 ﹝字寫很小喔~莫非~~ ^^﹞就覺得自己太不用功了!﹝悔不當初….﹞
之前胖胖老師叫我看認知的部份就好了,所以我考前一小時都在複習認知的,反正其他亂看也不一定會出。﹝結果認知的部份果然出滿多的,謝謝胖胖老師﹞我覺得滿幸運的,題目算簡單。而且更扯的是,我和同學在考場外“話家常”,紛紛對於太久沒唸書記不起來這件事抱怨了一下,他就說了一句:「教育心理學裡面講的『流體智能』是真的耶!」
我突然有點冒冷汗,因為──什麼是「流體智能」啊?為什麼我沒唸到?
他就跟我解釋了一番,流體智能大概就是指30歲以後記憶力會衰退之類的。
想不到就考出來了喔!吼~~看到考試卷忍不住就要笑出聲音來了!謝謝你囉!jimmy!而且我們還即將一起成為研究所的同學呢!
考完出考場我就把這次考的題目記下來,大家可以參考看看,憑印象,有可能順序或語句不夠完整:
名詞解釋﹝每題5%﹞
1.比馬龍效應。 2.多元智能理論。 3.調適。 4.同化。 5.流體智能。 6.學習?﹝忘了﹞ 7.教師效能。 8.習得無助。
申論
1.何謂教室氣氛?如何促進使其有正向積極的教室氣氛。﹝20%﹞
2.如何提升學生的批判思考能力?﹝20%﹞
3.道德教育除了認知教育之外,還要注意什麼問題?﹝20%﹞
其實後來想一想,題目簡單,大家一定也都會啊!所以雖然都會寫,但也沒什麼把握。所以昨天睡得不好,隨便亂夢,還夢到我考第9名,或是沒考上之類的….
考上之後會有一段時間的黑暗期,唉…….所以也沒什麼興奮的感覺。只是覺得還不錯,「碩士」頭銜的虛榮心浮了出來……….無論如何黑暗,最多兩三年,最後應該都會畢業吧!希望~~~
現在許多老師都在進修,這似乎也是一種趨勢。
你準備好“自我調薪”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