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9月20日(週三下午)

地點:南屏國小

講師:黃柏嘉老師

宜蘭縣輔諮中心辦理的「心靈導師」培訓,今年暑假開始為期一年半的課程,學期中,每個月還能回去督導一個下午,感謝有這樣的陪伴……

今天的課程,雖然八成都聽過,不過再聽一次,怎麼還是覺得受用,如同老師的妙喻:「老師的眼光,就如同充電電線,跟學生對到了,就能給予滿滿的能量。」

儘管是受過訓的「心靈導師」,開學至今,緊湊的課程,繁雜的班務,訂正不完的作業,低年級五花八門的狀況依然會讓我理智線斷掉,能夠有這樣的充電,真是幸福。開場時,老師舉了一個例子,詢問我們在面對教學現場時,常常會覺得有熱情、覺得有挑戰、還是覺得消耗無力?

教學現場的難題,如果老師的能力或策略是足夠的,就會覺得教學輕鬆;
相同的難題,如果跟老師的處理能力相當,就會覺得有挑戰;
這個難題,如果超過老師的處理能力,就會覺得教學是沮喪無趣的。

不斷的進修,就是提升老師能力、增加老師解決策略的方法。

(今天沒帶筆記本,只能用記憶力不太好的腦袋記……)

 

[@more@]今天比較多的重點還是在比較「正向管教」與「負向管教」的差別。

正向管教會有比較多的示範與訓練;負向管教雖然也是管教,但比較多否定,目的是要讓孩子恐懼不敢做,或是讓孩子為了獎賞而為。 讓孩子恐懼的威脅,效果會隨著孩子年齡或是使用頻率逐漸遞減;而慾望,則是會不斷滋長,當你無法達到其慾望點,就難以管教。

(註:如果情況緊急,需要立即制止以免危險發生,則還是需要立即處理。)

在教學現場的老師是否跟我一樣,儘管支持正向管教的理念,但在教室現場,常常覺得責罵、處罰比較有效?尤其老師在時間有限,孩子狀況多的情況?

老師是孩子遲來的父母,但不是神,還是會有情緒與壓力,但在教學現場你不能只會一招、只用一招。因為,威脅會隨著使用次數而效果降低,責罵會破壞彼此的關係,你也需要好幾招,把他們拉近一點,讓他們學會合宜的做法。

常常我覺得拉著孩子們的,不是處罰、或責罵,而是你的微笑,你的鼓勵。

下圖提供幾個正向管教的例子,最好的正向管教就是身教、示範。

下圖是老師從「如何養出一個成年人」一書裡面的書摘。

教養孩子真的不容易,儘管自己是老師,但還是常在教養的路上感到挫折,幸好有學習阿德勒的教育方法,透過鼓勵、家庭會議……大大減少了親子衝突。

下圖老師分享的這個幫孩子找一個位置,雖然之前也聽過,不過在剛剛好的時機又出現,就會覺得現在用的話剛剛好。(老師分享暖暖包的孩子令人會心一笑~)

在下圖的投影片,老師給我們一個概念,因為我們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投注了許多心力與資源,讓孩子健康成長。但是這個社會有多少家庭,是無法給孩子這樣的支持?孩子有偏差行為大部分不是故意為之,而是沒有人教他,沒有人示範正確的解決方式。

年紀小的孩子,透過「角色扮演」的方法,效果比說教好多了。

孩子喜歡有貢獻感,喜歡被群體所接受,鼓勵能讓他們往正向發展,更能融入社會生活。

「所有的好行為,剛開始的時候可能看起來是壞的行為。」

這個圖片老師整理出來,更讓人印象深刻。老師常覺得很難在一些孩子身上找到鼓勵的點,透過下圖,可以找到孩子未來的潛力,只要老師有看見,有鼓勵它。但在這個過程中,不同孩子也有不同的功課要學。

很喜歡老師把這個當「結語」—-老師的專業來自於「創造改變」的魔法。

引導他們思考,看到他身上小小的閃著光的特質,看見它,鼓勵它,讓他成熟。

謝謝柏嘉老師的分享,我又充好電了!

…………………………………………………………………………………………………………………………………

後記:

補充一個例子我也好喜歡,老師說之前在培訓的過程中,曾經聽到一個學員講,以前接新班級抽到「籤王」的學生時,總是會覺得「我真倒楣」!但是在上過課程之後,現在的他,一樣抽到「籤王」,但心裡的聲音已經變成「你真幸運」。

這是一種對於自己的相信,對於能力提升的肯定,也是一種願意好好接納的心情。

老師就是一個能創造改變的魔法師,很高興我就是。